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学会提供那些服务,有老年心理...

学会通知您的位置:>>学会通知中国心理学会
中国心理学会通讯
2013年第11期
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
(日至3日,学会秘书处& 撰稿)&&&
&&& 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于日至11月3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近2000人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承办,江苏省心理学会协办。大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方针,以“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旨在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促进心理学更好地为实现“创新驱动”的国家战略服务,意义重大深远。大会共安排了6个大会特邀报告、16个专业委员会重点报告交流论文47篇、20个专题论坛交流论文97篇、95场分组报告交流论文645篇、张贴展示交流论文472篇,共计交流论文1293篇。报告摘要分布如下:普通与实验心理学198篇,社会心理学175篇,发展心理学173篇,教育心理学124篇,工业心理学115篇,学校心理学80篇,临床与咨询心理学74篇,人格心理学66篇,心理测量学55篇,体育运动心理学53篇,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42篇,生理心理学36篇,医学心理学29篇,法制心理学24篇,军事心理学17篇,工程心理学8篇,决策心理学19篇,老年心理学5篇。&&& 11月2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体育中心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沈健教授,校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教授,大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莫雷教授,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心理所杨玉芳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乐国安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候任理事长、浙江大学沈模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缪建东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张灏瀚书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张铁恒副主席,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刘旺洪副院长,大会执行主席、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傅宏教授等在主席台就座。来自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Lars-Goran Nilsson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西南大学黄希庭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杨治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研究员等学会领导和常务理事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 开幕式由傅宏教授主持,宋永忠校长、莫雷教授、沈健厅长分别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致以了热烈的祝贺。莫雷教授强调,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国家正在为实现富民强国的中国梦而制订创新战略。心理学研究者的工作要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发挥学科优势,在人类智能本质、创造性思维机制、脑科学潜能开发、青少年素质持续发展、公民心理和谐健康等许多重大问题上有新创见。莫雷教授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对江苏省各级领导对心理学科发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南京师范大学为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付出的辛勤而有创造性的劳动表示感谢,相信此次大会在推动心理学在社会创新实践方面一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开幕式上,中国心理学会会士工作委员会主任张侃研究员宣读了新增会士名单,并为到场的新增会士颁发证书。此外,心理学期刊《PsyCh Journal》及《心理学报》还分别颁发了各自的优秀论文奖。&&& 大会期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Lars-Goran Nilsson教授、北京大学李晟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江光荣教授、中科院心理所陈楚侨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罗劲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刘嘉教授分别作了“Is dementia inevitable?”、“知觉决策与学习的神经机制研究”、“青少年自伤的分类理论及其检验”、“转化神经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在精神障碍中的重要作用”、“顿悟及创造性思维的心理与脑机制”和“身、心、脑三位一体:健康认知神经科学”的特邀报告。他们不仅与会代表们分享了心理学研究的最前沿进展,还和大家就相关专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反响非常热烈。&&& 两天来,大会组织了多场高水平的专题报告研讨会,包括辽宁师范大学杨丽珠教授组织的“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组织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北京大学钱铭怡教授组织的“临床心理学历史及研究”以及中科院心理所刘勋教授组织的“注意与认知控制”等20项研讨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决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分别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及发展障碍的认知与社会文化机制”、“元语言意识与阅读能力发展”、“人格心理研究与进展”、“社会心理研究与进展”、“注意、情绪与认知”、“竞技状态与心理调节”、“学校心理研究与进展”、“精神疾病高危人群的‘冷’、‘热’认知功能”、“工程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决策领域的前沿课题探讨”及“老年心理学研究网络”安排了内容丰富的专业委员会重点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心理学专家们与同行、学子们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得到了一致好评。&&& 大会闭幕式由傅小兰秘书长主持。前任理事长莫雷对大会进行了全面总结,他认为这是一次内容丰富,学术成果水平很高的盛会,在中国心理学事业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强调,中国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要有科学标准、国际标准,立足本土,顶天立地,“顶天”要顶破天,在重大理论上要有新突破,要建立中国心理学的新理论,以新理论推动社会实践和经济发展;“立地”要立的稳,正所谓,“立的”不稳,何以顶天?我们必须关切社会需要,研究公众心理,研究现实场景中的人的心理,为社会实践服务。莫雷代表大会组委会和中国心理学会向所有为大会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感谢。随后,候任理事长沈模卫宣读了获得大会青年论文奖的青年学者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奖。傅小兰秘书长代表中国心理学会秘书处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向参会代表和全国广大会员发出邀请,希望大家积极撰写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踊跃投稿,到北京参加2014年的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最后,乐国安理事长发表讲话,他对学会未来工作提出了展望,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学会工作。
大会为青年论文奖获奖者颁奖&&&
&&& 此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为我国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暨社会心理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日至10日,社会心理学分会2013 撰稿)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暨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11月8-10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由两个分会联合主办,由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广西心理学会承办。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约120篇,与会代表150多人,分别来自北京、广西、天津、江苏、辽宁、山东、河南、湖南、吉林、陕西、湖北、四川、重庆、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山西、江西、安徽等20多个省市的大学、科研院所、出版社、心理仪器公司等。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传起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教授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承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表示衷心地感谢。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事长金盛华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会长彭运石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孙杰远教授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大会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西心理学会理事长韦义平副教授主持。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和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的会议主题是:(1)当今中国的社会问题:社会心理学和理论心理学的视角。(2)心理科学的发展动态:社会心理学与理论心理学的反思。(3)心理学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用:社会心态与理论探索。会议讨论了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与方法范式在研究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方面的价值,以及社会心理学在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及其发挥作用的路径。&&& 大会学术报告分别由彭运石、汪新健、佐斌、高峰强、俞国良、郭本禹等主持,共安排12位专家做了大会报告:具身认知与心理健康(叶浩生);亲和动机和求知动机对群体决策共享心理模型的影响(郑全全);自我-他人决策差异:价值-可行性权衡(刘永芳);有意撒谎与无意撒谎的差异研究(韦义平);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认知倾向比较研究(郭永玉);农民工歧视问题研究(刘力);心理学家的文化观念与社会责任(钟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扭力和自杀与精神疾病(张杰);集体行动驱动的实验研究(崔丽娟);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现状与前瞻(汪凤炎);儿童青少年对行贿的认知及其发展:道德判断和示范性规范的作用(寇);社会认同、信息来源和信息渠道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侯玉波)。
会议开幕式
&&& 在分组讨论上,共安排了116人做分组报告,分别涉及到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人际心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组织与决策心理、群体心理、幸福心理、社会认知、道德心理、网络心理和文化心理等。在学术年会期间,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召开了换届会议,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金盛华教授主持,共有34位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选举的办法,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佐斌为理事长,郑全全、汪新健、俞国良为候任理事长。
社会心理学分会选举工作会议
&&&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还对参会学生代表所提交的论文进行了优秀论文评选,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3篇,其中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6名。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分别由乐国安教授、叶浩生教授、佐斌教授等给获奖者颁奖。&&& 大会闭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西心理学会理事长韦义平副教授主持,乐国安教授、彭运石教授、佐斌教授、叶浩生教授等也参加了闭幕式。
我会荣获中国科协“2013年度科普工作优秀学会”称号
(日,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撰稿)
&&&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了《中国科协科普部关于公布全国学会科普工作考核结果的通知》((科协普函综字〔2013〕72号)),对科协下辖的全国198个学会和协会单位在2013年度传播科学思想和普及科学知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其中47个单位给予表扬。中国心理学会因科普工作成绩突出,荣膺“2013年度科普工作优秀学会”的光荣称号。这是继学会荣获“2011年度科普工作优秀学会”之后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 2013年中国心理学会遵循中国科协“大科普”的工作思想,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泛动员和利用各方面的专家资源,针对科普重点人群,尤其是未成年人群进行科普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的工作成绩。
&&&获奖证书
&&& 在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心理学会与时俱进,在认真分析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复杂化,公众心理科普需求极大上升的社会现状基础上,以学会承接的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提出的“加强学会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心理科学素质”为科普工作主线开展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在2013年度开展了中国科协 “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工作,其中由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的专家委员主持承担的有三项:《“公众心理科普纲要”的编制和试点推行》、《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主题活动》和《儿童早期教育科普资源包建设和科普主题活动》项目。这三个专项工作目前均已按照计划全部完成,并于2013年6月顺利通过中国科协主管部门的项目成果验收。在积极承担完成中国科协课题和安排的相关科普工作之外,学会还进一步完善科普组织建设,筹备组建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举办科普学术会议,组织科普宣教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心理科普能力。&&&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中,中国心理学会将继续加强科普组织和队伍建设,以“加强学会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众心理科学素质”为科普工作主线,面向社会对心理服务和普及的需求,探索适应大众传播的科普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我国心理科普工作更深入和全面的开展。
张建新出席ICSU亚太地区委员第16届会议及第5届ICSU亚太地区咨询大会
&&& (日至29日,黄端 供稿)
&&&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 ICSU)亚太地区委员会第16届会议(The 16th Meeting of the ICSU Regional Committe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RCAP)于日和29日分两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期间于27日和28日举办了第5届ICSU亚太地区咨询大会(The 5th ICSU Regional Consult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我会副理事长张建新研究员作为该委员会委员出席了全部会议。&&& 亚太地区委员会会议听取了亚太地区委员四个优先领域方向协调员所做的工作进展汇报。张建新副理事长主要介绍了有关“Hazards and Disasters”的工作,并着重汇报了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C IUPsyS)主办、中国心理学会和ICSU亚太地区办公室联合承办、中国科协支持的“第二届亚太地区灾后心理干预培训班”的情况。由于培训班主要面向区内的自然灾害频发但经济尚不发达国家,有助于提升相关国家在应对灾后心理和健康危机方面的能力,与ICSU提倡的科学能力建设的目标相符合,因此相关工作得到了与会委员们的一致认可。委员们均表示应持续进行类似的培训工作并探索出可行的模式,以便能够推广到ICSU其它领域的工作中。委员们也认为,心理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应当在ICSU的规划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会议还对委员会的未来工作计划、财务收支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约50位亚太地区各国代表出席了第5届ICSU亚太地区咨询大会。会议围绕“Future Earth in Asia and the Pacific”中心议题,分别安排了大会报告、分组讨论、专题讨论会和大会总结四个环节。围绕Future Earth的概念和发展,针对如何将系统的功能特性(如系统结构、组成、基础设施、监控系统、财经、以及人们态度和生活方式等)转化为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如何辨识出能够促进全球环境改变科学发展的各种跨界的能力,并将之转化为可执行的决策和可持续的发展等论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地研讨。此次会议获得了一致好评,大家希望今后能够邀请到更多国家的代表,从而使Future Earth项目能够真正影响到亚太区域内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王启康教授90华诞暨从教61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
时间: 08:41来源:华大在线 作者:王铭 编辑:党波涛
&&& 11月16日,王启康教授90华诞暨从教61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桂苑宾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何祥林,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湖北省暨武汉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佐斌,教育学家王道俊,以及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江苏、河南等省市心理学界专家代表、王启康教授的学生,心理学院部分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等80余人出席。我国老一辈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杨鑫辉、燕国材、邹大炎等致贺信。
&&& 何祥林首先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和行政向王启康教授表示祝贺。他在致辞中说,王启康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心理学研究生,学术功底深厚,是华师和湖北省心理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在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领域卓有建树,曾荣获中国心理学会首批“心理学家”称号以及“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王启康教授在华师辛勤耕耘数十载,兢兢业业,桃李满天下,为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名副其实的功臣,真正的大师。
全体来宾合影留念
&&& 乐国安代表中国心理学会向王启康教授表示祝贺。他回忆了与王启康教授30多年的交往,非常敬佩王老的治学与为人。乐教授执弟子礼亲切地称呼王老“尊敬的老师,可亲的长辈”。他认为,王启康教授对理论心理学情有独钟,在这个公认困难的领域终生探索,见解独到;同时积极参加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一直为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王启康教授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发表了多篇重要的学术论文,离休后仍笔耕不辍,对华师心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 心理学院院长周宗奎代表学院为王老送上真诚的祝福。他回顾了王启康教授为华师心理学科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并肯定了王老对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的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王启康教授的理论心理学自成一体,“守中持正,宁静淡泊”的治学态度令人折服,关爱学生、和蔼可亲、低调谦和,堪为后学楷模。
&&& 我校心理学院郭永玉教授介绍了王老求学、治学的经历。王老早年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年在国立河南大学求学时,因积极投身青年学生的反蒋革命运动,遭到学校当局的开除;后转入中原大学学习、任教。建国后随中原大学迁到武汉,1952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又多次被派往北京参加苏联专家的培训、研修。1983年评为心理学专业正教授,后担任省市心理学会理事长。1994年离休后,坚持学术研究,又陆续发表心理学论文十多篇。直到目前仍然坚持研究、写作,不时有重要学术论文发表。湖南师范大学彭运石教授是王老研究生的开门弟子,他以亲身经历回顾了老师的为人和为师风格,指出王老对学生的爱护、鼓励之中蕴涵着一种强大的力量,能激励学生的潜能去追求卓越。彭教授较为系统地疏理了王启康教授的学术思想,对其学术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他赞扬王老一生坚持追求真理,能够见人之未见,言人之未言。南京师范大学郭本禹教授也对王启康先生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钻研。他敬佩王老“驻守精神家园”,对我国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 我校教育学院王道俊教授重温了与王启康教授数十年的同事朋友之情,道出了王启康教授对他多年来的“兄长般的关怀”。心理学院刘华山则表达了向王老的三个学习:学为人、学治学、学长寿。王启康教授的弟子赵国祥、林泽炎、龙立荣等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对王老的感恩之情,并祝福王老健康长寿,生命之树常青。
&&& 王启康教授真诚感谢每一位与会者。“谢谢各位朋友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朋友是最为宽广的感情”,他谦逊地说:“我不是一个真正有成就的心理学家。我就只是一个好人,老实人。”“大家对我溢美之词,是安慰我,也是我今后努力发展的方向”。王启康教授表示,如今虽然年入九旬,离休在家,仍一如既往地关注自己钟情一生的心理学科的发展,愿意尽一己绵薄之力为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建设做出贡献。将来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做点自己能做的。
&&& 最后,大家为王老点燃生日蜡烛,齐唱祝福歌曲,衷心祝愿王老健康、快乐!
学会近期重要工作安排
2013年12月至1月,完成第十一届理事会上报及备案。
2013年11月开始筹备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中科院心理所内
中国心理学会 & 2010 cpsbeijing.org 版权所有 京ICP备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16号院中科院心理所内邮编:100101 电话:86-10-& 传真:86-10-Email: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江苏计划建立1000所足球学校,并将足球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
南京交通部门明确叫停召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
& &&&& & 正文
关注老人心理 想懂老人就听他讲故事
【字号:&&】【】
  昨天,江苏省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高层次研讨会暨苏州市第八届学术年会高峰论坛分会在苏州科技学院举办,省内社区心理学界专家、学者、学生、街道与社区工作者以及心理学爱好者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围绕“社区心理学与平安社区建设”主题展开对话。
  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郭永玉教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叙事心理学理论,用于社区老人问题辅导方面,该理论的简要意思就是希望了解老人的内心感受时,听老人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之后,将有类似经历的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团体辅导,这种新的实践方法为街道与社区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了新思路。(实习生张岚袁艺)
  原标题:关注老人心理想懂老人就听他讲故事
  稿源:新华网
  作者:
&&责任编辑:钟江为、崔欣&&
逛青楼、看月亮、想老公、想老婆、翻墙...
徐若u15岁出道,出道早期被塑造为性感...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按字母检索
按声母检索
欢迎您的咨询、留言、建议和意见   中国招生考试网服务电话:010-  邮箱:请将#换成@
& 版权所有  中国招生考试网信息管理中心 
建议使用: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宽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教育学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