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黄芪功效的功效

黄芪水 喝黄芪水的12个好处
本文导读:中医方面认为,黄芪性温,能够达到很好的补中益气、消毒利尿的作用。喝黄芪水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利。那么喝黄芪水有哪些功效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感冒,总体上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在这里先讨论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祖国医学称&q…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肿、利尿等等作用,并且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黄芪了。现代医学发现,黄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有着很好的调养作用。黄芪的最常见用法就是泡水喝,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说说喝黄芪水的好处有那些?
  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哪些?
  第一:强壮身体
  科学家曾经做过时间,让动物服用黄芪水。结果发现,服用黄芪水之后的动物,体重增长比没有服用黄芪水的动物要快的的多,并且体内含有的与血清总蛋白也有明显的增长。这类的动物放入水中游泳坚持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日常的尿液也增加了。
  第二:增强心肌收缩力 胃炎
  通过上文的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强壮身体之外,还包括了加强心肌收缩力,能够有效的循环出现衰竭的情况。如果是患有实验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黄芪水们能够有效的减轻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第三:治疗身体困倦、气短的情况
  在中医方面认为,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会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的小时。如果增加适量的防风、生姜等等一起用水煎服,还能够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能力,有效的预防身体出现的情况;如果增加适量的浮小麦与麻黄跟,用水煎服之后能够有效的治疗身体出现盗汗的情况。
  第四:治疗高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
  第五:缺铁性心脏病
  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五十克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科学家为此还做过实验,发现黄芪和丹参片进行对比,发觉黄芪的效果要好得多。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能够缓解心绞痛的情况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许多的客观指标,对于令身体恢复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黄芪水的好处,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
  第六:记性肾小球肾炎
  将北黄芪放入开水中冲泡,然后当作茶来喝,每天喝一次,二十天为一个疗程,痊愈的效果非常的好,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欢迎。
  第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
  将准备好的五十克的黄芪放入开水之中冲泡半个小时的时间,然后单做茶水来喝,每天喝一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自然就治好了。
  第八:银屑病
  这种疾病可以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四种中药各准备三十克,然后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治疗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所以绝对值得信赖。
  第九: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肿。面色蜡黄的情况,所以可以喝黄芪水,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现下至溃疡的情况,那么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参效果更好。
  第十:慢性鼻炎
  将黄芪和白术、防风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虚汗、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等疾病。喝黄芪水的好处有哪些,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鼻炎哦!
  第十一:骨质疏松症
  如果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那可以适当的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这样可以有效的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第十二:脾气虚证
  和黄芪水的好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了治疗脾气虚证。常见的脾气虚证主要表现为人体精神倦怠、气短、痰多等等情况。将黄芪和党参、白术、茯苓等等一起煎水服用,能够有效的治疗脾虚的情况。
  喝黄芪水的好处很多,不仅能够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壮,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我国的历史之中,很多人都曾经受到了黄芪的&帮助&,例如曾经将文学家胡适从病危中拉回来。
  日常喝黄芪水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并且能够达到很好的益气补中的作用。如果身体出现了水肿、湿气过重的情况适当的喝一些黄芪水效果非常的好。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适合喝黄芪水,所以在事前一定要做好区分,不要盲目的乱喝。患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症,适当的增加不同的中草药,这样才能够令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避免受到病痛的折磨。(99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王清惠)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当前位置: >
性甘;味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禁忌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黄芪的根补气效力较强,对全身之气都有补益作用。《神农本草经》中将黄芪列为补气上品,以豆科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等的...
黄芪桑蛸粥 【组成】黄芪2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桑螵蛸10个。 【制法】将前3味加水500毫升,煮至...
黄芪粥 【组成】黄芪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食之。 【...
黄芪的药用历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了,但凡对中医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黄芪是一味良药,而在名目众多的中药材里,唯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从这句诗中我们所知道的“王孙”其实是一种中药的别称“黄芪”。同样有着跟“黄芪”功...
中药黄芪在古代被称为黄耆,还有戴糁、百本、箭芪、二人抬等别称,是豆科草本植物黄芪的根。据说有一位名叫戴糁的老人...
黄芪,又名黄耆、北芪,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黄芪是是中药补气药中最为常用,且功效显著的一味药物,除能治疗因气虚...
生活中,当我们感觉提不起劲,心绪不宁,浑身不适的时候,我们不如平心静气的冲泡一杯茶来安抚自己的心境。从古至今,...
自古就有“灵芝北芪”之说。相传药王孙思邈从中年时期就服用灵芝和黄芪,从而让人们见证了他长寿的一生。所以我们可以...
生活中,不少人以为养生保健就是身体没有疾病就达到目的了。其实养生之道同样离不开气血的调理以及气血的补充。所以我...
原料: 鲈鱼600克,黄芪25克,干红枣20克,姜5克,料酒5毫升,盐...
材料: 母鸡1只(约重1500克)、党参50克、黄芪50克、红枣10克...
材料: 鲈鱼1条、黄芪、糯米、生姜、盐、香油、味精各少许。 作法: 鲈...
原料 生黄芪30克,红枣6粒,大米l00克。 调料 红糖2大匙。 做法...
材料: 山药20克,黄芪15克,桂圆肉8克,羊肉80克。 做法: 将羊...
材料: 黄芪20克,山药15克,糯米3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将黄芪...
材料 生黄芪15克,浮小麦40克,炒白术10克,防风10克,粳米50克...
材料 黄芪15克,羊肉100克,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盐3克。 做...
材料 生黄芪60克,乳鸽1只,盐、生姜、料酒、味精各适量。 做法 洗净...
做法 母鸡一只、黄芪50克,加调味料适量,共炖至鸡肉熟烂,食肉饮汤。 ...
做法 鲤鱼一尾切花刀,在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白糖在油锅中炒成枣红色时将...
做法 黄芪30克、人参5克冷水浸泡30分钟后放入沙锅,加水250毫升,...
做法 黄芪50克在沙锅中加水100毫升煎20分钟后取汁,葱、姜、酱油、...
做法 牛肚一只洗净切片,黄芪片32克与小茴香、花椒装入调味袋中。锅中加...
做法 乌骨鸡一只在沸水中氽3分钟,捞出去血沬,黄芪50克浸软切片,与葱...
材料: 大虾10个,生黄芪15克。 做法: 将黄芪和大虾一起放入沙锅中...党参的功效与作用_补虚药_中草药网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潞党、防党科名:桔梗科英文: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药性:甘,平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主治: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用法:煎服,9至30克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干燥根。秋天采挖,洗干净,然后再晒干。
党参的功效与作用
党参具有益气补中,生津养血的作用,是经常使用的补气中药。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党参味甘性平和,补中益气生津多。四肢无力饮食佳,声音低微效更卓。
党参药理作用
1、镇静解热:党参有镇静作用。可以改善记忆,抗惊厥和解热作用。
2、降血压作用:能扩张周边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心功能与保护血管内皮。
3、降血糖作用:党参能对抗胰岛素性低血糖。
4、增进造血功能:党参能令红血球和血色素增多,白血球减少,有降血脂作用。
5、解痉作用:党参能抑制离体胃肠应激性。而促进胃粘膜溃疡愈合。
6、保肝作用:党参对肝损伤有保肝作用,增进乳糜管吸收。
7、抗利尿作用:党参可以使其大鼠尿排泄减少。引起大白鼠离体子宫收缩。
8、抗疲劳:党参能提升动物的游泳能力,抗疲劳。党参可增加动物体重23%。
9、抗肿瘤作用:党参煎剂和环磷酰胺有协同抑制肿瘤与减少转移等作用。
党参应用明细
1、党参为经常使用的益气补中药,用于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吸收消化功能低下,四肢倦怠等症。
2、党参有补益肺气,痰镇咳的作用,用于治肺气亏虚,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证。
3、党参能益气生津,用于治热病伤津,气短口渴。党参能益气生津。
4、党参有养血补气的作用,用于治血虚面色萎黄或者气血两虚,头晕心慌。
5、党参有促进造血功能与提高体质,用于辅助抗癌治疗,促进造血功能,提升白血球,降低化疗放疗不良反应。
6、用于治肾炎,可降低尿蛋白排出。
党参的治病验方
1、用于肺气亏虚导致的气短喘咳,言语无力,声音低微等症。可用200克,党参100克,黄芪100克,100克,200克,80克,炼蜜为丸。
2、用于气津两伤之证,比较适用于多汗,体倦气短,咽干口渴,配伍,五味子同用。治气血两虚证,可用当归10克,5克,药8克,熟地黄15克,党参12克,白术10克,3克,5克,用水煎服。
3、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党参30至60g,放进250ml清水中煎至100ml,早晨和晚上各一回,在月经期行经的第一天开始连续服用五天。
4、治疗老年气虚:党参250g,洗干净隔水蒸熟,每天两回,在吃饭前嚼食20g,可以久服。
5、治疗产后出血,脸色苍白党参120g,用水煎服。
6、治疗年老或者病后气血衰弱无力:党参500g,洗干净,去芦头切片,放进沙锅或者铝锅里,加适量的凉水(浸没党参为好),1小时后用稳火煮30至40分钟取浓汁,共依法煮四回,最后去渣,把四回所得药汁合并摇匀,然后用旺火加温浓缩,待部分水份蒸发,药汁稠厚约500ml时放入适量的白糖,趁温搅拌均匀成膏状。每天早晨和晚上各10ml,用温热水冲服,儿童适当减量。
7、治疗脱肛:党参15g,甘草5克,当归12g。把三样放进600ml清水中,煎至200ml,每天两回,口服。
8、糖尿病:党参15g,30g,元参,沙参各10g,12g,30个。用水煎服。
9、高血压:黄芪15g,党参18g,白术,桃仁,自芍各10g,炙甘草6g,龙骨,各24g。用水煎服。
党参保健食疗方法
党参红枣炖排骨
党参30g,红枣8枚,排骨500g,姜,葱,盐,味精,胡椒粉,料酒各适量的。把党参洗干净,切成片;红枣洗干净,去核;排骨洗干净,剁成段;将排骨,党参,红枣,姜,葱,料酒放进锅里,加入清水适量的,置大火上烧开,然后用小火炖熟,汤熟时放入盐,味精,胡椒粉。
党参黄芪煲兔肉
养阴补气益胃健脾
兔肉250g,党参30g,黄芪30g,30g,红枣5枚洗干净,和兔肉块一起放进锅里,加适量的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两小时至熟,放盐调味。
参芪白米粥
补气虚益虚损抗衰老
党参20g,炙黄芪30g,粳米200g,适量的白糖。把党参,黄芪用水湿润切成片,加水煮提取两回,提取浓缩药汁50g。粳米洗干净加水煮粥,待粥熟时加入党参,黄芪浓汁,再煮片刻,最后放入适量白糖。
益气补血宁心安神
党参15g,15g,米酒500ml。把党参,枸杞子洗干净,干燥后研成粗末,放进细口瓶里,加入米酒,密封瓶口,每天振摇一回,浸泡7日以上。每回服15ml,早晨和晚上各服1回。
党参养营汤
党参30g,麦门冬15g,五味子10g,生熟地各10g,当归15g,白芍l5g,陈皮10g,10g,甘草5g。用水煎后服用。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主治大病愈后气阴两虚而自汗无力头晕等症。
党参升压汤
党参30g,20g,当归15g,枳壳15g,10g,10g,炙甘草10g,每天一剂,用水煎后服用。具有补益气血,驱风宁神的功效。可治眩晕无力等症(贫血性,感染性,直立性,原因尚不明确性低血压服党参升压汤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党参升白汤
潞党参30g,黄芪20g,花粉20g,鸡血藤30g,水煎两回,取300ml,分三回温服,连续30日。具有补益气血,升高白细胞的功效,可治肿瘤放疗,化疗所导致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等症。
党参注意要点
1.党参最比较适用于虚寒证,实证热证不宜应用党参。
2.党参反藜芦,党参与藜芦不能同用。
3.党参经常使用量为10至30g。但是用量过大(每剂超过60g)很有可能出现心前区不适感与心律不齐,其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其他文章推荐
栏目热门文章当前位置: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黄芪红枣茶的副作用,黄芪生脉饮颗粒
中药黄芪是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传统认为黄芪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黄芪红枣茶,黄芪注射液,黄芪泡水,黄芪精,春娟黄芪霜,黄芪生脉饮等。孕妇也可以吃黄芪。
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干燥根。根据药材的颜色不同,前者习称“黑皮芪“,后者习称”白皮芪“。
膜荚黄芪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地,蒙古黄芪主产于山西、内蒙、吉林、河北等地。以栽培的蒙古黄芪质量为佳,产于山西绵山者,奉为地道药材,习称“西黄芪”或“绵芪”;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亦为优质产品,统称“北黄芪”。
生长5~7年后,于春、秋二季挖取根部,除净泥土及须根,切去根头,晒至六、七成干,分大小,理直,捆成小捆,再晒干。
圆柱形极少有分枝,上粗下细,长2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略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横切面皮部约为半径的1/3,黄白色,有多数放射状弯曲的裂隙,木部淡黄色,亦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呈菊花心。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以条粗长、皱纹少、断面色黄白、粉性足、味甜者为佳。
功效与作用
味甘;性微温。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证、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浮肿尿少、气虑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以及气虚津亏的消渴等。
1.晚期癌腹水症
临床以健脾利湿为大法,方用炙黄芪、、炒白术、、制、、猪苓、、车前子、砂仁、广木香等。以益气养阴,利湿消肿为大法,方用炙黄芪、太子参、白术、、麦冬、生地、、猪苓、茯苓、广陈皮等。不少病人虽无腹水,但见面浮肢肿,在用药控制住肿瘤同时,在汤剂中加用30~50g黄芪,亦能在3~5日内改观。
中医认为,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瘀,水湿停聚为标,虚实互见。黄芪为补气圣药,气行血行,血行水亦行,气血津液都运行正常了,以上症状自然就会好转,病就好了三分。因此在汤剂中大剂量加用黄芪,同样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慢性肾病
临床用黄芪、党参、茯苓、泽泻、生地、麦冬、莵丝子、、、、丹皮、五味子等,水煎服。或用黄芪沸水冲泡当茶饮,1日1剂,20日为1个疗程,治疗27例,治愈19例,有效6例。
慢性肾病多为肾气不足、肾精亏损或下焦虚寒。水湿内侵,阻滞中焦,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水湿困阻脾阳,甚或脾损及肾,肾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湿浊弥漫。故病位广泛,可涉及五脏和胃、肠、三焦、膀肤等多个脏腑。其中脾肾衰败,湿浊水毒弥漫是病机关键。在以黄芪补肾益气,利水之功,达治疗慢性肾病之效。
3.缺血性心脏病
临床用黄芪、党参,当归、白芍、地黄、茯苓、白术、、五味子、、甘草等。或单用黄芪水煎分3次内服。治疗92例缺血性心脏病,并分别与心痛定和丹参片作对照,结果表明,黄芪组有较好的疗效。不仅心绞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而且能改善心电图、心阻抗图等临床多种客观指标.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中医归属“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常为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当以调阴阳补气血,调整脏腑之偏衰,尤应重视补心气、温心阳为要,故用黄芪配行气血类药物,以达补养心气,鼓动心脉之疗效。
4.脑血管意外中风偏瘫
临床用黄芪、当归、、赤芍、桃仁、、地龙等治疗中风后遗症。或以黄芪、党参、、山萸肉、吴茱萸、、茯苓、白术、桃仁、红花、甘草等疏木补土。有效率为40%~68%。
脑血管意外中风偏瘫多由于气虚脉络痪阻而致经脉不通,肢体肌肉失于气血濡养,废而不用,久之脏腑运化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肤体脉络空虚,瘀阻加剧。治疗本病应紧扣气虚血瘀之病机。大剂量的黄芪配以小剂量的当归有补气生血,以达补气活血之治疗效果。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用黄芪、、白及、桂枝、柴胡等。或用黄蔑、桂枝、、甘草、姜枣等,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养阴益胃、活血化瘀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为78%。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吞酸”、“胃脘痛”范畴。多因肝失疏泄,横犯胃腑;或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或湿热壅结中焦,胃膜受损,均可致溃疡发生。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以黄芪配合诸药疏利气机、益气健脾、淡渗利湿,达益气和中,理气开郁,升降气机之效。若体型消瘦脾胃虚弱者,黄芪不宜大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腹胀和食欲减退。
食用方法及注意
黄芪须多服久服方能见效,黄芪以10~30g为常用范围,大剂量可达120g甚至更多。生黄芪走表,偏于固表止汗,托毒排脓;炙则走里,重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
凡表实那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者,均宜慎用。
易混品、伪品及鉴别要点:
(1)白香草木樨〔为豆科植物白香草木樨的根)圆柱形,长10~15cm,上端直径0.4~1.2cm,下端渐细分枝多,根头部较大,常有z至多个地上的残基。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多细纵纹,皮孔淡黄色,横向延长。质坚,折断面刺状,切断面皮部灰自色至灰黄色,术部淡黄色或黄色。气微弱而特异,味微甜。
(2)紫花苜蓿(为豆科植物紫花苜蓿的根)圆柱形,长10~50cm,直径0.5~0.8~2cm,分枝较多。根头部较粗大,有时具地上茎残基。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皮孔少且不明显。质坚而脆,断面刺状。气微弱,略具刺激性味微苦。粉末厚角组织中有草酸钙棱晶,导管主要为细螺纹及网纹导管。
(3)锦鸡儿(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呈圆柱形,长9~20cm,直径1~1.5cm。栓皮多已除去表而浅黄色,有纵皱纹及残存的徐色横向皮孔。断面皮部淡黄色,木部淡黄棕色。质脆,折断面纤维状。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气。粉末:韧皮薄壁细胞、射线细胞及木薄壁细胞均有明显的壁孔。导管为网纹,亦有多数网纹管胞淀粉粒圆形、类圆形,直径2~15~25μm,脐点星状或裂隙状,层纹明显。
黄芪有什么副作用?食用黄芪常见的副作用就是面红、心烦、口干舌燥、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上火”症状,食用黄芪应从小剂量开始,酌情增加用药量。并配伍其他药物食用。
孕妇可以吃黄芪,但每天用量不宜过大。
下载次数:0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本站词条内容(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
关注微信,更多精彩!
关注微信,更多精彩!
合作咨询:
&&&客服邮箱:女人世界北芪专题为你讲解有关北芪,北芪的功效与作用,北芪的副作用的相关知识。北芪,即黄芪,常用中药之一,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产于中国的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采挖,出去须根几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北芪的功效与作用
北芪的副作用
女人世界 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黄芪功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