而我不愿意将就干会计了 可能是我遇到困难就退缩了 但是我…

&&一个15年的老会计的自述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楼主&&&&日 10:18
  我95年大学毕业,转眼一看都快15年了。想当年刚毕业的时候,傻傻的问过老师,高级职称是不是要很多年才行啊。很多年原来可以这么快的。其实,我很喜欢那个《混在外企》那个帖子。我的经历有些类似。不过我可能还更差一点,因为我没有四大这个金砖。所以把这么多年经历写下来,也许可以让学弟学妹们借鉴一下。其实最主要看看我哪些做错了,以后可以少走弯路。    我觉得我的经历主要可以有这几个方面,也许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以避免我走的弯路:  1、毕业时选择的工作  2、需要考研吗  3、外语重要吗  4、AccA v.s. CPA  5、外企怎么样        当然,如果你雄心万丈,那就别看了,我混得不咋样,目前只能够刚刚养家糊口。不过也许对你有帮助,如果那样,我会非常高兴得。也希望和大家交流。        第一个弯路。大学毕业去了一个国企。我倒不是说国企不好。但是最主要看自己的性格。我自己觉得自己可能无法适应那种整天没啥事的生活。大学一毕业,我满腔热血,回到了自己家乡的一个大型国营企业。因为那个时候科班本科毕业的会计还是少数。不过一瓢冷水马上浇下来,因为被分配到一个地下的一个小工厂。虽然,领导们整天说要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但是真正用人时候,裙带关系和论资排辈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我还记得第一天去报到。骑着自行车,在我们那个巴掌大的城市,骑了40多分钟,总算到了。厂区到处都是灰尘。连厂区里的树叶上都落满了尘埃。我直接去了财务科。科长不在,我就坐在那里。一个40多岁的同事接待我,然后他接着聊天。我就在看报纸。后来科长回来了,当然说了一些客套话。于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这么敲定了--出纳。我本身不是特别细心的那种人。数钱总是错,每次盘点现金之前,自己都要盘一遍,然后把少了的钱给补上。        那个时候工资非常低,第一年算实习,工资不到300。而且住集体宿舍还要钱。不过我那个时候积极性很高,觉得总会有用武之地的。不过半年下来,发现在那里估计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而且我那时候年轻气盛,脾气也不是很好。我记得有一次一个以前退休的一个什么领导来报销。原来规定超过500就要开支票,报销的人自己拿支票去银行领现金。可是他仗着资格老,就让我给他现金。我就不干。于是科里面其他人都来说情,我就是不干。科长正好不在。后来什么人事科的科长,纪检科的书记都给我打电话说情。我就是不理他们。那个人非常生气,我心里洋洋得意。我平常最讨厌那些有些小权利就来耍特权的人。后来科长回来了,他自己拿了我开的支票去取了现金给那个人。这个事就算完了。不过我虽然开心了,但是我知道我得罪了很多人了。        不过科长对我很不错,干了3个月出纳,就让我做会计了。原来那个做会计的女同事非常不高兴。因为会计还是有点小权利的。人家来报销,可以拖一拖。关系好的,就马上办。不好的就难为人家一下。所以也被人家当作一个“肥差”。不过她对我还不错,没有特别为难我。就交接了一下给我,然后告诉了一下工作该注意的地方。我做了会计,但是我还是一板一眼的工作。因为科里面的同事都比我大很多,和我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他们男的主要聊炒股,女的主要聊孩子。而我,没啥可聊。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普及,不然我肯定去聊天了。于是,我开始看考研的书,做第二手准备。        日子过得非常无聊。我每天晚上到附近的一个大学里面去看书。其实考研对我来说,并没有多难。但是我知道公司是不回允许我去考得。所以,对未来的迷茫,可以说是我生活的主旋律。我看到那些混了10多年,还在那里做会计,或者为了一个科长争得头破血流,我的心总是哆嗦。难道这就是我的人生吗。年少轻狂,总是觉得不应该和他们一样。其实今天回过头来去看,觉得他们生活的也挺好。其实我也在重复他们的生活。只不过自己认为,也许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我在一个小城市,所以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其他的工作机会。有些一起分来的同学,也开始动心思了。第一年,有个同学就辞职走了。其实也不叫辞职,因为公司根本不允许辞职。只能叫不辞而别。也许现在各位看起来会觉得奇怪,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那个同学去了北京。另外其他大学同学很多毕业留在上海的,都大部分在外企。他们工作都很忙,有的人已经开始在公司独挡一面,而自己却每天因为10块20块的报销和别人脸红脖子粗的。刚毕业那个时候的发誓要在公司好好干的情景已经是过眼云烟。被每天的平淡得让人发疯的生活扯得粉碎。        于是我也开始和一些工厂里的青年工人交朋友。其实他们是看不上我的。因为他们觉得我整天没事干,躲在办公室。他们却在一线流汗,而他们的工资就只比我多一点点。所以他们从心里对办公室的人有一种仇恨心理。我觉得多多少少和今天的仇富心理差不多,那个时候,能在办公室的,他们觉得多少都有点关系的。而且财务科,在任何地方,都被认为是吃香喝辣的地方的。一次厂里组织去旅游的机会,我认识了两个一线的同事。其实我本来没份去,但是正好有一个人不去,我就去填空了。这个是我在那个国营企业享受过得唯一待遇。我和他们处得很不错。慢慢他们也知道,我和其他办公室里的同事不一样。因为我也是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的。        在那个工厂七七八八也混了大概一年半。但是我总是无法下决心离开。最后的决裂是因为考研的事情。也许我这个经历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所以我想详细说说。  
积分:+20(落凡的一天) 优秀文章,期待后文积分:+10(white_f) 优秀文章积分:+10(黑的白) 原创内容
砸分:+10(暗涌刺客) 超实用
流氓兔PZ很久以前资深财务很久以前伽叶很久以前YOUNGHAN很久以前utertjh很久以前
共有24个脚印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沙发&&&&日 13:54
  我也不是讲故事。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我最终没有上研究生,而且现在回头看也绝对不后悔。不过当初却让我一个大男人好几次流泪。所以人生就是这样,当你回头去看,才能看得清楚,看得透彻。可是人生却永远无法回头。如果我能够再回头,绝对不会把那些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考研究生上面。    在国企那一年多时间里面,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复习考研究生上面。但是最让人煎熬的不是复习功课。因为大学毕业没多久,功课还是很容易捡起来。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公司的政策是不允许考研究生的。报名这一关就需要公司的公章才能报名。所以除了复习,我整天琢磨的就是怎样才能报名。    这里插一句,我前年面世过一个刚毕业的男士,各方面条件都不错。而且我心里也偏爱男生一点(因为我们这里女生太多了)。我知道我这个年纪说男生女生不好听。可是我找来找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大家也将就一下,不要挑我的理。可是他告诉我,正在准备考研究生,如果考上了一定会去读的。我于是就放弃了。但是我心里很清楚,我们这里的这个工作机会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远远比他去考研究生会好很多。所以,可能大家也就知道我对研究生的态度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的重要性远远大于考研。    最终,我总算报上了名。这个就不详细说了,反正比较惊险和刺激。但是我还是无法集中心思复习功课。就算我考上了,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公司也是绝对不会放我走。于是就这样边担心,边复习。生活一天天过去。也不知道是上天对我是眷顾还是故意惩罚我。总之,我考研的成绩,那是相当的不错。我当初填的志愿只有一个,就是我的母校。会计方面,应该算是最好的之一了吧。当然,报考会计专业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个。我的成绩大概是第六名还是第八名。我记不得了。因为招15个人,所以成绩方面我绝对是没有问题了。接下来就是我最最痛苦的记忆了。不过现在想起来,只能说自己不够坚强。经过多方找人,最后公司还是不放我的档案关系。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记得自己当初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真是连死的心都有。就像一个人在汪洋大海里漂浮。总算有一艘船出现了,可是就是有人拽着你,不然你上那艘救命船。更可恶的是,公司也派人去考了。按照现在的话,叫委托培养。那个人的成绩比我差远了。可是他却能够去上,我却没办法去。    那段时间,只要看到和考研究生有关系的新闻,我都无法接受。这个经历,让我彻底放弃了在那个国营企业混下去的幻想。而且我的精神状态也极其不稳定。所以现在每次看到民工讨薪要跳楼,我都深表同情和理解。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现在有时候都出现在我的恶梦中。所以现在每次碰到和政府(国营企业和政府差不了多少)相关的事情,我都会有点后遗症。因为他们从来是不管一个人的死活、也绝对不会在意一个年年轻人的前途和命运。对他们来说,要的是关系,靠的是人情。否则,就算你要离开,那也是绝对不行的。    不过回过头来看,我是绝对不会后悔的。也许这个是命运给我的一次极好的机会,锻炼一下我的承受能力。我脆弱的神经虽然饱受摧残,但是最后我总算熬了过来。这个花了我大概将近3-4年的时间。我希望现在的学弟学妹们如果考研究生碰到了困难或者没有考上,不要太灰心丧气。只要你觉得自己有能力,研究生不是你证明自己的唯一途径。按照现代教育的体系,一个会计如果有过本科的教育,应该足够 胜任工作了。我觉得考研究生有些浪费。大概只有一种情况,也许你应该考虑去读个研究生。那就是你本科的学校不是特别好,考研究生可以帮你去找个更好的学校当作敲门砖。这个我绝对是赞成的。当然,如果你一心去要当政府官员,那我就没有任何经验可以供您参考了。    我的第二条弯路也大概就说完了。那就是,如果不是特别需要,考研究生不是很重要。你有复习考研究生的时间,去学习一点其他东西,可能会对你的职业帮助更大。    我后来也选择了不辞而别,去了一个南方的小城市。那是1997年的3月份,我开始了自己长达12年的浮萍一般的生活。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板凳&&&&日 13:54
  1997年我正式和我那个正式工作决裂了。也许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理解这个概念了。那个时候,正式工作就意味着是全民的(不是集体的)。嗬嗬,这个可是个了不起的事情。特别对于一个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家庭,在那个小城市里面,有这样一份工作是多少人翘首企盼的事情。而我,却不得不放弃。从大学毕业开始,一年多的时间,总是难以舍弃。特别是我的父母,从心里不愿意我离开他们身边。现在想起来,觉得那个时候自己虽然痛苦,可是父母的痛苦可能甚于我百倍。所以现在的弟弟妹妹们,如果有事件,多孝顺一下父母吧。    首先我到了南方一个城市,虽然是省会城市,可是和广州深圳比起来,还是属于没有开发的地方。我到那里主要原因是我的舅舅在那里。现在想起来,是自己的独立性太差了。这个可能是我的第三个弯路了。不过世界上的事情难以说清楚。也许我不去那里就和我现在走的路完全不一样了。在那个时候,就算在那里,本科的会计还是非常少的。所以也没有特别适合的工作。大概找了一个多月,经常去人才市场。估计那个时候是我去人才市场最多的时候。但是现在世道不好,也许哪天我又得重返那里也不一定。最终找到了一个工作,号称是外资企业。其实不是什么外资企业。那个时候很多大型国企在香港设个窗口公司。这个厂就是这个窗口公司回国内创办的一个主要生产出口产品的公司,主要产品就是镜头。其实这个是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我每天都看到很多工人在加工车间里面低着头在灯光下磨镜头。这个产品的毛利率很高,因为国内的劳动力非常便宜。虽然号称外资企业,可是管理还是国企那一套,聘了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会计作领导。    我在那里没有干多久,因为那个不是我对外资企业的理解。后来我舅舅从他同事那里知道一个公司要找人,就让我去试试看。那个也是一个小公司,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食品厂。不过总算见到一个外国人了。可是我那个时候口语很差。虽然我的外语考试成绩非常不错,但是很少有口语联系的机会。而且因为那个人不是美国人,有些口音,talk总是说成dalk。 所以我听起来非常吃力,但是总算结结巴巴应付过去了。可能那个时候有些外语基础的会计也是相当的少。不过我那个老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也许过了很多年,你会发现我这里是你工作过的最小的公司。他对我总的来说也是不错。不过反正我给他干活,他给我工钱。而且他觉得我可以信任。那个时候外国人总觉得中国人会偷他们的钱。特别是那个私人公司,没有什么内控制度,主要基于信任。公司所有的印章基本都在我这里。工资大概2000左右,办公环境也算象一个公司,而不是工厂。周围同事也基本是女同事,不过比起国营企业来,稍微年轻一点。他们也拿我当小弟弟。因为我的工作是会计,所以不会和她们形成竞争,她们对我也还都不错,没有排外。    另外在那里有了一点私人空间。因为公司小,所以没有多少人。我管钱,公司把我安排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工作。不过我那个时候还是一门心思想考研究生,而且工作也比较轻松,没有花特别多的时间在工作上面。另外就是经常打电话给父母,希望他们能想办法把我的人事档案拿出来。现在想起来,我实在太过分了。我父母当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儿子四年大学,把正经工作辞了,到外面去流浪,前途渺茫,生活也无人照料。我想都想得出来父母是怎样熬过来的。每每想起来这些事情,我心里都十分自责。所以现在,我很少把工作上的压力告诉父母。我不想给他们增添任何额外的负担。    那里的工作和生活也非常平淡。我知道那个不是我的城市,也不是我理想中的工作。但是我至少平生第一次可以养活自己了。每次发了工资,我都把大部分的钱存起来,自己花的钱很少。我一般自己做饭,或者去舅舅他们单位食堂吃饭。工作之余就是复习功课。另外的就是孤单和对未来的迷茫。我把这些写下来,是想告诉刚毕业的同学们,每个人都有初来乍到,每个人大学刚毕业都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那就不要让这些负面情绪干扰你。我相信,如果当初有人给我指导,我的人生会完全的不同。但是人生的道路是无法重来的,写下这些希望告诉大家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这个南方的小城市里面,我也碰到了我未来的领导,慢慢开启了自己10多年的外企生涯。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3楼&&&&日 13:54
  在我继续说之前,先说个小插曲。做过几年会计的人都知道,和税务局的人打交道,那是相当痛苦的,因为大部分税务局的人压根就不会和你讲道理。他们说的话就是圣旨,而且你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虽然我从心里面看不起他们,但是我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因为和我们大部分人一样,这个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是从他们的前辈那里学来的这一套工作作风。所以,只能说各为其主吧。但是我说的这件事情,我觉得让人好气也好笑,更让人觉得悲哀,对政府管制效率的低下无言以对。    那是98年初了,记得快过年了。我一个人没事干,在办公室里面看看书。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们那个专管员打来的。我们的公司当初由于老板被人家骗了,注册在一个非常乡下的地方。专管员说他们县的税务局副局长要进城,让我招待一下。说句实话,虽然我极其讨厌这套做法,但是觉得可能入乡随俗,也没有觉得特别过分。于是我就和老板打了个招呼,老板也表示理解。那个时候他也在中国搞了2年多了。    到中午时分,电话铃响了。我们专管员说副局长到了,让我到楼下等。于是我就下了楼,在马路旁边等。过了一会,来了一个面包车。车上至少有10个人,大人小孩一大堆。我想可能是税务局的人全军出动,带着孩子到城里来采购年货,顺便让我招待个饭。我就领着他们去我们经常去的一个饭店。专管员介绍了一下。那个副局长爱理不理的。我也没有当回事,于是开始吃饭了。他们也没有人理我。而且当地方言我也不懂,他们自己点菜,自己点酒,自己点饮料,吃的不亦乐乎。慢慢喝多了,他们开始互相大声说话,我也慢慢听懂了一点。原来这些人不是税务局的,只有那个副局长是税务局的,其他的都是他家里的人。我突然觉得有些恶心。税务局的吃点纳税人的也就算了,但是这种领着全家一起来吃的,我没有见过。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还是历历在目。不过我想告诫大家的是,无论税务人员有多么无理,作为企业财务人员都要尽力避免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因为也许你一时解气,把他们大骂一顿,甚至去投诉他们。但是你逞一时之气,却害了企业。我们做财务工作的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企业利益放在前面。我的脾气已经算很坏的了,但是我从来没有和税务人员起过冲突。我把这个写下来,也算让我解了气。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4楼&&&&日 13:55
  我在南方那个小城市(其实也不算很小,大小也是一个省会城市呢)大概干了快一年。到了2008年初,公司按照规定要审计了。因为是小公司,肯定请不起四大的了。一个比较小的审计公司和公司原来就有业务关系。所以到了时间他们也就来了。来了两个40多岁的阿姨(那个时候我还可以这样喊,现在40多岁的我只能叫声大姐了,光阴似箭阿)。两个阿姨工作还挺认真。工作空闲也和我聊聊天。听说我是XX学校毕业的,很感兴趣。说他们有个客户想招个会计主管,问我有没有兴趣。那个公司对我来说可是如雷贯耳。我连忙说感兴趣阿。于是他们就立刻打电话过去问那边的财务经理,很快敲定了面视的时间。现在想起来很有意思。如果你们公司有人来审计,可千万留神别让人挖了墙角阿….呵呵,开玩笑的。    我按照约定时间就去了。我现在记不得有没有打领带了。正好借这个机会提醒大家一下,如果去面试,一定要把自己的外表收拾好。我记得有一次面试一个小伙子,穿牛仔裤就来了,身上还很大一股味道。我其实不算特别讲卫生的了,但是看到了,还是非常不舒服。而且,大家记住,我们可是做会计的啊。做会计的原则就是除了本身非常专业以外,而且要让人家看起来也非常专业。有人以为这个是做表面功夫。其实不是这样的。做会计工作取得别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这里以老卖老啦,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那个财务经理和我聊了几句,问我工资要求是多少,我就按照原来想的说3000。因为这个是我想象中外企的最少得工资水平。我至今还记得他和我说的话。他说他面试的人的工资要求都是1000多的,我是唯一一个要求3000的。他非常高兴。因为他要招的那个职位工资水平大概也是这么多。而且他觉得我非常自信,敢和他这么高的工资。他对我印象不多。10多年过去了,面试的具体细节也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他给我看了一下他们那个很厚的报表,说那里工作很辛苦。我那时候 才24岁,精力旺盛,唯恐没有工作呢。工作辛苦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也非常欣赏我的回答。我就回去了。过了不久,他打电话来说,他的经理来了,希望能够见一下我。这次面试我还记得我的装束。因为后来这个他的经理的经理告诉我第一次看到我就是一副学生模样,所以肯定是没有打领带的了。经理的经理其实就是公司南方的区域财务经理,是位女士,那个时候她30出头吧。这次面试改变了我命运的轨迹。    我想起来了,其实我去见这个经理的经理之前,她还打电话面试过我一次。于是这次面试也就不是特别陌生了。但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还是诚惶诚恐。她说她管的地方三个城市都要人,最后我选择去广州。为什么选广州不是因为我喜欢广州,是因为广州有AccA的考点。关于AccA,我下次再专门说一下我的AccA考试经历。    关于这份工作也基本算是敲定。后来还有一些小的插曲,这个也埋下了我最后很快离开这个公司的伏笔。因为广州的公司其实也有一个财务经理。财务经理才是我真正的上级。因为这个公司刚开始在中国扩张的时候,财务人员紧缺。这个财务经理是从其他分公司调来的,是个大专文凭,英语基础基本上没有。所以,这个区域财务经理对他不是非常满意。因为我是这个区域财务经理招去的,我的财务经理对我就充满了警惕。一开始没去之前,区域财务经理就让他电话面试了我一下。我还象学生时代一样傻乎乎的问人家什么学校毕业的什么的。我估计这句话刺痛了我的财务经理。所以后来他对我非常不好。我在这里希望提前总结一下我在这个公司的两个经验教训供大家参考。第一、永远不要直接问你的直接领导的私人情况,比如什么学校毕业的,哪里人之类。如果他哈佛毕业,当然他会很自豪的告诉你。但是万一他毕业的学校不是什么出名的学校,那你就让他故意难堪了。英雄莫问出处。 既然他能今天作你的领导,总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第二、这个是我下次要说的,不过今天先把结论放在这里。永远不要和你的领导的领导走得太近。因为你的命运最终取决于你的直接领导。就算你的领导的领导对你再好,他也不可能和你的领导为了你翻脸。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5楼&&&&日 13:56
  在继续说之前,先卖个关子。其实除了考研, AccA, 我后面还会说起考托福和GMAT 以及出国留学的一些事情,如果大家有兴趣,我慢慢再说。另外关于公司外派的经历,如果大家喜欢听,我也会在以后的时间里面来说说。    那个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offer. 反正和人家说好了,我就去和老板辞职,和同事说再见。老板最后对我使了一个袢子。本来之前他对我说过,如果哪天我要离开公司,他一定会给我写推荐信。可是我后来让他写,他根本没有写。而且还克扣我最后一个月的工钱。说到这里,我只能无言了。所以这个也教育了我,以后对领导的任何承诺,在没有兑现之前也就不要太放在心里。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欣赏员工,对员工负责的领导不是特别多。如果你能够有幸碰到一位,请千万珍惜!我骨子里面还是有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      收拾好行囊,我踏上了去广州的飞机。平生第一次坐飞机。可能由于前面一天没有休息好,飞机上非常不舒服。而且由于是短途,飞机很小,晕机晕的非常厉害。不过心情非常好。我总算第一次能到一个梦想中的国际大公司去工作。那种心情和我91年踏上火车离家去上大学的时候的心情非常类似。年轻的心,在经历了苦难和起伏之后,终于又开始充满了活力。    那个面试我的区域财务经理对我非常不错。由于我没有联系到广州的同学,她还帮我专门找了一个住处,是和一个人合租的房子。经过一天我差不多安顿下来。第二天就去公司报道。当然这些琐碎的事情就不说了。不过我想说一下我的居住的条件。那个是相当的差。去过南方的人都知道,南方非常潮湿。我住的那个地方是一个非常旧的地方,都是乱搭建起来的。房子挨着房子。我的那个房间没有窗户。一个小床也非常破,是钢丝床。由于太破了,我没办法睡,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就睡在地上。而且,南方的蟑螂是非常猖獗的。有一次晚上,我睡觉被蟑螂咬了一口。估计同学们很多没有经历过。嗬嗬,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忆苦思甜一下,希望大家不要误解。不过,我立刻起来,到处追着它把它打死。可怜的小强!    就如我前面所说,我的财务经理对我非常不好。而且我那个时候学生气也非常严重,不会看人脸色。有一次把那个区域财务经理也得罪了,她朝我发火了。不过后来她向我道歉了。我还是从心里感激她。她让我真正理解了,在企业里,长幼尊卑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尽量少和你的领导去开玩笑。开的好,当然让他能够记住你。但是风险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小玩笑,也许就毁了你在一个公司的前程,所以大家自己斟酌吧。到了3个月的时候,我的财务经理居然要延长我的试用期。我那个时候还傻乎乎的,没有看出来他对我的险恶用心。他压根就不喜欢我留在那里。    由于在那里只干了半年,其实没有多少好说的。但是这个半年对我真的非常重要。这个半年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真正外企的运作。也让我慢慢的知道了一些人情世故。我可以举个例子告诉大家我那个时候有多张狂。当然这是一个负面的例子,请大家千万不要模仿。由于刚到广州,我旁边那个理发店非常怪,因为灯管用粉红的纸包起来的。可能大家都能猜出来那是什么地方。所以3个月我都没有敢去理发。有一天我们总经理把我喊去说我头发怎么这么长。我还是那种一副谁都不怕的样子。第二天,我就去把自己的头发理得差不多是光头。当然我鼓足了勇气去了理发店。事实告诉我,如果你不想怎么样,人家也不会怎么样,头发还是会帮你理的。大家都可以想象到我们那个总经理看到我的头发是什么样的一个表情。后来有一个他喜欢的同事要辞职。他说,不该走得走了,该走得不走。呵呵,我就是那个该走的。      干了4个月的时候,我们那个区域财务经理要调到北方去了。这个也彻底得让我无法在那里干下去了。一个偶尔的机会,我碰巧去了一个招聘会,鬼使神差的递了一个简历。这个竟然成就了我下一个工作。但是那是2个月以后的事情。但是我走到了十字路口。两种选择摆在我面前。一个要么是孤身一人留在广州招工作。另外一条路是我不甘心走的,那就是打点行李回到老家。整整两个月,我基本都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我的财务经理也最终和我摊牌,说我不适合在公司干下去。就在那几天,我收到了一个决定我命运的呼机信息。    忘了告诉大家,我也是到了广州才第一次啊帮自己买了一个呼机。摩托罗拉呃,600多块。我打过去,那是一个深圳的美国公司喊我去面试。那个时候去深圳还要办边防证。不过我遇到了贵人,我的一个同事有个朋友在广东省公安厅,就在我要去面试的前一天下午总算帮我办到了边防证。我才得以顺利去深圳面试。首先是笔试,那天很多人参加面试。其实题目很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后来是两个财务总监最后是CFO面试。那个时候公司在中国的规模还很小,所以我一个小小的主管还劳烦CFO面试。面试中还有两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其中一个财务总监让我做了一些会计试题,那个太简单了。我就和他说,我不做,太简单了。结果他告诉我这个也是看我的态度问题。我就三下五除二做完了。结果还错了一点点。呵呵,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骄傲。这个财务总监对我以后在这个公司的成长起了很大的作用,教了我很多东西。我到今天都感谢他。尽管我们已经不联络了,也没有什么私人关系,但是他对我的言传身教,我受用不尽。    另外一个就是我的CFO嫌我要求的工资太高,我就告诉他我的同学工资都超过我的要求的工资。他没有说什么,但是却给他留下了很坏的印象,我用了超过3年的时间才慢慢扭转了他对我的印象。可见人的第一印象是多么多么的重要。    我的财务经理和我摊牌要求我辞职的时候,我收到了那个公司的offer,让我一个月去报到。不过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新来的那个区域财务经理不希望我走。估计是因为已经有其他两个同事先后辞职,他怕影响稳定。于是,我的财务经理倒过来又劝我不要走。呵呵,那我就开始牛X了,而且我肯定要走的。羲嫡庹饷匆淮笸ǎM源蠹矣行┯么ΑS谑俏铱剂宋业男碌墓ぷ鳌U夥菪碌墓ぷ鞯於宋宜心壳按邮鹿ぷ鞯幕 V钡浇裉欤酝房次业募蚶够岫哉舛尉浅8行巳ぁ2还哟酥螅以僖裁挥信龅奖蝗烁献叩氖虑榱恕2还衷诮鹑谖;档们宄挡欢魈煳揖捅桓献吡恕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一线部门经理
JOB币:222
6楼&&&&日 13:58
嗯,70后人大多都有一段国企工作经历,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95年财务本科学历在当时并不多见。如果当年楼主家里是有点背景的,完全可以到大城市里条件较为优越的银行、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工作的。 考研是心中永远的伤疤~~90年代末的跳槽和现在的跳槽情况又不一样的~~10年沧桑~~~经历过的人才会理解。等楼主续了……[ 此帖被黑的白在 14:13重新编辑 ]
A man who does not plan long ahead will find trouble right at his door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实习生
7楼&&&&日 19:55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8楼&&&&日 15:13
  我打点行装从广州来到了深圳。我有个同学在深圳工作,刚到深圳当然去蹭他了。他那个时候也是单身,住在公司宿舍里面。刚到了当然聊天聊到深夜。他听说过我要去的那个公司,他有个认识的朋友在里面,据说不错,有发展前途。我就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而且从国营企业辞职算起,我也飘泊了一年多,特别希望能够安顿下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那个公司工作的时间最长。    深圳的环境很好,我觉得比广州好多了,可能和心情也有关系。入职这些小事情我就不赘述了。不过公司对每个员工都提供3天的orientation。我立刻觉得公司非常正规。解释一下,我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但是以防万一。Orientation是公司提供给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一般是介绍一下公司,然后是公司文化和公司一些规章制度。慢慢我也就安顿下来了。然后自己去租房子。这里也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小故事。也许在咱们祖国“暂住” 的很多人都碰到过。有一天夜里,外面突然热闹起来,然后有人猛烈敲门,说是警察。我没有什么经验,就开门了,确实有个警察,而且醉醺醺的。我就傻帽的问人家要证件,人家是把证件给我了,但是我也把人给得罪了。于是他要查我的暂住证,我把暂住证给他,他一看暂住证,说暂住证是另外一个区的,为什么不到这个区登记,然后就把我的暂住证没收了。让我第二天到派出所去领。更糟糕的是,我女朋友的暂住证正在办理,竟然被抓起来了。看到她被抓走,我非常着急。而且也不告诉我抓到哪里去了。深夜里,我一个人在街上奔跑。先问了附近的人派出所在哪里。急急忙忙跑到派出所,就开始打听,一个警察爱理不理,告诉我了一个地址。我人生地不熟,自己开始到处找那个地方。凭着记忆总算找到了。黑压压的全是人,我在外面干着急。所有人都要蹲着,于是警察开始登记。最后登记我女朋友的时候都快天亮了,因为她把毕业证什么的都拿给人家看,最后罚款50元放出来了。可是她的心灵上已经深深的刻了一个烙印。有时候现在(当然现在是老婆了)做恶梦。第二天,我去派出所去领暂住证,也没有任何人理我。    我也不想发表什么评论,大家也许都能够理解一个人深更半夜被无缘无故砸门,然后被无缘无故抓走的心情。希望我们能够能生活在一个没有恐惧的社会里面。    生活慢慢稳定下来以后,我考研的贼心又冒了出来。而且那个时候,我原来那个国营企业最后总算把我的人事档案放出来了,当然我还要赔公司培训费。这个我就不说了,反正我自己觉得我不欠下政府任何东西了,付了钱,就算是赎身吧。有件事情也挺有意思。就是在我离开那个国营企业之后,他们不断到我家找我。我父母对他们非常反感,没有告诉她们我去哪里了。最后公司下了一个除名通知,而且这个通知还登在了我们当地最大的地方报纸上面。我还记得通知里面写,对于XX同志,我们已经尽力挽救,现在只能做除名处理。若干年以后,我坐火车回家,碰到一个对面的小同学,他还听他的父母说过我的“英雄“事迹。    不过由于工作太辛苦,基本上没有什么复习功课的时间。而且由于女朋友上班的地点和我在城市的两端,我们住的地方就离公司比较远,所以上下班也花费很多时间。每天回到家吃晚饭就已经很辛苦了。    我在那里虽然是会计主管,但是其实作的是非常简单的工作。我经常听到比我先到的一些老的同事讨论一些问题,其实我都知道,但是我都忍住了不说。因为我不想得罪人也不想让人觉得我招摇。那个公司由于业务原因,每天都需要开出大量的支票,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审核支票。要把支票和后面的 supporting documents 去核对,看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核对无误以后,就要拿去给财务总监在支票上签字。财务总监签完了支票,我们还要负责把财务章盖在支票上。由于基本是手工操作,要求非常心细,因为一旦支票开错了,对公司就会造成损失。工作虽然简单,其实对我还是有锻炼。第一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第二,从看那些supporting documents其实也能帮助我了解公司的业务。那里面有订单阿、发票阿还有收货凭证等等。那些很多都是公司的业务系统打印出来的。    我们的部门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就是要有人收供应商送过来的发票。反正做会计的都知道这个,没有发票公司就不会付钱。但是我们那里收发票不仅仅是收法票,还要核对发票和其他送来的文件能不能对上,如果不对还不能收。因为每天有大量的供应商来送发票,难免有产生矛盾的。而且很多同事觉得这个压根就不是一个会计应该做的。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做这个工作。有一次部门开会,原来收发票那个人辞职了,财务总监就要找一个人来代替她。问了一圈,都没有人愿意做。因为我是新来的,我就选择了做这个工作,希望能给领导留个好的印象。我现在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只是那个领导不是什么好领导,本身什么能力,也从来不在意下属的职业发展。最要命的是,如果下属做错了什么,他从来没有想过去帮下属承担责任。这个我以后再说。    于是我就开始收发票的工作。刚才已经说过这个工作的辛苦和难处了。另外做这个工作,大家都瞧不起。虽然我也算一个小小的主管,但是连门口保安都不拿我当回事情。不过,我还是忍下来了。那个时候,我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生存。每个月的工资由于深圳生活水平比较高,基本上都是用的光光的。我更加珍惜那份工作,否则我就要被深圳驱逐出去了。收发票和检查支票一样,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工作,但是如果认真去做,对了解企业的运作和业务流程,也是相当有帮助的。我现在经常和我的同事说,不要看不起小的工作,只要你去认真做那个工作,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我那个时候也是有一些怨言,不过出于生存的压力,没有说出来。但是也许言语表情上也会流露一些。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我这个教训,要打心里去热爱手头的工作。因为,做大事也是要从这些小的事情开始积累的。我觉得现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慢慢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也包括从做这些小的事情中点点滴滴的得到的。所以我这篇想说的就是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这个道理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9楼&&&&日 15:14
  由于在深圳这公司工作时间比较长,可能很多事情说起来比较杂乱。所以我就瞅个空说说AccA的事情。我觉得AccA是比较值得考的一个证书。主要有这么几个理由:第一可以业余去考,不耽误工作。第二对提高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其他的证书考试很多都是标准化试题,但是AccA有很多讨论题,需要你真正用英语去写。每次考一门下来,我都写的手酸。第三AccA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仅是会计的内容,比如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和IT。这些对于会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AccA有点像个迷你MBA。第四,AccA考试其实比国内的CPA考试要简单。他主要考你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不象国内考试总是考那些八百年都不一定用到的那些地方。    有两件事情在这里介绍一下,一件值得自豪,一件让人惭愧。值得自豪的是,我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开始考这个证书的人。另外一件,就是考了十多年 (17年了),还没有考完。估计我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了。      由于觉得考全职研究生会影响我刚刚开始的职业生涯,我于是选择了恢复考AccA。经过一番折腾,我交了罚款,总算又和组织搭上了关系。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下地下外汇黑市。那个时候外汇管理比较严,一般很难兑换到外汇。可是深圳有个好处就是到处可以兑换港币。我每次都是兑换了港币到银行换英镑,让银行开出汇票,最后再用挂号信寄到英国。折腾一圈,至少一个下午。现在我每次交年费,用信用卡网上直接支付,2分钟搞定。不由得感叹一下这个社会还是有进步的地方啊。    我的AccA在学校考了2门,2门免考,在深圳总共考了7门。后来由于其他考试和工作的关系,到现在也找不出来时间去考。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半年考2门,所以一共是连续考了2年。现在很多人去上培训班,我因为穷的原因,从来没有去上过培训班。我有同事在香港,所以我基本上让他给我带书过来。那个时候好像在深圳买书还不是特别好买。深圳的5年时间,我差不多3年半的时间都是在考试中度过的。每天下了班,我就去附近的一个图书馆。因为那个时候女朋友工作地点也和我比较近了,我就搬到离公司比较近的地方住以节约时间。在深圳5年多时间里面,我估计搬家至少超过8次。这个估计很多漂在外面的同志们都深有感触。下次找个章节说一下搬家的趣事。    除了下班,我周末也基本上在图书馆度过。我那个时候承诺女朋友不抽烟,但是考试期间,我还是要抽烟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大。大家可能都知道,AccA考试费还是很贵的,每次书本加上考试费,一门课近1000块人民币。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所以我希望每次都不要浪费掉这些钱。不过总算老天有眼,我基本每次都是有惊无险的及格了。    复习AccA也使我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个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有帮助。我后来在公司写邮件基本上是用英语写的。英语能力对于在外资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现在你决心去外企发展,首先你可能要下决心去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    那个图书馆也是非常有意思。图书馆里面有一层是供大家复习看书的地方。但是深圳的学习氛围非常浓重,经常找不到位置。其他楼层主要是杂志和图书。但是那里却不允许自己带书进去看。我觉得莫名其妙。其实那里面的很多图书室及其无聊的武打书(写的很烂的那种)。空了位子,图书管理员却不让我进去复习 功课。我在这里只能对那个图书管理员深表同情。其实他根本不需要对这种所谓的规矩那么严厉的执行。我是进去看书的,他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算了。所以有时候找不到位子,我就给自己放个假,休息休息,放松放松。我一般晚上要看到图书馆下班,九点多才回家。    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但是那个时候还是硬着头皮看书。不过我经常找借口给自己放假。比如说,头有点痛,比如困了想睡觉等等不一而足。考试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情。越到临考试,心里压力越大。一方面觉得书都看过了,另外一方面觉得临时抱一下佛脚也许还有用。总之,很矛盾阿。我想现在考试的人可能和我都有同感吧。    考试完了,一般可以轻松1个多月,因为接下来还要复习。而等待成绩的日子也是让人非常难受的。 因为英国和中国的时差原因,一般到晚上12点才公布成绩。我一般就守到12点等成绩。知道通过了以后,那种快乐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基本上彻夜难眠。一开始,我考AccA公司都没有人知道,后来慢慢知道的人也多了。而且由于老板的大力推荐,很多人也开始考AccA。很多人也来问我考试经历,不过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只能说是勤能补拙。如果真有什么经验,我觉得有这几条。第一个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比如一年考几门,然后无论碰到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这个目标去执行。第二个就是要花时间了。我考试那几年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年假都用来复习考试了,从来没有出去旅游过。这个希望大家有思想准备。第三个,我觉得这个最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AccA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说的很实在,很多东西在工作中都能够用到。大家不要把它当作考试,而是要把它当作学习和提高的手段。考试过了当然可喜可贺,但是学到东西,吸收了并且应用到工作中,这个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自己的感觉是复习考试对我工作帮助非常大。除了英语有提高以外,对于IT和一些战略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你可以熟悉一些专门的名词,比如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那些是很重要的,也是你在其他地方很难学到的。这个可以帮助你在日常工作中更容易的和其他部门打交道。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0楼&&&&日 15:15
  我刚到深圳这个公司面试的时候,别人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就提了一条,希望留在总部工作。我原来在广州的时候,是分公司。经常看到总部来人,觉得非常威风。呵呵,所以就有了这个私心。可是这个公司组织结构不一样, 分公司的人有很多级别比总部的人还高,下面根本不听上面的。我以后还要讲讲财务集中化的问题,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我才去的,下面分公司更不听我的。我们这个部门要管理资金调度,可是下面人不听,有一次就出事情了。    我前面说我们每天要大量的支票出去。那天公司帐上面已经没有钱了,我再次催促了分公司。他们答应汇款,但是还没有到张帐。我就和领支票的人说了一句,希望他们第二天再去存支票。我本来出于好心,可是这个供应商就投诉到总裁那里。我的财务总监,暂时就叫他L吧,二话不说,就把我供出来了。而且恶狠狠的对我说,小心炒鱿鱼。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可是我也是出自好心阿。现在一般我的同事如果出了什么差错,只要不是故意的,我一般都会在领导面前承担责任。L这样的领导,我是很看不起的。当然,在这里我也不是想说他坏话,毕竟他是我的领导。不过大家可能都知道,大的外企业国企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养着一些没用的人。L是个香港人,对大陆很多规章制度不熟悉,做了很多不符合规定的事情。我后来做了很多事情就是帮他们擦屁股。这个以后再说。据我所知,现在L还在原来那个公司工作。不过说句实话,他现在也很难找到公司按照那个公司的待遇付他工资了他基本上是做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表现不好。原来他的下属已经和他同级了,原来他的同事都作他领导了。不过他还是在那里混日子,呵呵。其实也挺好,如果哪个公司愿意付我那么多钱让我混日子,我也干啊。    我来了公司一年,同时来得一些同事就已经升职了。由于公司业务发展很快,升职机会很多。干了一年多,温饱问题慢慢解决了。于是对前途又开始迷茫了。看着别人升职,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看着别人经常向大老板汇报工作,自己心里酸酸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我前面也说过,我的CFO对我印象不是很好,这个可能也是我无法升职的原因。    后来公司业务发展很快,于是招了一些助理总监。我的汇报对象就改成助理总监了。我的第一个助理总监,就叫她F吧。他对我很不错,因为工作接触比较多,他也慢慢了解我的能力。他只干了一年多就出国留学了。但是他在我的CFO那里说了我很多好话。这个是后来我的CFO告诉我的。可能他也慢慢在改变我的印象。    由于总是没有升职机会,我又开始琢磨找工作。但是深圳的工作机会很少,而且我的工作经验也少,所以面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干满了两年,我依然没有升职,对前途和命运又开始迷茫起来。不过今天回过头去看,没有跳槽或者没有跳成槽,对我来说也许时间好的事情。我在那里前面两年没有升职,但是后面三年每年都有升职。    所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耐心其实也是一种美德。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人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有一部份是可以在不同公司之间轻易转移的。但是有一些是无法转移的。比如对会计准则的了解,是在任何公司都可以用的。但是对于一个公司特有的业务系统、专有名词和人脉关系等等,很多都是无法转移的。如果你去一个新的公司,意味着你以前的积累都白费了,需要重头再来。所以有时候,等待也不失为一种战略。在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许更有借鉴意义了。呵呵,如果一个公司的种情况已经证明了你不可能有什么发展机会,那就不用浪费时间了。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1楼&&&&日 15:19
我个人觉得我学英语和很多人都差不多,应该可以供大家参考。为什么我说和大家差不多呢,因为我比较内向,说的做作一点就是害羞。到今天,我还是没办法和中国人说英语。以前搞什么英语角什么的,我去过一次就不再去了。我实在没有办法和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说英语。所以,对我来说,英语就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工作上与人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有时候我老婆让我和她说英语,帮她提高一下英语水平,我除了说一句hello以外,其他再也说不出口了。本人不是民族主义者啊,但是现在还特别讨厌那些假洋鬼子,明明都是中国人,还在那里叽里呱啦说英语。另外一点我和大家也一样,就是我没有很高的语言天分。照理,我在广东住了5年多,可是我到现在也不会说广东话。所以基于这两点,我觉得也许自己的经验对大家有用处。    我们这么大年纪的人,很多都是从小学5年级开始学英语,把大学前两年算上,一般都学了10年英语了。不过我大学毕业了,也没有办法和人对话。但是我自己觉得自己的语法基础还是非常扎实的,所以我的阅读能力比较强。打个比方,我2002年考托福,我的语法题全对。嗬嗬,这个是让我自豪的地方。所以我觉得学英语,基础扎实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不一定所有人都同意我。有的人就不从语法学起。反正这是我的经验,仅供参考。我大学六级也过了。说个题外话,我们因为是学会计的,班级里面一般都是女生。呵呵,有人该羡慕了。毕业的时候,女生基本都过了6级。男同学过6级的凤毛麟角。不过我想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比我们那个时候强多了吧。    前面我说到我辞职以后在一个南方小城市工作过,老板是个外国人。但是由于他不是美国人,口音比较重,所以和他交流还是很费力。不过他很忙,经常不在办公室。和我的交流也仅仅限于财务和报表方面。而且那个公司比较小,没有什么多少财务分析方面的工作,他也就不是太在意我的英语能力了。那个时候,我觉得他讲话我差不多能够听懂一半。后来去了广州。因为那个是分公司,都是中国人,老板也只是个新加坡人,所以锻炼英语的机会比较少。    我英语真正开始提高是从去了深圳以后。当然,就像我前面说的,前面两年多也没有什么地方用到英语的。公司后来决定要上一个系统。很多在外企干过的人都知道,一般外资企业非常依赖于信息系统。如今你去一个新的公司,第一天就是要帮你把邮箱设置好,帮你把系统里面的权限设置好。但是一般大的公司,信息系统都有严格控制。新的系统的开发一般都控制在总部那里。所以搞新的系统,也就意味着你要和你的总部打交道。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很兴奋的。不过我想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和总部打交道那是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我刚去那个公司不久,公司也有一个新的系统上线。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人想得起来我。我经常早上来上班,看到一大堆人开完会刚散会,就特别羡慕他们。因为时差的原因,一般和美国开会不是在晚上就是早上。不过你现在再让我和他们开会,我就头痛了。一般能躲就躲。但是年轻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也许这个也和围城差不多,没有让你去做的时候,你想去做。但是让你总是去做,你可能也就厌烦了。  闲话少说,因为这个系统上线,给了我机会和美国总部的同事打交道。这个对于我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今天说学习英语的事情,这个以后再说。一般我们每天早上和美国总部开会去研究讨论问题。一般,我的老板都在。这个时候,原来的财务总监已经不管我了。管我的是原来面试我,我不愿意做题目的那个人,我们叫他T吧。一般情况下,都是他发言。他比较年轻,精力也非常充沛。所以我们很多都是旁听和提供帮助而已。有天早上,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有点事情,那天开会来不了了,让我自己搞定。我立刻浑身冒冷汗了。我行不行啊。于是干鸭子上架,勉强开始开会。那天开会的具体情节我记不得了,但是我记得,我非常非常紧张。一个问题,经常问两遍,希望自己不要误解了。但是那个也是一个开端,从那天开始,我就习惯了自己独立和他们开会,而不需要领导在一旁监督了。可能是万事开头难吧,慢慢就习惯了。    所以我总结一下自己学英语的经验:第一语法基础比较扎实。第二,我阅读量比较大。我大学就开始看读者文摘。那个时候在上海外文书店卖的盗版书,很便宜。有些年纪大的人可能还记得。外文书店一个角落里面,上面写着外国人免进。现在保护知识产权,早就没有这个了。不过现在网上很多可以下载的。我买了3期合订本的。一开始看非常吃力,经常要翻字典。这里有一点我想说一下,有的专家建议看英语,不要翻字典,尽量去猜。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认为,只要碰到生词就应该去翻字典,然后在旁边作注释。这样你会加深印象。下次碰到也许你还不认识,还要翻字典。但是翻过7、8遍,你自然而然就记住这些单词了。一开始看读者文摘,我满篇都写满了注释。而且看一篇,需要很长时间。但是慢慢坚持下来,翻字典的频率就慢慢少了。看到最后的时候,书上已经很干净,没有什么注释了。通过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我到现在还认识很多单词。但是我从来没有背过单词。当然这样也有缺点,你让我汉语翻英语,也许我记不起来。但是读英文,我能认得很多单词。大家不要忘了,你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口语才能够得心应手。    第三条,考AccA对我也有很大帮助。因为考试都是要写英语,所以有时候我不得不把大段大段的背下来。而且AccA帮助我掌握了很多专有名词。所以想干会计的不妨试试看。    第四条,就是要有语言环境。就像我一开始工作,没有什么地方需要英语,英语水平也就没有多大提高。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也是因为有压力,英语也就慢慢提高了。另外,我在国外生活过的一段时间,加起来大概一年左右。有一段时间,非常无聊,我就每天晚上借录像来看。潜移默化,也提高了英语能力。其实现在网上面很多美剧下载,有那种双语字幕的,我觉得看得多了,也很有用处。    第五条,考试其实也有用处。我考托福和GMAT也对我提高英语有不小的作用。托福那个时候800多,GMAT1200多,我心疼钱啊,所以肯定是要努力复习的。    七七八八讲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用处。另外这个是我的自己的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用,大家作为参考吧。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2楼&&&&日 14:00
  我前面说过,在深圳工作两年多,一起来得同事都升过两次职,而我却没有。不过在等待中,我慢慢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机。首先是我的前后两任助理总监都对我不错,在我的CFO那里说了我很多好话,我想他应该慢慢可能也改变了一些对我的印象。不过其实他对我还是有一些看法,这个是我离开公司的时候他和我面谈的时候告诉我的。    前面说学英语的时候说到公司要上一个新的系统。我是做这个项目主要协调的人。于是我也开始了体验每周和美国早晚开会的痛苦经历。一年多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当然这个和在四大或者咨询公司没法比。但是,作为一般的企业,这样的工作强度还是比较大的。早上一般是来看昨天提给美国的那些问题有没有人回答,如果回答的不清楚,还来得及打电话找他们。晚上主要是做测试和总结前一天的工作。然后把问题发给美国。    系统上线之前,我去美国参加培训。这个也是我第一次出国。在此之前,我们部门有一个同事被送到美国去工作若干年,我当时就对自己说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能有这样的机会。不过后来这样的机会也被我等到了。这个是后话,以后再说。第一次出国,现在印象还非常深。由于培训的通知时间很短,我那个时候还没有护照。由于我是外地户口,还需要回家去办护照。现在护照很容易办了,但是那个时候办护照还是相当不容易的。我到现在也没有想通,中国自己的国家干嘛不给自己的公民发护照?发个护照还要准备那么多文件?反正现在也没明白。不过好在,现在办护照很简单了,而且有效期也延长到了10年。不过想当年,我可折腾了一番。我坐飞机回家,下了飞机,立刻就去了照相馆照护照照片。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那里还比较落后,照片第二天才能拿到。然后紧接着下午去居委会和派出所开证明。第二天,把所有文件交到了公安局。其中有一个文件我到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那就是我被原来那个国企除名的证明。这个用来证明我现在无业。因为如果我告诉别人自己在深圳工作,那就更麻烦,还要深圳那边开一堆证明。不过总的来说,经过一个星期的折腾,我最后拿到了护照。不过我拿护照的地方可是很特殊的。我是在公安厅打印护照的那个办公室门口拿到了我人生第一本护照。我拿到护照的时候,还是热乎乎的。中国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认识人,什么事情都能帮你办。如果你不认识,那对不起,能让你跑断腿也办不成,他还很有道理。因为所有部门让你准备的文件清单上面,都有一个其他。有了这个其他,他就可以折腾你了。    拿到护照以后,要准备签证了,因为时间很紧,还是我们人力资源部的人找了美国大使馆的一个熟人,加了一个号,才让我赶的急去签证。深圳没有大使馆,还要坐车到广州领事馆。第一次签证,我没有什么经验。我还以为所谓签证面试是有一个小房间坐着,然后面试官来面谈。嗬嗬,我一去,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领事馆比菜市场还热闹。大清早,就已经排成了长龙。我每次去签证,我都心里暗想,这个领事馆如果是公司,那赚钱就赚的手疼了。不管签过还是不过,签证费都要交。而且人家还是主动送上门来。有人一次签不过还去两次三次。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面,还有很多是依附于签证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服务“。比如,填表,很多人可能年纪大了,或者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自己不会条表。不过只要你一去,立刻就有人拥上来帮你搞定。当然,你是要付钱的。另外还有照相。很多人的相片不合格。旁边就有一个照相馆,可以为你立刻提供服务。另外就是卖机票的了。总之,比菜市场还热闹。    我的表可是花了我一天的时间精心填写的。照片当然也准备好了。所以没有给他们为我服务的机会。另外,领事馆里面那些耀武扬威的保安也特别让人讨厌。我每次都在想,如果我在那个岗位上面,我一定会非常自卑。因为,中国人永远都会讨厌一个狐假虎威,特别是那个虎是外国人的情况下。签证的人群中还有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年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去探亲的。而且,我每次在美国转机的时候都会碰到这些在机场晕头转向的老年人。这些可能也是**后没有选择去美国留学或者工作的原因之一。我不希望自己的父母也向那些人一样,在异乡孤独无助。    现在领事馆外面排队,大概排了近一个半小时,我来到了领事馆内部。不过还是在室外。然后又等了近一个小时,这才来到了房子里面。里面很多人在排队。那个时候还没有按指纹这个环节。所以就去排队。我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签证面谈,就是你站着,别人透过一个小窗口问你问题。嗬嗬,这个时候,你很难有什么隐私了。我看到有一个30多岁的男子说他去看他姐姐,说他姐姐生病了。然后签证官立刻就去打那个医院的电话。估计那个男子夸大了他姐姐的病情,就 被拒了。    我的第一次签证非常顺利。我所工作的公司比较有名。而且我估计自己愣头愣脑,看起来就不想会非法滞留在美国的人。我第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去到了遥远的大洋彼岸。当我真正降落在芝加哥机场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我竟然到了一个距离自己国家那么遥远的地方。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3楼&&&&日 14:01
  我培训回来依旧是紧张的测试和系统实施。中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也许我觉得各位以后可以借鉴。我前面说过了和上司相处的一些问题。这次还是同样的问题。所以说职场生涯,活到老要学到老。有一次我们领导休假了,美国总部写了邮件来问一个问题关于项目回报的情况。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动员你们总部帮你做一件什么事情,他一定会问你做完这件事情对公司有多少回报。这个当然有道理,但是其实很多后台的一些操作系统的改进是非常难以计算具体的回报是多少的。这些回报很多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比如提高了内部控制水平、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等等。当然,你总是可以用个公式,然后做几个假设,但是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也许是总部衡量他们业绩的一个指标。所以现在很多公司依然这么做。    美国来的邮件给了我的CFO。因为我领导休息了,所以他来问我。我就给他算了一个拿去找他。正好我们的CEO也在他办公室聊天,我进去了,他问我,我就给他看了。他说这个太少了。我说,还有另外一种算法,这样看起来回报就大一些。那个CEO也说,当然越大越好。于是,我就回去改了一种算法,就发给美国了。其实美国那边发这个邮件是别有用心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他们的回复。以前任何邮件都没有回复过这么快。美国说怎么你们上次说XX的回报,这次怎么变成YY了,大了这么多。我马上傻了。我这才记起来,我们以前给他们算过一次,就是我第一次拿给CFO看的那个数字。本来美国那边和我领导就有矛盾,这下被他们抓到把柄了。我的CFO也非常生气,他是非常小心谨慎的人,最不愿意被美国抓到把柄。    过了两天,我们领导回来了,我赶紧去汇报,他也非常生气,沉下脸就说我怎么这么不小心。我自己犯了错误,给领导找了麻烦,当然无话可说。后来我们的领导自己回了邮件给美国。他说,我们原来说的是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后来算得那个是比较乐观的估计。所以这个项目的回报率是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当然他说了一大堆道歉的话。说句实话,我到现在都非常佩服我们领导的这个措辞,基本上园了谎。    我今天说这个故事有两点教训,第一点就是关于和领导相处的问题。所有你给领导的建议或者你自己发出去的建议,你自己都是要负责任的。不管这个建议是他同意过的或者是谁批准过的,你自己都要想清楚。如果我没有接受CFO或者CEO的建议,而是坚持自己的数字,并向他们解释清楚,就不会有这个麻烦。虽然是他们告诉我要发一个大一点的数字,但真的等到出了事情,你还是自己需要去扛的。领导有时候说话比较随意的,自己还是需要去判断而不是盲从。不然倒霉的肯定是自己了。所以我们要习惯于领导的模糊性。要能去管理领导的这个模糊性。这个是英文翻译过来的,我还是写出来,也许很多人都看过这个说法 (manage ambiguilty)。    另外一个教训就是和总部的来往和沟通。当然这个每个公司不一样,如果你碰到办公室政治比较严重的公司,最好把那些重要的邮件全部保存下来,一个是备查,一个是有朝一日防止有人说话不算话。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4楼&&&&日 14:02
  其实后来我在这家公司的职业发展就比较顺利了。有时候职业发展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当你辛辛苦苦,埋头苦干的时候,总是没有人看到你。等有人重视你,你自己被人看见的时候, 工作又不怎么辛苦了。接下来的时间,我平均不到一年就会有一次升职。当然,和很多公司一样,升职有时候并没有带来职责范围的扩大。因为公司非常迅速的扩张,原来招聘来的人基本级别都比较低。随着公司的迅速成长,很多人级别就升高了。只有最后一次升职才是真正让我开始管理一个部门。  这其中有两件事情让我非常难忘。人是比较奇怪的事情,很多事情天天发生,你却很难记住。可是有那么几件事情,虽然是瞬间发生,却让人终身难忘。有一段时间,我的老板总是催我交接工作,而且告诉我交接完了要到其他几个部门去轮流培训一段时间。他也没有告诉我原因,我也觉得很奇怪。但是我手头的项目正在进展中,没有办法放下,接手的人也以时间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稍微沾沾自喜一下,说明自己的工作还比较重要。所以,也耽搁下来了。慢慢我的项目也见尾声了,可是老板也不提原来那件事情了。有一次出去办事,正好和老板坐一辆车,我就随便问了一下。老板说,原来公司准备在其他国家筹建分公司,他有可能要被派去,所以他准备让我跟他去的。至今,我都非常感谢老板对自己的信任。我记得有一次他跟我说过一句话,说公司里面很多高级管理层总是看不到低下细的东西,而下面的人没有办法看到全面的东西。他本身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我至今都还对细节非常重视。比如我看到一个报告,我一定要搞清楚这个报告的结论是基于什么假设的前提下。很多人认为大公司的报告一定很严谨,其实不然。不过慢慢的,我也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你要想把所有的细节搞清楚,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只要和我们部门相关的,或者和自己专业相关的,我基本上争取弄清楚。    后来,公司收购了另外一个国家的公司,老板便被派去支援。有一次他原来管的另外一个部门的经理要辞职了,我要接替那个工作。老板打电话回来询问情况,听说是我要接手,他说那他就放心了。    这两件事情,我一直记在心上。虽然我和原来的老板已经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我还是深深感谢他对我的栽培和信任。只不过,我和他性格差不多,都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没有什么私人关系。希望他顺利。    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可以看见,我在这个公司用了近3年的时间才获得了别人的信任。信任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如果你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别人不会信任你。只有你做的事情总是能被证明是可靠的,别人才能够慢慢建立起对你的信任。但是信任又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一件事情你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让别人对你的信任荡然无存。所以职场为什么有时候让人感觉压力很大。    另外,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职业发展是需要耐心的。我也经历了迷茫和彷徨,也多次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是,黑暗过后,曙光有时候就是在不经意之间就出现了。而且,去一家新的公司,你需要从头再来,需要花时间去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可能需要耐心等待机会。当然,有人问,等待了,没有机会怎么办,不是浪费了时间了吗? 我只能说,职业发展可能是能力+ 努力 + 机遇,三者缺一不可。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5楼&&&&日 14:02
  今天想说说我一些找工作的经验教训。前面零零散散也说了一些,就当是个小结。我前面也说过,当初离开那个国营企业以及后来在广州的经历都有些冒失。虽然那个时候总觉得一肚子委屈,总认为别人做得不对,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所以,我觉得无论你目前任职的公司怎么样,只要没有离开公司,就一定要把手头工作做好。听起来有点像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意思,其实这个不仅是对公司负责人,更重要是对自己负责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你到哪里也不会受到欢迎和重用。另外,一般现在很多企业招聘员工,都会向上一家公司查询你的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如果那个时候,你以前的老板说你一两句好话,抵上你面试时候说的一箩筐的话。所以,无论你觉得公司怎么对不起你,离开之前,都要把工作做好,并且做好交接。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个领导,她辞职最后一天还加班,工作到6点多才下班。要知道,她第二天就要离家到万里之外的地方求学了。一般人,可能早就没有心思工作了。从这点上,我受益非浅。我也许我们做不到像她那样敬业,但是基本的方面一定要做好,这样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很多人找工作的时候估计都有同样的感受。觉得原来的公司一天也呆不下去了,新的工作一定会比原来的公司好。我用一句不是很恰当的话来说,天下乌鸦一般黑。打个比方说,一般人都认为国有企业裙带关系严重。其实外资企业里面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一些外资企业还相当严重,有些是进中国比较早的外企,已经被中国的“文化“同化的差不多了,所以裙带关系和办公室政治非常严重。另外一个是外企本身历史比较长了,一般他们都有一个圈子,他们或者或多或少和原来的企业创始人家族有某种关系,或者他们来自某一个特定的地方。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外企某些部门被香港人或者新加坡人把持着。这些部门,一般大陆的员工就很难得到晋升。所以,你的下一份工作未必就比现在的工作要好。寻找下一份工作,一定要和自己的职业发展相符合,不要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也不要逃跑才找工作。也许你在现在的工作上把最痛苦的时间熬过去,前面就是一片豁亮。    关于工资也是找工作的一个重头戏。现在的猎头公司一般都没有那么含蓄,基本上第一次就会询问你的现在的工资和对未来工资的期望。一般市场上对工资的涨幅都有一个期望值,所以一般情况下,你最好能够follow这个大家公认的期望值,否则会被认为你是仅仅为了钱就跳槽,别人也不敢用你。当然,也不排除有特别好的机会,我以前有个同事的新老板愿意给他工资加倍。这个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天上也许会掉馅饼,但是我从来不奢望那个馅饼掉在我身上。另外,就算这样的事情发生,大家最好三思,别人给了那么多钱,也许对你的要求是你无法达到的。还有,如果新的工作和你现在工作的持平或者甚至还低一些,你一定要谨慎。有人问我,你以前不是说钱不重要,工作机会和发展才重要吗?没错,我是说过,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你一定要有比较大的把握,这个公司能够提供给你非常大的发展机会,否则,你将来会比较难堪。如果你真的在这个公司找到了比较好的发展机会,甚至升职,那就另当别论。但是,如果你进去以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或者并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你找下一份工作就很难和别人去解释你当初为什么加入那个公司。当然,你可以和别人承认说你看走了眼,但是对方可不会这么认为。他们会认为你原来干不下去了,才肯屈尊加入了这个公司。所以,对于工资比你目前工资低的offer,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下次说说简历和面试方面的事情。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高级主管
16楼&&&&日 14:13
和我的经历差不多,做会计看来都有共同的语言啊!只不过现在我服务的德国公司没有什么事业发展的机会,只是混日子。好处是学会了股票,房地产很多知识,为可能的考博作了准备;坏处是浪费了时间,以后成为财务总监的机会少了很多。 ACCA CICPA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学生
17楼&&&&日 16:09
楼主写的非常好,给我们这些80很多职场上的经验!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8楼&&&&日 17:17
&&&&&& 每个财务人员大多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由小到大,由低到高,关键是聪敏的人能短时间内有底层进入到高层!
论坛职务:普通会员
会员头衔:助理
19楼&&&&日 18:05
很不错的帖子,我工作两年,希望和大家多点交流
&|- 求职点滴
&|- 劳动法苑
&|- 管理智慧
&|- 上班那点事
办公室风云
跳槽有话说
八卦茶水间
&|- 哪都不沾边
&|- 站务讨论
&|- 谈书论道
&|- 上班书窝窝
&|- 边走边吃
&|- 谈情说爱
&|- 英语沙龙
&|- 珠三角联盟
&|- 花花大上海
求职上海滩
生活在上海
&|- 财务大本营
&|- 房子那事儿
&|- 不服来辩
&|- HR聚会所
&|- 人在他乡
&|- 销售与市场
&|- 采购大家庭
&|- 大学生在这
校园黑板报
&|- 职场女人
&|- 吐槽吧
&|- 盖楼灌水
成员:6167
主题数:4893
人气值:621593
分享财务经历、破解财务疑惑、寻找志同道合的财务朋友、闲聊财务的业余生活……一切尽在财务大本营。
财富大家爱,
务实并期待,
大家一起来,
本事不见外,
营造多能耐。
{出自5man}
财之聚集所,
务必防范妥,
大智若愚多,
本善皆陀螺,
营造财富多。
[出自碧粉C己]
该部落尚未有帖子被收藏
&&财务经理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财务经理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财务总监
&&档案管理及会务接待
政府/公共事业&&会计
会计/审计&&财务主管/总帐主管
会计/审计&&会计
贸易/进出口&&财务/会计助理
互联网/电子商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而我不愿意将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