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聊了怎么办办??

心理:无聊真的那么“无聊”吗?(图)_新浪星座_新浪网
心理:无聊真的那么“无聊”吗?(图)
无聊真的那么“无聊”吗?
  普希金说,一切有理性的动物都会无聊。无聊耗费着生命,让人无所适从,它可能演变为厌恶、愤怒、甚至绝望。但同时,无聊却是生命的留白,有着无聊自身的意义。“今夜我很无聊”的喟叹可能焦虑、困惑着无数人,可究竟无聊从何而来,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无聊呢?
  一、无聊是什么?
  如果问你,无聊是什么,你可能很难回答。这是一种无可名状的情绪状态,一种空虚和痒。排队等待、听某个冗长无趣的讲座、坐火车时手里没有手机或者报纸,无聊就会入侵,让人难以忍受。
  的确,无聊可以被形容为一种情绪,一种在枯燥乏味、在劫难逃的情境下,让人产生束缚、受限的感觉,最终产生孤立周边环境和脱离时间的正常进程。心理学家对它的定义是:产生于在劫难逃、意料之中的境遇的,一种轻度厌恶的社会情感。其中的关键词是可预测、单调、约束。
  我们不喜欢无聊,因为它是一种没有质感的体验。动物研究表明,动物在可预测性和受局限的情景中产生无聊,随后转变为沮丧、烦乱、愤怒和抑郁。被关在笼子里无聊的鹦鹉会撕扯自己的羽毛,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因极度无聊最终变得异常愤怒的经历也不少见。
  二、无聊来自哪?
  无聊情景对无聊情绪的产生可能是必要的,但是追本溯源,无聊来自于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缺乏,它是一种与愉悦与兴奋情绪紧密联系的脑化学物质。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D4(DRD4)受体基因变体超过7个以上就会引起多巴胺过度消耗,带有这种基因的人就是“无聊”易感者,即他们容易感受到无聊,也因此常追求快感和冒险来弥补常态。同样,注意缺陷障碍(俗称多动症)的孩子觉得周期性的静止极度无聊,因为多巴胺偏低影响了他们对时间的感知,空闲的时间过得极度缓慢,以至需要不断寻求新奇和刺激。
  事实上,当无聊感觉产生时,人们的注意力开始涣散,与自我控制、知觉、语言等功能密切相关的大脑各区域之间交流变少了,就好像是原来统整的大脑各个区域相互分离了。此外,还有大脑岛叶(insula)被激活的现象,而岛叶被称为“时间和欲望的交叉口”,它与情绪与人的时间观有关,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无聊时会产生时间被拉长的感觉。
  三、无聊有功能?
  然而无聊真的是一无是处的么?就像《圣经》里讲的那样,造物主之所以创造黑暗,就是为了让混沌的世界有所区分,因为造物主看到光是好的。其实,常识下消极的事物都总能发掘出它的意义来,人类的各种情绪更是如此--它们不是社会构建的,而是在趋利避害的生命规律之中演化而来的,它们有其自身的生物学和自适应功能。人们通过情绪学会如何最有效的调节行为、以适应外部世界和保护自己。所有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旨在辅助人类成功的驾驭生活,“无聊”也是如此。
  我们定义的无聊,是一种轻度厌恶的社会情感。那么厌恶的情绪会有什么功能呢?伦敦曾开展一个大样本的网络调查:要求人们从几组图片中选择自己认为最恶心的,其中一幅图片与疾病有关,其他几幅与疾病无关。大多数的回答者都认为与疾病有关的那副图片最为恶心。结论就是:人们逃避与疾病相关的事物,因而厌恶是一种回避反应,以保护我们免于疾病。厌恶是我们面临“危险事物”状态下的进化反应,无聊也是一样,只是程度上更轻微,或者作用的方式更隐蔽。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在心理上保护人们远离“感染”的社会情景:那些束缚人的、单调乏味的情景。
  无聊能够滋生对一些腐朽观点的不满,所以可以激发创造性;无聊可以鼓励艺术家去质疑那些已经被接受的东西,去寻求变化;很多时候,灵感的背景总是一大片百无聊赖。一份来自美国大学生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无聊是积极的,它为思考与自省提供了机会。我们也认为,无聊能够驱使你和周围世界之间建立一个篱笆。无聊能够加强我们的自我认知,它提供了罕见的强制机会让你把自己当成别人,或者说,让我们在无聊中对自己更诚实。因为,获得自我认知的过程,总是无聊的。
  无聊的意义还在于它本身重复、冗余、单调之中却代表着纯洁、纯粹的时间感。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邓巴培养无聊,因为他认为无聊能够使时间变慢,并且可能使他的日子变成其原来的两倍长。虽然这显然是一种黑色幽默,但是这种时间感似乎值得被尊重,无聊,本身就是一种对乏味的经历。
  四、无聊怎么办?
  当然,可能,更多时候我们可能不会那么诗意,去认为无聊是人生的留白。我们仍旧会寻找方法驱除无聊的体验。
  无聊的根源还是缺乏有效的刺激,克服无聊似乎也只能在有限的时空里尽可能寻求刺激。这里提供几个研究有效的:
  1、音乐。音乐是一种极其丰富的刺激来源,它能够治愈无聊,功能比你想象的强大。甚至能够使由于无聊不停晃动、折腾的大象感到愉悦。
  2、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刺激脑细胞新生增强神经可塑性,以此缓解慢性的无聊体验。
  3、社交。社会交往是避免无聊的最现实途径,社会交往能够调动诸多智能和情绪,其过程中的及时互动和评价反馈可以,让人避免陷入自我中心的怪圈。
  当然,面对无聊,寻求对话:和他人的对话、和自己的对话、和历史的对话总是有效的,聪明的你肯定有你的办法。
  只是最后,还是想来一个诗意的结尾。
  海子的句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
  想必他当时,是无聊的吧;
  想必,写诗的人,总,是无聊的吧。
&&&&独家声明: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强烈推荐:以下是一些可以当做解决无聊的参与方法:&
1.创造新的挑战;制定新的工作目标,开发新的项目&&
2.寻找下一份工作;寻找工作机会、更新简历,狂发电邮。&
3.写下你的人生目标;选定一个目标今年完成,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具体实施。&
4.阅读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网站,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的。只是请慢慢来,不要一口气都读完了。&
5.整理办公区域;把桌子理理,东西摆放好。有的人喜欢桌子干干净净的只放一台电脑,其他文件、纸张、办公设备什么的都没有:要收拾到这个境界也不容易。&
6.培养一种爱好;比如写博客&在工作闲暇之余。上班的时候可不是什么爱好都可以进行的,比如粘飞机模型&&
7.把工作当游戏;假装你的同事都是坏人,想象你自己是CIA便衣探员。(真够无聊的)&
8.自学;无论是什么,你总能在网上就某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从那里还可以链接到更多更细致专业的网站去。&
9.提高自己的技能;
10.玩数独游戏;打印也好,买书也好,数独游戏是做不尽的。&
11.精心挑选一张桌面图片&
12.做做俯卧撑&
13.休假一到两天&
14.散散步,上个厕所,走动走动,放松筋骨。
15.喝点水,冲杯咖啡
16.打电话给爱人/亲人&
17.读书、读报
18.开始写自己的小说(网络文学因你们而壮大)&
19.打个盹,别上老板看见。
20.创造新的项目或角色&
21.写一封情书(给自己的,也行吧)&
22.做一点理财的小事;比如新开一个储蓄帐户(如果你一个都没有),设置发薪日的自动转帐储蓄,或者研究基金和股票,阅读理财杂志等。
23.写篇博客;
24.做杂事;比如在办公室到处寻找墨水&只要能让你动起来就好。&
25.更新个人资产状况,很多工具,比如Google报表可以在线使用,用来计算财产非常方便。&
26.坐在桌边冥想;有人可能会说这不过是打盹的委婉说法。不过,冥想不是要睡着,而是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整个人慢慢平静下来。有时候太过平静也可能让人睡着&那就是一箭双雕了。&
27.整理文件;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这很无聊,也有的人能从中找到成就感。&
28.清理收件箱;电子信箱或者邮政邮箱都行。&
29.听听音乐;有的歌能振奋人心,用音箱放出来吧,如果你的同事不介意或者用耳塞。&
30.发狂;有时候我们只是需要放松!大声唱歌或者在工作间跳舞,让别人笑去吧!
31.,顺便挣点小钱。
  人总是要去适应这个社会,适应周遭环境,去赏试做各种各样有意义的事情,知日者网的特点是&休闲兼小职,快乐赚小钱&。是否喜欢,只看您的价值观。
  最后忠心祝愿天下无聊人,终获充实!
相关内容:&& &&&一个人能无聊到什么地步?太无聊了怎么办
来源标题:太无聊了怎么办
一个人能无聊到什么地步?2014年《科学》杂志刊登了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先接受电击,电击很疼,他们纷纷表示&如果能花钱买不被电,那我愿意买&。然后,这些倒霉的志愿者需要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待15分钟,房内空无一物,除了电击器。
67%的男志愿者和25%的女志愿者被无聊逼得电击了自己,很多人电了不止一次。
在不愁吃穿的人群里,无聊已是新的&流行病&,91%的美国年轻人觉得生活无聊。但研究显示,&容易无聊&的人,也&容易一生不顺&&&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5倍,还更可能抑郁、更可能焦虑、更可能胡吃海塞,动辄激动愤怒、更加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还容易对烟草、毒品、酒精、赌博上瘾&&&无聊&,可算是&幸福&的大敌。
怎样摆脱无聊?直觉的答案是&刺激&。不过,刺激只能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让你忘却无聊,而且你还需要越来越强的刺激,才能维持这种逃避效应。想要真正摆脱无聊,就得让自己有能力随时进入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耶所说的&心流体验&。
获得心流体验的关键是&集中注意力&。当你面对一个明确目标,清晰知道自己必须采取哪些步骤来达到目标,而你的个人能力与需要挑战的难度恰好相当时,就有机会进入一种全神贯注的专注状态。这一刻,你&心无杂念&,情绪、意图和想法相互配合。事情做到尾声,你才恍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而当你回顾自己刚才的成果和体验时,会不自觉地心生感激与快乐之情。
在刺激过载的世界,要用专注打败无聊,不妨从清理手机做起&&删掉不重要的APP,关掉不重要的提醒,确保自己能注意到重要的提醒。然后,专注在你眼前的工作上。(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刘洪昌(QF0001)
女性消费者在服装鞋帽、美容护肤、美体健身以及化妆品销售等领域最易产生消费纠纷。
女人节马上就到了,你知道北京那些地方对女性朋友有优惠么?
中新社记者进入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探访风景如画的西沙海域。
一年一度的女神节即将来临,想好送什么礼物给心爱的她了吗?12-2812-2807-1207-1207-1207-1207-1207-1207-1207-12
大胆艺术图片大胆艺术图片
经典搞笑图片经典搞笑图片
带有谐音的笑话
要求:pr≥3 ,笑话、搞笑图片、无聊类网站(不符合条件者勿扰)。
我们一直在进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无聊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