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男性高血压2005年12月1日高血压导...

中老年男性高血压饮食疗法高血压吃什么食物好
日期: && 编辑:刘艳 && 来源:老男人
高血压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常常见于老年男性,这种疾病给老年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议大家对于高血压要引起重视,那么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高血压吃什么好?
& & & & 本文导读: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那么高血压患者吃什么好呢?哪些食物适合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吃呢?
& & & & 患上高血压该怎么办呢?这是广大高血压患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一旦患上高血压,会严重危害你的身心健康。因此,中老年男性高血压学会科学饮食,例如多吃蚕豆、鲜葵花叶、鲜萝卜等等。
  1.鲜葵花叶
  也可以治疗高血压,采用鲜葵花叶50g,然后加上水进行服用,早上和晚上各十次。
  2.鲜萝卜
  也可以治疗高血压的,就是用鲜萝卜适量,将其鲜萝卜绞汁饮服,1日2次,每次1小酒杯。
  3.海带丝
  可以治疗高血压,具体的方法就是海带丝1小碗,草决明15g。将两味同煎,吃海带,喝汤,每日1次。
  4.蚕豆
  可以治疗高血压,可以去蚕豆花30g,然后用泡水进行茶饮。
  5.如果你存在高血压,那么可以吃芹菜粥。
  采用芹菜50g,大米50g。将芹菜洗净去叶梗与大米煮成粥,叶子洗净煎汁,待粥煮沸后加入即可。
  6.菊花也是可以治疗高血压的。
  就是取菊花植物嫩芽(15~20g)冲洗干净后,放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及食盐少许,煮成汤,饮汤即可
老人年纪大了之后,千万不要对日常基本清洁能省则省。比如说刷牙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老人岁数大了之后很多日常小事的进行都会存在很多隐患,比如说洗老年人常说自己记性不好,年纪大了记忆力固然会衰退,但是如果忘老年人的养生涉及方方面面,饮食当是重中之重,但是饭后养生也是数据表明,高龄老人往往熬不过寒冬酷暑这两道坎。寒冬已至,老人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您现在的位置是: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我院153例资料完整的AMI的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153例中39例并发RBBB(占25.5%),其预后明显差于无RBBB者。表现为CK及CK―MB浓度更高,与心脏事件相关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较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AMI并发RBBB提示是梗死面积较大、心肌坏死严重的表现,可作为预示危险程度的标志,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干预,重建血运,以改善预后。
目的总结带膜支架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经验并报道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观察22例急性和2例慢性该病患者。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54.0±8.5)岁。接受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术后1、6、12月、以后每年随访胸部X线平片与螺旋CT检查。结果24例中23例技术成功,1例因支架故障技术失败,技术成功率95.8%。1例术后1周死于脑栓塞,1例术后3个月囊性动脉瘤形成需行外科血管置换术。临床随访23例技术成功者中22例假腔内完全血栓形成,1例部分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无1例死亡,临床成功率87.5%。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急慢性胸腹AD术可行,中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病率与年龄、性别和心率的关系及QT间期的改变。方法对1894例健康体检中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总发病率为3.27%,男性为5.61%,女性为0.67%(x^2=36.41,P〈0.005),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发病人数的90.32%,心率偏慢,Q-T间期比正常对照组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基本节律较慢,由于复极延长率高于除极缩短率,致Q-T间期延长。
目的探讨TV1〉TV5、V6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正常健康体检心电图无其它异常仅有TV1〉TV5、V6者分为≥50岁(A组)及〈50岁(B组)两组,记录血压情况,作13年随访。结果TV1〉TV5、V6高血压发生率占41%,均见于A组。高血压发病时间1~30(11.1±9.4)年。最高血压:收缩压140-220(170±26)mmHg;舒张压:80-130(101±14)mmHg。随访发现,高血压发生率提高到74.3%。A组高血压发生率达到96%;B组高血压发生率仅为20%,差异显著(P〈0.01)。结论TV1〉TV5、V6与高血压呈密切的相关性,并随年龄增大高血压发病率增高。
目的评价在起搏心电图指引下经左锁骨下静脉床旁植入气囊漂浮电极紧急心脏临床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心动过缓者,在床旁无X线透视下,采取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Seldinger法)、植入气囊漂浮电极(Swan-Ganz导管操作方法);根据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是否进入右心宣。行右心室心内膜临时起搏(VVI模式)。结果39例全部起搏成功,开始穿刺至起搏时间平均(11.5±5.5)min,起搏时间1-15d,起搏阈值≤2.0mA。无电极脱位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以本法行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成功率高、效果可靠、快捷安全的方法。
目的探讨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QRS波和T波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67名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分析QRS波和T波形态。结果右胸导联Q波的发生率与V1导联R波的幅度有密切关系,V1呈QS型、V3R~V5R多数有Q波。V1呈rS型,则R波幅度越小,V3R~V5R出现Q波的机会越大;右胸导联V1→V3R→V5R直立T波出现逐渐减少,倒置T波出现逐渐增多。结论健康人右胸导联心电图V1、V3R~V5R出现Q波和T波倒置不能作为诊断合并右室心肌梗(RVMI)的可靠依据。
目的评价24h12导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8例可疑冠心病者24h12导DCG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分析。结果148例中,经CAG证实CHD为94例,其中DCG检出80例,D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5.1%,特异性81.5%,预测准确性83.8%,且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多,DCG检出CHD的阳性率增高。结论DCG监测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对CHD的诊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IRBBB)的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附加导联在诊断IRBBB上的意义。方法对2928例健康体检组及9701例患者组中IRBBB进行相关心电图分析,并加作V1、V2附加导联筛选诊断IRBBB。结果体检组检出率2.7%,男4.0%,女1.3%;患者组检出率4.5%,男6.6%,女3.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RBBB多见于男性,与年龄无关,加作V1、V2附加导联能明显提高检出率。
目的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伴心房颤动(Af)可引起心房附壁血栓,血栓脱落会导致患者身体重要脏器栓塞而致残。RHD者的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减少,CD4/CD8降低与正常人有明显的差异。本文探讨RHD者伴Af与不伴Af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特点。方法RHD伴Af31例(A组)不伴Af23例(B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用液相终点散射免疫沉淀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3(C3)、补体4(C4)。用聚乙二醇法测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两组间比较。结果A组CD3、CD8、CD4/CD8较B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CD4明显较B组减低(P〈0.05)。A组CD3与CD4正相关r=0.354;P〈0.05;CD3与CD8正相关r=0.459;P〈0.01。结论A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B组,尤以CD4为低下,RHD伴AfCD3与CD4、CD8呈正相关。
目的了解动态血压(ABP)与左心室肥厚(LVH)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观察62例高血压者(A组)的24hABP和动态心电图(DCG)检测结果,并与48例正常人(B组)作对照。结果发现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38例,即夜间血压下降率〈10%)的高血压者其LVH检出率显著高于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24例);前组Lown’s2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VR)显著高于后组,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临床上对血压昼夜节律〈10%的高血压患者,若伴有LVH时,要密切监测和控制VR的发生,以降低此类患者VR的猝死率。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能否预测老年高血压病者伴发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方法观察41例有阵发性房颤的老年高血压病者(A组,平均年龄69岁)的最大P波时限(Pamx)、最小P波时限(Pmin)、Pd、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41例无阵发性房颤病史的高血压病者(B组,平均年龄72岁)比较。结果Pd:A组显著高于B组[(68.82±25.42)ms比(28.52±14.06)]ms,P〈0.001;Pmax:A组显著高于B组[(139.81±20.80)ms比(112.25±17.78)ms],P〈0.001;LVEF:A组显著低于B组[(61.71±8.45)%比(68.21±5.76)%],P〈0.01;Pmin、LAD两组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d能够预测老年高血压病者伴发的阵发性房颤的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A组)、21例稳定性心绞痛者(B组)和21例健康老年人(C组)的血清CRP浓度。分析3组之间指标的差异性。结果A组血清中CRP显著高于B组与C组(P〈0.01),B组各指标高于C组,各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指标无相关性。结论冠心病者血清中存在CRP的异常表达且随病情加重CRP水平升高,CRP水平与临床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作判断MI等疾病临床预后、预测病情变化的监测指标。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A组)采用曲美他嗪口服,并与复方丹参片治疗32例(B组)作疗效比较,两组疗程均为4W。结果A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和68.8%,均显著高于B组(50.0%和37.5%,P〈0.05)。A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目的为了了解非持续性室速(NSVT)和持续性室速(SVT)两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惠普Zymed1810型动态心电图(DCG),对35例NSVT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有关临床症状进行观察。结果发现NSVT呈单形性发作时其左柬支阻滞型占46%,右束支阻滞型占54%;NSVT呈多形性发作时QRS波两种形态占83%、3种形态占13%、3种以上形态仅1例占3%。除2%~5%有症状外,一般NSVT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不伴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结论一般NSVT者预后良好,不需药物治疗,须与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SVT相鉴别。
目的探讨对儿童功能性室性早搏是否应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2000年6月的52例功能性室性早搏患儿进行了5年的系统随访。根据患儿是否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用药组18例和未用药组34例;根据室性早搏的频率分为高频组(≥10次/分)21例和低频组(〈10次/分)31例。分别比较用药组和未用药组、高频组和低频组患儿室性早搏的转归。结果用药组有13例早搏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7.41月,3例好转,1例不变,1例恶化(早搏频率增加);未用药组有29例早搏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5.32月,2例好转,3例不变,无恶化病例。两组间早搏消失、好转、不变和恶化率以及早搏消失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频组有17例早搏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4.65月,2例好转,2倒不变,元恶化病例;低频组有25例早搏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7.27月,3例好转,2例不变,1例恶化。两组问早搏消失、好转、不变和恶化率以及早搏消失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功能性室性早搏不必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早期最大倒置T波(NTmax)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2例初发前壁AMI12h内来院就诊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倒置T波深度分为2组:①A组深倒置T波组:NTmax〉6mm;②B组浅倒置T波组:NTmax≤6mm。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肌酸激酶最高值(CKmax)、心脏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状动脉造影TIMI血流和心肌同位素显像,判断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和左室功能状况及治疗效果。结果NTmax与CKmax和心肌显像缺血程度呈负相关,与TMI血流和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A组较B组,降低的R波迅速恢复,抬高的ST段恢复得早,T波早期倒置且恢复快,住院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少。结论最大倒置T波NTmax在临床上可作为判断前壁AMI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一种简便指标。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R、A)治疗心动过速术前无创性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97例心动过速患者术前行无创性检查分型诊断。结果97例患者中AVNRT25例,AVRT60例,房室结多径路2例,旁路并房室结多径路2例,LVVT7例,AF1例,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这95%,RFCA总成功率这98%。结论RFCA术前采用无创性方法能够确定心动过速的类型、折返机制、旁路定位、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准确可靠的优点。
目的通过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心电图分析,讨论其心电图诊断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对34例TdP记录常规12导联全信息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伴QT间期延长的TdP30例(88%);QT间期正常的TdP2例(6%);伴极短偶联间期TdP2例(6%)。发作前后出现室性早搏(PVS)28例(82%);ST段抬高伴T波高耸呈损伤改变的2例(6%);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9%);预激综合征(WPW)2例(6%);柬支传导阻滞4例(11%);房颤6例(17%);结论TdP分型不同与病因有关,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24h动态血压(ABP)变化。方法应用美国Spacelabs90217-1B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100例妊高征患者(A组)24hAEP,并与年龄、孕周相配对的100例正常孕妇(B组)进行比较。结果①A组与B组24h血压均值、白天均值、夜间均值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均具有差异性,A组的血压任何时段均高于B组;②70%以上妊高征患者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昼夜节律不正常;③A组者无论是SBP还是DBP,负荷值均在61%以上,B组血压负荷均〈7%;④A组夜间血压/白天血压的比值〉90%占70%以上。结论24hABP监测显示:妊高征患者24h血压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昼夜节律不正常,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尤以舒张压更甚。
一氧化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吸人过量的CO可使人体中毒,导致组织缺氧。现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8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42岁。因恶心、呕吐2月,加重1d入院。查体:慢性病容、脱水外貌、中度贫血、呼吸浅表、四肢末稍凉,颈软。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肾区叩痛(+)。BP:75/60mmHg,P62次/min,R21次/min,T35℃。急查心电图、血钾。心电图示:普遍导联ST段下降,U波振幅增高,大于同导联T波,T与U波重合,呈低血钾心电图。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低血钾心电图。血清钾显示:3.7mmol/L。临床诊断:感染中毒性休克,慢性肾炎,电解质紊乱。给予对症、补液、补钾后缓解。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窦性心律快、慢发生变异。HRV分析是近几年在临床发展起来的一项可重复定量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无创性新方法。是评价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状态的一种指标。临床大量事实证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院2001年以来诊治急性心肌梗死(AMI)156例,经溶栓、抗凝、扩冠、抗休克、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降低心肌耗氧量、CCU、除颤复律、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等治疗,85%患者症状缓解,病情稳定,恢复心功能出院。但也有10%的病例留下心律失常、梗死后综合征,更有5%的患者病情严重,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速、室颤、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而家属认识不足延缓抢救时间,病情急转直下,失去抢救良机产生猝死。近5年来就有10余例。现提供其中典型的室间隔破裂猝死报告于后。
近3年来共收集234例临床诊断酒精中毒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的心电图进行跟踪观察,包括:Ptfv1值、异常Q波时限、QRS波电压。结果显示:前壁AMI、广泛性AMI、下后壁AMI时,如果有ST段压低和Ptfv1值≤-0.04mm·s,同时QRS波电压降低者,在其临床病情表现上,症状反应较重、预后差。反之,症状反应较轻,预后效果好。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糖尿病性心脏病(DC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Ⅱ型糖尿病者静息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及疑似心肌缺血者行24hDCG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5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阳性率达50.5%。结论DCG在DCD中有较高的辅助诊断意义。
冠心病常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有一定关系。临床上有的药物治疗如可达龙,由于有引起肺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以及肝、肾、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毒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我们采用参松养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并以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评价,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贫血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对其动态心电图(DCG)分析报道较少。本文对31例老年及30例青壮年贫血者在治疗前后DCG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痛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88例冠心痛者的24h DCG所记录的缺血型ST段进行分析。结果88例中,缺血型ST段下移514阵次,其中SMI365阵次,占发作盛数70%;伴胸痛、胸闷不适的心肌缺血105阵次,占发作总数的20.4%。结论DCG是检测SMI的重要方法。
1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收集我院1995年至2003年间临床诊断为慢性肺心病者,男性152例、女性48例;年龄40-50岁33例、51-60岁77例、61-70岁64例、71~77岁21例、≥78岁5例。死亡者32例。200例全部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安博维预防房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阵发性房颤复律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B组常规口服胺碘酮及原发病治疗,A组口服胺碘酮加用安博雏150mg 1次/d及原发病的治疗。疗程12个月。结果A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明显下降(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联合安博雏能有效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可推广使用。
房颤为常见心律失常,又是需要预防栓塞的常见疾病。国内已有城市医院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为了解农村房颤现状,特对我院内科175例住院房颤病例进行分析。
神经内科以脑梗死、高血压、脑出血、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帕金森氏病居多,在临床治疗中应密切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特别在急性期,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心率监测,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现将采用美国产多参数监护仪(MCG-509A),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预后较严重的疾病,能否早期诊断和治疗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多数AMI根据典型心电图表现不难作出诊断,但早期者多呈不典型改变。本文就多年来的43例早期AMI心电改变特点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者脂蛋白(a)[Lp(a)]及其它血脂变化规律。方法对38例单纯性肥胖者(A组)、30例正常对照者(B组)的Lp(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进行了分析。结果与B组相比较,A组具有明显的Lp(a)及其他血脂代谢紊乱。结论Lp(a)及其他血脂代谢紊乱可能有助于冠心病的发生。
目的探讨冠脉病变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74例行冠脉造影且心电资料完整者,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A组)42例,病变组(B组)132例。将B组:(1)据冠脉狭窄的程度分为①轻度狭窄组(B1组)42倒,②中度狭窄组(B2组)48倒,③重度狭窄组(B3组)30例;(2)据病变的位置分为:①前降支组28例,②回旋支组16例,③右冠组26例,分别测定QTd及QTcd并进行比较。结果①B组与A组相比QTd及QTcd均明显延长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②B2、B3组分别与B组相比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Bz、B3组问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③前降支组、回旋支组、右冠组3组间QTd及QTcd相比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冠脉病变可引起QTd及QTcd延长,病变严重程度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病变的位置对QTd及QTcd无影响。
目的探讨妊高征(PHS)的心电图改变及其原因。方法200例住院PHS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PHS的综合表现除窦性心动过速、ST段、T波改变外,还包括左心室高电压、左心室肥厚、房性与室性早搏、肢导低电压、QT间期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等,心电图改变是冠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害。结论心电图改变可反映PHS的严重程度,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应重视心电图的改变,并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评估冠心痛(CAD)病情、并发症、预后方面的临床作用。方法分析177例CAD(A组)者、17例合并糖尿病(DM)的CAD者(B组)和50例年龄、性别相当的正常人(C组)24h动态心电图(DCG)HRV的时域指标和昼夜节律变化。结果①A组HRV指标较C组明显下降,且缺血程度重、高危室性心律失常、半年内死亡者HRV下降更显著,以SDNN、SDANN、SDNNI为甚。②B组者HRV指标较A组者下降更显著,以rMssD、PNN50为甚。③CAD者觉醒前SDNN峰值较正常组显著下降,昼夜节律变化消失。结论HRV在评估CAD者病情、缺血程度、合并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等方面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患者男性,71岁。因心悸1周,突发心慌、呼吸困难、血压骤升3h,急诊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及糖尿病史。体检血压195/101mmHg,心律120次/min,律不齐,端坐呼吸、大汗,末梢及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干湿罗音,心音低钝,但未听及杂声。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ECG示STv3-5水平下移0.1mV,房颤、心室率约120次/min,血、大小便常规、肝功及血脂正常,血糖8.1mmol/L。住院后按高血压急症伴急性左心衰治疗,给予静脉滴人硝酸甘油、速尿及西地兰,口服扩血管及降血糖药物等,血压降至150/75mmHg,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ECG仍为房颤,心室率100~110次/min,偶发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内径为57mm。
患者女性,47岁,因胸前区不适从外院转入本院。既往曾有主动脉瘤史。查体:精神萎迷不振,血压略低,心率较快。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段Ⅱ、Ⅲ、aVF轻度上抬,ST段Ⅰ、aVL轻微压低,余无明显异常。临床上对症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动态观察病人中逐步出现昏睡,血压开始下降,入院后1h复查心电图:ST段Ⅱ、Ⅲ、aVF弓背样上抬,ST段Ⅰ、aVL、V4R~V6R压低〉0.2mV,加做右胸导联V4R~V6R呈现QR型,ST段上抬,表现为下壁心梗+右室心梗的超急期图形。胸外科会诊,结合病史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下壁及右室心梗。直接进入手术室手术治疗,术中见升主动脉扩张,直径为5cm左右,切开主动脉后见破口位于升主动脉,升主动脉全层已撕裂,并向远端及近端延伸,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夹层形成。手术行升主动脉置换术,术后进入ICU后痊愈出院。
患者男性,55岁。因夜间或凌晨多次发作胸闷、胸痛加重1W来院就诊。体检:BP130/75mmHg,心率65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心包摩擦音。常规心电图:除左心室高电压外未见异常(图略)。二维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心脏结构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图1A)示:胸痛发作时MaVF的ST段迅速上升达0.8~1.0mV与T波融合成特征性墓碑型,Mv5的汀段也呈弓背抬高0.2mV,Mv1的ST段压低0.2mV,同时伴有室上性早搏二联律及早搏型心动过速发作,早搏时Mv5、MaVF的ST段弓背抬高达0.5~0.8mV,由于未超过其前R波而未形成墓碑型改变。持续4-5min发作终止后ST段逐渐恢复正常,但Mv5显示u波倒置(图1B)。血清心肌酶学检查正常。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变异性心绞痛一过性ST段墓碑型改变伴室上性早搏二联律及早搏型心动过速,其后复查未见Q波形成。1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70%狭窄。
患者男性,62岁。近2d来,每天下午常感心前区不适伴有疼痛,来我院门诊就诊。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室性早搏(PVS)。11:18分佩带动态心电图(D(菇)。16:40分在家休息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大汗,15min后稍缓解,急送我院急诊科。回放显示:12:39分可见PVS,伴有成对出现;16:46分CMI ST段开始降低;16:47~16:49分ST段呈下斜型压低达0.3~O.4mV(图略)。10min后ST段基本恢复正常。17:30分出现频发多源PVS,PVS时限增宽;17:41分PVS偶联间期缩短,落在T波顶端或降支上。
患者女性,72岁。因“头昏、晕厥1W”入院。入院时:T3622、R18次/min、P42次/min、BP90/60mmHg。双肺未发现异常:心率缓慢不齐、心音低远。心电图:交接性心律,心率42次/min,偶见窦性夺获(图1)。入院后给予心电监护,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激素、氨茶碱以及硝酸甘油、灯盏细辛活血化淤,改善心肌供血治疗。1h后第2次心电图(图2A)为:二度卫型窦房阻滞(3:2文氏下传呈双联律)同时记录的v1导联(图2-B)可见窦房阻滞。治疗2d后再次复查心电图(图3)。二度卫型窦房阻滞合并一度窦房阻滞。第4d心电图未发现二度窦房传导阻滞,恢复正常窦房传导(图略)。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已开始较广泛的采用随身带药、发作时顿服,所谓“pill-in-the-pocket”的治疗方法,大量病人的应用未见窦性静止的报道。我们见到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顿服负荷量普罗帕酮后房颤转为房扑随之出现窦性静止再转为窦性心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79岁。反复发作性心悸5年,加重2h就诊。既往未行心电图检查。心率190次/min,心律稍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平均心率189次/min,稍有不齐。QRS波呈两种形态-完全右束支阻滞型和不完全右柬支阻滞型,交替性出现。从R顶端测量,其r'-R’间距分别为0.28s和0.36s,但从底部测量均为0.31s。P-P间期0.31s,绝对不齐。下传完全右柬支阻滞型的QRS波起始部可见明显的δ波。P^--R〈R-P^-,为房室结快径路及旁道与快径路交替参与顺传,房室结慢径路逆传的一种特殊形式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室结快径路及旁道与快径路共同交替参与顺传,房室结慢径路逆传的交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图1A、B为动态心电图Mv5、Mv1同步非连续记录。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6次/min(图1B)P-R间期200ms,QRS波宽为120ms,Mv1呈R型,Mv5 S波增宽,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率减慢至70次/min(图略)时,Mv1呈rSr’型,Mv5呈Rs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为3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图1A心率143次/min,P-R间期固定为200ms,规则地呈现出宽QRS波(160ms)和窄QRS波(100ms)1:1交替:宽QRS波(同图1B)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传导阻滞,窄QRS波(正常化)Mv1呈rsr’型,Mv5呈Rs型(正常化),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3相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③交替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6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示窦性P-P间期0.70~0.74s,频率81~86次/min,匀齐。Ⅰ、aVL呈qR型,Ⅱ呈Rs型,Ⅲ、Ⅴ1呈rS型,aVR呈QS型,aVR呈rs型(r〈s),V5呈qRs型(图略)。图1为Ⅱ导联连续记录。除窦性QRS波外,尚有:①R2.5,12、15、22、25、32、35,为交接性异位节律。随窦性心律后的偶联间期为0.40~0.46s,其副波后的ST-T处均有一未下传的窦性P波。随室性心搏后的偶联间期为0.90s,其剐波的前、中、后均有一窦性P波重叠其中。
患者男性,17岁。即往健康,因肛瘘住院。术前查常规心电图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图1)示图A:P-R间期0.20s,心率53次/min。图B:P-R间期0.26s,心率53次/min。在心率相同的情况下,P-R间期增减量超过0.06s,考虑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图C:第2个P-R间期0.22s,随后2个P-R间期突然跳跃或延长为0.50s和0.58s,再后P-R间期脱漏,为典型文氏型房室阻滞。
患者男性,84岁。临床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图1为动态心电图Mv1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其中箭头所示为未下传房性期前P波。QRS波呈多种形态并规律性变化:①QS型,P-R间期200ms,QRS宽度160ms;R1、6、7、12、13、18为窦性正常下传心室;R5、11、17为下传房性早搏均呈完全左束支阻滞型;②rs型,P-R间期200ms,QRS宽度100ms,(R2、8、14)QRS波正常化;
患者女性,56岁。患扩张型心肌病20多年,心悸、胸闷、气喘加重3d入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图1为同次心电图记录的Ⅱ、V1、V5导联,V5为连续记录,V1R3,4前有一窦性P波,呈正负双向,P-R间期0.14s,为窦性心搏下传。P-P间期1.70s,频率35次/min,各R波前有错折。Ⅱ导联R波呈RS型,S波宽而深。V5呈qRs型,S波宽,QRS波时间0.14s,R'-R’间期1.84s,频率33次/min。
患者女性,19岁,学生。因反复心悸2年就诊,无发热、咳嗽、胸闷、气紧、胸痛,在院外多次作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显示正常。既往无心肺病史,无烟酒和特殊饮食嗜好,未治疗。查体:体温36.5℃,坐位时脉搏13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5/70mmHg。皮肤粘膜无紫绀、无水肿。眼球无凸出。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无肿大。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廓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罗音。
患者男性,57岁。因胸闷、心悸加重5d来院就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体检:T37℃,P80次/min,R22次/min,BP150/95mmHg。神志清,胸廓无畸形,心律不齐,闻及频发早搏,两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继发性肺结核。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图1为Ⅲ导联)为连续记录,呈奇数搏动者(R1,3,5,7,9,11,13)及最后连续3搏(R15~R17)为窦性心搏及心律,频率68次/min,QRS时限正常,P-R间期0.13s;呈偶数搏动者,均提前出现,宽大畸形、形态不一,其前可见与之相关多变(下壁导联清晰)的异形P'波,为房性早搏。
例1患者男性,56岁。平素体健,无心血管疾病。以外伤后右肩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h于日入院。入院前患者骑车意外摔倒,右肩部着地。当时无昏迷、右肩部疼痛,活动时痛剧,无出血,面颊及双手背出血、疼痛。体检:神志清,BP170/110mmHg。右锁骨中段外1/3处不连续,可及骨擦感,肩关节外展、上举受限。X光片示右锁骨骨折。入院后予抗炎、止血、锁骨固定带治疗,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三日出现心慌、胸闷,夜间明显。心电图检查(图略)示:窦性节律,心电图正常。
患者女性,53岁。在某院植入起搏器2年。因活动后偶感心慌、胸闷月余就诊。查体:BP130/85mmHg,心率70次/min,律不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心电图图1示:双腔起搏心电图节律不整,呈VAT与DDD两种工作方式。开始3次与末尾2次激动的窦性P-P间期900ms,频率67次/min,感知的A-V间期180ms,QRS呈完全性左柬支阻滞伴心电轴左偏型,符合右室心尖部起搏。第4次心室起搏(Vp)提前出现,之后(第5~8次)转为房室顺序起搏连续出现4次,心房逸搏间期或V-A间期860ms,房室延迟时间140ms,自动起搏周期1000ms,即DDD起搏低限频率60次/min,仔细观察第4次Vp之前T波峰至终末有肌电干扰伪差信号,考虑心房电极误感知并启动A-V间期引起心室起搏早搏,其后在程控的V-A间期内无P波出现,DDD起搏器自动转为房室顺序起搏。
患者男性,38岁。近半年来发生不明原因晕厥4次,每次伴有抽搐,约3min左右后击胸苏醒,心电图显示(图1A)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收入院治疗。体检:血压128/78mmHg,心率80次/min,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图1B)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V1,2呈“右束支阻滞”伴V1~3的ST段下斜型抬高,似“马鞍”型,T波倒置,实验室检查正常,血脂正常,血清心肌酶正常。
患者女,37岁。心悸、乏力半年,头晕、阵发性心前区疼痛1月。查体:T36℃,P42次/min,R20次/min,BP90/65mmHg,神志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无干簟S曳蔚咨傩硇∷菀簟P淖且艚绮淮螅穆45次/min,律不齐,心音低钝,各瓣膜无明显病理性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UCG)示:肥厚型心肌病(非对称梗阻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少量返流,左室充盈不良。临床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患者男性,68岁。2周前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经造影证明左前降支中段30%狭窄,右冠近段99%狭窄,予植入支架一枚。术后第2d心电监护出现房扑不规则心室传导。
患者男性,27岁。因车祸后昏迷2h入院。体检:深昏迷,自主呼吸微弱9次/min,心率46次/min,律齐。BP100/60mmHg。前额、后枕多处头皮挫裂伤,双眼眶呈熊猫眼征,双瞳孔散大到边,无光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18次/min。并予甘露醇降颅压,静注立止血、地塞米松等措施后行头胸腹CT检查,诊断为“广泛脑挫裂伤伴脑疝形成;颅底骨折”。不久自主呼吸停止。因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故只在急诊室暂时给予生命支持及对症处理。
患者男性,71岁。因心悸、胸闷1月余就诊。体检:一般情况较差,心率120次/min,心率快慢不等,心音强弱不等,叩诊心脏双侧浊音界扩大。查心电图示(图1)示Ⅱ导连续记录: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F波,F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振幅异常高大(0.40.6mm),R―R间期不等,平均心室率116次/min,心房率380次/min。房室传导比例25:1。心电图诊断:快速心房扑动(Ⅱ型)呈巨大F波。
患者男性,66岁。间歇性黑蒙半年,发作频繁伴晕厥3次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图1示:窦性P-P相等,频率为97次/min,P波与QRS波无关,R―R间期相等,频率36次/min,但形态不同,R2R4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图形,QRS时限0.12s,此后QRS波逐渐变窄为0.11s、0.10s、0.09s直至R8时,QRS时限0.08s的正常形态,表现为直接显示型左束支逆文氏现象。从R9开始均为RS型,QRS时限逐渐增加为0.09s、0.10s、0.11s,S波逐搏变深、变宽,至R16变为RBBB图形,形成直接显示性右束支正文氏现象。
患者男性,19岁。发作性心慌,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可自行终止或到医院用药后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次为行射频消融入院。体温:36.5℃。入院时无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图1A)。日在局麻下行射频消融术。心内电生理检查见窦性心律下冠状窦电极(CS)5,6处V波领先。
患者女性,6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VVI起搏器。本文附图是V1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频率88次/min,心室起搏频率60次/min。P12-R、P15―R间期0.24s下传夺获心室,QRS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P2和P15下传的QRS波中可见小的钉样起搏信号。
患者女性,82岁。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糖尿病。体检:BP160/90mmHg。叩诊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两肺无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图1A的Rs是提前出现的P―QRS波,P―R间期0.32s,该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此时图中未见明显P波,QRS波呈室上性;R―R间期匀齐,心室率150次/min。
患者男性,79岁。因“全身软困乏力1W”门诊以“冠心病”收入心内科。体检:T36.0℃,R20次/min,P50次/min,BP142/62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50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急查心电图(示):P波频率快于QRS波,P波后有脱落,心房率80次/min,心室率约58次/min,
患者男,68岁。“阵发性胸闷胸痛2h”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房分离(图1).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远端99%狭窄,给予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患者女性,46岁。发作性心慌半年,持续心慌3d。来院内分泌科就诊。既往有“甲亢”病史,无心脏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差,消瘦呈甲亢面容,血压120/70mmHg。查血:FT315.8pmol/L,FT4 56.7pmol/L,TSH〈0.01MIU/L。心电图发现: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R―R间距绝对不规整,心窒率152次/min,ORS波形态大多数无宽大畸形。
多年来,从事心脏病研究的学者对心室内传导系统的分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在阐明分支阻滞的原因,心电学的改变及其意义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众所周知,心室内传导系统的某一分支发生传导阻滞,必然会产生特异的心电学改变。但对左中隔支阻滞的心电学诊断,在心电向量图(VCG)中较为明显,而心电图(ECG)统一的诊断标准至今仍未建立,使其得不到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为此就其诊断现状等诸问题叙述如下。
[论著](刘爱军 江秀珍)
(金晓萍 陈绍良 叶飞 罗骏 张俊杰 林松)
(刘江涛 黄蓉)
(凌佩莹 赵秋燕 零达红)
(黄蓉 刘江涛 余芳)
(王伊敏 金卫东)
(熊亚晴 郭红梅 潘梓青 程学萱)
(严丽荣 苗曼悌 张春玉)
(马立学 刘享亨 张玉 蔡克)
(王伊敏 金卫东 侯黎娜)
(周弘 吕进泉 顾兆坤)
(夏敏 孙万峰 李翠兰 沈秀萍 王爱萍)
(李玲 李孝霞)
(陈明 江陵 谭晓林)
[经验交流](零达红 凌佩莹 赵秋燕)
(陶迎东 孙艳辉)
(田向东 陈宁)
(孙文琴 钟志欢 范广慈)
[研究报告](巴红娟 黎冰 李青)
(于赛华 于金华 任保军)
(颜登幼 康菊红 段红)
[心电与临床]
[病例分析]
(吴婉春 胡伟国)
(周理 陈永龙 魏志梅 武晓静)
(袁美中 朱明华 王艳)
(田秋菊 牛景美 王艳萍)
(王艳萍 牛景美 田秋菊)
(贾邢倩 卢铖)
(王凤秀 贾邢倩 马伟)
(李志勤 戴静 龙佑玲 庞永成)
(王佳英 柴萍 于利萍)
[综述](潘如宝)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等
地  址:江苏省镇江市解放路北段438号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
邮政编码:212001
电  话:9
国际标准刊号:issn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484/r
单  价:8.00
定  价:48.00
金月芽期刊网 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男性高血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