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立替康+亚叶酸钙针+5-FU (FOL...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5-FU/LV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荟萃分析--《中国药房》2010年14期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5-FU/LV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荟萃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方案与伊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毒副作用的差异。方法:在PubMed数据库和CHKD数据库上检索2组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荟萃分析专用软件Review Manager version4.2.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有6个研究纳入系统评价。在总缓解率上奥沙利铂组高于伊立替康组(RR=0.82,95%CI为0.74~0.91);伊立替康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奥沙利铂组(RR=0.79,95%CI为0.69~0.90),在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上高于奥沙利铂组(RR=1.85,95%CI为1.42~2.40;RR=1.75,95%CI为1.41~2.17)。结论:奥沙利铂联合5-FU/LV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优于伊立替康联合5-FU/LV方案。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735.3【正文快照】: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居恶性肿瘤的第3~5位。结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5年存活率仅约40%。晚期复发、转移病变以化疗为主。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方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分别在1996年和20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霞,诸建民,张展志;[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12期
张文,许立功;[J];中国癌症杂志;2004年04期
何流,钱志英,周荣平,王剑;[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4年03期
李宁,杨卫兵,李宗文;[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刘福银;王峻;杨民;樊卫飞;;[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年12期
赵元鹏;孙淑娟;赵红梅;;[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04期
常柏玲;梁友来;;[J];现代肿瘤医学;2006年08期
高鹏;张泉;方晓华;杨振斌;;[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年12期
李进;张文;陈治宇;;[J];实用肿瘤杂志;2005年06期
,游志坚;[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农;沈朋;方维佳;张晓琛;郁兰芳;包悍英;石根明;黄穗;;[A];2005年浙江省肿瘤学术会议全国大肠癌转移与复发的诊治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黄卫兵;朱敏;;[A];江苏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中日肿瘤治疗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肿瘤化疗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谢伟敏;胡晓桦;廖萍;刘志辉;周文献;谭晓虹;廖小莉;黄秉琰;;[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沈琳;邢宝才;李健;;[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刘庆侠;刘建红;;[A];第九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吴英德;;[A];第七届广西肿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应杰儿;滕理送;马胜林;钟海均;;[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杨巍;;[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王方彤;庄镇华;;[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届制药工业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黄建瑾;;[A];浙江省第二十次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首届浙江肿瘤学术周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阿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张骁;[N];中国医药报;2004年
海玲;[N];中国医药报;2008年
项铮?通讯员
张国清;[N];科技日报;2008年
刘扬;[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
王建璋;[N];保健时报;2004年
杨六香?张国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孙燕;[N];健康报;2003年
张国清;[N];健康报;2008年
张宇;[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建青;[D];中南大学;2003年
崔平;[D];昆明医学院;2005年
邓陈忠;[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田素礼;[D];吉林大学;2005年
孙海;[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董怡民;[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李工;[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刘利萍;[D];重庆大学;2003年
柳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刘文书;[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正丽;[D];苏州大学;2003年
张燕;[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叶志超;[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陈秀丽;[D];重庆大学;2004年
赵琳宁;[D];吉林大学;2006年
何晓军;[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王帅;[D];吉林大学;2005年
金晶;[D];浙江大学;2006年
朱艳虹;[D];浙江大学;2007年
胡喜钢;[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肠癌化疗方案及反应-盲肠腺癌,5-fu+亚叶酸钙+奥沙利柏(艾恒)
来自于:广东|
提问时间: 15:05:41|
病情描述:
妈妈肠癌,浸润至浆膜,无淋巴转移.手术后化疗采取"5-fu+亚叶酸钙+奥沙利柏(艾恒)'方案,21天一个周期做6次.昨天开始第一次.
昨天中午12点挂奥沙,20:00挂上5-fu,挂46小时.到今天下午13:00,妈妈就吐了,下午16:00又吐.是不是反应的太快了??还怎么对策?这种化疗方案还有什么副作用?作为家属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化疗就是这样的.在化疗时要注意:
(1)不能吃凉的食物,水果要打成果汁,温一下在喝,化疗时多喝水,多吃蛋白高的食物,化疗第一天,第七天都有奥沙,这两天反应最厉害的,要多加看护.
(2)化疗时,病人也不能碰凉水。
(3)告诉你一个偏方:黄芪、冬凌草每天抓一小把,煮水喝,对癌症病人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以天天喝的,一般人喝也没副作用的。黄芪可补气的。
(4)在化疗期间不想吃东西,你要变花样做,能吃才能用体力化疗的.
(5)我当时给家人做饭的食谱告诉你几个:我家的病人很挑的,一种饭只吃一次,今天都不能重样的.早晨:牛奶、面包(或馒头)、煮鸡蛋两个。牛奶、鸡蛋要天天吃的。中午:米饭(我们是南方人)、排骨汤(鸡汤、鸽子汤、瘦肉汤、鱼汤)、炒个时令菜。晚上:稀饭、饼。炒一荤、一素两个菜。临睡前再喝杯牛奶、吃一个鸡蛋。稀饭也可做皮蛋瘦肉粥、菜粥、红枣、莲子、桂圆粥等。
(6)桂圆、红枣、灵芝可常用来煮水喝。
(7)在家休息时,要多增加营养,能吃就多吃,为下次化疗积累营养、和体力,休息的好,能不太痛苦的渡过化疗期。一般前两次不好受,两次以后就好些。但一定要多补充蛋白,多喝牛奶、多吃鸡蛋。牛奶每天至少喝两斤。
家人的关心和细心的照顾,相信你母亲一定能顺利做好治疗的。
(8)高蛋白瘦肉汤的做法:里脊肉用刀背把肉剁碎,(每次两块钱的肉就行了),一碗水,水滚后把肉放入,用筷子打散,滚几下,调味就以吃啦,用来下面条也可以的.
TA帮助了1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35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30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治疗草酸铂失败的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3期
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治疗草酸铂失败的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观察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5.34【正文快照】:
我院对18例奥沙利铂治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仍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自2002年2月~2003年8月收治晚期大肠癌患者18例,均由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5岁(41~68岁);结肠癌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宇红;王风华;张东生;王志强;冯芬;张力;徐瑞华;姜文奇;何友兼;;[J];癌症;2009年09期
陈映霞;秦叔逵;王琳;何泽明;钱军;张珏;李慧;;[J];中国肿瘤;2006年07期
劳高权;陈丰;何小华;施智严;罗锦洪;梁大荣;陈剑基;;[J];中医临床研究;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劳高权;陈丰;何小华;施智严;罗锦雄;陈建基;陈敏;;[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衍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文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卢天宇;[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王晓锋;[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陈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管忠震,孙晓非,冯奉仪,金懋林,许立功,黄建瑾,冯继峰,隋广杰,谭华;[J];癌症;1999年06期
郁仁存,唐武军;[J];癌症进展;2004年06期
樊青霞,吴欣爱,王留兴,王瑞林,范魁生,许莉,路平,刘湘宁;[J];癌症进展;2004年06期
郭勇,吴仙俐,吴良村;[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周维顺,刘振东,吴林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时水治,李建生;[J];北京中医;2000年04期
王维平,连强,张军,方震宇;[J];北京中医;2001年02期
武迎梅;[J];北京中医;2004年04期
王顺道,任占利,杜梦华,解庆凡,贾滋欣;[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3期
袁肇凯,周小青,范伏元,程韵梅;[J];中国医药学报;1998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汤声波;;[J];江西医药;2008年12期
申凤乾;徐志巧;刘培杰;李宁;帖晓静;张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年05期
詹丽芬;许慎;蔡友鹏;甘立菁;;[J];现代肿瘤医学;2012年03期
黎春华;符国长;杨雨;陈轶劼;靖林林;;[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年05期
鄢俊;钟志宏;施华球;王祥财;;[J];江苏医药;2011年01期
胡文蔚;王赫;孙文辉;;[J];中国癌症杂志;2008年01期
邵梅;舒琦瑾;;[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子立;[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玉华;;[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7期
姜明来;邹明雷;张芳;;[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孙翠玲;胡文军;;[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曾继泽;周航;刘霄;;[J];中国药房;2008年23期
周岚;杨宏凯;陈焰;;[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6期
何健;彭小东;龙贺明;刘小辉;胡珍珍;赵清梅;;[J];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04期
兰琼玉;刘安文;胡蓉环;周信;;[J];实用临床医学;2009年06期
曾志文;王红;熊戴群;;[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0期
范开席,汪梅荣,郭其森,张保轩;[J];实用癌症杂志;2005年04期
施书强;刘小兰;杨伟青;钟晓峰;;[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育生;温璐;;[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应杰儿;滕理送;马胜林;钟海均;;[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潘秋香;;[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韩冰;徐瑞华;史艳霞;骆卉妍;向晓娟;李宇红;姜文奇;林桐榆;何友兼;;[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王国华;熊伟;;[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潘秋香;;[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张国栋;温创宇;刘焕亮;徐峻;;[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陈亚楠;陆景峰;徐丽贤;;[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张鑫;徐晓萌;段烁;周长利;;[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陆明洁;王建;王同杉;黄普文;束永前;刘平;;[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阿华;[N];医药经济报;2004年
项铮?通讯员
张国清;[N];科技日报;2008年
杨六香?张国清;[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张国清;[N];健康报;2008年
卢作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张骁;束梅英;[N];中国医药报;2005年
海玲;[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于海玲;[N];科技日报;2008年
香港麦迪信医药出版有限公司供稿
译;[N];医药经济报;2002年
张旭;[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欣;[D];复旦大学;2010年
徐建明;[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蔡炜嵩;[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王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杨建青;[D];中南大学;2003年
董怡民;[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焦健华;[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王会娟;[D];西北大学;2011年
刘利萍;[D];重庆大学;2003年
杨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董晓锋;[D];郑州大学;2007年
郝志晔;[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宇;[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黄敬洪;[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吴爽;[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郝艳君;[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陈秀丽;[D];重庆大学;2004年
胡喜钢;[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伍小平;[D];南华大学;2006年
刘军成;[D];南昌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吴建华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胃癌化疗新药进展
全网发布: 20:23
&&& 近年来一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氟脲嘧啶口服制剂、伊立替康以及奥沙利铂等。新一代化疗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显示出较好的抗瘤活性。
&&& 紫杉醇(taxanes):主要通过在癌细胞分裂时与微管蛋自结合,使微管稳定与聚合,阻断有兹分裂,抑制肿瘤生长。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和多西紫杉醇( docetaxel)。单药治疗总反应率在17%一29%。Kornek等联合应用紫杉醇和顺铂治疗胃癌的反应率为44%,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Koll-mannsberger等报道紫杉醇联合应用顺铂和静脉持续滴注5- Fu反应率可达51%,中位生存期达14个月。Ajani JA等在III期临床试验(V325)中将460例有远处转移无法切除的胃癌(MGC)随机分成CF(顺铂,5-Fu)和DCF(顺铂, 5- Fu、多西紫杉醇)组进行化疗,并于2005年A SCO会议上公布了最终结果,DCF化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DCF 5. 6个月,CF 3. 7个月,P = 0. 0004),反应率增加(DCF37 % ,CF25 % , P = 0. 0106),总生存期延长(危险率下降23 % , P = 0 . 00201),二者一的毒副作用无明显差别,认为DCF可以作为M GC的一线方案。德国的Thuss-Patience PC等对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一随机应用DF(多西紫杉醇75mg/ m2 ,d1,5-Fu 200 mg/m2 ,d1—d2)和ECF化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症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但均可耐受。DF组和ECF组的反应率分别是37.8 %和35.6 %,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5个月和9.7个月。DF应用安全,避免顺铂的应用而达到了与ECF相似的治疗效果。
&&& 口服氟脲嘧啶新药:口服化疗的优点是可免除静脉滴注或深静脉置管及携带输液泵带来的不便。卡培他滨(CAPE ,Capecitabine ,Xeloda,希罗达)属5- Fu前体,口服后在肝内经羧酸醋酶生成5’一脱氧氟脲昔(5'-DFCR),再经胞昔脱氨酶作用产生5’一脱氧氟脲昔(5'-DFUR),在肿瘤组织中高量的胸苷磷酸化酶( TP)作用下产生5- Fu。其单药反应率可达19.4 %。韩国的一项Ⅱ期临床试验评估了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和卡培他滨的化疗疗效和安全性。32例转移或复发的胃癌患者一参与了此项研究,患者一在第1大应用多西紫杉醇(75 mg/ m2 ),第1一14天口曰服卡培他滨(1 OOOmg/ m2,2次/日)每3周为一疗程。患者一的总反应率为43.8 % (95 %& Cl:0. 256—0. 619),平均有效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5.07月和8. 4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 4级)占9.7 %,手足综合征(2/ 3级)占12.9 %。认为联合应用多西紫杉醇和片培他滨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效,且耐受性较好。
&&& 替吉奥(S-1 ,TS-1)是FT-207喃氟啶)的复方口服剂,其组成比例是喃氟啶(FT-207)吉美嘧啶陡(CDHP):乳清酸钾(O xo ) = 1 :0 . 4 :1。其中CD H P强烈抑制二氢嘧啶脱氢酶(DPD)的活性,阻止5- Fu的降解;Oxo减少消化道反应达85 %-90 %o& S -1单药应用十化疗其反应率可高达49 % 。日本的一项多中心研究m n评估了S-1联合顺铂在治疗晚期胃癌中的耐受性和疗效。共有42例患者一应用S-1(口服80 mg/ m2·d,连续14d)、顺铂(70mg/ m2第8d连续24h静脉滴注)。总的反应率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0%和22.9 %,最常见的自细胞减少(3/ 4
级)发生率为21.4 % 。Sato等报道了相同的方案,总反应率高达73%。
&&&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伊立替康是拓扑异构酶I ( TOPO I)抑制剂,能使TO PO I失活,引起DNA单链断裂,阻碍DNA复制和RNA合成,最终抑制细胞分裂。1994年在日本首次上市,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单药应用总反应率为18.4 %-43 %。I/ II期临床研究显示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总反应率为32. 5%,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伊立替康的推荐剂量为60mg/m2,主要的副作用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等。Iii m S T等认为FOL F IR I(伊立替康、5- Fu亚叶酸钙)作为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无效的二线化疗方案,缓解率达21 % (95 % CI:0.10一0. 32),中位生存期自FOL F IR I应用起为7.6个月。
毒副作用主要是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 奥沙利铂(oxalip latin ,L-O H P):奥沙利铂是稳定的、水溶性第三代络铂类化合物,通过形成链内复合体阻止DNA复制和转录。De Vita F等联合应用奥沙利铂、5- Fu和亚叶酸钙(FOL FO X)治疗了61例进展期胃癌。第1天应用奥沙利铂,剂量为85 mg/ m2;亚叶酸钙200mg/ m2,静脉滴注2h后静脉输注5-Fu 400mg/ m2,然后在22h内滴注完5- Fu600mg/m2,连用2天。治疗总反应率达38%,中位生存期为11.2月。一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L,7」联合应用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总反应率为50 % (95 % CI:0.387 ^'0.724),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
&&& 2005年A SCO会议上报道了不同新药间联合应用研究结果。但均为I/& II期临床试验成果,包括FuFo XIRI(5-Fu、亚叶酸钙、奥沙利铂、伊立替康)、IP(伊立替康、顺铂),FOLFIRI(5-FU、亚叶酸钙、伊立替康),GFLIE(吉西他滨、奥沙利铂、5- Fu、亚叶酸钙),XIROX(片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D EC(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片铂)等,试验对新药联合应用时的剂量进行探索,绝大多数新药联合方案患者可以耐受,并初显疗效,但对反应率及生存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发表于: 17:23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吴建华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吴建华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吴建华大夫提问
吴建华的咨询范围:
食道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胆囊癌、肝癌、胰腺癌等各类肿瘤手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叶酸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