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脚后跟的骨头叫什么受伤叫完全性吗?

创伤性脊柱骨折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创伤性脊柱骨折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脊柱骨折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患者往往合并脊髓损伤,轻者脊髓受压,重者脊髓完全断裂,是一种致残性损伤。所属科室外科 - 骨科传染性无传染性
脊柱骨折并创伤性截瘫是一致残性很高的损伤。病人需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并且并发症较多,如褥疮、泌尿系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因外伤导致脊髓器质性改变,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人需长期卧床,易发生精神苦闷,悲观失望。截瘫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内脏功能紊乱,全身抵抗力降低,可导致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护理工作担负着防治并发症及防止进一步加重脊髓损伤的任务。要求护理工作者有高度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水平,精心护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防止并发症,保持体力,为康复奠定基础。
疼痛的处理
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截瘫,痛觉失去,可是椎体骨折部位仍有疼痛感觉存在。必须保持局部的稳定,方可止痛;翻身时勿扭转躯干,搬动颈椎骨折的病人,应注意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椎双侧可置砂袋固定,防止头部转动。
确定知觉平面 指导肢体活动,反复多次地由远端至近端地测定感觉平面,并做好记录,可明确病情变化和治疗的效果。若感觉平面逐渐上升,应考虑椎管内水肿压迫,应及时手术探查。同时也要检查肢体的活动范围,以确定护理措施。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截瘫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及感染,也是截瘫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截瘫病人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原因
1)伤后疼痛,不敢咳嗽和深呼吸以致排痰受限,尤以吸烟者为著。
2)高位截瘫患者由于肋间肌麻痹,以致呼吸运动幅度减弱,继发缺氧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无力咳出。
3)因病情需要而平卧平板床导致咳嗽无力。因腹肌麻痹,肠蠕动减弱而致腹胀,导致肺膨胀不全。由于上述诸原因引起肺膨胀不全,通气量减少,气管内分泌物不易排出,极易发生肺不张、肺炎、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经过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以及参阅国内外文献,笔者总结了以下治疗措施:
(1)疼痛明显者,初期可给必要的镇痛。
(2)鼓励、帮助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如拍打胸背部,定时翻身、体位引流,通过运动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帮助痰液排出。
(3)痰液不易排出时,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如用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药或投用祛痰剂(化痰片)使痰液稀释、松动,易于咳出。
(4)腹胀明显者,应禁食给予胃肠减压。
(5)高伴截瘫的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时可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症状。
(6)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在截瘫病人中很常见 经过本科的长期临床观察和归纳总结,有以下主要原因:(1)截瘫病人多数有排尿机能障碍;(2)多次、反复的导尿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由于无菌观念不强,尿液的反流、细菌的带入等;(3)导尿管的扭曲,尿液引流不畅,残余尿的存留;(4)长期的卧床,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防治措施 (1)持续导尿、定时开放;脊髓受损后,不论程度轻重,膀胱多处于一种感觉、运动消失状态。膀胱内大量尿液积存,不能排出,使膀胱壁的平滑肌纤维牵拉过大而失去张力,形成无张力性膀胱。膀胱膨胀过度时,肌纤维及分布其间的末梢神经、血管可因过分拉长而发生断裂,继之形成瘢痕可影响日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病人伤后常规留置导尿管,保持尿路通畅。伤后10天以内主要是防止膀胱功能损害和尿路感染。当脊髓神经反射逐渐有所恢复时,应着手训练膀胱的舒缩功能,采取定时放尿,避免膀胱长期处于空虚状态,引起逼尿肌的萎缩,逐渐缩小最终形成挛缩膀胱。一般每4h开放导尿管1次,既可预防膀胱缩小或过度膨胀,又有利于自律(或反射)性膀胱的建立。(2)手压逼尿:一般伤后3周拔除导尿管,采用手压逼尿,这样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管引起感染。鼓励多饮水。手法挤压时,操作者的双手掌重叠,放在膀胱的底,向下向后徐徐加压,至尿液排出,注意不要中断,挤压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膀胱操作及逆行性泌尿系感染。若排尿时仍无法很好控制,可用尿袋或便壶持续接取。(3)预防与控制感染:泌尿系感染一旦发生,应使用抗生素,多饮水,导尿管全开放、引流,床头抬高20~30cm,并冲洗膀胱,可用庆大霉素8万u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进行膀胱冲洗,冲洗时压力不宜过高,以防逆行性肾盂感染。冲洗液可在膀胱中保留20~30min后排出,以提高疗效。截瘫病人易发生褥疮的原因 (1)截瘫以下皮肤感觉丧失,没有正常皮肤受压后的疼痛信号刺激,以致长时受压血供障碍缺血坏死;(2)截瘫以下的部位不能活动,以致某些部位长时间受压;(3)截瘫平面以下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皮肤血管收缩,血供差;(4)胃肠功能差,抵抗力差。由于上述诸原因,加上骨突处的连续受压易形成褥疮,褥疮一旦形成,很难治愈,且易扩大,甚至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1)定时翻身,变体位,每2h翻身1次,分别采取仰卧、左右侧卧位。翻身时勿扭转躯干,应保持躯干平直;(2)加用海绵垫或气圈保护皮肤。床单不可有皱折,应保持干燥、清洁;(3)骨突部位加强护理:如骶尾部、大粗隆、足跟等每日多次察看。翻身时对骨突处施加轻柔按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4)防止拖拉病人以免皮肤磨破;(5)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病因 这是截瘫病人常见并发症的一种。肠道和膀胱一样,由于截瘫平面以下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膀胱、直肠肌肉松弛,括约肌收缩,停止排便、排尿。又加上病人食欲不振、腹胀,所进食物中含纤维素相应减少,所以肠蠕动更弱,因此便秘极为常见。病人早期体内糖代谢障碍,引起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消耗,体重急剧下降,病人明显消瘦。所以改善病人消化系统的功能,保证营养的供给,维持足够的热量是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防治措施 (1)饮食管理和营养供给:早期适当控制饮食,以防腹胀,2周后可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和足够水分的饮食。(2)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可按结肠走行方向按摩,投用轻泻剂,如番泻叶等。必要时可采用低压灌肠,以软化大便。若为粪块阻塞,可用手指掏出。(3)便后注意肛门的清洁卫生。瘫痪的肢体应置功能位 下肢瘫痪应用软枕头或托板支持足掌,使踝关节屈曲90°,也可用护架撑被以防压迫而出现下垂足。经常被动活动、按摩足部。经常更换膝关节的位置,并被动作膝关节伸屈活动,防止?绳肌挛缩和关节粘连。瘫痪的肢体定量作按摩和被动活动,每天4~6次。
防止肢体畸形 截瘫病人长期卧床,肌张力消失,瘫痪的肢体易受地心力或盖被的影响。萎缩的肌肉如果持续在过伸或屈曲位不变,一般只要2周时间就会引起重要肌群的挛缩畸形,如膝屈曲、足下垂等。为此,不能自主活动的部位应给予按摩及被动活动;能作自主活动的部分,必须指导功能活动,防止关节畸形。
指导患肢功能锻炼 对已瘫痪或未瘫痪的肌肉和关节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功能锻炼是极其重要的。如用哑铃和拉弹簧锻炼上肢及胸背部的肌群,为扶双拐下地做好准备。同时还要积极锻炼腰背肌,以便坐起,一般每小时锻炼35min即可。若每天锻炼次数过多,且每次锻炼时间太长,肌肉由于持续长时间的活动,肌酸沉积刺激末梢神经,引起疼痛,发生疲劳,效果反而不佳。为此,除了休息外,坚持每小时锻炼35min即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颅骨牵引的护理 颅骨牵引是治疗高位截瘫的重要措施。颅骨牵引的目的是使移位的颈椎复位;恢复生理曲度;保持稳定;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在护理方面应注意:(1)头与躯干必须保持一直线,即使左右侧卧时。(2)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枕头应垫在双肩及颈部,使头轻度后仰。(3)翻身时勿扭转躯干及颈部,即躯干旋转的方向及度数与头颈部的旋转的方向度数相同。(4)防止枕后部褥疮:局部可加按摩、定时翻身预防。(5)防止颅骨牵引的脱钩:颅骨牵引开始3~4天内,每天拧紧螺纹一圈,以防脱落。一旦脱钩,可把牵引弓重新消毒后重新上钩。(6)防止感染:由于冰钳是放在颅骨外板上,所以必须注意针眼的无菌操作。有时由于操作不慎,可能损伤颅骨的内板,这时更应注意防止颅内感染。针眼滴75%酒精,每日2次。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高位截瘫的病人经常出现体温异常。最常见的是高热,往往高达39℃以上。这是由于颈髓损伤后,大部分交感神经推动作用,使损伤平面以下皮肤和毛细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出汗不能,因而体温不能释放发生高热。这时应采用通气、冷敷来降温,投用解热镇静药无效。另一种情况是高位截瘫的病人出现体温不升,也是植物性神经失调引起的。高热和体温不升都是病危的征兆。术前准备 皮肤有否损伤、感染或压疮;术前灌肠,防止术中粪便污染手术野;导尿管应固定牢靠,防止脱落,手术前应开放引尿。
术后护理 注意全身情况,注意伤口渗血情况,注意截瘫进展情况,注意橡皮引流管引流情况,注意翻身时勿扭转躯干,注意防止哈氏棒脱钩及鲁氏棒断折等并发症,注意防止大小便污染伤口,一般激素连用3天,防止脊髓由于手术刺激引起水肿(可用地塞米松2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健康宣教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措施,取得家属的配合,出院时讲解继续功能锻炼的方法,嘱其定期复诊,有异常及时就诊。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浼ゆц¢澶村娌荤规_涓芥跺荤_诲
浼ゆц¢澶村娌荤规
¢澶村变寰甯歌锛浠ヤ¢澶村剧虹灏变缁h娲诲甫ュ澶х浼ゅ锛¢澶村剁浜瑙f╀濂介层¢澶村绉棰甯歌炬不х剧锛浼瀵艰磋¢澶寸瑰¢澶村枫宠介纰崇韬俱绀句涓璁稿h瀹跺涓存繁¢澶村版板渚靛宠╂ユ辫¢澶村剧锛╂ョ娌荤抽浼ゆц¢澶村娌荤规锛
浼ゆц¢澶村娌荤规?浠ヤ冲搴楠ㄧ涓瀹剁浠缁
涓¢澶撮寤鸿ㄧ村绾3mm宸缁锛ㄩ寮瀵间澶澶诲杩琛楠ㄩ缁绉绘楠ㄥ舰芥ョ姝ょ娉涓搴ㄦ浣跨ㄣ
浜甯绠¤楠ㄧЩ妞搴ㄨ澶甯绠¤楠ㄧЩ妞甯绠¢楠ㄧЩ妞绛锛ㄤIIIIIONFH锛濡搴ㄦ板锛杈濂姐浣姝ょ被藉翠哄苟锛骞朵浼ゅぇ堕撮裤宸ぇ
涓涓甯绠¢绉绘搴ㄨ澶缁¢杞妞楠ㄦ缁¢澶撮场跺妞楠ㄦ妞楠ㄦ规绱ф楠ㄣ妞楠ㄧ搴ㄧ妞楠ㄦ捐川楠ㄣ寮浣楠ㄣ楠ㄦ夸唬姝ょ被ㄤIIIII╂ONFH锛濡搴ㄦ板锛涓杈濂姐
浜浜哄伐宠缃㈡¢澶翠疯锛虹宠芥肩杈锛搴╀汉宸ュ宠缃㈡瀵50宀浠ヤh锛ㄨ〃㈢疆姝ょ被戒负ュ炕淇村楠ㄨ川锛浣堕搴姹骞跺锛搴┿
涓タ荤缁煎娉锛ㄥ剁浼绉逛浠e伐烘兼浠虹涓跺虹涓搴风郴娌荤楠ㄥ浣跨ㄤ腑搴风郴瑰楠ㄤ父娲昏瑙g瑙fc版绛娌荤楠ㄧ锛浠ュ涓ㄧ哥锛╃娉搴峰荤笺楗淇ョ娌荤浣绯荤患娌荤借灞ㄧ琛娑插惊锛浣锛交h肩讹淇杩灞ㄥ井寰¢澶寸韩淇藉锛淇杩琛娑插惊寤虹¢澶寸扮锛浠规娌荤¢澶村涓510澶╄锛涓绋炬锛24绋娌绘涓澶锛挎ㄨ
涓瀹舵锛ㄧ‘璇剧瀹瑕版瑙婚㈡涓涓娌荤锛瀵硅韩蜂垫ラ╂不规冲蜂娌荤璐圭涓涓鸿垂ㄨ寤惰娌荤浣虫舵恒ㄨ嚎锛7 绯QQ:
TAGS:¢澶村|娌绘|娌荤璐圭|ct|涓瀹|娌荤璐圭|娌荤璐圭|涓||璇|dsa浠|娲诲ㄧ||娉ㄦ椤|涓ラ|涓ラ|缂瑙g肩||涓ラ|涓||璇|搴峰规|藉浠ュ|涓村琛ㄧ||涓||娉ㄦ椤|涓瀹|婚记住登录状态
快速登录:
腓总神经不完全性损伤能治愈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脚掌第二趾骨折后一个月以后出现左足下垂的现象,怀疑是固定的东西卡到了膝盖旁边的腓总神经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副主任医师
&&&内科_神经内科
擅长: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康复医学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北京永寿中医医院&&&内科_神经内科
建议:如果是石膏固定有可能是卡压性缺缺血性腓总神经损害,其病致残率很高,自身恢复率有百分之十,能否获得恢复在于及早的中西复合治疗兴奋激活神经,营养神经等治陪。治疗时间有限,机会只有一次。需指导再次联系。提示,小腿肌萎缩既本病致残的开始。
有关的更多问题,
疾病百科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  所谓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离医院较近者,可直接送医院或叫救护车。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必须进行简单的处理,以防在送医院途中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就诊科室:骨科 中医科典型症状: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检查方法: 发病部位:骨常用药品: 疾病自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var browVersion = parseInt(navigator.appVersion);
if (navigator.appName==\"Netscape\" && browVersion&=4) document.write("&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1.1\" SRC=\"http://dpvc.39.net/adpolestar/door/;ap=634CE77D_8E2A_6C24_B7DD_BF26C4CA83CB;ct=pu=san9;/?\"&&\/SCR"+"IPT&");
副主任医师
珠江医院&&&老年科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放射性骨损伤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放射性骨损伤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人体全身或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大剂量外照射,或长期多次受到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所致骨组织的一系列代谢和临床病理变化称为放射性骨损伤。按其病理改变,分为骨质疏松 、骨髓炎、病理骨折、骨坏死 和骨发育障碍。英文名Occupational Acute Chronic n-Hexane Poisoning季节分布四季疫苗预防否就诊科室外科
1.放射性骨损伤属确定性效应,存在剂量阀值,但因各种的能量不同,受照射情况各异,身体各部位软组织厚薄不一,以及受照后处理不同,目前尚难以确定一个准确的通用阈剂量。本标准给出的引起骨损伤受照射剂量阈值仅是一个参考值范围。2.骨损伤的程度与放射源性质、照射剂量、剂量率、照射次数、间隔时间、照射部位及范围等因素有关。照射剂量大、间隔时间短、范围大者出现时间早、程度重,一次大剂量照射比分次小剂量照射损伤重。3.、、病理骨折、骨坏死是损伤的一个发展演变过程,骨损伤程度和X射线征象的变化与受照射剂量、照射后的时间相一致。同时与受照射局部的处理和保护是否得当也有关。骨损伤的程度与性质、照射剂量、剂量率、照射次数、间隔时间、照射部位及范围等因素有关。照射剂量大、间隔时间短、范围大者出现时间早、程度重,一次大剂量照射比分次小剂量照射损伤重。
骨质疏松、炎、病理骨折、骨坏死是损伤的一个发展演变过程,骨损伤程度和X射线征象的变化与受照射剂量、照射后的时间相一致。同时与受照射局部的处理和保护是否得当也有关。名称:放射性骨损伤
标准编号:GBZ100-2002
英 文 名:Occupational Acute Chronic n-Hexane Poisoning
疾病代码:人体部位:骨骼
就诊科室:骨科
相关疾病:骨质疏松、骨髓炎、病理骨折、骨坏死①放射性骨质疏松:骨组织受电离辐射后骨细胞变性坏死,产生以骨密度减低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②放射性骨髓类:骨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后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而产生的炎性改变。
③放射性骨折:骨组织在骨质疏松和骨髓炎病变的基础上产生骨的连续性破坏。
④放射性骨坏死:骨组织受到电离辐射后骨细胞或骨营养血管损伤,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骨块或骨片的坏死。
⑤放射性骨发育障碍:骨与软骨受到电离辐射后骨的生长发育障碍;使骨的长度和周径都小于正常发育的骨组织。 必须根据受照史、受照剂量、剂量率、临床表现、x射线影像学或骨密度测定等检查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疾病,方能诊断。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受照范围内(或照射野内)骨骼损伤,骨损伤剂量参考阐值为2OGy;长期接触射线所引起的骨损伤,参考阈值为5OGy。2.1 放射性骨质疏松。2.1.1 多伴有局部皮肤的放射性皮炎改变。2.1.2 X射线征象:轻者骨小梁稀疏、粗糙;重者骨小梁网眼稀疏,有斑片状透光区,骨皮质显著增厚呈层板状或皮质白线消失。2.2 放射性骨髓炎2.2.1 多伴有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深达骨质的溃疡,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细菌感染。2.2.2 X射线征象:骨皮质密度减低、变薄、表面不光滑、骨质有不规则破坏伴附近骨质疏松,并可见不规则的斑片状透光区,偶尔也伴有骨质增生或死骨形成。2.3 放射性骨折2.3.1 此类为继发于放射性骨损伤(骨质疏松、骨髓炎、骨坏死)的病理性骨折。2.3.2 局部皮肤有放射性皮炎或溃疡存在。2.3.3 骨折发生前一般有程度不同的活动过度、外力作用等诱因,但有时诱因不明显。2.3.4 骨折多发生在持重骨(椎体、股骨颈、桡骨头、胫腓骨、锁骨和肋骨等)。2.3.5 X射线征象:有骨质疏松基础,两断端有骨质疏松改变,骨折线一般较整齐。2.4 放射性骨坏死
2.4.1 多在骨萎缩、骨髓炎或骨折的基础上发生。2.4.2 伴有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的重度放射性损伤。2.4.3 X射线征象:在骨质疏松区内或骨折断端附近出现不规则的片状致密阴影,夹杂一些透光区。2.5 放射性骨发育障碍2.5.1 多见于受照射时骨骺呈活跃增生的儿童(约6岁前或青春期少年)。2.5.2 局部皮肤可无明显放射损伤改变,或伴轻度放射性皮炎改变。2.5.3征象:骨与软骨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长骨向纵向及横向生长皆有障碍,长度变短,骨干变细,皮质变薄。1 对已确定局部受照剂量超过骨损伤的参考阈剂量,无论有无骨损伤的临床或X线表现,均应脱离射线,凡出现骨损伤者,更应脱离放射线,或视全身情况改为非放射性工作。2 为预防和减轻放射性骨损伤的发生,应给予富含钙和的饮食,注意适当活动。3 应用改善微循环和促进骨组织修复、再生的药物:如复方丹参、谷胱甘肽、抗坏血酸、降钙素、维生素A、维生素D、康力龙等蛋白同化激素,以及含钙制剂药物。4 有条件者也可应用治疗。5 注意避免骨损伤部位遭到外伤或感染,避免活检,皮肤出现明显萎缩或溃疡时应及时处理并采取手术治疗,用血循环良好的皮瓣或肌皮瓣覆盖,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创面。6 发生炎时,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坏死骨,以带血管蒂的肌皮瓣充填腔穴和修复创面。7 单个指骨或趾骨出现骨髓炎时,应及时截指(趾),如累积多个指(趾)而保留剩余个别指(趾)已无功能时,可考虑截肢,但应慎重。截肢高度应超过损伤的近端3—5cm。①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放射性事故,以避免产生放射性骨损伤。②为预防和减轻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工作人员平时应给予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饮食,并注意适当运动,以促进骨骼健康。③放射性工作人员,必须做好上岗前及在岗期间每年一次的体检,必要时需进行应急健康检查。凡查出职业禁忌证者应禁止或脱离放射性作业。 [1]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后跟的骨头叫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