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键长度与基因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吗

本站绝大部分资源都是原创或是热心网友上传,如有同类站要转载,请先征求站长或网友同意!!!
版权所有[QQ名称随想吧]所有,我们一直用心在做,相信我们会做的更好!我的个性网名,我做主!MEGA4.0能对不同长度的DNA序列建树吗?_百度知道
MEGA4.0能对不同长度的DNA序列建树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我认为和长度没有关系,当然别差得太多,否则建出来的树也不说明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dna序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叶绿体教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基因工程有关工具酶的专题
上传: 皮宪诚 &&&&更新时间: 12:43:42
基因工程有关工具酶的专题 一、选择题 1.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 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 by,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y和600 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2.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图1。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图3。该DNA分子的结构及其酶切图谱是
& & & & & & & 3.在DNA测序工作中,需要将某些限制性内切酶的限制位点在DNA上定位,使其成为DNA分子中的物理参照点。这项工作叫做&限制酶图谱的构建&。假设有以下一项实验:用限制酶HindⅢ,BamH I和二者的混合物分别降解一个4kb(1kb即1千个碱基对)大小的线性DNA分子,降解产物分别进行凝胶电泳,在电场的作用下,降解产物分开,如下图所示: 据此分析,这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在该DNA分子上 的限制位点数目是以下哪一组? A.HindⅢl个,BamHI 2个&&&&&  &&& B.HindⅢ2个,BamHI 3个 C.HindⅢ2个,BamHI 1个&&&&  &&&& D.HindIII和BamHI各有2个 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A.3&&&&&& B.4&&&& C.9&&   D.12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 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 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一,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一&GATC一。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质粒用限制酶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I切割 & B.质粒用限制酶II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I切割 & C.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切割&&&&&&&&&&& D.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II切割 7.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 A.1种&&&&&&&&& B.2种&&&&&&&&&& C.3种& &&&&&&& D.4种 8.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 & & 限制酶1:&&&GATC&&;&&&&& 限制酶2:&&CATG&&&; & & 限制酶3:&&G&GATCC&&;&&& 限制酶4:&&CCGC&GG&&; & & 限制酶5:&&&CCAGG&&。 & 请指出下列哪组表达正确&&&&&&&&& & & A.限制酶2和4识别的序列都包含4个碱基对&& & B.限制酶3和5识别的序列都包含5个碱基对 & C.限制酶1和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9.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
& A.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一AATT一 & B.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 C.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 D.BamHI和Bg lⅡ;末端互补序列一GATC& 10.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有BamHⅠ或EcoRⅠ或PstⅠ的酶切位点。现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下列各种酶切位点情况中,可以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的是
& & & A.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B.1 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C.1 为PstⅠ,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BamHⅠ D.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PstⅠ,4为EcoRⅠ 11.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 D.①④③② 12.下列各项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 A. 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 C.c--RNA聚合酶&&&&&&&&& D.d一目的基因 13.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 B.②处的碱基缺失将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14.右图为重组质粒形成示意图。将此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然后将大肠杆菌放在四种培养基中培养:a-无抗生素的培养基,b-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d-含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生长的是 && A.a 和d&&&&&&&&& &B.a和c&&&&&&&& &&&& && C.a和b&&&&&&&&&& D.b和c 15.质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工具,某质粒上有两种抗药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a、b、c为三个可能出现的目的基因插入点,如左下图所示。如果用一种限制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处理后,再合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某高等植物受体细胞后,用含有药物的培养基筛选受体细胞,预计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
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
& A.如果出现①结果,说明两个抗药基因都没有被破坏,转基因实验获得成功 B.如果出现①结果,说明限制酶的切点在c点,目的基因接在c点的断口处 C.如果出现①或③结果,说明转基因实验失败 D.转移到受体细胞中的a、b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规律 16.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上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的细菌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是c;②是b;③是c&&&&&&&&&&&&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17.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右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右图示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 18.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断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特殊(如右图),由此可推知这四个儿女的基因型(用D、d表示)正确的是 && A.1号为XdXd&&&&&&&&&&&&&& B.2号为XDY&&&&&&& && C.3号为XDXd&&&&&&&&&&&&& &D.4号为DD 19.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若要得到一个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含重组DNA的细胞,应选用的质粒是
& & & & & & & 20.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先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 &
若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请分析溶液中靶序列为 A.AGCCTAGCTGAA&&&&&& &&&&&&&&&&&&& B.TCGGATCGACTT&&&&&& && C.ATCGACTT&&&&&&&&& &&&&&&&&&&&&&& D.TAGCTGAA 21.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 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A、B、C 、 所指。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 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 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 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 A.4&&&&&&&&&&&&& B.8 &&&&&&&&&&&C.6&&&&&&&&&&&&&&&& D.7& 22.下表为几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点,下图所示,抗原基因用EcoRⅠ和AluⅠ酶切,载 体质粒上有EcoRⅠ、SmaⅠ、PstⅠ酶的识别位点,但只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再通过DNA 连接酶形成重组质粒T。若再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重组质粒T,将可得到DNA片段的种类 数是 &
识别序列和
A.1&&&&&&&&&&&&&&& B.2&&&&&&&&&&&&&&& C.&&&&&&&&&&&&&&&& D.4 23.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 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点是 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 B.CTTAAG,切点在G和C之间 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 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 50.用DNA连接酶把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识别序列和切点 & 是-&GATC-)切割过的质粒和被限制酶Ⅱ(识别序列和切 & 点是-G&GATCC-)切割过的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后,该重组 & DNA分子如右图所示,该重组DNA分子能够再被限制酶Ⅱ & 切割开的概率是(&& ) A.1/2&&&&&&&&&& &&B.7/16&&&& &&&&&C.1/16&& 24.用限制酶切割一个DNA分子,获得一个目的基因时,被水解的磷酸二酯键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25.下表是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
分子手术刀
分子缝合针
提供目的基因
大肠杆菌等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等
提供目的基因
& 二、非选择题 1.图为某种质粒表到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I、BamHI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R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I、BamHI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 据 图回答: (1)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该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 、 &&&&&&&&&&&&&&&&&&&&&&& 、&&&&&&&&&&&&&&&&&&& 三种 。若要从这些连接产物中分离出重组质粒,需要对这些连接产物进行&&&&&&&&&&&&&&&&& &&&&&&&&&&&&&&&&&&&&&&&&&&。 (2)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 . (3)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 。 2.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
第一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第二步水解
产物(单位bp)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
1900&& 200
&800&&& 600
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
1900& &600
800&&& 500
1000&& 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
1900&&& 1000&&& 800&&& 600&&& 500&&& 200
该实验设计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______个和_____个。
根据表中数据,请在下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 &
已知BamH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AGATCC//TCTAGG&和______________序列明显增多,该过程中DNA连接酶催化_________键的形成。 3.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圈l、圈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1)一个图1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 & (3)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rnaⅠ切割,原因是&& &&&&&&&&&&。 & (4)与只使用EcoRI相比较,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 &&&&&&&&&&&&&&&&&&&&。 & (5)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 &&&&&&&&&&&酶。 & (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ZXX & (7)为了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然后在&& &&&&&&&&&&&&&&&&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 4.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III、BamH I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 种DNA片段。 & (2)图中②表示HindIII与Bam I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I与BamHI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 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 &。 &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人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 对T&DNA的降解。 &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 &。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 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5.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与植物疫苗制备过程相关的图和表。 & & & & & & & & & & & & & & & & & 请根据以上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 。 (2)PCR过程中退火(复性)温度必须根据引物的碱基数量和种类来设定。表1为根据模板设计的两对引物序列,图2为引物对与模板结合示意图。请判断哪一对引物可采用较高的退火温度?__________。 (3)图1步骤③所用的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 (4)为将外源基因转入马铃薯,图1步骤⑥转基因所用的细菌B通常为&&&&&&&&&&&&&& 。 (5)对符合设计要求的重组质粒T进行酶切,。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请根据图1中标示的酶切位点和表2所列的识别序列,对以下酶切结果作出判断。 ①采用EcoRⅠ和Pst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②采用EcoRⅠ和SmaⅠ酶切,得到_________种DNA片断。 6.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 & ③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AACC&& 6-10ADCDA&& 11-15CBABB&&& 16-20ABDC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1)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 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 分离纯化(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载体--载体连接物 (3)启动子& mRNA (4)EcoRI和BamHI(只答一个酶不给分) 2答案:(1)对照(单一变量)(2)3&& 2(3) &
(4)GGATCT//CCTAGA &&&&&&&&磷酸二酯键 3.答案:(8分)(1)0、2&& (2)高&& (3)SmaI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DNA连接& (6)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7)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 4.参考答案:(7分)(1)4&&&&& (2)2 &1&&& (3)复制&&& (4)DNA水解酶 & (5)表面无相应的特异性受体(6)抗性 5答案:(1)耐高温& 2)引物对B& (3)否& (4)农杆菌& (5)①2& ②1 6答案:①
③可以连接。因为由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如图甲中4号为X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X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乙a、b、c、d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名师解析高考押题名校密卷高考冲刺高三提分作业答案学习方法问题人评价,难度:0%如图甲中4号为X病患者,对1、2、3、4进行关于X病的基因检测,将各自含有X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数字代表长度)用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乙a、b、c、d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长度为9.7单位的DNA片段含有X病基因     B.系谱图中3号个体的基因型与1、2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乙图中的个体d是系谱图中的4号D.3与一个X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X病孩子的概率为1/6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百度文库--您的访问出错了
&您的访问出错了
很抱歉,页面没有找到。但是不要着急哦!
检查刚才的网址输入;
直接搜索要访问的内容
到获得解决办法。
©2012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基因工程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