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发作如何治疗。

止咳平喘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8的影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止咳平喘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8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止咳平喘软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兼有肾虚证)患者症状的改善及对血清IL-8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兼有肾虚证)患者78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3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对照组,每组26例。高、中剂量组分别给予止咳平喘软胶囊不同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软胶囊模拟剂治疗。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及血清IL-8水平的变化。
结果:1.止咳平喘软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剂量组为92.31%,中剂量组为88.46%,对照组为23.07%;控显率高剂量组为80.77%,中剂量组为73.08%,对照组为7.69%。高、中剂量组总有效率和控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2.止咳平喘软胶囊可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咳嗽、咯痰等症状。咳嗽起效时间高剂量组为3.45±1.65天,中剂量组为3.36±1.48天,对照组为4.13±1.87天;咳嗽痊愈时间高剂量组为5.33±1.11天,中剂量组为5.48±1.02天,对照组为6.20±0.84天。高、中剂量组咳嗽的起效时间、痊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3.止咳平喘软胶囊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8水平,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1.止咳平喘软胶囊可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症状。
2.止咳平喘软胶囊可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8水平。
3.止咳平喘软胶囊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259【目录】:
缩略语表4-5中文摘要5-6ABSTRACT6-8前言8-9文献综述9-27 1. 祖国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状况9-19
1.1 病名溯源及分类9-11
1.2 病位分析11
1.3 病因病机11-13
1.4 辨证论治13-15
1.5 现代医家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研究新进展15-19 2. 现代医学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状况19-24
2.1 发病原因19-21
2.2 发病机制21-23
2.3 治疗23-24 3. IL-8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研究进展24-27临床研究27-37 1. 临床资料27-28 2. 诊断标准28 3. 中医症候分级计分方法28-29 4. 纳入标准29-30 5. 排除标准30 6. 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30 7. 治疗方案30-31 8. 观察指标31 9. 疗效判定31-32 10. 统计方法32 11. 试验结果32-37讨论37-42 1. 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37-40 2. 疗效分析40-41
2.1 止咳平喘软胶囊对患者症状改善的评价40
2.2 止咳平喘软胶囊对IL-8的影响40-41 3. 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展望41-42结论42-43致谢43-44参考文献44-51个人简历5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光祥;[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2期
葛金芳,李俊,姚宏伟;[J];安徽医药;2003年03期
赵蜀军,蔡圣荣,方志斌,刘涌,王元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黄娟,杜怀棠,姜良铎,周平安;[J];北京中医;1998年01期
张巍峨,邢福有,王永奇,梁文波,张学梅;[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李亚清,田正鉴,张珍祥;[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9期
徐辉燕;简振尧;蔡焕彩;;[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沈丕安;;[J];世界临床药物;2006年06期
方怡,冉丕鑫;[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1期
侯静静,朱蕾;[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晓雪;[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渠敬文;[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田九洲,张立仿;[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张栩,崔云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王瑞芳,王燕青;[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郑祖刚,李开金;[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6期
胡磊,单夏青;[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5期
江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6期
倪代梅;班文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5期
戴传超;余伯阳;王新风;蒋继宏;史央;;[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王宁芳;拉本;;[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琳;;[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郑秀丽;杨宇;;[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洪燕;张廷;;[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卜宪争;胡元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张淹;张建岭;;[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李勤;陈宁;崔育新;;[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红梅;徐英凯;施伟;吕幕彬;潘景奇;刘扬;;[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吴国学;张振凌;;[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傅若秋;孟德胜;胡大强;龙世林;;[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钟韩;甘莉霞;章卫民;潘清灵;李浩华;陶美华;王磊;谭毓治;刘艳萍;;[A];2008全国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玉泓;[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蓉;[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封洲燕;[D];浙江大学;2001年
常富业;[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程志强;[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周瑾;[D];湖北中医学院;2002年
方朝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王梅;[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任迪峰;[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郭力;[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龚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焦晴晴;[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刘亚亚;[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李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继勇;[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谦;[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莹莹;[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沈振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曹国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章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丽群;[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金炬,潘桂林;[J];安徽医药;2005年11期
胡景江,樊美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张蔚,梁瑛,刘从容,姚天樵,张慧信,许翔,高冬霞,廖松林;[J];北京医学;2001年01期
徐雁,姜良铎,李素卿;[J];北京中医;1998年01期
李文惠;黄维良;朱训富;胡昌江;刘龙成;谭世德;叶功伟;魏宏;;[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刘继林;钟荞;张世波;;[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孙奕,骆永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蔡幼民;[J];蚕业科学;1979年04期
王更先;张翠红;牟志美;冀宪领;裘立群;;[J];蚕业科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顾大勇,李艳,陈莉,马布仁,杨季云,曾祥元;[J];中国微循环;2003年04期
孙江;刘琼;章锦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张蜀;孙常丽;曹钰;;[J];西部医学;2009年02期
黄志洪;袁少英;覃湛;李慎果;张兆磊;;[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14期
符起亚;邓芳成;张治汉;钱士匀;吴文川;;[J];重庆医学;2009年14期
顾文莉;杨佳佳;;[J];上海口腔医学;2011年01期
陈维飞;;[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5期
刘继明,张毅,朱华亭,邱玉华,王江方,冯丽瑾,张学光;[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0年06期
陈哲;[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黄程辉,石林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乐中;李俊纬;黄克勤;钱拉拉;;[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黄志洪;袁少英;覃湛;李慎果;张兆磊;;[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刘清平;陈纪藩;林昌松;徐强;关彤;陈光星;刘丽娟;刘琼;田黎;余晓芬;;[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庞伟;兰晓梅;王成彬;;[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张铭;陈怀生;杨大春;曾智;余敏;;[A];全国第九届心脏学会第十二届心功能学会《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曾祥元;顾大勇;李洁廉;廉维;陈莉;刘金标;;[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郭文昀;宋耀明;黄岚;苏华科;董红梅;党涛;;[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杨婷;廖曾林;文富强;;[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常德贵;李广森;张培海;吴天浪;蒋建春;尤耀东;;[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提高班论文汇编及讲义[C];2011年
常德贵;李广森;张培海;吴天浪;蒋建春;尤耀东;;[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胡献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黄翠兰;[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5年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吴新光;[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光大证券 袁璐;[N];上海证券报;2005年
广文;[N];医药经济报;2005年
龙云霞;[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丛亚丽;[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吴红梅 吴昌红;[N];新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亚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辛辉;[D];山东大学;2010年
王笑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黄燕;[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关泉林;[D];四川大学;2005年
侯庆香;[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张静;[D];复旦大学;2010年
肖虎;[D];山东大学;2005年
谭琥;[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郭永华;[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琳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胡云凤;[D];暨南大学;2010年
徐磊;[D];郑州大学;2010年
徐韶连;[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武会敏;[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左英;[D];吉林大学;2004年
仇雅芬;[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李勇;[D];泸州医学院;2010年
冯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霖;[D];吉林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比较容易发作的疾病还是有老多的,这些人们更是要多来发现,因为的出现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一些伤害,我们大家在发现了以后还是要采取处理,多了解之后在积极进行治疗,那么,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要怎么治疗?下面具体的解答吧。
一、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w敏选用抗生素。轻者可口服,较重病人用肌注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常用的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能单独应用窄谱抗生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免二重感染或产生耐w菌株。
2、祛痰、镇咳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应用祛痰、镇咳w物,以改善症状。迁延期病人尤应坚持用w,以求消除症状。常用w物有氯化铵合剂、溴已新、维静宁等。中成w也有一定效果。对老年体弱无力咳痰者或痰量较多者,应以祛痰为主,协助排痰,畅通呼吸道。应避免应用强的镇咳剂,如可待因等。以免抑制中枢及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3、解痉、平喘常选用氨茶碱、特布他林(terbutaline)等口服或用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吸入剂。若气道舒张剂使用后气道仍有持续阻塞,可使用皮质激素,泼尼松20-40mg/d。
4、气雾疗法气雾湿化吸入或加复方安息香酊,可稀释气管内的分泌物,有利排痰。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目前超声雾化吸入有一定帮助,亦可加入抗生素及痰液稀释剂。
二、缓解期治疗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气功亦有一定效果,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接触和吸入。耐寒锻炼能预防感冒。
大家听了以上专家对慢性疾病出现的治疗方法的介绍,相信对于疾病出现的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这也提醒到病人们在注意发作期时候还是要全面来进行治疗。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不喜欢这些
万名医生在线为您免费解答
请您详细描述您感到不适的症状、部位及发病时间
[癫痫病][呼吸内科][呼吸内科][][风湿免疫][耳鼻喉科]
在寻医问药您还可以
百万医生在线解答问题,100%回复
手机客户端,让您随时随地问医生
免费咨询、预约三甲医院专家
与患友和专家一起,交流分享治疗经验
查看药品信息,帮您合理选择药品
帮您了解疾病知识,一本疾病百科全书
大家都在搜:
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219期] [第218期] [第217期] [第215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这个能怎么治疗的?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这个能怎么治疗的?
病情描述:
我同事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了,能用乙酰螺旋霉素片治疗的吗?效果怎么样?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2916条
医生建议:是可以用这个药的,适用于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牙周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非淋菌性尿道炎、,亦可用于隐孢子虫病、或作为治疗妊娠期妇弓形体病的选用药物。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万名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最常用的 药品 用药指导
本品为抗酸与胃黏膜保...
健客价:¥4.50
本品为缓泻药类非处方...
健客价:¥1.10
本品为维生素与矿物质...
健客价:¥26.00
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
健客价:¥9.00
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
健客价:¥8.30
本品为眩晕类非处方药...
健客价:¥16.50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
健客价:¥2.00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
健客价:¥2.10
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
健客价:¥2.50
本品为内科感冒类、骨...
健客价:¥4.30
亲爱的顾客:
如紧急,请拨打订购热线400-咨询健客网专业药师。
无需注册,免费提问!请在此提交你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你解答!&&&&参见附件(2737kb)。&&&&
摘 要 目的:观察糜蛋白酶溶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老慢支急发患者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糜蛋白酶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老慢支急发作,糜蛋白酶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优于单纯氨溴索治疗。
&&&&关键词 糜蛋白酶 氨溴索 雾化吸入 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977.3; R96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05-0026-0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5月8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年龄75~105岁,男50例,女30例,平均85岁。纳入标准:有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1周内具有黏液性浓痰增多,喘息症状明显加重,发热等炎性表现之一者;肺部体征可闻及哮鸣音和湿簦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多及支气管周围炎性改变。其中75~89岁65例,90~105岁1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84.5岁;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85.2岁。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等相关临床指标上无显著差异,且都无立即使用有创呼吸机的必要,两组具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采用吸氧、抗感染、支气管解痉、营养支持及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50%~60%。雾化前先让患者咳嗽,必要时配合吸痰,尽可能排净气道分泌物,漱口后用PARIBOP037型雾化吸入器进行雾化。药物配制:生理盐水10~15 ml,祛痰糜蛋白酶8 000 U或氨溴索60 mg,每次吸入时间15~20 min,每日间隔12 h雾化1次。治疗组加用氨溴索60 mg和糜蛋白酶8 000 U雾化吸入,2次/d,疗程5 d;对照组采用氨溴索60 mg,治疗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及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及观察指标[2]:①完全缓解。用药2 d内,喘息及肺内干敉耆В虎谙孕АS靡2 d内,喘息减轻,但肺内仍有少量干簦虎塾行АS靡2~3 d内,喘息减轻肺内仍有干簦嫌靡┣凹跎伲虎芪扌А3 d后,仍有喘息,肺内粑廾飨约跎佟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x?检验。所有统计学分析均使用SPSS 20.0软件完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喘息、喘鸣音、湿粝耸奔浣隙哉兆樗醵(P<0.01)。各组疗效比较见表1。
&&&&治疗3 d后,治疗组中有5例(12.5%)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缓解,28例(70.1%)患者显效,6例(15%)患者有效,1例(2.5%)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有1例(2.5%)患者的症状体征完全缓解,17例(42.5%)患者显效,12例(30%)患者有效,10例(25%)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75.0%。
&&&&2.2 两组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测定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mm/h)、体温(℃)比较,P0.05(表2)。
&&&&3 讨论
&&&&影响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因素有环境、营养、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减退、免疫球蛋白减少、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衰退等。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吸氧、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支气管解痉、营养支持及改善心肺功能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固然重要,但如果忽视气道分泌物增多而导致的气道相对狭窄、弹性减退、纤毛运动差等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