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火麻仁的功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

新型食品营养源――火麻仁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新型食品营养源――火麻仁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在防治各种疾病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的,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人类医学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具有无污染,无公害,高效低毒的特点,为世人所青睐。中医药正逐渐为世界各国所认同。中医药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待开发的资源。随着现代药理学、I临床医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中医药的价值。在一些西欧国家(如德国)植物药、保健饮品已广为大众接受;美国已通过修改FDA的有关条款放宽对植物药的限制;而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更是植物药的生产大户;香港去年已决定斥巨资组建中药港。国内植物药的应用是勿庸置疑的。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现代流行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趋势日益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势在必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并发症多,给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理表明,很多中药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其疗效好,活性强,副作用小的特点,引起了医药界的关注。同时也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关键词】:天然药物;药理作用;心血管;研究进展
  1 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威胁着中老年生命健康。传统中药对高血压、高血脂、血栓、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所致的心绞痛和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有较多的治疗经验。近年来的药物化学及药理研究使此类中药的I临床应用有了更客观、科学的依据。
  1.1 高血压病 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各类人群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中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并与心悸、胸痹、中风等密切相关[1]。生物碱是中药降血压的有效成分。近代研究表明,从钩藤提取的钩藤碱、钩藤总碱等能引起明显的降压效应,降压的同时使心率减慢。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远期疗效显著,是I临床常用降压药物[2]。宋纯清等[3]将大鼠麻醉后经颈部动脉插管记录外周血压和经股静脉微量输注实验用药,结果表明钩藤中4种成分均有降压及负性心率作用,且降压强度为异钩藤碱(42.O%)&钩藤碱(32.1%)&钩藤总碱(21.3%)&钩藤非生物碱(12.4%)。常怡勇[4]实验表明,以有效成分为小檗碱的黄连素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每次0.3~0.6g,1日3~4次,4周为1个疗程。一般3~6日见效,总有效率为81%。这可能是由于该药能通过抗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作用,扩张血管所致。吴茱萸的煎剂、冲剂或蒸馏液静注量剂或灌胃对犬都有显著降压作用,但有剂量依赖性[5]。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与扩张外周血管有关,苯海拉明可使吴茱萸降压作用丧失,因此其降压作用可能与组胺系统有关。
  皂甙类化合物也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倪受东等[6]通过试验证明,绞股蓝总皂甙能明显降低犬血压和总外周阻力、脑血管与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治疗中型和重型高血压亦优于复方降压片,无毒性、无不良反应。绞股蓝总皂甙使心脏张力时间指数下降,对心肌收缩性能和心脏泵血功能无明显影响,作用略强于等剂量人参总皂甙,因此认为绞股蓝总皂甙降压作用可能通对扩张血管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所致。
  银杏[7]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可直接捕捉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通过对其起一种氢原子供体的作用而阻断和终止自由基连锁反应链,而阻止和抑制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病理性加剧,抑制过氧化脂质(LPO)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共轭二烯等毒副物质的生成,使血压恢复正常。
  1.2 高脂血症[8] 主要指血中总胆固醇和(或)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增高。中药调脂与西药相比具有疗效稳定、持久、副作用小的优点。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脂作用。黄芩[9]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是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对已经形成高脂血症的大鼠,也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的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AI=TC-HD-C/HDI-C)。动物实验结果提示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杜力军等[16]通过体外试验,发现大豆黄酮、荷叶黄酮和二药配伍的黄酮部分均对小鼠高胆固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人对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小鼠进行研究发现,绿茶、红茶和单独的茶多酚都能预防血清肝脂质的升高并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量或减少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子数,从而减少引发患心脏病的因素。荷兰学者对3454名55岁以上老年人的跟踪调查发现,茶叶类黄酮可以明显地预防缺血性心脏病,它的防治作用可能与其有降血脂、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等作用有关[11]。皂甙类化合物有很好的降脂作用。绞股蓝[6]总皂甙可抑制ip蛋黄乳液致小鼠斑清中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RIG)的值,400mg/kg可显著抑制高脂饲料致鹌鹑血清中CHO、TRIG及LDL升高。鹿衔草[12]对血脂增高者的血清胆固醇有明显的下降作用,试验表明,鹿衔草制成茶剂使血清蛋白下降。庄爱玲等[7]报道,用银杏叶甙针剂治疗冠心病患者,每次35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入,1次/日,连用2周.结果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O)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1.3 冠心病、心绞痛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冠状血管病变引起的,也称为冠心病[13]。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对心肌缺血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按其有效成分所属化合物的类别可分为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等。
  银杏叶[7]主要成分黄酮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对低密度脂蛋白进行氧化修饰;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等自由基。使患者体内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明显下降,维生素C等含量明显升高,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据报道,76例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银可络(GbE)制剂80rag,3次/日。治疗1月后,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E-SOD)明显上升(P
  丹参的主要成分为丹参酮,复方丹参滴丸自临床应用以来,已被证实在治疗心绞痛上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和毒副作用少的特点。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有效率明显优于经典的抗心绞痛药消心痛,并且消心痛长期服用疗效显著下降,产生耐药性,而复方丹参滴丸长期服用疗效稳定,不产生耐药性。参附注射液通过改善患者的微循环而直接对不稳定心绞痛起治疗作用。毛彦明等[17]报道,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8O~120mg加入lO%葡萄糖液500ml中静点,每日1次,21天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6O例,显效25例(41.7%),有效3O例(50%),无效5例(8.3%)。总有效例数55例,总有效率91.6% 。
  1.4 抗血栓 血栓形成是由于正常的凝血机制的紊乱而促使某些血细胞和蛋白质被激活相互作用而最终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以及许多疾病状态是影响血栓形成的诸因素[18]。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和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是致死和致残的直接原因[19]。许多中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以及皂甙等化合物。
  阮秋蓉等[20]通过试验,发现山莨菪碱不仅抑制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和mRNA表达,而且抑制其基础水平的PAI-1表达,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从防己科植物山豆根中提取的生物碱--山豆根碱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其抑制了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中药提取物小檗碱也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它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与抑制血小板膜上AA的释放和代谢有关,另外,它同时能抑制血栓素的生成[18]。
  香蒲科植物香蒲花粉蒲黄煎液及其提取物总黄酮、有机酸和多糖对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酮类化合物能抑制cAMP一磷酸二酯酶。升高血小板内cAMP,使Ca2+浓度降低。这可能是蒲黄的作用机制之一[18]。虎杖甙具有一定的溶血栓、抑制血小板凝集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孙晓东等[21] 通过试验发现,虎杖甙大、中剂量组可显著性抑制家兔血栓形成,减轻血栓湿重,还可显著性降低家兔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聚集时间,对于大鼠肠细膜毛细血管管径和毛细血管流速均可显著性增加。
  红花黄色素[22]验性血栓形成亦有非常显著的抑制效应,其抑制率为73.4%。另外,红花黄色素尚可明显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当归的重要水溶性成分为阿魏酸、叶酸等,能稳定血小板膜,降低伞血粘度,使血细胞解聚,血流速度加快。这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袁波等[23]通过对脑血栓病人的血浆前列环素(PG12)、血栓烷A2(TXA2)及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观察当归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优于常规治疗,当归治疗优于常规治尤其是TXB2,MDA,SOD浓度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云香科植物香椒种花椒的水提物和醚提物能明显抑制大鼠血栓形成。同时水提物具有抗凝作用,其机理呵能与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抗凝成分有关[18]。冉春风[24]的实验表明,注射水蛭注射液的大鼠血栓湿重减轻,血小板的黏附率,聚集率下降。抑制率_卜升。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降低,显示水蛭注射液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其机制与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受到抑制有关,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下降有关。
  迷迭香酸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大鼠体内实验(iv)表明, 它能抑制静脉血栓形成, 阻抑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 促进纤维蛋白质溶解。当剂量为50 和100m g&kg-1时, 血栓形成率分别为41.9%和54.8%(P&0.05)。当剂量为100及150mg&kg-1时, 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分别为30.4%和46.4%(P&0.01),血浆优蛋白溶解时间缩短(P&0.05)。纤维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迷迭香酸有温和的抗血栓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有关[25]。
  1.5 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心下悸&范畴,现代的药理研究发现抗心律失常中药有效成分以生物碱类较多。
  苦参[26]中主要成分为苦参碱,用苦参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167例,对期前收缩有效率为62.0%;室性期前收缩有效率为59.%5;房性期前收缩有效率为80.8%。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32例,有效率达90.6%,且疗效较稳定[27]。有人用黄连素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50例,总有效率为6O%。显效率4O%。治疗后室性早搏次数有明显减少,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王金凤等[28]在麻醉犬复制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模型上,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很高,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的室速(VT)及室颤(VF)发生率达100%,小剂量通脉灵即可降低VT及VF发生率,大剂量通脉灵的效果更佳,VT及VF发生率减少到l6.7%,而且Ig(VT+VF)在各组中的值最低,心律失常记分亦最低,与N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通脉灵有抗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大剂量通脉灵优于丹参。
  临床上常用复方汤剂治疗心率失常,疗效显著。刘艳芳等[28]。自拟温阳活血汤治疗心率失常,其药物组成:黄芪60g,川芎15g,桂枝12g,炙甘草lOg,丹参15g,附子6~20g,当归lOg,麻黄3~9g,补骨脂15g,淫羊藿20g,熟地25g,人参lOg,麦冬12g,黄精12g,等。服用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率较前提高但未到显效者,22例,安静状态下窦性心率平均提高12.3次/分。总有效率97.9%。黄家征等[29]列观察四参汤对心律失常病人的治疗作用。将心律失常病人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以抗心律失常西药治疗,治疗组用中药四参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7% 总有效率为88.4%,对照组分别为20.O%,66.7%。因此四参汤为治疗心律失常的安全有效方药,且无明显副反应。
  1.7 心力衰竭 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心脏不能把血液泵至外周部位,无法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现代的药理研究治疗心力衰竭中药有效成分以强心苷类较多。
  临床上应用的强心苷类药物的种类较多,其中,主要的有紫花洋地黄强心苷类、毛花洋地黄强心苷、毒毛旋花子强心苷、夹竹桃强心苷类和铃兰强心苷类等。其中主要品种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毛花苷,毒毛花苷,以及铃兰毒苷等。其作用途径是抑制膜结合的Na+,K+,-ATP酶的活性。
  1.8 其他 二氢小檗碱、苦菜水提液、生姜提取液、新疆玫瑰花、肉苁蓉、天山花椒醇提物、银杏酮酯等对缺血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灯盏花素、金丝桃甙、蜕皮甾酮等或对血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成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三七皂甙、银杏叶提取物、毛绞般蓝皂甙、川芎嗪、天麻素、黄芪、红芪、小檗胺、葛根素、金丝桃甙、羌活水提物等对脑缺血缺氧或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火麻仁油、郁金、茶多酚、怀牛膝、红曲、麝香保心丸等降脂、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效作用[30]。
  2 目前市场上比较成功的中药商品
  在形形色色的中药品心血管病药物中,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的产品至少有8~9种,如天津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2005年销量已达10亿元,并成为国内第一个&重磅炸弹&级中成药产品。紧随其后的有通心络、步长脑心通、地奥心血康、速效救心丸、脉络宁、舒血宁与珍菊降压片等。
  市场销量在1亿~2亿元之间的中药心血管病治疗剂麝香保心丸、杏灵滴丸、葛根素注射剂、丹参注射剂、灯盏花素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三七总苷)、红花素注射剂、川芎嗪注射剂和黄芪注射剂等。
  在心脑心血管病药物中,银杏叶提取物无疑为世界头号畅销天然药物,据来自国外的报道,全球医药保健品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销售额已超过50亿美元。
  我国2005年银杏叶制剂的销售额估计在18亿~20亿元,稳居中药心脑血管病治疗剂前列。据国内医药行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中药类心脑血管病治疗剂至少有300种以上,而银杏叶制剂(注射剂、片与胶囊)则占其中30%的份额[32]。
  3 存在的问题
  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探索和应用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中药原材料中有效成分比较低,因此中药的降压、降脂幅度不大,起效比较慢,故中西医应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既能使血压、血脂达标,又能从整体机能调节以达到治本的目的;第二,中药资源是一个丰富的自然产物资源,现利用的常用天然药物非常有限,可根据已知中药的有效成分的同源性寻找更多的药用资源;同时,也可根据已知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通过化学合成,研制出更多的新药;第三,治疗心血管药物剂型单调,可开发研制多种剂型,以达到速效的效果。
  4 结论及前景
  天然药物具悠久的应用历史,不失为我国现代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宝贵资源。相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大的弊端,天然药物及复方制剂因其药物的多组分性,常常对心血管疾病从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扩张冠脉,增加血流量等多方面同时发挥作用。根据中医中药辨证理论,从整体入手,调整机体达到平衡,达到治本的目的。但是中药也存在着起效慢,化学成分复杂难以制定质量标准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工作,实现中药现代化,以发挥中国传统中药的最大优势。
  [1]胡世云,冼绍祥,赵立诚,等.高血压病中医治法的l临床研究进展[J].新中医,):69-71.
  [2]张志民,张靖华,余秀瑾,等.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10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l临床杂志,):465-467.
  [3]宋纯清,樊懿.黄伟晖,等.钩藤中不同成分降压作用的差异[J].中草药,):762.
  [4]常怡勇.黄连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疗效[J].医药与保健,.
  [5]逯振字,蔺兴遥,崔佳.吴茱萸对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J].中医药研究,):44-45.
  [6]倪受东,徐先祥,高建.绞股蓝皂甙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127-128.
  [7]刘久波,涂汉军,曾昭炜.银杏叶制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59-61.
  [8]马建慧,田卉,陈虹.中药调脂作用研究进展[J].农垦医学,):61-63.
  [9]咚继铭,刘玉玲.符景春.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J].中草药,):196-198.
  [10]杜力军,孙虹,李敏,等.荷叶大豆及其合剂调脂活性部位的研究[J].中草药,):526-528.
  [11]张庆,陈祥贵,李晓霞,等.茶的保健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42.
  [12]王晓黎,王军宪.鹿衔草临床应用概况[J].陕西中医,):45-46.
  [13]王艳萍,黄斌,王基锋.心血管疾病中药治疗进展[J].医药论坛杂志,):94-95.
  [14]周斌,吴建军,江涛等.红景天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中华临床医学,):109-l10.
  [15]田伟盟,王艳,丁惠珍.诺迪康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85.
  [16]潘徐林,陈萍.浅谈丹参的l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660-661.
  [17]毛彦明,王德周.中药川芎嗪治疗冠心病60例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90-91.
  [18]张逸凡.血栓的形成及中药抗栓溶栓概况[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57-161.
  [19]胡大一,孙艺红.心血管疾病抗栓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63-267.
  [20]阮秋蓉,宋建新,邓仲端.山莨若碱抗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12-215.
  [21]孙晓东,于小江,袁秉祥,等.虎杖甙抗血栓形成及改善微循环的研究[J].陕西中医,):663-665.
  [22]连耀植,李玉光,张汉灵,等.红花预防心房颤动左心房血栓形成作用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93-95.
  [23]袁波,王减,袁先厚,等.当归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62-63.
  [24]冉春风,白淑洁,杨静.水蛭注射液抗血栓作用的试验研究[J].现代康复,):73-75.
  [25]邹正午, 徐理纳, 田金英1 迷迭香酸抗血栓和血小板聚集作用[J]. 药学学报,):241-2451.
  [26]余芳,尚太新.苦参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J].中医药学报.):58-59.
  [27]宫曙光,周全,孙其荣.抗心律失常中药制剂研究概况[J].中成药,):39-40.
  [28]王金风,刘德铭,李璐,等.通脉灵对实验犬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620.
  [29]刘艳芳,陈保坤,耿芳.自拟温阳活血汤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47例分析[J].甘肃中医,):16.
  [30]黄家征,孙立,尤吕武.四参汤治疗心律失常60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O):908-909.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相关推荐
[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38590" data-title="天然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data-image="">关于火麻仁有副作用吗的专题
在经历了艰难但也幸福的十月怀胎,在产后面对那妊娠纹,新妈妈们也是很无奈,甚至也出现了采用激光来消除妊娠纹的方法,会不会有副作用呢?
火麻仁有副作用吗热门问答
Copyright?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