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孩子去少年宫玩耍,不知道大连今天怎么了了,...

北京周末安排
【胡同游】北京市少年宫门票价格是多少?北京市少年该怎么去? 开放时间及景区特色看点有哪些?
05-16 17:15发表
【概述】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是综合性的校外教育机构,隶属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景山公园北面,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米。这座古建筑群原是皇家园林,1954年在北京市市长彭真的亲切关怀下,被辟为北京市少年儿童校外活动场所。日成立北京市少年宫,日成立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技术馆。日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青少年科技馆合并,成立了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50年来,北京市少年宫和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技术馆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曾观看北京市少年宫学员的演出;朱德、宋庆龄、周恩来等同志曾多次来少年宫参加少年儿童的活动;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北京市少年宫题写了宫名;江泽民同志曾亲自接见少年宫献花的少先队员;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亲自视察了北京市少年宫,并与少年儿童一起欢度“六一”。【开放时间】旺季:08:30-17:00淡季:08:30-17:00景区电话:010-最佳旅游时间:常年大约浏览时间:2小时【门票信息】门票价格:免费【景区地址及路线】地址:西城区景山后街11号(近景山公园)乘车线路:公交60/5/609/111路亮果厂/景山后街下车,步行500米左右即可到达。【特色看点】北京市少年宫职能中心成立后,承担了全市学生艺术、体育和科技活动策划、组织和管理工作以及北京校外教育科学研究等重要职能,圆满完成了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上级单位交办的许多国际性、全国性学生活动组织工作,2008年承担了北京市教育系统师生参加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组织工作。目前,中心已经成为市教委工作的重要的服务支撑部门。宣传及课外活动中心现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50余个项目,有400个兴趣小组,9000余名学员。中心利用中小学生的课余和假日时间,通过各种兴趣小组和举办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艺术、体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人才。中心在宣传中国校外教育、展示中国青少年儿童良好精神风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50年来中心共接待了60余个国家、地区十几万名青少年、国际友人的参观、交流和访问。中心的舞蹈、合唱、独唱、管乐、民乐、京剧、书法、绘画、篮球、足球、乒乓球、国际象棋等团队的学员代表中国少年儿童曾出访美国、瑞士、荷兰、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朝鲜、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他们被誉为“和平友谊的小天使”。育人的苗圃,成长的摇篮中心是育人的苗圃、孩子成长的摇篮。近50年来,已有20余万名少年儿童,从这里走向社会活跃在祖国的各行各业之中,有的已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艺术家、演员、科学家、体育运动健将,有曾荣获24026届兵乓球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庄则栋,围棋名将张文东,机器人专家余达太,参与我国七颗人造卫星的设计者汪纪亮,文艺界有著名的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姜昆、侯跃文、濮存昕、蔡国庆、屠洪刚、祝新运等,画家有王庸、王明明,书法家苏士澍等等。【周边住宿及美食推荐】
分享给好友:
Hot社区近期热门帖子
这个圈子的人也喜欢去
周末活动推荐
海淀区万柳华府北街2号工人文化宫内
北京市东城区东安门大街64号
1、用微信扫描本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2、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父母邦
微信公众帐号
fmb-zhoumo当前位置:> > 记者探班少年宫 孩子周末不轻松
记者探班少年宫 孩子周末不轻松
记者探班少年宫 孩子周末不轻松
日 20:57来源:深圳广电集团
这一到周末,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难得可以睡个懒觉,或者外出游玩。不过对于一些更应该得到放松的孩子来说,周六周日,反而成了他们决不能放松的学习时间!
记者今天在少年宫看到,除了音乐、舞蹈、美术三大艺术类课程人满为患外,一些语言类的课程也大受欢迎。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报名,在培训机构的门口排起了长龙。
杨熙诺小朋友今年五岁半,在罗湖区莲塘鹏兴幼儿园读大班。每个星期六上午,都会跟着妈妈,来到少年宫学习钢琴。
杨熙诺的妈妈说,孩子每次上课45分钟,已经练了大半年。现在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将来再考虑往专业的方向发展。
有的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有的家长却是为了弥补自己儿时的一些缺憾。严先生今天也带着孩子来少年宫学习舞蹈,孩子名叫严鲁玉,今年6岁,已经学了2年的舞蹈。严先生说这个课程每个学期是1200块钱,自己本来赚钱不容易,可是为了儿时的梦想,还是咬牙给孩子报了名。
近年来,一些校外机构的特长班或者课外班,数量越来越多,学习的人数也是有增无减。据深圳市教育界资深人士透露,仅刚刚过去的寒假,参加各类培训班的中小学生就超过了15万人次。
人气:11296
人气:9912
人气:1448
人气:1134
人气:28800
人气:15366
人气:12832
人气:11342
人气:11296
人气:11257
人气:9912
人气:9806
人气:8958
人气:6240
世界之窗站是深圳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最大的集地铁换乘车站、公交接驳站、周边开发紧密
24小时视频排行【图】杨浦区少年宫_上海平凉路_积分城市
> 杨浦区少年宫
人均¥58浏览722
地址:国和路1331弄88号
发表新印象
点评杨浦区少年宫 (*为必填)
地图加载中...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号-2  每到六一儿童节前,总有人慨叹,好怀念当年无忧无虑,每天只管玩的好日子啊。那时候,可能全天下的矛盾也不过是爸爸不让下河游泳和衣服弄脏了妈妈会骂。可是你可想到,就算是现在的小孩,很多也不可能再像你当年那样没心没肺地玩了。某成功女士说,调动了不少关系才进了少年宫让女儿学唱歌、画画、跳舞、读诸子百家,唯独就是没有玩。  一千个小孩有一千种度过童年的方式。只要是快乐的,就都无可指摘。以前的家长让小孩学这学那,往往是想把自己没实现的梦想“落实”在孩子身上。现在的家长这种借位心理少了,他们一怕孩子在人生起始就被人落下,二怕以后的学业更重,想学啥也学不了,反而后悔。可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其实游戏也是有意义的,开发智力不仅仅靠莫扎特,也得靠玩。今天的儿童学习累,玩也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究竟还有没有纯粹的玩呢?  困惑与反思:究竟还有没有纯粹的玩?  泰戈尔有句诗是:“谁夺走了孩子眼中的睡眠?”套用一下,究竟是谁夺走了小孩的玩耍呢?首先是没地方玩,其次是没时间玩,再然后就是玩的概念被偷换,最后是他们就只会玩那么一两样,“玩将不玩”,那童年还怎么能叫做童年?  玩的空间被挤压  每次看见在宜家里乐疯了的,活蹦乱跳的孩子就觉得很心酸。按说他们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一代,但却玩得如此寒酸,甚至连正经的场地都没有了,只能在略微不严肃的商场里奔跑。给孩子玩的空间在不断被压缩、侵占,鲁迅当年悲哀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已经是奢侈,珠江新城已经用摩天大楼代替了天空。高层单体楼的小孩大约只知道电梯的样子。有小区的住宅稍微好些,但是就算有减速带,也解除不了孩子被车撞的危险。小孩各种倾斜的体态奔跑和爷爷奶奶各种姿势反方向力拽于是成了小区里最常见的“天伦”。  玩的时间被挤占  “你家小孩每天写作业写到几点啊?”“八九点吧。”“那你们那个学校好,我们家那个要写到十点多呢。”七零后、八零后当年晚上九点估计都该洗洗睡了吧。陈女士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帮孩子写的“罚抄一百遍”的成品,真的很像,秘诀就是用左手写。可是当有的学校不给小学生留作业的时候,家长们又开始担心了,要是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学校没作业,那咱们就自己买点试题做,自己找点古诗背吧。辅导班、奥数班就算越来越多人不提倡,但还是生意火爆。  换了概念:把学习当玩  如果现在的小孩长大了,不会跳个拉丁,不会打高尔夫,不会弹钢琴,估计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一个小学的班级,可以随意拉出个管弦乐队、民乐团,任何一个班总能找到跳芭蕾、民族、国标、拉丁的男生、女生至少一人,而那些剑走偏锋的,有学魔术的,有学滑冰的,有学攀岩的等等。  家长们的想法其实蛮有道理。反正这些才艺本来就要练童子功,又能陶冶身心,既然学校不教,用这另类学习当做玩就好了啊,总比在外面疯跑来得有成效啊。问题是,虽然艺术教育的确有益身心,但还是没法代替“玩”。  而且,现在的孩子,连玩都变得太功利,玩什么都要考级。跳舞,钢琴,滚轴……都被成功学绑架。如果孩子单纯地玩,不考级,不比赛,家长会觉得浪费,没出成绩就是白费。所以,再也没有所谓“无忧无虑的童年”了。  低头族,玩法太单一  乔布斯的纪录片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他的产品是这样简洁,又这样方便,连两三岁的小孩都能操作。”现在小孩最大的魔咒就是:“不许再玩iPad了。”iPad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动画片、汤姆猫、切水果,更是社交工具。“我儿子回老家,开始几个小孩谁都不搭理他,等他拿出iPad来,其他小朋友就聚拢过来了。”不但现在大人没了智能手机像丢了魂一样,小孩也同理。当你把他们手上的平板电脑拿开的时候,放手让他们去玩,他们都不知道该玩点什么。他们真的已经不会玩了。  电子产品的互动性让大人都爱不释手,更何况孩子。但是这种人机对话未免过于封闭。群体性游戏中产生的各种竞争、协作等,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好课堂。  数一数七零后八零后父母的玩法  七零后、八零后的童年,一首童谣能流行三十年,一种跳皮筋的花样能传遍大江南北。这些玩法今天的孩子还会吗:猜中指,翻花绳,跳房子,跳绳子,捉迷藏,搭积土,抓子儿,折纸,玩泥巴,穿珠子,游泳,滚铁圈,抽陀螺……  跳房子  男孩女孩都爱玩的著名游戏,只要用粉笔在一片平地上画上几个拼成飞机状的小方格子,画上梦中的房子,就可以一格一格地往前跳了。一般要用一块瓦片作为“信物”,把瓦片丢准了,才能开始跳。  翻花绳  只要一双手和一根绳就能玩的游戏。双人翻花绳是一人以手指将绳圈编成一种花样,另一人用手指接过来,翻成不同的花样,相互交替,直到一方不能再翻下去为止。该游戏全靠个人想像力。  猜手指  五指张开的时候,每个手指的名字你都能说出来。但当它们扭曲地攥紧的时候,你很可能就分不清哪根是哪根了。这个游戏完全不需要任何道具,两个人就能玩,还能锻炼孩子的分析和观察能力。  跳皮筋  跳皮筋是以前女孩子最爱玩的群体游戏。有两种玩法,一种是一边唱歌谣,一边一群人一起跳,中间有很多花样。一种是跳的花样不复杂,但皮筋逐步升高,越高越难跳。团队协作、肢体协调在这个游戏中都有展现。  丢沙包  最少三人,一个沙包就能玩,两人分开站,一人站中间,两个人用沙包打中间那个人,中间人左躲右闪,被打中者变成丢沙包的那一个。运动量大,锻炼身体最佳。  回归玩耍之道  不会玩的孩子会变笨,孩子不会玩就孤独,不会玩,可能以后就不懂得社会交往的规则,怎么办?  最有价值的玩就是亲近自然  记得有一次去乡下,坐小巴走山路,一路上看见的小孩虽然个个花皮脸,泥巴手,可是各种天真烂漫,嬉笑打闹好像让人想起古诗中的童子样。再联想起在香港看到的小孩,从一岁到五岁,全都坐在车里推着,全都是一副昏昏欲睡的表情。现在的广州跟香港越来越像了,好像只有在宜家家居的儿童区才能看见他们撒欢地跑。  你的孩子已经多长时间没有见过除了绿化带以外的植物了,他们还认识牛羊么?见过的鸟也只是“愤怒的小鸟”吧?有个家长说,这一年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就是再忙也要每两周,尽量每周都带孩子去亲近自然。“就算只是去郊外爬爬山都好。孩子在自然里才有灵气。只有在自然中,他们才会问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不然思维和认知永远都会被已经约定好的日常生活禁锢住。”  匹兹堡市前段时间举办了“摸摸动物园”活动,让小羊、小兔子从动物园走出来,让小朋友任意去摸,也是很好的尝试。  陪孩子玩远远好过给孩子买玩具  “我给我儿子买了好多积木啊,不是说积木是开发智力最好的玩具么?可是他不怎么爱玩啊。那我也不能逼着他玩啊。就只能让他玩iPad啦。”你知道你儿子为啥喜欢iPad么?因为它有互动性啊,就算是玩游戏也是要有交流的。所以在小孩还不能自助娱乐的时候,把一堆积木丢给他,只能加速他对传统玩具的厌恶。  陪孩子游戏是爸妈的必修功课。千万别只是消极陪同,而要全身心投入,你的创意被激发的同时,也能发现游戏的乐趣。就有妈妈为女儿用家中的碎布、纸箱做了全套的模拟厨房,跟女儿一起过家家。网上也有过用纸盒子给儿子做了全套盔甲、刀剑的案例,这种协同的过程绝对胜过电子产品对小孩的吸引力。  创造条件恢复传统游戏  与其慨叹自己的孩子不会跳皮筋,那还不如即刻动手教会她跳。虽然现在场地有限,人员也不齐整。但最少三个人就能组团丢沙包,两人就能玩跳房子,一个人就能踢毽子、耍石子。等你们玩起来了,小区里其他的孩子也会跑过来的。  采写:南都记者 张远 南都插图:C O MMA  作者:张远 南都插C O MMA
13-06-01·
13-06-01·
13-06-01·
13-06-01·
13-05-31·
13-05-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怎么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