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中的怨、恨、恼、怒、烦、分别伤哪个...

疾病的来源:怨、恨、恼、怒、烦--学佛网
&疾病的来源:怨、恨、恼、怒、烦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9:16:00&&
疾病的来源:“怨、恨、恼、怒、烦”(精华总结)
善人叫我不怨人,
此是成佛大道根,
从今以后天天问,
你还怨人不怨人。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真正地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的一个最底层的代码原因。如果真正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他身体层面上看,最重要的是要去看他的心性。而每个人的心性又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我们的某一些禀性所覆盖了,像乌云遮住了太阳一样,而这些乌云在我们的心性里面,是什么呢?就是怨、恨、恼、怒、烦,这些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令到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令到我们浑身疾病缠身,几乎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病,我们身上所有的疾病,都与我们的这些情绪有关。人的五种情绪(怨、恨、恼、怒、烦),叫五毒。
怨是最带根本性。怨属土。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金主秋天,水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但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叫寄月――寄春、寄夏、寄秋、寄冬,这个寄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
五毒中,怨是危害最大。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这些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那种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实际上怨就是也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朝外,就是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嘛。就是说,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怎么会产生这个不满意的情绪呢?所以它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呀,要求呀,等等,最基本的东西。
怨这种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到它,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外界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呢,我们可以就大而皇之把我们的失败,把我们不如意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啊,这个是。那我们从层层推,就除了往下推究之外呢,刘老师,我想往上追究,就是,怨又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产生怨这种情绪?为什么会产生不满意志的这种情绪?实际上这个就是要借助佛家的一个用语,这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就在“我”上面,觉得我比别人重要,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一切要以我为怎么怎么样?
那,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为你在运作啊,那肯定就是很多,绝对是多数是不由你的愿,不由你的望嘛。那么,这由此以来,这个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就源源不绝,就产生了。
那么为什么会那么强调这样一个怨呢,埋怨的情绪呢?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过去也是,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因为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就是,完全满你意的东西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是古人不是讲,“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嘛。那么也就是说,产生怨的渊源是太多太多。而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你看看,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这个因素,它不会产生的恨,因怨生恨。所以,可不可以这样推论,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
如果你能做到“不怨人”,就会受益无穷,整个身心就会获得大的改变。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实际上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面的那个基础。我听说呢,关于我看王凤仪的一些介绍的时候,他专门讲到怨这种情绪呢,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嘛,脾胃所以它就肚腹膨闷饱胀啊,会上吐下泻呀,会消化系统的,种种的病嘛,现在讲的什么胃炎呀,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啊,这个整个胰系统啊,等等就是,它很宽泛了。你甚至严重到这些肿瘤呀,什么胃癌什么,都属于这个系统。
心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为什么会产生恨呢?为什么会产生怒呢?它实际上是由怨这样一个情绪慢慢去延伸。所以,如果我们把怨堵住了,或者说,我们把怨除掉了,实际上其它的这四种,它就没有了基础。
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怨气?实际上这个意义还不仅仅是在疾病上面,有些有怨的人,他不一定就会发生脾胃的疾病。如果他身体方面,说是说,因为他是一个综合因素嘛,“因缘和合”嘛,那么,但它这是一个主因。但是它没有媒介,它这个因也不会成熟。所以,它实际上我认为它是更深层面的意义,所以为什么这位先生请教,最后他要说,“此是成佛大道根”呢?也就是实际上这个“不怨人”,它,但是在疾病上的意义就是,我们杜绝了怨,我们可以基本上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我们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至少,它的主因我们给它抠住了,给它拿掉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就刚刚实际上你,前几次你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更大的是人生意义上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从怨这里不断往深挖就发现,那什么产生怨呢,实际上就是这个“我”――对自我的这个执着。如果能够把自我铲除掉了,那是什么呢?无我的境界是什么?从佛的角度那就是菩萨,就是君子了。少想一份自己,这个“我”就在慢慢的削弱,慢慢地瓦解,到最后你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说这个人一定,按照佛教的判断,他一定是个菩萨。
许多人好奇,你说,焦裕禄也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吧,那为什么焦裕禄还得病呢?实际上,不服人,倔,强,硬,顶,撞,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他从来不表扬别人。没有赞叹过别人的美好的那一面。哪一个人没有优秀的一面呢?每一个都有,就是恶人都有他好的地方。中风可能就和不服人,硬顶撞,这一类的情绪是有关联的了。
梁冬:有了这种负面上的禀性上的问题,就会体现在,像脑中风这一类的疾病上了?
刘力红:那一木嘛,木是主风的嘛,东方生风嘛,所以中风这一类的疾病是属于木这个系统的疾病。而木,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木是主仁的。
如果你是长得像木形人格,又瘦又高,玉树临风,但是,平常硬顶碰的,对领导总是不满,那么你要想想,有一天万一中风会怎么办呢?埋怨,会对我们脾胃系统,我们的“土”带来某种的影响;我们的不服人,顶撞,觉得我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往上长,什么东西都是别人不如我的,这样一种情绪,会带来脑中风。
我是一个最喜欢怨人的人,所以我过去的脾胃很糟,非常糟糕,那么我这次到欧洲讲学,我跟他们开玩笑,我这次到欧洲讲学也讲这个问题,就,很重要的,虽然是请我一个中医教授,我讲中医,讲扶阳的问题,但是,一个重头戏我是讲这个问题,“性理疗病”。欧洲人非常,就是很热烈地关注这个问题。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听众是最多的。而且也是最全神贯注的。那就说明,他们一个是对他们,就他们对这个的认同,或者是兴趣,或者是发现,他们就有这样的问题。那么,我就说的,如果是在十年前请我,来了我也趴下来,因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的脾胃够呛,就是,稍微吃点不对付的东西,哎哟,胀了,闷了……胃一胀以后,全身都没有劲,那你讲什么学呀?现在的脾胃比过去好多了。主要是了解是脾虚呀,为什么会脾胃不好,因为太喜欢怨人了,平时将不满意的情绪,包装成事事追求完美,其实它还是怨嘛。你埋怨了,你不满意了,怎么样了,人家可能没啥,你就骂一顿人家,人家怎么样?没啥,可是你自己的气血,阴阳全部搞乱了,搞得脾胃胀胀的了,脾胃虚虚的、弱弱的,所以实际上我深有感受。
京剧里面都有“三娘教子”这出戏。那么三娘教子讲的是一个什么呢,三娘教他的子,所谓三娘,她不是生母了,是他的养母了,因为孩子的生母去世了,后来就又娶了这个三娘嘛。那三娘因为她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在三娘眼里面,因为母亲在,是另外一回事,母亲不在了,她就这种责任更大了。就对,那么就是说,就更殷切,更殷重的,来看待这个儿子。就是说,一定要把他抚养成人,要他成才,这样才对得起他死去的亲娘,所以,这种心更切。所以,当然,爱之切,管之就严嘛,那么小孩就当然,管得太严了,就有一种,对不对,就有一种逆反。就有一次,孩子就受不了了,就说,要是我娘亲在,不会这样,来对我。三娘这一句话就受不了,就听到这一句话,就晕过去了。醒来以后,扶上床,那个儿子跪下来,跟娘亲说:娘亲,我对不起,娘亲,我没有做好儿子,因为,所以使娘亲这样生气,所以怎么怎么样……那三娘就说,还是我没有当好娘,所以儿子会有这样的……,那管家就说,我没有当好管家,所以,所以,所以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
古人跟今人的根本差别是什么?他说“古人是争罪”,“今人是争理”。古人是有一个事情发生,是争罪:这是我的,我的责任,我不对,才使事情这样;现在是争理,……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你身上有任何的疾病,第一个首先问问,在我的禀性里面,怨,恨,恼,怒,烦,我常常犯哪一个?尤其是要看,我是不是常常有埋怨别人?这个埋怨啊,是很具伪装性的,一不小心,因为常常是的确是别人做得不对……就算别人做得不对,你也不应该有理由怨。怨了不解决问题呀。一方面不解决,而且反助于影响到自己。就是说,实际上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有的人天天说,胃又胀又痛,长得一表人才,又是胃痛,什么原因?是不是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太过力求完美?老觉得别人做事不靠谱,非得自己做,表面上看呢,是一种追求完美的正向人格,其实他是被包装成了埋怨别人的深层的心理素质。因为有了怨,于是我们才出现了恼,怒,烦,恨这一些另外次第的情绪,而恼伤的,就是烦恼的恼,啊,恼又伤的是肺所主的系统,恨又伤的是心所主的系统,怒伤的是木,就是说的肝的这个系统,烦又伤的是肾的这个系统,于是身体的诸多疾病,都因此来了。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发现信息价值
不可得无所有
刘力红:怨是疾病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
不可得无所有
23:12 转贴发表在
怨是疾病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刘力红刘力红:怨,实际上我们讲到这个,前面讲了这五种情绪。梁冬:对——怨、恨、恼、怒、烦。刘力红:对,对。实际上怨呢,是最带根本性的,或者,实际上我们叫五毒嘛。怨、恨、恼、怒、烦我们又称它为五毒。那么这个怨呢,它又属土,土这个系统……梁冬:怨与之对应的系统。刘力红:诶,与它对应的是土这个系统,分阳土和阴土。因为我们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里面,不是十天干也分,每两个“干”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嘛。甲就属阳木,乙就性阴木;丙就属阳火,丁就属阴火;戊就属阳土,己就属阴土;庚就属阳金,辛就属阴金;壬属于阳水,癸属于阴水。就是五行都有阴阳面。那实际上,如果用五行来去描述天性,天性我们实际上是不好描述,反正它是这样,有一个总体的性,就是纯阳的,至善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勉强地用五行的性去描述呢,那么实际它就属于五行的阳面的特征。比如,它是阳木,它是阳火,它是阳土,是阳金,是阳水。那这个禀性呢,就是五行的阴面,它就是障碍所有的阳性因素起作用的这么,所谓称为“毒”嘛。土呢,它有什么特征呢?这个阴土,就是这个怨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就要从五行去分析。就是,虽然是我们讲,木火金水,是各有所主: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这个金是主秋天,水是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可是,事事都要它构成,事事都要它参与。梁冬:哦。刘力红:所以在这个西汉的董仲书在他的《春秋繁露》,他把土定为五行之主,就五行的主宰,那么这个我觉得是很有道理的。在《内经》实际上也是这个思想,就五行的运行跟土很有关系。梁冬:噢,我在这儿补充一下呵,比如说,您刚才说到这个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呵,比如说,我前两天听说,春天到夏天,就春的三个月和夏三个月中间的,就春末的这,有十几天……刘力红:十八天。梁冬:十八天,就春季的,第一个季度春季的最后的十八天,属土性的。刘力红:是是是,它叫“土不主时旺于四季,各十八日季至”。也就是说,土它不主春夏秋冬,可是它管哪一个区间呢?就是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叫季月——季春、季夏、季秋、季冬,这个季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梁冬:气候啊?刘力红:一个一个气,一个时,的关键了,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梁冬:所以我听说就很多,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刘力红:这个我倒没有做很详细的去研究,有人也许做了这样一个研究。但是,这个就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已经,五行的运行哪,事事运行跟土有绝对的关系,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在《内经》里面,人也是一个虫。就是他把所有的动物都比喻为虫。梁冬:唉,此话怎讲?刘力红:你比如说,它分毛虫,羽虫,介虫,倮虫、鳞虫。梁冬:“介”是哪个介呢?刘力红:“介”就是介绍的介。梁冬:蒋介石的介?刘力红:对对对。就是有甲壳的这一类,像乌龟呀,甲壳虫,等等,就是有硬壳的这一类的东西。梁冬:甲鱼呀,这种?刘力红:诶,对对对对,这个就叫介虫。梁冬:鳞虫呢?刘力红:鳞虫就是鱼呀,像这一类身上长鳞的,那么这一类叫鳞虫。倮虫就是身上,像人这样完全……梁冬:没什么东西的?刘力红:没有什么东西,裸露的东西,它叫,它叫倮虫。梁冬:偶尔有点吗?刘力红:那西方人……(听不清楚)。羽虫就是有羽毛,可以飞的这些东西,像鸟呀,鸡呀。梁冬:鸭子?刘力红:对对对。那么毛虫呢,就是身上长毛的这一类的东西……梁冬:猫啊?刘力红:诶,猫啊,老虎啊,狗啊,等等。《内经》它是这样对生物进行这样的一个划分。为什么我们在《水浒》里面不是提到毛虫吗,这个毛虫就是指的老虎。在这五虫里面呢,人为倮虫之长,就是,人是倮虫的代表,是最具有裸性的生物,这样一个动物。也就是说,实际上从五行的分类来说,人是属土的,所以,对人,土就很重要了。梁冬:对不起,刘老师,刚才讲到了所有的动物,中国的划分来说,都是可以分成五类的,而这五类里面,人是作为倮虫的代表,而这个倮虫呢,恰好与土格,就五行的土行是相对应的,所以呢,人和土格呢,是有一种更加深层次,从动物的那个层面上的一个对应关系的。啊,讲到这里,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广告片花。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有请到的是《思考中医》的作者刘力红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关于人的这样一个话题呵。刚才刘老师讲到,说《内经》,中国的古代文化呢,是把这个世界的动物分成倮虫、鳞虫、毛虫,介虫和羽虫的。而中间呢,倮虫的代表人,代表动物就是人,倮虫又是与土相对应的。就是人在动物五行里面,是属于土格的。您继续说。刘力红:那么,所以研究人,实际上要从土上去用功。这个,所以我们中医的历史上就专门有一个医家,叫李东垣,因为这一点——五毒的时候——也是特别特别地提出,怨的重要性。梁冬:就怨的危害性嘛。刘力红:怨这一毒的,可以说危害最大,也是最根本的一个东西。曾经在“年谱语录”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当时在东北地区都是很有名的学问家,那么这个很有学问的这个先生就来,很恭敬的来请教,给他的回答是三个字——不怨人。梁冬:不怨人?刘力红:不怨人。这个回答,那当然,当时这个先生就非常不满意了。因为,毕竟他是有头脸的人,就是就是有身份,有学问,就是有社会地位的人,对不对,好不容易低下来,问你老先生,问你这么一个庄稼人,那么你就这么打发我了,对不对。但是,他也没辙,回去以后,自己好好想,这个老头不会骗我吧?好好琢磨琢磨,慢慢琢磨慢慢,一天一天地去悟这个,一天一天地,最后他悟出来了。由这三个字,他受益无穷:整个身心获得大的改变。最后他做了一首即词,他说,善人叫我不怨人——因为他是请教善人嘛——“善人叫我不怨人, 此是成佛大道根,从今以后天天问,你还怨人不怨人。”就是,这个不怨人,乃至于他提到一个成佛的大道根,我们知道儒释道,佛教,那佛是最高的品味了,对不对?梁冬:对。刘力红:就是,它是这个的根本,道根嘛。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实际上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梁冬:刚才讲到这个怨这种情绪呵,这种性,它导致的问题呢,是比较基本面的,而且呢,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面的那个基础。我听说呢,关于我看王凤仪的一些介绍的时候,他专门讲到怨这种情绪呢,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刘力红:恩,恩,这个就是五行性的病,这就是各有所主啊。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嘛,脾胃所以它就肚腹膨闷饱胀啊,会上吐下泻呀,会消化系统的,种种的病嘛,现在讲的什么胃炎呀,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啊,这个整个胰系统啊,等等就是,它很宽泛了。你甚至严重到这些肿瘤呀,什么胃癌什么,都属于这个系统。梁冬:你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家,其实,平常也很少自己去思考,自己是不是一个喜欢埋怨的人?刘力红:这个怨实际上,我也是在琢磨,因为善人已经故去,对不对呀,善人只讲了这么……梁冬:三个字。刘力红:三个字,我把它戏称为三字经,确确实实它是三字经。但是仔细去琢磨怨这个情绪呀,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由不满意而生起的一种东西。就是不满自己的意,不满自己的愿,不符合自己的那样一个想法,那么产生的一种基本的情绪。梁冬:就是这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刘力红:对。梁冬: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刘力红:啊,对。实际上怨就是也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朝外,就是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嘛。就是说,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怎么会产生这个不满意的情绪呢?所以它实际上是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呀,要求呀,等等,最基本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会那么强调这样一个怨呢,埋怨的情绪呢?诶,你怎么这样呢?就是我们,实际上怨也是我们返照自己,也是最容易产生的一个情绪。就是差不多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过去也是,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因为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就是,完全满你意的东西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是古人不是讲,“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嘛。那么也就是说,产生怨的渊源是太多太多。而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你看看,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这个因素,它不会产生的恨嘛,对不对?梁冬:对。刘力红: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梁冬:因怨生恨。刘力红:没有这样一个情绪,它更不会产生怒嘛,怎么会拍桌子呢?梁冬:对。刘力红:不会吧?没有这样一个情绪,实际上它也不会产生恼,也不会产生烦。所以这个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梁冬:所以,可不可以这样推论,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刘力红:我想,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那么,所以,我们虽然说恨伤心,肯定心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为什么会产生恨呢?为什么会产生怒呢?它实际上是由怨这样一个情绪慢慢去延伸。所以,如果我们把怨堵住了,或者说,我们把怨除掉了,实际上其它的这四种,它就没有了基础。梁冬:我们想想呵,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这些东西其实,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那种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这可能就是王凤仪先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逻辑,也是今天刘老师来跟我们分享的很重要的一个逻辑。刘力红:我想是,大概是这样。广告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和《思考中医》作者刘力红老师一起来分享,关于生命的一些最基本层面的底层代码的问题。刚才我们讲到啊,怨这种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到它,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我们外界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呢,我们可以就大而皇之把我们的失败,把我们不如意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啊,这个是。那我们从层层推,就除了往下推究之外呢,刘老师,我想往上追究,就是,怨又是怎么来的呢?刘力红:恩,这就是很有意思了。我们要琢磨,就是为什么会产生怨这种情绪?为什么会产生不满意志的这种情绪?实际上这个就是要借助佛家的一个用语,这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梁冬:现在都强调我的地盘听我的……刘力红:对,对,对。这个是,实际上这个是,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梁冬:就这两句话,是吧?刘力红:就就是。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就在“我”上面。梁冬:就觉得我比别人重要?刘力红:啊,对对对,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一切要以我为怎么怎么样?那,实际上这个世界不是为你在运作啊,那肯定就是很多,绝对是多数是不由你的愿,不由你的望嘛。那么,这由此以来,这个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断就源源不绝,就产生了。梁冬: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一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怨气?刘力红:啊,这个是最基本的,我想是最基本的层面。但这个,实际上这个意义还不仅仅是在疾病上面,有一些有怨的人,他不一定就会发生脾胃的疾病。如果他身体方面,说是说,因为他是一个综合因素嘛,“因缘和合”嘛,那么,但它这是一个主因。但是它没有媒介,它这个因也不会成熟。所以,它实际上我认为它是更深层面的意义,所以为什么这位先生请教,最后他要说,“此是成佛大道根”呢?也就是实际上这个“不怨人”,它,但是在疾病上的意义就是,我们杜绝了怨,我们可以基本上来说,可以很大程度上我们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至少,它的主因我们给它抠住了,给它拿掉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就刚刚实际上你,前几次你提到这个问题,实际上他更大的是人生意义上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从怨这里不断往深挖就发现,那什么产生怨呢,实际上就是这个“我”——对自我的这个执着。如果能够把自我铲除掉了,那是什么呢?梁冬:无我?刘力红:无我。无我的境界是什么?梁冬:空。刘力红:呵呵,那就是,从佛的角度那就是菩萨了。所以它这个意义呀,那从儒家的角度来讲,就是君子了。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不可得无所有
大家都在看
不可得无所有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怨恨恼怒烦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 菩萨在线
&&&&&&网站导航※您目前的位置:
> 怨恨恼怒烦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 & 定弘法师:怨恨恼怒烦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 & 造作怨恨恼怒烦的人都是属于瞋恚业,第一个伤自己身体,中医上都懂,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自己的五臟六腑。
& & 怨心,怨气大的人,整天怨天尤人,伤脾胃。现在人脾虚很多,脾为什么会虚?情绪上整天有怨。脾虚的人什么表现?没有力气,体虚,说话气上不来,面色苍白,没有血色,好像常常熬夜的人都有这种情况,脾虚。
& & 恨心强的人,恨意很浓,人家对不起我、伤害我了,我就恨他没完,恨他一辈子,这种人伤心,恨伤心,这心臟系统不好,心血管系统不好,常常出现问题。现在人也很多什么脑血栓、中风,这都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怎么办?把那恨意消除,你心血管系统就健康了。
& & 恼,整天都恼的人,一有不如意的就恼,伤肺。你看《红楼梦》裡面记载,林黛玉就常常恼,贾宝玉一对她不怎么样了,她心裡就很不痛快,常常哭哭啼啼,恼了。所以她怎么死的?肺病死的。
& & 怒,怒气重的人伤肝,所以我们讲整天发脾气,这是肝火太旺了。肝在五行之中属木,火是烧木的,你火太大了,把木头都烧了,那肝就烧坏了。现在人也是常常有肝病,肝炎、肝癌。肝不好的人眼睛也不好,因为肝开窍于目,眼睛花了。所以一个人常常发脾气,他眼睛也不好,特别上了年纪就会出现很多眼病,老花眼、白内障等等。这要细细反省自己,把怒气放下,不要老生气,生气一点好处都没有,伤人又伤己,伤人是叁分,伤己是七分。也办不了事,你情绪一起来,没有智慧,你怎么能办好事?要办好事,总得心平气和,你才有智慧。
& & 烦,整天都烦心,不耐烦,这伤肾。现在肾病也很多,肾虚的、肾气不足的,整天烦。耐烦的人肾气足,肾乃先天之本,肾气伤了,人都会短命的。所以耐烦做事者,他长命;那个做事不耐烦,急急燎燎的,这个人是短命相,福薄。
& & 怨恨恼怒烦都属于瞋恚,要放下,这是愚痴煳涂才会这么做,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生瞋恚,凡是生瞋恚的都是没有智慧。
(文编:妙甜&&责任编辑:王颖)
1信箱手机QQ602992菩萨在线-提供最新最快的佛教资讯 做中国最权威的佛教媒体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5 沪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森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怨变成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