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灸甘草的功效 白蔹的功效是什么?

&&所属分类 &&
  白蔹,[bái liǎn] 别名山葡萄秧、白根、山地瓜、野红薯、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细根,切成纵瓣或斜片,晒干。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蔹&
白蔹的功效
&  功效:   白蔹配伍连翘:二者均可清热解毒 相伍为用 可加强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阳证疮疡诸症.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生肌药。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   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来源: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1、白蔹与白薇,均能清热但白蔹多为外科常用药,偏清气分热,白微多为内科用药,偏于清血分,阴分之热。   2、白蔹、地丁草、蒲公英三者能清热消肿为外科常用药,但白蔹宜于疮疡末期,用以消肿止肌,地丁、蒲公英宜用疮疡初期,用以清热定痛。
白蔹的作用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1、白蔹治痈肿:一白蔹二分,藜芦一分。为末,酒和如泥,贴上,日三。(《补缺肘后方》)   2、白蔹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蔹三两,阿胶二两(炙令燥)。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镜匕,酒水共一盏,入生地黄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如无地黄汁。入生地黄一分同煎亦得。(《圣济总录》白蔹汤) 二白蔹、乌头(炮)、黄芩各等分。捣末筛,和鸡子白敷上。(《普济方》白蔹散)   3、敛疮:白蔹、白芨、络石各半两,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鸡峰普济方》白蔹散)   4、白蔹治皮肤中热痱、瘰疬:白蔹、黄连各二两,生胡粉一两。上捣筛,容脂调和敷之。(《刘涓子鬼遗方》白蔹膏)   8、白蔹治扭挫伤:见肿消二个,食盐适量。捣烂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6、白蔹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者:黄柏、白蔹各半两。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香油调涂。(《仁斋直指方》白蔹散)   7、白蔹治瘰疬生于颈腋,结肿寒热:白蔹、甘草、玄参、木香、赤芍药、川大黄各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醋调为膏,贴于患上,干即易之。(《圣惠方》白蔹散)   8、白蔹治汤火灼烂:白蔹末敷之。(《备急方》)   9、白蔹治聤耳出脓血:白蔹、黄连(去须)、龙骨、赤石脂、乌贼鱼骨(去甲)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散。先以绵拭脓干,用药一钱匕,绵裹塞耳中。(《圣济总录》白蔹散)   10、白蔹治白癜风,遍身斑点瘙痒:白蔹三两.天雄三两(炮裂去皮脐),商陆一两,黄芩二两,干姜二两(炮裂、锉),踯躅花一两(酒拌炒令干)。上药捣罗为细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白蔹散)
白蔹的副作用及禁忌
  1.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   2、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3.《本草经集注》:代赭为使。反乌头。   4.《本草经疏》:痈疽已溃者不宜服。   5.《本经逢原》: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
白蔹的美容功效
  白蔹具有非常好的美白作用,例如七子白美白面膜曾是宫廷的不传配方。由于其神奇功效,是古今爱美人士的首选,七子白美白面膜是由白术.白芷、白芨.白蔹、白茯苓.白芍六种纯中药粉和珍珠粉混合一起制成的美白面膜。对于消除皮肤斑点、消除皮肤痘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白蔹祛斑粉  白蔹20克.辛夷9克,冬瓜仁30克,当归15克.面粉15克。白蔹、冬瓜仁研成粉末。与面粉混合均匀,装罐备用。当归.辛夷煎汁150毫升.过滤去渣。以适量药汁配合粉末。调成糊状即可。避开眼唇。抹于脸部和颈部。15分钟后.清洗干净。~周使用1—2次,本方置于脸上以10~15分钟为限。本药方可嫩白祛斑。
白蔹的图片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声明:中药一号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切勿模仿及使用,具体治疗及选购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中药一号网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暂无同义词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浏览次数: 590 次
编辑次数: 2次功效与作用
白蔹的功效:   白蔹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的功效。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白蔹配伍连翘:二者均可清热解毒 相伍为用 可加强清热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阳证疮疡诸症.   别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人卦牛、白浆罐、地老鼠、野著薯、母鸡抱蛋。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生肌药。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心经;肺经;肝经;脾经。   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   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来源: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   1、白蔹与白薇,均能清热但白蔹多为外科常用药,偏清气分热,白微多为内科用药,偏于清血分,阴分之热。   2、白蔹、地丁草、蒲公英三者能清热消肿为外科常用药,但白蔹宜于疮疡末期,用以消肿止肌,地丁、蒲公英宜用疮疡初期,用以清热定痛。 白蔹的作用: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1、白蔹治痈肿:一白蔹二分,藜芦一分。为末,酒和如泥,贴上,日三。(《补缺肘后方》)   2、白蔹治吐血、咯血不止:白蔹三两,阿胶二两(炙令燥)。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二镜匕,酒水共一盏,入生地黄汁二合,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如无地黄汁。入生地黄一分同煎亦得。(《圣济总录》白蔹汤) 二白蔹、乌头(炮)、黄芩各等分。捣末筛,和鸡子白敷上。(《普济方》白蔹散)   3、敛疮:白蔹、白芨、络石各半两,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鸡峰普济方》白蔹散)   4、白蔹治皮肤中热痱、瘰疬:白蔹、黄连各二两,生胡粉一两。上捣筛,容脂调和敷之。(《刘涓子鬼遗方》白蔹膏)   8、白蔹治扭挫伤:见肿消二个,食盐适量。捣烂外敷。(《全展选编•外科》)   6、白蔹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者:黄柏、白蔹各半两。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香油调涂。(《仁斋直指方》白蔹散)   7、白蔹治瘰疬生于颈腋,结肿寒热:白蔹、甘草、玄参、木香、赤芍药、川大黄各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醋调为膏,贴于患上,干即易之。(《圣惠方》白蔹散)   8、白蔹治汤火灼烂:白蔹末敷之。(《备急方》)   9、白蔹治聤耳出脓血:白蔹、黄连(去须)、龙骨、赤石脂、乌贼鱼骨(去甲)各一两。上五味,捣罗为散。先以绵拭脓干,用药一钱匕,绵裹塞耳中。(《圣济总录》白蔹散)   10、白蔹治白癜风,遍身斑点瘙痒:白蔹三两.天雄三两(炮裂去皮脐),商陆一两,黄芩二两,干姜二两(炮裂、锉),踯躅花一两(酒拌炒令干)。上药捣罗为细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二钱。(《圣惠方》白蔹散) 白蔹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白蔹。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白蔹。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白蔹。 白蔹图片:
白蔹图片2&
白蔹图片3&
白蔹图片10
白蔹图片11
白蔹图片12
白蔹图片13
白蔹图片14
白蔹图片15
白蔹图片16
白蔹图片17
白蔹图片18
上一篇下一篇
浏览次数: 9911 次按主要食材
您当前的位置:
& 白蔹的功效与作用-白蔹的美容功效
食疗养生推荐资讯白蔹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导读:白蔹子有什么功效?白蔹子的作用是什么?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绍。
&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B&i Liǎn Zǐ
  【来源】为科植物白蔹的果实。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蔹条。
  【功能主治】《药性论》: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研末敷。
  【附方】止血消肿:白蔹成熟果实,去种子,留下白色毡毛或带种子研成粉末,外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辞典》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可在服务器上查看具体错误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药灸甘草的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