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预后的预后

可怕的胆囊癌!
可怕的胆囊癌!
&&& 胆囊癌为何可怕?
为何要制定胆囊预防性切除指征?
为何又不能过度切除胆囊?
&&&&&昨天,我们做了一个年轻患者的胆囊癌手术,我在术前和术后与其家属沟通病时,我有一些感受。于是,想写一写关于胆囊癌的一些现状,便于博友通过此文来客观地了解、认识和预防胆囊癌。
&&& 胆囊癌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其糟糕的预后!& 我们可以看看:1777年,奥地利维也纳的Stoll医师报导了胆囊癌,在此之后的两百多年里,外科医师们一直关注着胆囊癌预后的现状。1968年Siewert和Cassau经病例调查后得出:在过去的50年中,胆囊癌恶劣的预后状况几乎没有任何改变。1994年,法国Cubertafond等在调查了73个不同国家医院的724例胆囊癌病例后得出结论:在过去的10年中胆囊癌患者的预后状况没有改进。他们的结论是,胆囊癌患者(包括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们力图通过更积极的手术和综合治疗来改变这些悲观的论调。随着根治性和扩大根治性手术的开展,胆囊癌恶劣的预后状况已发生了一些改变。故对于胆囊癌患者,外科医师应持更为积极的态度,以求进一步提高病人术后生存率。
&&& 我国胆囊癌的高发年龄在50-70岁,以60岁最多,男女比例为1:3,约60%的胆囊癌合并有胆囊结石。手术切除的中晚期病人其结果极差。而临床主要问题为早期诊断率低(术前能作出诊断的不足30%),其原因有:① 绝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期,而这一部分病人中反复多年腹痛未引起重视。② 胆结石病人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病史长,年龄大者应定期检查,或可更早发现早期癌。③ 胆囊癌除影像学检查外无有价值的血清检测方法。④ 重视B超检查,不断提高结胆囊癌的认识水平,佐以CT。超声内镜可极大地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因为胆囊癌的总的治疗结果不理想(只有16-22%的病人可施行治愈性手术,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在5-12%),鉴于胆囊切除是最有效的胆囊癌预防手段,故对预防性胆囊切除必将再度思考:
&& 为预防癌变而切除结石性胆囊的指征:① B超、CT或MRI发现胆囊壁有限局性培厚或息肉样病变。② 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伴明显消瘦或消化障碍。③ 瓷瓶样胆囊,其癌变率为12-61%。④ 胆囊结石病史5年以上。⑤ 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的胆囊结石病人。其中①②③项应视为绝对指征。
&& 为预防癌变而切除胆囊息肉病变胆囊的指征:① 单发病变。② 直径为10mm以上。③ 基底广。④ 合并胆囊结石。⑤ 年龄50岁以上。这些指征只能说明癌变机率高,而不能视为良恶性诊断标准。因此不具备上述指征的病人仍有癌变的可能,只是可能性较小而已。
&&&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胆囊癌的手术疗效虽然仍不令人满意,但手术治疗仍然是胆囊癌的首选方案。因此在不断改进手术方法的同时积极探索综合治疗措施是很有必要。胆囊癌的化疗效果不佳,目前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行之有效的化疗方案;胆囊癌单纯放疗效果不佳,术前、术中、术后放疗均在探索阶段。介入和免疫治疗已应用于晚期病人,但无大宗病例报导,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胆囊癌在目前疗效差的情况下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合理的,尤其是对晚期胆囊癌,虽难以达到治愈目的,但仍可改善部分病人的情况,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关于胆囊为何又不能过度切除?我在《&》中有详细阐述。在这里就不多说。凡事不能过度,偏左或偏右都会给病人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唯有尊重事实,积极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千差万别的个体,用医生所掌握的理论来给予分别施治。
&仁者医术& 写于日
附胆囊癌的直观照片,如有不适,敬请谅解!疾病无情,用这些照片仅为大家提一个警示,无奈而已!&(这个病人手术后效果不会很理想,太晚了,生存期估计在8-18个月左右,能有8个月较好生活的质量,就算相当不错了,以后的日子多半会因为肝内转移而出现梗阻性黄疸。)
&我的相关日志:
&&最后修改于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请选择栏目:
当前位置: &&&&&& > 正文
胆囊癌的治疗及预后
 来源:&&   |
  1.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原则
  (1)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若术后病理切片发现癌肿仅侵犯至粘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的淋巴转移首先累及胆囊三角及沿胆总管分布之淋巴结。而位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由于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故较早发生上述淋巴结转移。胆囊颈癌肿术后复发率也显著高于胆囊体底部癌肿组。因此,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隐匿性胆囊癌,无论其侵犯至胆囊壁的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性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手术。
  (2)胆囊癌的根治手术;由于胆囊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不是早期,据大宗病例分析,能获根治性切除的胆囊癌只占23%左右。总体上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故有些外科医生对胆囊癌的治疗持悲观态度。近年来,由于对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开展,术后5年生存率已有显著的提高。根治术的范围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肝脏一般切除胆囊床周围3厘米左右。淋巴结清扫根据其汇流途径和转移情况而定。一般清扫至转移淋巴结的下一站淋巴结。早期胆囊癌只要切除胆囊淋巴结,但大多数可切除的胆囊癌应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必要时还应清扫胰十二指肠上、胰头后淋巴结。
  (3)晚期胆囊癌的姑息性手术: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胆囊癌病例,手术原则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晚期胆囊癌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癌肿侵犯胆道系统所导致的阻塞性黄胆。手术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内引流方法有胆管空肠吻合术等,但由于局部癌肿浸润往往较深,尤其是伴有肝门部浸润者,胆肠内引流术常不易进行。对此类病人,可行架桥内引流术。对于全身情况极差的病例,也可行置管外引流术。对于肝门部侵犯严重而无法行上述手术者,可采用刮吸法切开右肝,寻找右肝的扩张肝管,以便行置管引流。
  2.放疗:仅做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手术后或已无法切除的病例。Todoroki报告胆囊癌病灶切除加放疗的3年存活率为10.1%,而未加放疗者为0.一般放射剂量为40~50GY.术中放射即在切除病灶后,采用回旋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给20~30GY的放射量。
  3.化疗:胆囊癌对各种化疗药物均不敏感,很难观察其疗效,多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ADM、5-FU、MMC等。(医学教育网搜集)
  【预后】
  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甚低,约2%~5%;80%以上的病人可死于1年之内。如胆囊癌仅侵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作胆囊切除术的预后较好,有人报道此组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40%~64%。故预后好坏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017临床医师网络辅导班次介绍
教学服务教学材料
40大类,1000多门辅导课程
助考之星--百万题库软件: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医学教育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医学教育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
 |  |  | 胆囊癌预后很差吗
胆囊癌预后很差吗
胆囊癌右上腹肿块,无疼痛,已进行1次化疗,化疗至6个周期如果能控制住恶性肿瘤,还要进行什么诊断治疗
我得了肝癌,肝脏一直都在疼,差不多疼了半个月了,开始还只是轻微的疼痛,可是后来就越来越疼,疼得饭都吃不下饭
我得了肝癌,肝脏一直都在疼,差不多疼了半个月了,开始还只是轻微的疼痛
共6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古今中医药研究院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癌症、恶性肿瘤等疑难病症
问题分析:你好,胆囊癌在胆囊恶性肿瘤中胆囊癌占首位,其它尚有肉瘤、类癌、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巨细胞腺癌等。胆囊癌常与胆囊良性疾患同时存在,最常见是与胆囊结石共存,多数人认为胆囊结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胆囊癌可直接浸润周围脏器,亦可经淋巴道血循环神经胆管等途径转移及腹腔内种植,晚期病人可发生远处转移。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意见建议:胆囊癌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许多患者使用后长期存活。这些药物配合使用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扩散、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胆囊癌预后很差,主要是对化疗不敏感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
&&已帮助用户:44203
指导意见:你好,如果化疗至6个周期后,可复查肝胆胰脾肾及腹部强化ct检查,并找中医号脉,结合中药调理,并注意饮食调理,宜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酒,保持心情舒畅。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支气管哮喘,慢性肺心病,急性上呼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50017
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您的情况胆囊癌,已经用化疗治疗,控制良好,可以继续应用化疗治疗,不需要再诊断,继续治疗,如果您对我的回复感到满意,请您在回复后面做出免费评价,谢谢!
职称:医师
专长:胃、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十二指肠溃疡,难...
&&已帮助用户:7087
指导意见:如果是胆囊癌术后化疗那么你看是否能用一些放疗的方法,
职称:医师
专长:冠心病
&&已帮助用户:4520
指导意见:您好,需要继续监测,看化疗后肿瘤是否局限化,有没有其他脏器的转移,如果已经是中晚期,部分患者化疗会一直持续,到时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决定
问胆囊癌恶性肿瘤占位性病变
职称:医师
专长:肿瘤、狼疮、皮肤病等疑难杂病等
&&已帮助用户:15314
病情分析: 您好,胆囊癌可以出现腹水,不思饮食,腹胀,排尿少,右肋间疼痛,肝区隐痛,拒按,黄疸等症状。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生气易怒。意见建议:建议少食辛辣刺激之品,发物,海鲜类,补品等,可以采取化疗配合中草药进行整体治疗,祝您健康、
问胆囊癌,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职称:护士
专长:大叶性肺炎,肺炎球菌肺炎,呼吸衰竭,肺炎,急性呼吸衰竭
&&已帮助用户:1199
问题分析:胆囊癌晚期会出现疼痛,胆汁分泌首先及肝功能受损等表现,手术几率不大。意见建议:对症治疗为主,营养支持,止痛,改善功能等治疗,随访CT或B超等检查,观察肿瘤变化。
问我父亲两个月前右上腹疼痛就医、查出是胆囊癌、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高血压、痔疮,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26284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疾病是不能治疗的,目前的话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的,主要是以通便的药物治疗为主的,要是大便是正常的情况下是可以缓解你呕吐和进食的情况的意见建议:建议是要积极的给以灌肠的药物治疗为主的。,同时是可以给以胃复安以止吐的治疗的
问胆囊癌早期有什么症状
&&已帮助用户:0
你好,在肿瘤疾病中,胆囊癌属于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疾病,在早期时很容易会出现转移的情况,并且有对化疗药物不敏感等特点,因此,早期对胆囊癌的诊断很不容易。有时可能会在体检中发现。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不是很容易发现,多数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相似。主要的症状为右上腹痛,并且向右侧肩胛部放射,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低热,恶心及黄疸等症状。晚期则会有肝脏肿大、肝占位、腹水、恶病质等表现,很容易与肝癌、胰腺癌及胆管癌等疾病混淆。
1、部分病例锁骨上可触及转移之淋巴结,亦可有乳房等处的转移性肿块出现。
2、晚期病例,可因门脉受压而有消化道出血、腹水以及肝功能衰竭表现。
3、多数病例表现体重减轻、乏力并很快呈现恶病体质。
当做超声检查时,发现胆囊有占位性病变或者胆囊壁不规则增厚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的化验及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胆囊癌。对于40岁以上女性病人,患有长期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若疼痛性质从阵发性发作转变为右上腹持续钝痛,并且进行性加重,局部触及胆囊肿块,进行性黄疸,消瘦明显等情况出现,应考虑是否为胆囊癌,并到专业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相关咨询问题:
问胆囊癌晚期化疗后该吃什么中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肺炎球菌肺炎,肺栓塞,大叶性肺炎,大楼病综合征,肺脓肿,肺炎杆菌肺炎,肺隐球菌病,皮肤性病
&&已帮助用户:305
指导意见:其实中药治疗只是辅助患者的治疗对于胆囊癌的治疗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生物治疗兼顾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双重特性能使放疗副作用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力也会有明显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问胃恶性肿瘤切除预后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小儿内科
&&已帮助用户:213493
指导意见:你好,恶性肿瘤,又称癌症,不建议手术,这样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有效的奇方秘方,建议你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配方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等保守治疗,有可能康复,许多患者康复后能够长期存活。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恶性肿瘤相关标签
癌症(cancer)也称恶性肿瘤,和它相对的是良性肿瘤。癌症是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过度增殖而引...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同类科室问答排行x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日累计回答人
评价成功!医学会议频道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盘点】胆囊癌相关研究最新进展
作者:MedSci&&&来源:MedSci
本文梅斯医学编辑为您盘点相关研究进展,与大家分享学习。【1】JAMA Surg:胆囊癌患者再次手术的时机影响患者生存期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对于偶然发现的胆囊癌患者,其外科医生应该建议患者在初次手术后的4到8周内进行再次手术,以优化胆囊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大约有50%至70%的胆囊癌是在初诊为胆囊良性病变进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时/后偶然发现的”,美国肝外胆道恶性肿瘤协会、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埃默里大学外科医生Cecilia Ethun博士及其同事认为,“迄今为止,并没有研究探讨偶然发现的胆囊癌患者在初次手术后进行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基于当前研究的数据,胆囊癌患者在初次手术后4周和8周内再次手术是再切除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的最佳时间。该研究于10月26日在线发表在《JAMA Surgery》杂志上。美国肝外胆道恶性肿瘤协会由10个大型的学术机构组成,该协会评估了一个有449例胆囊癌患者的队列,其中266例患者(占整体的59%)为偶然发现的胆囊癌患者;其中20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进行分析。再次手术的中位时间间隔为7.4周,根据再次手术时间长短进行分组:12%的研究对象在初次手术后4周内进行再次手术(A组);另有44%的研究对象在初次手术后4周至8周内进行再次手术(B组);剩下的44%的研究对象进行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超过了8周(C组)。(文章详见--)【2】JAMA Surg:意外发现胆囊癌,首次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最佳时间间隔是4到8周这项队列研究是从日到日在美国10个学术机构进行。总共有207例偶然发现的胆囊癌患者进行了再手术。首次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A组,不到4周;B组,4至8周;C组,大于8周。主要结果为总生存期。449例胆囊癌患者,207例(46%)是偶然发现,并接受手术,根据首次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时间间隔分为分组:A组,不到4周(25例, 12%);B组,4至8周(91例, 44%);C组,大于8周(91例, 44%)。A组、B组和C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5(9)、64(11)和66(12)岁。基线人口统计、切除范围、残余疾病的存在、T分期、淋巴结受累、等在各组均相似。B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最长(40.4个月),A组为17.4个月,C组为22.4个月(log-rank P = .03)。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中,与B组比较,A组和C组的时间间隔、残余疾病存在、R2切除、T分期、淋巴结受累等与患者总体生存率降低相关。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只有A组(风险比,2.63; 95% CI, 1.25-5.54)和C组(2.07; 95% CI, 1.17-3.66)时间间隔、R2切除(2.69; 95% CI, 1.27-5.69)、晚期T分期(1.85; 95% CI, 1.11-3.08)与患者总体生存率降低相关。对于意外发现胆囊癌的患者,从首次胆囊切除术到再次手术的最佳时间间隔是4周和8周之间。(文章详见--)【3】J Natl Cancer Inst: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可增加胆囊癌的发生风险研究已经表明摄入含糖饮料可升高血糖浓度,且与体重增加和2型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这些都与胆道癌(BTC)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假设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与BTC的发生风险成正相关。研究共70832名瑞典成人(55.9%为男性,年龄45-83年),均未患有癌症和,基线时期完成了食物频率调查问卷。通过瑞典癌症登记册确定BTC病例。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分析数据。在平均13.4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27名患者发生肝外BTC(包括71名胆囊癌)和21名患者发生肝内BTC。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发现摄入含糖饮料水平最高的参与者其肝外BTC和胆囊癌的发生风险明显升高。与不摄入含糖饮料的参与者相比,每天摄入两种(200 毫升/每种)及以上含糖饮料的参与者的多变量风险比分别为1.79(肝外BTC,95% CI = 1.02-3.13)和2.24(胆囊癌,95% CI = 1.02-4.89)。肝内BTC的风险比为1.69(95% CI = 0.41-7.03)。
总而言之,该研究结果支持摄入高水平的加糖饮料可能会增加BTC的风险,尤其是胆囊癌。(文章详见--)【4】Nat Genet:胆囊癌关键基因ErbB被发现7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在线发表了营养所王慧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刘赟副教授等实验室合作的研究成果: Whole-exome and targeted gene sequencing of gallbladder carcinoma identifies recurrent mutations in the ErbB pathway。该研究运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和靶基因深度测序技术首次系统阐述胆囊癌基因突变谱,发现驱动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揭示ErbB信号通路的突变与胆囊癌病人预后显著相关。研究团队通过对57对胆囊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和283个肿瘤相关靶基因深度测序,发现了C&T的碱基高频颠换(transversion)现象,其中TP53(47.1%)、KRAS(7.8%)、ERBB3(11.8%)等基因在胆囊癌病人中呈现显著的非沉默突变(non-silent mutation,FDR&0.05)。值得关注和有趣的是,研究首次发现了胆囊癌ErbB信号通路(包括EGFR,ERBB2,ERBB3,ERBB4和下游相关基因,尤其是ERBB3基因高频突变)突变在病人中最为显著,在57份样本中有21例存在该信号通路的突变(约占36.8%)且与病人的不良预后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研究人员采用RNA干扰和点突变过表达技术评估了野生型和突变型ERBB蛋白在细胞存活中的作用,证实了ErbB家族蛋白赋予了胆囊癌细胞生长和浸润能力,而来源于肿瘤病人的突变体能进一步促进这一过程,这与已有报道在33-70%胆囊癌病人中出现ERBB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现象,并与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相结合,提示ErbB信号通路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功能。由于ErbB受体及相关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因此成为较为理想的抗癌药物靶标,多种ErbB受体或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使用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基于这一重要发现,有望发现胆囊癌预防和治疗的新途径。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揭示了胆囊癌相关的体细胞突变图谱和关键的肿瘤驱动基因和信号通路,加深了对胆囊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为胆囊癌病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早预测以及个体化医疗提供新靶点和新方案。(文章详见--)【5】Surgery:放疗或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日在线发布在Surgery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于胆囊癌患者来说,与单纯外科手术治疗相比较,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RT)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的预后情况更佳。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TimothyM. Pawlik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利用SEER数据库(监测、流行病学以及终点结果数据库),共纳入了年间的5011例患者。患者年龄中位值为72岁。约75%为女性,近80%为白人患者。约2/3(66.2%)的肿瘤病理学为中度至低度分化,63.7%的患者在就诊时无淋巴结转移。本研究的数据表明,尽管RT治疗对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但它至少可为此类患者带来短期的生存期获益。(文章详见--)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确实胆囊癌隐匿性强,往往发现已经转移或周围浸润。
胆囊癌首次手术后再次手术时间为4-8周,太恐怖了,估计很多已经不能再次手术了!
增长见识了,生存分析很重要
真实可靠开眼界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
积分商城仅对APP用户开放,请扫描免费兑换商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囊癌预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