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感染艾滋病后第二天我就把腿摔破了,不会感染什么疾病吧

安徽省HIV感染既往献血人群疾病自然史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安徽省HIV感染既往献血人群疾病自然史研究
【摘要】:
疾病自然史是指在没有药物干预的情况下疾病的自然演变过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自然史是指在没有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从感染HIV到艾滋病(AIDS)发病(艾滋病潜伏期)、从艾滋病发病到死亡(艾滋病生存时间)以及从感染HIV到死亡(HIV感染生存时间)的发展规律。自1981年世界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各国纷纷开展关于HIV感染自然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UNAIDS/WHO专家组在综合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中低收入国家成人HIV感染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年(8~11年)。国外已对HIV感染疾病进展的众多潜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HIV时的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吸烟、营养、与其它疾病共感染等,但除感染HIV时的年龄和人白细胞抗原(HLA)等少数因素已确认为相关因素外,其它尚缺乏足够的证据。
我国对HIV感染既往献血员(FBD)进行的HIV感染自然史研究较少。在山西曾对78例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的中位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初步探讨,调查结果显示其中位生存时间为7.4年,但其样本量偏小,且其调查对象是2002年以前发现的HIV感染者,这些对象由于快速进展出现艾滋病症状到医院就医时接受HIV检测发现的;另外其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仅限于性别、感染年份、感染时年龄等。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HIV感染者免费接受抗病毒治疗已有3年之久。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HIV感染既往献血员抗病毒治疗效果的报道。本研究以安徽省阜阳市HIV感染既往献血员(FBD)为目标人群,对HIV感染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了解安徽省HIV-1感染既往献血员的疾病进展及影响因素;
2.了解安徽省HIV-1感染既往献血员的生存时间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情况。
1.于2005年6月至8月,在安徽省阜阳市招募HIV感染既往献血员294人,按照设计好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艾滋病疾病进展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分析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2.于2005年9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从纳入横断面研究的HIV感染既往献血员中招募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队列组建时筛选了206名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186人进入18个月的队列随访。在队列本底和每6个月随访时,完成1次访谈和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HBV表面抗原(HBsAg)、红细胞容积、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CD4+和CD8+ T细胞计数、CD8+ T细胞反应、中和抗体、血浆HIV-1 RNA(病毒载量)、HIV亚型、HIV-1表型等检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HIV-1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3.于2006年5月至8月,对安徽省阜阳市HIV疫情报告登记系统中1995年和1996年发现的159名HIV感染既往献血员进行死亡情况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高危行为、死亡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利用韦伯函数计算中位生存时间,通过比较实际死亡人数和理论死亡人数来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
1.横断面调查的294名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率(CD4200个/μl或WHO临床Ⅲ/Ⅳ期的人数/纳入研究总人数)为27.9 %(82/294)。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若考虑病毒载量,则血细胞压积≥35%(OR, 0.28; 95% CI, 0.14-0.54, P=0.0002)、CD8+ T细胞计数≥800个/μl(OR, 0.18; 95% CI, 0.09-0.37; P0.0001)、ELISPOT Env≥300 SFC/106(OR, 5.58; 95% CI, 2.13-14.61; P=0.0005)、存在HLA B15等位基因(OR,2.17, 95% CI, 1.06-4.44; P=0.0341)与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有统计学意义;若不考虑病毒载量,则血细胞压积≥35%(OR, 0.27; 95% CI, 0.14-0.51, P0.0001)、淋巴细胞计数≥1200个/μl(OR, 0.04; 95% CI, 0.01-0.29; P0.0001)、ELISPOT Env≥300 SFC/106(OR, 3.39; 95% CI, 1.43-8.06; P=0.0056)、存在HLA B15等位基因(OR,2.06, 95% CI, 1.08-3.94; P=0.0284)与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有统计学意义。
2.在队列18个月的随访中,艾滋病疾病进展(CD4200个/μl或WHO临床Ⅲ/Ⅳ期或死亡或进行抗病毒治疗)59人,总进展率为26.85/100人年(95%CI: 20.00-33.70)。第6个月、第12个月和第18个月随访中疾病进展分别为23人、29人和7人,进展率分别为28.26/100人年(95%CI: 15.46-31.06)、34.23/100人年(95%CI: 21.77-46.69)和13.04/100人年(95% CI: 3.38-22.70)。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中,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HR, 0.43; 95% CI, 0.26-0.73; P=0.0015)、GHOST(IC50)≥100(HR, 2.64; 95% CI, 1.11-6.30; P=0.0282)、ICS IL-2+ IFN-γ- Tat+Rev0%(HR, 3.04; 95% CI, 1.60-5.77; P=0.0007)与HIV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有统计学意义。
3.安徽省阜阳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既往献血人群HIV感染平均时间为1994年底,中位生存时间为9.7年。当地2003年开始抗病毒治疗后,比预期死亡人数减少65.3%。
1.观察到血细胞压积、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8+ T细胞计数、ELISPOT Env、HLA B15等位基因、GHOST(IC50)、ICS IL-2+ IFN-γ- Tat+Rev与疾病进展有联系。
2.利用韦伯函数估算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既往献血员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7年。当地抗病毒治疗初现成效。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R512.91【目录】:
中文提要4-7
Abstract7-10
第一部分 安徽省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及影响因素12-40
一 安徽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12-2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2-15
2. 结果15-25
3. 讨论25-26
4. 小结26-27
二 安徽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27-40
1. 研究对象与方法27-28
2. 结果28-37
3. 讨论37-39
4. 小结39-40
第二部分 安徽省 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生存时间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研究40-4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40-42
2. 结果42-45
3. 讨论45-46
4. 小结46-47
1. 安徽省 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及其影响因素的横断面研究47
2. 安徽省 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疾病进展及其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47
3. 安徽省 HIV-1 感染既往献血员生存时间和抗病毒治疗效果研究47-48
参考文献48-56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70-7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碧颜;王健;张小平;徐立然;邓鑫;李秀惠;方路;谭行华;毛宇湘;张国梁;;[J];传染病信息;2013年04期
张莹;时景璞;施建春;;[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丹;张可;蒋岩;董培玲;吴昊;强乃英;肖瑶;徐莲芝;;[J];传染病信息;2003年04期
金铭;张可;;[J];传染病信息;2004年04期
邵红,田永芳,彭红,夏志刚,杨飞;[J];地方病通报;2004年03期
王景泉;沈成利;郭彩萍;梁连春;吴昊;;[J];中国全科医学;2006年22期
方蕙,薛以乐,郑晓虹,金子辰,林庆能,潘启超,康来仪;[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何建凡,冯铁建,李良成,陈琳,杨继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1期
刘学宁,冯铁建,陈琳,何建凡;[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年04期
张福杰,郜桂菊,赵红心,宋映雪,姚均,韩宁,卢联合,李鑫;[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4期
杨忠礼,彭红,夏志刚,王丽;[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2期
刘小利;王少杨;翟嵩;庄严;李新红;康文臻;于旭;Marcus ABruce W孙永涛;;[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洪艳;;[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姚彬;胡祥标;;[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黄霞;凌华;毛伟;冯连贵;丁贤斌;周全华;韩梅;李涛;王芳;程磊;廖红文;;[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10期
刘颖;邹雯;王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王丹妮;彭勃;郭会军;李华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04期
李廷荣;李桓;王静;王治伦;吴迪;刘原杰;;[J];重庆医学;2006年10期
王静;徐明华;王治伦;;[J];传染病信息;2006年03期
姚正林;苏惠勇;周俊;尹光芝;杨学文;张国丽;;[J];传染病信息;2009年06期
孙伟;焦艳梅;画伟;刘志英;石英;张彤;吴昊;;[J];传染病信息;2010年06期
康文臻;李媛;庄严;黄德东;翟嵩;赵柯;孙永涛;;[J];传染病信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韩平;耿庆茂;辛天义;庄道民;鲍作义;刘永健;李林;王铮;刘思扬;李敬云;;[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宋娜丽;段呈玉;李艳萍;王莉;赵竞;方路;马克坚;;[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危剑安;宋春鑫;金燕;周伟;黄霞珍;孙利民;刘婧;薛柳华;李冀湘;;[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廖华乐;张敏;何秀榕;;[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赵素元;阿里木;杨晓筠;庞秀慧;;[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暨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危剑安;宋春鑫;金燕;周伟;黄霞珍;孙利民;刘婧;薛柳华;李冀湘;;[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蓝光华;[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张明顺;[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吴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李文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赵飞;[D];郑州大学;2011年
王丹妮;[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杨凤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许铭炎;[D];汕头大学;2004年
许奕华;[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钱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靖;[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唐慧;[D];石河子大学;2010年
史传奎;[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唐慧;[D];石河子大学;2010年
许美振;[D];广东药学院;2010年
赵稳;[D];广州医学院;2010年
张德梅;[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涂杰;[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陈媛媛;[D];郑州大学;2007年
宋丽军;[D];昆明医学院;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谢世平;陈建设;刘爱华;李素香;彭勃;祝应俊;陈晓辉;侯明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0期
姚钦江;梁欣;马卫国;韦良宏;黎灿;黄自群;黄丽静;王广银;;[J];广西医学;2011年05期
张坚生;聂静敏;何浩岚;蔡卫平;;[J];传染病信息;2012年06期
李侠;雷素云;劳云飞;陈庆玲;李惠琴;;[J];传染病信息;2012年06期
王盟;庞琳;吴尊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2期
王爱霞;王福生;王清玥;王健;冯铁建;卢洪洲;孙洪清;孙永涛;叶寒辉;李太生;李兴旺;刘正印;邢玉兰;何云;汪宁;吴昊;吴南屏;张福杰;周曾全;宫恩聪;赵红心;赵敏;唐小平;徐莲芝;徐小元;曹韵贞;康来仪;蒋岩;蔡卫平;樊庆泊;潘孝彰;;[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东民;[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伟;[D];苏州大学;2009年
邓西龙;[D];广州医学院;2009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蒋忠胜;[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忠礼,邵红,夏志刚,彭红,姜海娟;[J];地方病通报;2003年03期
朱彪;[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年06期
王福生,金磊,刘明旭,洪卫国,施红,雷周云,Wang Jiming,杜清友,侯静,张冰,蒋建东,汪悦,李跃旗,徐安龙,徐东平,刘发军;[J];科学通报;2001年07期
方蕙,薛以乐,郑晓虹,金子辰,林庆能,潘启超,康来仪;[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7期
王哲,韩卫国,王春俭,李宏,崔为国,薛晓玲,苏玲,刑辉,龚新昌,邵一鸣;[J];中国艾滋病性病;1999年04期
张福杰,郜桂菊,赵红心,宋映雪,姚均,韩宁,卢联合,李鑫;[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年04期
陈铁龙,桂希恩,邓莉萍,Caroline Teter,孙静;[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年04期
吴南屏,刘克洲,朱彪,陈智,吴灵娇;[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03期
郑锡文,张家鹏,王小善,段松,曲书泉,段一娟,张桂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1期
林旭东,徐莲芝,裴丽健,董温萍,强来英,邵一鸣;[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傅承主,方积乾,柳青;[J];生物数学学报;1996年S1期
李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年05期
柳青,方积乾,胡孟璇;[J];中国卫生统计;1997年04期
杜江,杨青,李晓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年02期
梁万年,王存亮;[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08期
董卫;[J];辽宁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雷秉钧;[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年03期
魏承毓;[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章扬熙;[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年04期
吴春容,曹世奎;[J];中国社区医师;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顾继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聪;[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什么是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_百度知道
什么是易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危险行为的献血者
提问者采纳
一般特指有危险性行为经历的献血者。从我们长期回答有关献血问题的情况来看,不少年轻人在经历了危险性行为之后去献血,以希望通过献血检验是否合格来验证是否受感染。由于各种传染病在侵袭人体后到检验结果呈阳性前有一定时间的“窗口期”,而在窗口期献血,尽管检验的结果呈阴性,但血液里已有致病的病毒或病菌。如果伤者、患者使用了这些带病毒或病菌的血液,就会被感染致病……所以,发展无偿献血,还要发展固定的有良好卫生生活习惯的献血者队伍,以确保输血的安全。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经历了危险性行为之后去献血,以希望通过献血检验是否合格来验证是否受感染”这是对血液安全的极大威胁。所以说,献血是安全的,但用血理论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是不是就是说容易感染到或容易感染别人经过传播的疾病的献血者?..字面意思~
献血者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采血车献血`会不会感染什么疾病????_百度知道
在采血车献血`会不会感染什么疾病????
安不安全啊???那针头什么的是不是一次性的????
提问者采纳
安全呀,我都献了6次啦,没事的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献血对人体有那些好处
定期献血者无论男女都显得精神饱满,健康明朗,这样的身心状态,无不得益于献血的好处。以下的献血之益也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献血的理由。发现没有,定期献血者无论男女都显得精神饱满,健康明朗,这样的身心状态,无不得益于献血的好处。以下的献血之益也是吸引成千上万的人献血的理由。
定期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关专家对反复献血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变学各项均值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而尤以红细胞压积最为明显,提示反复献血组的血液粘滞性下降;而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正常值高,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着高粘血症。因此,反复一定量的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经常献血可降低血脂。人们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 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可预防心脏病。科学研究证实,从不献血者比经常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专家们对此解释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大为降低。因此,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
可减少癌症发生率。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过高又绝非好事。那么,人类如何排出过多的铁质以减少罹患癌症的几率呢?医学专家认为,惟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铁质。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人可以定期献血,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适量献血有益长寿。科学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更长。
献血应注意哪些事项
据科学测定,成年健康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所失去的血细胞在30天内就能得到全部补充。因此,只要遵守科学献血原则,所有顾虑都可丢掉。
● 献血前一天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放松心情。
● 献血前应把手臂特别是肘部采血部位清洗干净。
● 献血前两餐以素食为主。
● 献血后观察5~10分钟再离开采血室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
★ 半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者。
★ 妇女月经前后3天、妊娠期、流产后未满6个月,分娩及哺乳期未满1年者。
★ 感冒、急性胃ρ撞∮ 绰?周者,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未满1月者,肺炎病愈未满3个月者。
★ 某些传染病:如痢疾病愈未满半年者,伤寒病愈未满1年者,布氏杆菌病愈未满2年者, 疟疾病愈未满3年者。
★近5年内输注全血及血液成分者。
★ 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阑尾切除、疝修补术、扁桃体手术未满3个月者。
★ 皮肤局限性炎症愈合后未满1周者,广泛性炎症愈合后未满两周者。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不过,对人体来说,血是最珍贵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献血能否对身体有伤害,为何有利于健康等。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许莹大夫。
记者:献血后如何防止针孔向外流血?能否马上离开献血室?
许莹:大夫拔针后,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住针眼处的止血棉球及上方5分钟以上,不要屈肘,以免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阻力,使血液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献血后应到休息室休息,观察5~10分钟,若无异常情况则可以离开,离开前领取无偿献血证和纪念章。
记者:成年人体内大约有多少血液?平时体内血液如何分布?
许莹: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行调节,以保证人体各系统正常运转。
记者:献血会伤害身体吗?
许莹:有人担心献血会伤害身体,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相反,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一是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二是人体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时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只要不超过血储存量就不会伤害身体,还会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
记者:贫血是血量不足的表现,献血意味着体内血液减少,那么,两者有关联吗?献血会不会导致贫血呢?
许莹:贫血与献血没有任何关联。贫血是一种病症,对于患有贫血病的人在献血查体时,就会被检查出来,不能参加献血。而献血必须是身体健康、血量充足的人。献血只是血液的暂时少量减少,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不影响人体血液的再生功能。所以,献血不会导致贫血。
记者:献血反应是怎么回事?发生献血反应对身体有影响吗?
许莹:所谓献血反应,是指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出现了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献血反应,如不及时对症处理,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状况。有关专家在两年里,观察了数万例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占献血人次的0.2%。所有人次经对症处理后,献血员均恢复正常,无任何后遗症。这些发生献血反应者均在献血接近400毫升或在献血后发生。其中发生反应的男性只有女性的1/6。可见,女性献血发生反应的几率较高。
记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有哪些?怎样预防?
许莹:由于献血者的个体差异,在献血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献血反应,但几率很低。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神过度紧张:对精神紧张者,在采血过程中与其聊天分散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献完血,下次就不那么紧张了。
(2)空腹献血:先让其喝些糖水,或吃些可马上提高血糖的素食,然后献血。
(3)过度疲劳或夜间睡眠差:休息好再献血。
(4)采血不顺利: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
(5)献血晕厥(实际是晕车症状的继续,献血是诱因):可喝点热水,吃些可口食物,如水果等,到户外散散步,呼吸些新鲜空气,症状消失后再献血。
献血者必备哪些体格条件
正常成人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毫升,最多不超过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要想有能力将血液这份生命的厚礼馈赠他人,献血者要具备以下体格条件:
★ 年龄:18~55周岁。
★ 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 血压:12-20/8~12Kpa,脉压差:≥4Kpa(千帕)。或:90-140/60-90mmHg,脉压差:≥30mmHg。
★ 脉膊: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 体温正常。
★ 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 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 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 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 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献血感染艾滋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