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入药可以入药的动物用什么药代替

你的位置: >
蔷薇科,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月季花,常绿或半常绿低矮灌木﹐茎有刺﹐奇数羽状复叶﹐四季开花﹐多深红﹑粉红﹐偶有白色﹐可供观赏。花及根﹑叶﹐均可入药。自然花期5至11月,花大型,有香气,广泛用于园艺栽培和切花。为北京市、天津市等市市花。红色切花更成为情人间必送的礼物,并成为爱情诗歌的主题。
1 形态特征
月季为落叶张佳或常绿灌木,或蔓状与攀援状藤本植物[1]。茎为棕色
月季偏绿,具有钩刺或无刺,但也有几乎没有刺的月季。小枝张佳,叶为墨绿色,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片,宽卵形(椭圆)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先端渐尖,具尖齿,叶缘有锯齿,两面无毛,光滑;托叶与叶柄合生,全缘或具腺齿,顶端分离为耳状。花生于枝顶,花朵常簇生,稀单生,花色甚多,色泽各异,径4~5厘米,多为重瓣也有单瓣者;萼片尾状长尖,边缘有羽状裂片,花有微香,花期4~10月(北方),3~11月(南方),春季开花最多,大多数是完全花,或者是两性花。肉质蔷薇果,成熟后呈红黄色,顶部裂开,&种子&为瘦果,栗褐色。果卵球形或梨形,长1~2厘米,萼片脱落。同是好人。
2 地理分布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现代月季,血缘关系极为复杂。
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南阳市石桥镇、莱州是&月季之乡&,江苏沭阳
是华东最大的月季生产基地。其中江苏沭阳、河南南阳、山东省莱州出产的月季驰名中外。
3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微带酸性沙壤土为好。喜欢阳光,但是过多的强光直射又对花蕾发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欢温暖,一般气温在22~25℃最为花生长的适宜温度,夏季高温对开花不利。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北京英信联信息咨询公司)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备案号: 京ICP备号-6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治疗妇科病可用月季花入药
  中医专家表示,月季花治疗妇科疾病确有疗效。治月经不调、痛经:取月季花、益母草各9克。水煎服。
  中医专家表示,月季花治疗妇科疾病确有疗效。月季原产中国,又名月月红、长春花。蔷薇科,与玫瑰、蔷薇合称“蔷薇园三杰”,为观赏花卉之佼佼者。绚丽多彩,香气馥郁,遍布世界各地,我国南北广泛栽培。
  月季为3~5枚小叶的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椭圆形,有锯齿。单生花或数朵簇生枝顶,花5瓣或重瓣,芳香。花色非常丰富,有粉红 、深红、玫瑰紫、橙、黄、绿、白等色。常四季开花,花期很长,万紫千红,娇艳耀眼,故有“花中皇后”之誉。
  月季多以花入药,根、枝叶等亦入药。可于春天采摘含苞待放的花蕾,及时摊开晒干或用微火烘干。春秋挖根。洗净晒干。叶多鲜用。性味甘、温,活血调经、祛瘀。消肿解毒,治月经不调、烫火伤、瘰疬等症。实用验方精选如下:
  治月经不调、痛经:取月季花、益母草各9克。水煎服。
  治月经后期、量少,经行艰涩:取月季花9克,醋炒香附9克。牛膝10克,丹参30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治赤白带下:取月季花根9-15克,水煎服。
平顶山妇科的人气博文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一分钟用萝卜雕成月季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页¥1.001页¥0.5015页2下载券4页¥2.0018页免费 6页2下载券1页免费80页1下载券7页免费5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9页免费17页免费22页免费18页免费69页1下载券
一分钟用萝卜雕成月季花|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芫花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芫花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英文名】:
FLOS GENKWA
【拼音】:
Yuán Huā
【别名】:
南芫花、芫花条、药鱼草、莞花、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癞头花、金腰带、浮胀草[根皮]
【药材类别】:
【性味】:
辛苦,温,有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药性论》:有大毒。
③《别录》: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
归肺、脾、肾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脾,肺、肾。
③《长沙药解》:入足太阳膀胱经。
【入药部分】:
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产地和分布】:
生于路旁、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分布于华东及河北、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形态特征】:
芫花 直立落叶灌木,高达1m。根长者可达10cm,主根直径0.6-1.5cm,有分歧,外表黄棕色至黄褐色;根皮富韧性。茎直径至1cm,暗棕色;枝细长,褐紫色,幼时密生绢状短柔毛。叶对生,间或互生;有短柄,长约1mm,被短柔毛;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2.5-5cm,宽0.8-2cm,稍带革质,先端尖,全缘,幼时叶之两面流生绢状短柔毛,以脉上为密,老则渐脱。花淡紫色,腋生,先叶开放,通常3-7朵生叶腋间短梗上,以枝端为多;花两性,无花瓣;花被管细长,长约1cm,密被绢状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长不及1cm;雄蕊8,2轮,着生于花被管上,不具花丝;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极短或缺如,柱头头状。核果革质,白色。种子1颗,黑色。花期3-4月,果期5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研末服0.6-1g,每日1次。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孕妇禁用;不宜与同用。
①《本草经集注》:决明为之使。反甘草。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解毒杀虫。主水肿;膨胀;痰饮胸水;喘咳;痈疖疮癣。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鸣喘,咽肿短气,鬼疟,疝瘕,痈肿。
②《别录》:消胸中痰水,喜唾,水肿,五水在五藏皮肤及腰痛,下寒毒、肉毒。
③《纲目》:治水饮痰辩,胁下痛。
④《日华子本草》:疗嗽,瘅疟。
⑤《药性论》:治心腹胀满,去水气,利五脏寒痰,涕唾如胶者。主通利血脉,治恶疮风痹湿,一切毒风,四肢挛急,不能行步,能泻水肿胀满。
⑥《本草原始》:煎汁渍丝线,系痔易落,(并能)系瘤。
【附方】:
①治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其人絷絷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芫花(熬),、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飘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伤寒论》十枣汤)
②治卒得咳嗽:芫花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以枣十四枚,煎令汁尽,一日一食之,三日讫。(《补缺肘后方》)
③治水病通身微肿,腹大,食饮不消:芫花(微炒),甘遂(微炒),(锉碎、醋炒拌干)、葶苈(炒令紫色)各一两,(去心,皮,麸炒,研出油尽)四十枚。上五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饮下三丸,不知,稍增至五丸,以知为度。(《圣济总录》小消化丸)
④治蛊胀:枫壳、芫花各等分。上用酽醋浸芫花透,将醋再煮枳壳烂,擂芫花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数丸,温白汤送下。(《普济方》枳壳丸)
⑤治时行毒病七、八日,热积聚胸中,烦乱欲死:芫花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渍故布薄胸上。不过三薄,热即除,当温暖四肢护厥逆也。(《千金方》凝雪汤)
⑥治疟母弥年,经吐、汗、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癥癖,腹胁坚痛:芫花(炒),朱砂(研)各等分。为末,炼蜜丸,如小豆。每服十丸,浓煎枣汤下,下后即与养胃汤。(《仁斋直指方》消癖丸)
⑦治痈:尧花为末,胶和如粥敷之。(《千金方》)
⑧治急性乳腺炎,兼治深部脓肿:芫花二钱至一两,鸡蛋三至五个。二味同煮,蛋熟后剥去壳,刺数小洞放入再煮,至蛋发黑为度,吃蛋喝汤,每天一至二次,每次一至二个。服后有头昏、恶心者,可吃蛋不喝汤。如反应甚者,以菖蒲煎服解之。孕妇忌服。勿与甘草同服。(《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⑨治白秃头疮:芫花末,猪脂和涂之。(《集效方》)
⑩治牙痛,诸药不效者:芫花碾为末,擦痛处令热。(《魏氏家藏方》芫花散)
⑾治小瘤:先用甘草煎膏,笔蘸妆瘤傍四围,干后复妆,凡三次,然后以药:大戟、芫花、甘草(等分),上为末,米醋调,别笔妆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处。次日缩小,又以甘草膏壮小晕三次,中间仍用大戟、芫花、甘草如前法,自然焦缩。(《世医得效方》)
⑿治心痛有虫:芫花一两(蜡炒),雄黄一钱。为末,每服一字,温醋汤下。(《乾坤生意》)
⒀治诸般气痛:芫花(醋煮)半两,(炒)一两半。为末,每服一钱。疟疾,乌梅汤下;妇人血气痛,当归酒下;诸气痛,香附汤下;小肠气痛,茴香汤下。(《仁存堂经验方》)
⑷治酒疸,心懊痛,足胫满,小便黄,饮酒发赤斑黄黑,由大醉当风入水所致:芫花、椒目等分。烧末,服半钱,日一两遍。(《补块肘后方》)
⒂治一切菌毒:芫花生研,新汲水服一钱,以利为度。(《世医得效方》)
⒃治妇人积年血气癥块结痛:芫花一两(醋拌炒令干),一两(锉,微炒),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热酒下十丸。(《圣惠方》)
⒄突发咳嗽:用芫花一升,加水三升煮汁一升,以枣十四枚,放入汁中煮干,一天吃五枚,必愈。
⒅咳嗽有痰:用芫花一两(炒),加水一升,煮开四次,去渣,再加入白糖半斤。每服约一个枣子大的量。忌食酸咸物。
⒆干呕胁痛(伤寒有时头痛,心下痞满,痛引两胁,干呕短气,汗出而不恶寒):用芫花(熬过)、甘遂、大戟,等分为末。以十枚、水一升半,煮成八合后,去渣纳药。体壮者服一钱,弱者半钱,清晨服下。能下泻则病除,否则次晨再服药。此方名十枣汤。
⒇水肿:用上方(十枣汤)加大黄、甘草五物各一两,大枣十枚,同煮,如法服。另方:药中再加硭硝一两。
(21)久疟,腹胁坚痛:用芫花(炒)二两,五钱,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枣汤送下。
(22)水盅胀满:用芫花、等分,先以醋把芫花煮烂,再加可枳壳煮烂,一起捣匀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送下。
(23)子宫结块,月经不通:用芫花根三两,锉细,炒黄,研为末。每服一钱,桃仁煎汤调下。泻下恶物即愈。
(24)牙痛难忍,诸药不效:用芫花末擦牙令热。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25)痈肿初起:用芫花末和胶涂搽。
(26)痔疮:用芫根一把,捣烂,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过,以线系痔,当有微痛的感觉。等痔疮干落后,即以纸捻蘸膏纳入肛门中,可以便痔疮断根。另方:只捣汁浸线一夜即用,不必熬膏。
(本文由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关于 药用价值、功效、芫花 的文章
按字母检索药材
中药炮制文章推荐
中药方剂大全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以入药的动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