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实与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相矛盾时,该如何选择?

思修选择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思修选择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图文】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与整全人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与整全人生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4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当原则与人情相矛盾时,应该怎么选择呢?我说的就是当二者矛盾时,要照顾人情必然违反规定,会给个人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啊
我原来也有类似的思想矛盾,但现实终归是现实,各种愿望再美好也毕竟只是一种想象,终究代替不了现实的,这个社会离不开人情,离了人情寸步难行啊,所以只要不违反规定和法律,还是要现实一点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这社会 办事情基本都靠关系 靠人情
没有听说原则能找别人办到事的做好人情 以后的事也好办 只要不违犯相关规定 就好了
扫描下载二维码什么是现实生活?&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什么是现实生活?
我们一直都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但却常常不是很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现实的生活。
有时,我们迷茫在对金钱的追逐中,对物质的迷恋里,却忽略了人的感情和精神需要;反过来,有时,我们也会沉溺在对美好感情的回忆里,却忽视了人的其他需求,以为感情就能替代一切,难怪有句歌词说:“我们说好绝不放开彼此牵的手,可现实生活有爱还不够……”现实中有了父母的爱,朋友的爱,爱人的爱,有时却还是觉得无法满足一些其他的欲望,来自物质需求的欲望……这些,其实都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可我却常常忘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感情需求和生理需求是在生活中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
我时常想追求一种纯粹的生活,比如纯粹的爱一个人不用考虑生存问题,纯粹的为了某种精神上的寄托而花费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去守候,我想是受那些琼瑶式爱情小说的影响吧;随着我步入社会越来越深,很累很疲倦的时候,又想干脆就做个现实的女生算了,完全不考虑个人真实情感,为了物质和金钱而努力理性地工作和生活,哪怕知道最后自己一定会落个空虚孤独的下场,也还会用那些已经获得的物质结果来自我安慰和自我嘲讽……可能是受了现实残酷竞争压力的影响吧!&
我不明白我为什么老是想做一个纯粹的人,追求一种纯粹的生活。也许,那样,会让我觉得生活更简单,更容易开心吧!可越是这样,我越容易不开心,因为,生活本身就不是纯粹的,人的欲望本来也不是纯粹的!&
今天,我来上海两天了,住在大学的好友这里,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大学毕业到现在,我们只见过一面,虽然不常常打电话,但感情一如当初般纯粹友好。可是,美好的生活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就这样开心地继续下去。住了两天后,由于一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再加上我的突然打扰,也扰乱了她的一些生活节奏,她心情也开始不好了。于是,我主动提出了搬出去住的建议。我也很难过,没有想到我们之间的感情,会遭遇到共同生活的尴尬,这让我不得不难过地想到很多事情。人的感情,总是在分别和各自生活的时候才最美好,这是距离才产生了美。当感情好的人终于生活到一起后,往往却会因为生活中的小矛盾而影响到感情,不仅仅是和朋友之间,有时候,和自己的父母,亲人,爱人,不也是一样的吗?我以前上大学时,就总结过一条提醒自己的规律:无论是多好的朋友,也是要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现在,应该再补充一点,相互尊重的不仅仅是对方的心理需求,也包括她的生理需求,如生活习惯等。只有这样,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让友谊长期发展的空间吧。这个世界上,到如今为止,恐怕很难再找到那种,为了别人,可以牺牲自己利益的朋友。大家往往都是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去顺便帮助别人或对别人好,就像今天我看了一个叫《正在行动》的栏目,主持人装成一个盲人,要从A站点去B站点,但却没有直达的车,测试看有多少路人愿意从头到尾的帮助他。大部分的路人都是在好心的告诉他行车路线,转车路线,但没有一个人愿意从头到尾帮助他护送他,直到几经周折后的第20多位路人,才终于有了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不但帮他询问了转车的路线,还送他到车站,并要送他过去。
当时,看了这个片子,我的感触也很深,当我看到那个女孩子真诚且快乐的样子的时候,我不禁对朋友说,我以后要多多做一些好事!因为,帮助那些陌生人的时候其实是真的完全不图任何回报的,甚至有时候是会牺牲自己当时的一些利益的,但,我也希望自己去享受和那个女孩子一样的快乐,真诚的快乐和满足。
回头想想,既然,对待陌生人我都想要这样无私地去帮助他,对待我自己的朋友,为什么不能更宽容些的心态去看待呢,自己刚才在写日志之前,还傻傻地难过地哭了很久,一方面是气恼自己扰乱了朋友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在悲哀我们那么深厚的感情却经不起生活的考验。不过,算了,其实自己刚才不是都想通了嘛,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往往都是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顺便来帮助别人的,这就是现实生活。而且,能顺别伸手帮助别人,在这个现实生活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自己还要求什么呢?如果,今天,换个角色的话,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不是也不一定吗?只是,追求纯粹感情的我,似乎还是在感情上受到了一些打击,无法一时很快坦然面对吧。。。。。。也许,这就是我该改变的地方。
只是,我时常无法说服自己的是,当人都变得特别理性,感情不容易大起大落有什么波澜的时候,喜怒哀乐都没有了,什么都可以很淡然地去面对和处理的圣人生活,对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因为,我是个感性的人,我更喜欢感性多一点的生活。我喜欢特别特别怀念某个朋友某段友谊时的感觉,我喜欢自己被光良那些童话般爱情MTV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感觉,我喜欢特意跟LG撒娇耍性子的小性格,我喜欢好朋友很久不见再见面时兴奋得蹦起来的感觉,我喜欢突然的小欲望被马上满足的开心,我喜欢从理性生活轨道里偷来的那一点点的懒散和放纵的开心……我就是喜欢这样生活的人,要让我变得对什么事情都淡然处之,不愠不火,在别人看来我是变得更好了,可是,在我自己看来,我是变得越来越不是我,越来越压抑了。。。。。。那又何苦呢?人生在世,已属不易;现实生活,已经给了我们很多压力,我们,何苦再自己为难自己呢?!
我有时就是这么倔强,当自己无法说服自己要改变的时候,我就会变得很执着!&
后记: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看问题总是很悲观又狭隘。在我提出要搬出去住之后,在我们心底的那厚厚的柔柔的积聚多年的好友感情瞬间迸发出来,我们抱头大哭,也许是哭那往日深厚的友谊,为什么会遭遇现实的尴尬吧……最后,我还是没有搬走,因为,情感的“柔”总是能克服现实的“刚”,我们愉快地在后来的日子里相处着,各自都尽量为对方去改变和忍耐!
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榴莲女主播卓然和你一起看微博!  安妮宝贝:真实的生活是,认真做好每一天你分内的事情。不索取目前与你无关的爱与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评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不伤害,不与自己和他人为敌。不表演,也不相信他人的表演。
  回-笼-觉:真实的生活是,认真打好每一场你正在打的麻将。不想着为上一场赶本,也不想着下一场再赶本。不被旁边的人影响情绪和思路。
  女主播:真实的生活是:你不确定谁是在表演的人。我们身边更多的是不好不坏的人
  @李开复
  一农户在杀鸡前的晚上喂鸡,不经意地说:快吃吧,这是你最后一顿!第二日,见鸡已躺倒并留遗书:爷已吃老鼠药,你们别想吃爷了,爷特么也不是好惹的。——
纳什均衡理论:当对手知道了你的决定之后,就能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所以信息安全很重要。(转自网络)
  未来有潜在危险的鸡,一定要准备好老鼠药
  ---关怀---:故事的结尾,有各种版本:1,鸡服毒了,没留遗书,农户吃了毒鸡也死了。2,鸡连夜逃到美国去了。3,鸡和农户理论:我下了那么多的蛋,
  你是我养活的,你应该好好为我服务.4,鸡在月黑风高的夜半,把农户啄瞎了...
  小狮子是乐天派:鸡的命运为何如此坎坷,太不公平了
  卢欣_LucyLu:一个网友的评论:“哩哩rain:被人包养就是这种结局啊,难不成还指望人给鸡养老送终。”
  女主播:唉,祸从口出的鸡啊
  朱德庸
  我很相信对一个人的直觉,因为直觉是隐藏在人里面的动物性也是一种本能,直觉能让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感受到另一个人所隐藏的本性,那是动物和动物之间本性的互相接触,也许不够客观及理智,但却非常直接而毫无掩饰,而那种直接的感觉就能让人在这虚伪的社会趋吉避凶。
  蓝北星:有些人这个功能已经退化为0
  女主播:我一直是个嗅觉灵敏的人,不知是福是祸。
真实的生活就是
幸福而又忧伤的吧
&&为在台北约访到几米,来自深圳的记者足足用了两个星期。期间,据说他一直在“闭关”创作。21日,记者终于在台北华山创意园内的“几米世界的角落特展”开幕式上见到了他。
&&开幕式开始时,他就静静地坐在记者座位的前一排,个头不高,时而还弯着身子、低下头,默默地听。仪式一路推进,主持人一直没有介绍他,记者也一直以为几米还没到现场。直到主持人邀请他上台演讲时,才突然发现“大师”曾经距离这么近。记者不是他的画迷,第一次看见传说中的他,一位用画笔描绘梦想、吸引无数读者为之疯狂的当红“绘本”作家,真人却是一个那么普通的中年男子,没有机心,低调而淡泊。在台上演讲时,居然只用了两分钟又15秒(用了录音笔记录),时间远逊于其他演讲者。说的最多的也只是“谢谢,谢谢”。私下问他的几个问题,他往往几句话就轻轻带过,简单利落,有时还显得害羞内向。据说,他是用敏锐细腻的心去感受周遭的人与事,将情感、思绪借着“绘本”传达他对大千世界的看法,因此看几米的作品,就能走入他的内心。
&&很多媒体要采访他,但他时间很紧,来去匆匆。以下是一个“绘本”初哥对几米以及他所属的墨色国际公司的访谈。
&&深圳报业集团驻台记者 邸继勇
&&记者:几米老师……
&&几米:别叫我几米老师,因为我已经很老了,请大家别叫我老师,叫我几米就好了。
&&记者:一直以为您的作品是漫画,刚刚公关指正说您是绘本作家。什么是绘本?
&&几米:“绘本”一词来自日语,这个词目前台湾也有争议。有人叫图画书,也有人叫图文书。图文书可能更适合一些,因为图画书主要是就画,而图文书是图跟文配合的。
&&记者:您的名字几米是怎么得来的?
&&几米:几米不是本名,是因为以前在广告公司时都要有一个英文名字,我的英文名字是Jimmy,几米就是从Jimmy翻译过来的,但是因为我很喜欢几何的“几”这个字,所以没有用“吉米”,而是叫“几米”。
&&记者:请讲讲您的创作心得。
&&几米: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就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我的灵感并不是在一般人认为作者会去寻找灵感的浪漫地方发生,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模式会出现。创作的开始都只是为了好玩。我画好玩的故事,没有企图。
&&记者:1995年您得了血癌,生病的经历对创作有没有影响?
&&几米:生病的那一段日子,应该说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回头去看,我的作品也是在那时候出现转折点,开始呈现另一种味道,在欢乐画面之外,有了哀伤、有了无奈,那时候,很多人都说我的作品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可是当时我并不十分相信,不过现在我慢慢发现,也许我在画每一本书的时候,都释放了一些真实的情感,而产生了一种自己特有的味道与风格。
&&记者:是不是这样的经历,让您构建了一个那么幸福而又忧伤的世界?
&&几米:我想,真实的生活就是幸福而又忧伤的吧。
&&记者:您的“绘本”创作方式开始走向多元,您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几米:我个人持开放的态度,很多新近创作都很有趣。特别是台北花博梦想馆内改编“躲进世界的角落”而制作成的偶动画,这个创作让我印象深刻。观众一般只看到成品,偶动画让观众理解整个动画制作的过程、还有道具的变化,带领参观者以细腻的角度看世界。
&&记者:“几米星空特展”刚刚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开始展出。这是您首个登陆大陆的展览,有没有考虑在深圳设展?
&&几米:只要有合适的地方和合作方邀请,我们愿意去任何地方规划设展,与更多的读者分享。
&&相关报道
&&几米要开主题餐厅
&&品牌概念店即将推出
&&几米匆匆离开,记者只能抓着他所属的墨色国际公司的代表问个究竟。
&&记者:墨色国际与几米的关系?
&&墨色国际:墨色是几米的全球独家代理。凡属非创作的部份,如影视戏剧、展览、商品、授权等外围业务,都由墨色规划和处理。几米仅专注于创作的部份。
&&记者:谈谈“几米世界的角落特展”。
&&墨色国际:特展以几米《躲进世界的角落》为文本,邀请台湾与瑞典超过20位设计师共同合作,打造12个世界角落,穿越12个象征时间的出入口,塑造出一个充满神秘和处处暗藏惊喜的几米世界的迷宫。展出内容以几米原画作品、花博梦想剧场几米偶动画幕后制作展示为基础,连结建筑、景观、摄影、家具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玻璃、织品等范畴,勾勒出一个同时具备故事想象与生活态度的展览。欢迎大陆朋友也进入几米世界的角落,放松、漫步、回忆和冥想,细细探索属于自己的心灵角落。
&&记者:谈谈几米未来的新动向。
&&墨色国际:除“几米世界的角落特展”外,“几米走向春天的下午音乐魔幻剧场”将是近期重头戏。音乐魔幻剧场将以综合幻术、歌舞表演及音乐剧的演出形式,另类诠释几米绘本中天马行空的异想世界,是首创的全新表演型态,挤压还原、空中飘浮、瞬间消失等特殊手法都将精彩呈现,带给观众一个超越想象的演出,预计在台湾演出105场。
&&记者:听说几米品牌还会以新的形式延伸?
&&墨色国际:这主要是指未来几米品牌概念店的开展。筹备中的几米品牌概念店不只是一间商店或主题餐厅,而是延续几米创作精神成立一个跨界合作的研发中心与展演平台,以体验、分享、展演和叙事为目标,从空间、家具、餐具、餐点、花艺、灯光、音乐到概念店延伸的外围商品,都将持续与几米的作品和品牌精神对话。概念店餐点的一大特色将会是让大家跟着食物去旅行,从中体验几米作品中完整的故事旅程。
&&记者:这些都会登陆大陆吗?
&&墨色国际:希望有这么一天。
&&几米简介
&&几米,本名廖福彬,1958年出生,台湾著名绘本画家。几米曾在广告公司工作,后来为报纸、杂志等各种出版品画插画,1999年出版《向左走向右走》,获选为1999年台湾金石堂书店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并兴起台湾绘本创作风潮。其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畅销世界。几米的作品也被改编成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和动画,并有绘本主角的人形公仔和众多图像授权产品。
&&新闻延伸
&&4座以几米漫画形象为元素设计制作的户外大型装置12月17日出现在北京三里屯Village,令过往的人穿梭其中,驻足流连。正在这里举行的是“几米星空特展”,其中包括几米漫画集《星空》的60幅原画作品以及14位艺术家的跨界艺术品。“几米星空特展”曾于2009年8月在台北展出,此次为第二次公开展出,也是台湾画家几米首次在北京举行展览。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为12月17日至2011年1月7日。
-------------
曾经听过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旅客在沙漠里走着,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来
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为生命而奋斗。就在饿
狼快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跳
了进去。那井不但没有水,还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
来,昂首吐舌,热切引项以待。他大惊失色之下,胡乱伸手想
去抓到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天从人愿,给他抓到了
一棵横在井中间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处。于是乎上与饿狼,
下有毒蛇,不过那人虽陷身在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总仍
是安全的。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刻,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内。
他骇然循声望去,魂飞魄散地发觉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
齿咬着树根,这救命的树已是时日无多了。就在这生死一瞬的
时候,他看到眼前树叶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
狼,下面的毒蛇,也忘掉了快要给老鼠咬断的小树,闭上眼睛,
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去舐尝那滴蜜糖。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那滴蜜糖。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与浩渺的宇宙相比,人的一生不过在须
臾之间。因此,必须学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体会真正的
快乐。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可能生来富贵,所以有机会
去享受物质生活;有的人可能生来贫贱,整天要为生存而奔波。
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得到属于自己的蜜
糖。贫贱之人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富贵之人却未必快乐,关
键在于如何用心去体会生活,去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
不必被黑暗吓倒,也不必沉浸在梦想之中,时光飞逝如电,我
们能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发现自己的蜜糖,好好地享受它。
客观现实是否存在,或者宇宙是一个幻象?  
  在一九八二年时,一件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 纪最重要的实验。  
  你不会在晚间新闻中听到这件事。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时常阅读科学期刊,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Aspect的名字,虽然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
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
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个现象的问题是,
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
Aspect的发现。
      
  但是它也激发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释。  
  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雷射光束照
射,然后第二道雷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是
当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
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雷射光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会
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
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组织与秩序。    
  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
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像摄影教导我们,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会配合这
项假设。  
  如果我们试著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Bohm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
Aspect发现的解释。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著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
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    
  他说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为了使人们更容易想像出他的假设,Bohm提供了以下的描述:想像一个水族箱,里面有一条鱼。也想像你无法直接看到这个水族箱,你对它的了解是
来自于两台电视摄影机,一台位于水族箱的正前方,另一台位于侧面。当你看著两台电视监视器时,你可能会认为在两个萤光幕上的鱼是分离的个体。  
  毕竟,由于摄
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是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时,你会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
同,但互相配合的转身;当一条面对前方时,另一条会总是面对侧方。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整个情况,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两条鱼一定是在互相心电感应。但是
显然这并非事实。Bohm说这正是在Aspect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的情况。    
  根据Bohm,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现实有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过我们空间的更复杂空间,就像那
水族箱。    
  而且,他补充,我们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份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沈与更基本整体
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
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著其他更为惊人的特性。  
  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
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
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而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一切的分类都是必要的假象,而
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  
  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
间与三度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  
  这表示只要有适 当的工具,将来有一天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
这种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
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来根源,至少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
夸粒子,从蓝鲸到加玛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过的一切。    
  虽然Bohm承认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像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 他大胆地说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它没有包括著更多。  
  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像式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  
  Bohm 不是唯一的研究者发现宇宙是一个全像摄影式的幻象。在脑部研究的领域中,史坦福大学的脑神经学家Karl
Pribram也分别独立地相信现实的全像式本
质。Pribram研究脑部是如何储存记忆,因而被全像式结构模型所吸引。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储存不是单独地限于特定的区域,而是分散于整
个脑部。  
  在一九二零年代的一连串历史性的实验中,脑部科学家Karl
Lashley发现不管老鼠脑部的什么部位被割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仍旧能表现
手术前所学到的复杂技能。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这种奇怪的「整体存在于每一部份」的记忆储存本质。    
  然后在一九六零年代,Pribram
接触到全像摄影的观念,知道他发现了脑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的解释。Pribram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脑神经细胞中,或一群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
横跨整个脑部,就像雷射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上。  
  换句话说,Pribram相信头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相片。  
  Pribram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头脑如何能在那么小的空间中储藏那么多的记忆。曾经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一百亿位元
(bits)的资料(大约是五套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的,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全像摄影也具有惊人的资料储存容量─只要改变两道雷射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
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范过,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块底片上可以储存一百亿位元的资料。  
  如果脑部是根据全像摄影的原理来操作,我们就比较能
了解我们那特殊的能力,能迅速从我们那庞大的记忆仓库中取出所需的任何资料。    
  如果一个朋友要你告诉他,当他说「斑马」这个字时,你会想到什么。你不需要笨
拙地搜寻某种巨大的脑部字母档案才能得到一个答案。相反地,一些联想,如「条纹」,「马」,和「非洲野生动物」等会立刻跳入你的脑中。  
  的确,人类思考过程
的一项最惊人的特征是,每一件资料都似乎与其他所有资料相互连接─这也是全像摄影幻象的另一项基本特性。因为全像摄影幻象的每一部份都与其他部份交互关连
著,这也许是大自然交互关连系统的最终极例子。
在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的启发下,记忆的储存不只是脑部科学唯一稍获解答的谜。另一项谜题是脑
部如何翻译它从感官所得到的大量波动(光波,声波,等等),使之成为我们知觉的具体世界。    
  记录与解读波动正是全像摄影最擅长的。正如全像摄影像是某种镜
头,某种传译的工具,能把显然无意义的波动图案转变为连贯的影像,Pribram相信脑部也有一个镜头,使用全像式原理来数据式地把经由感官收到的波动转
变为我们内在知觉的世界。  
  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脑部是使用全像式原理来进行操作。事实上,Pribram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脑神经学家的支持。  
  阿根廷籍的意大利脑神经研究者Hugo
Zucarelli最近把全像式模型应用到听觉的世界中。他迷惑于人脑在即使只有一只耳朵有听觉的情况下,也能够不用转头就
侦测出声音的来源方向。  
  Zucarelli发现全像式原理可以解释这种能力。Zucarelli也发展出全像式音响的科技,一种录音的技术,能够几乎真实
无误地重新复制出声音现象。Pribram相信我们的脑部根据外在波动的输入,以数学方式建立出「坚硬」的现实。这种想法也得到许多实验上的支持。实验发
现,我们感官对于波动的敏感度要比我们先前所认为的远为强烈。    
  例如,研究者发现我们的视觉对声波也很敏感,我们的嗅觉是与我们现在称为oamic的波动有
关,而甚至我们体内的细胞也对很广大范围的波动敏感。如此的发现使我们推论,只有在全像式的知觉领域中,这种波动才能被整理归类为正常的知觉。  
  但是当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与Bohm的理论放在一起时,才显现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因为如果这个世界的坚固只是一种次要的现
实,而真正「存在」的是一团全像摄影式的波动,而如果头脑也具有全像式结构,只从这团波动中取出部份的波动,数学式地转换成感官知觉,那么客观现实是什么
  简单地说,客观现实就停止了存在。  
  正如东方宗教的教义,物质世界是一种maya,一种幻象,虽然我们也许以为我们是实质的生物,活在一个实质的世界
中,这也是一个幻象。  
  我们其实是漂浮在一个充满波动的大海中的「接收者」,我们从这个大海中抽取出来,并转变成实质世界的波动,只是这个超级全像式幻象的
许多波动之一。  
  这种对于现实的惊人新观点,Bohm与Pribram的合成理论,被称为全像式模型理论(holographic paradigm),
虽然许多科学家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它,但这个理论风靡了其他人。  
  一小群逐渐增加的研究者相信,这也许是科学到目前为止,关于现实最准确的模型。  
  更有甚者,有 些人相信它可以解释许多科学以前未能解释的神秘,甚至使超自然也成为自然的一部份。  
  许多研究者,包括Bohm与Pribram,注意到许多超心理学的现象 在全像式模型理论下变得较为容易了解。
  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大全像结构的个别部份,而一切都是相互连结的,心电感应其实就是进入了全像式
的层次。如果一个分别的个体A的意念能够传送到个体B的脑中,如果这两个分离的个体原来已经是连接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了解。
  如果你问别人物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很可能告诉你是“物质和能量”。但只要我们学过一点工程、生物和物理的话,就知道信息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给汽车厂的机器人金属和塑料,它们不可能做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有给它们下达如何焊接的指令它们才能组装出汽车。我们身体细胞中的核糖体拥有阿米诺酸组建模块和ATP合成为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但如果没有细胞核中DNA所携带的信息,同样无法合成任何蛋白质。类似地,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信息在物理系统和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就有一个学派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ohn
A. Wheeler。该理论认为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这种观点引发了对许多古老问题的重新审视。硬盘之类存储设备的信息存储容量获得了飞速发展。这样的进展什么时候会终止?一个重量小于1克,体积小于1立方厘米(这大约是计算机芯片的尺寸)的设备的终极信息存储容量是多少?描述整个宇宙需要多少信息?这种描述能被装入计算机的内存中吗?我们真的能象William
Blake说的那样“透过一粒沙看世界”吗?抑或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诗人的狂想?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理论物理学的进展解答了上面的部分问题,而这些回答很有可能是找到客观的最终理论的重要线索。通过研究黑洞的那些神秘特性,物理学家已经推导出了某一部分空间或一定量的物质和能量所能包含信息量的绝对限度。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的宇宙也许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那种三维空间,它很有可能是某种“写”在二维表面上的全息图形。我们对日常世界的三维认知要么是一种玄奥的幻觉,要么就是观照现实的两种方式之一而已。一粒沙也许不能包含整个宇宙,但是一个平板显示器却有可能做到。
两种熵正统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应用数学家香农。他于1948年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所引入的熵这一概念如今被广泛用于信息的度量。长久以来,熵就是热力学(研究热的一个物理学分支)的中心概念。热力学中的熵通常被用于表征一个物理系统的无序程度。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提出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描述:一团物质在保持宏观特性不变的情况下,其中所包含的粒子所有可能具有的不同微观状态数就是熵。例如,对于包围你的室内空气而言,就可以计算单个空气分子所有可能的分布方式及其所有可能的运动方式。
  当香农设法量化一条消息中的信息时,他自然而然地得出了一条和玻尔兹曼一样的公式。一条消息的香农熵就是编码这条消息所需二进制位即比特的个数。香农熵并不能告诉我们一条消息的价值,因为后者主要取决于上下文。然而作为对信息量的一种客观度量,香农熵还是在科学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任一现代通信设施——蜂窝电话、调制解调器、CD播放器等等——的设计都离不开香农熵。
  从概念上来说,热力学熵和香农熵是等价的:玻尔兹曼熵所代表的不同组成方式的数目反映了为实现某种特定组成方式所必须知道的香农信息量。但这两种熵还是存在着某些细微的差别。首先,一名化学家或制冷工程师所使用的热力学熵的表示单位是能量除以温度,而通信工程师所使用的香农熵则表示为比特数,后者在本质上是无单位的。这一差别完全属于习惯问题。
  即使采用同样的表示单位,两种熵值的量级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带有1G数据的硅片的香农熵约为10*10个比特(1个字节等于8个比特),这比该芯片的热力学熵可小多了,后者在室温下的取值约为10*23比特。这种差异来源于两种熵在计算时所考虑的不同自由度。自由度指的是某一可变化的量,例如表示一个粒子位置或速度分量的座标。上述芯片的香农熵关心的只是蚀刻在硅晶上所有晶体管的状态。晶体管到底是开还是关;它要么为0,要么为1,是单一的二进制自由度。热力学熵则不同,它取决于每一个晶体管所包含的数十亿计的原子(以及围绕它们的电子)的状态。随着小型化工艺的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用一个原子来存储一比特的信息,到那时,微芯片的香农熵将在量级上迫近其材料的热力学熵。当用同样的自由度计算这两种熵时,它们将是完全相同的。
  那么自由度是否存在极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今天有许多物理学家认为电子和夸克不过是超弦的激发态而已,他们认为超弦才是最基本的实体。然而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兴衰变迁告诉我们不能这样武断。宇宙的结构层次有可能比今天的物理学所梦想的还要多得多。
  不知道一团物质的终极组成部分或其最深层次的结构,我们就无法计算其终极信息容量,同样也无法计算其热力学熵。我把这种最深的结构层次称为第X层。(这种不确定的描述在实际的热力学分析中毫无问题,例如当我们分析一个汽车引擎,原子中的夸克就可以被忽略掉,因为在引擎这样一种相对温和的环境下,它们是不会改变状态的。)按照微型化技术目前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设想将来某日夸克能被用来存储信息,也许是一个夸克一比特。到那时一立方厘米能存储多少信息?假如我们能进一步利用超弦或者更深层次的结构来存储信息呢?令人吃惊的是,近30年来引力物理学领域的成果对这些看似深奥的问题提供了一些明确的答案。
    黑洞热力学   
  这些成果的一个中心角色就是黑洞。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1915年提出的引力几何理论)的产物。根据这一理论,引力来源于时空的扭曲,它使得物体发生移动,就像有一个力在推动一样。与之可逆的是,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导致了时空的扭曲。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一团足够致密的物质或能量能将时空弯曲到撕裂的极端程度,这时黑洞就形成了。至少在经典(非量子的)物理学范畴内,相对论决定了任何进入黑洞的物质都无法再从中逃脱。这个有去无回的点被称为黑洞的视界。在最简单的情况下,视界是一个球面,黑洞越大,这个球体的表面积就越大。
  要探究黑洞内部是不可能的。没有任何具体的信息能穿过视界逃离到外部世界中。然而,在进入黑洞并永久消失之前,一团物质还是能留下一些线索的。它的能量(按照爱因斯坦方程E=mc*2,可以将任意质量换算成能量)将不变地反映为黑洞质量的增量。如果在被黑洞捕获前它正在围绕黑洞旋转,那么它的角动量将被加到黑洞的角动量之中。黑洞的质量和角动量都可以通过黑洞对周围时空的作用而获得测量。这样,黑洞也遵守能量和角动量守恒准则。但另一个基本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看起来是被破坏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对惯常观测现象的一个总结:自然界中绝大部分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茶杯从桌上摔碎后,没有人看到碎片自己按原路蹦回又组成一只完整的杯子。热力学第二定律禁止这些逆过程的发生。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永远不可能减少;熵最多保持不变,大部分情况下,熵值是增加的。这条定律是物理化学和工程学的核心;它被认为是对物理学之外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最多的一条定律。
  就像Wheeler首先指出的那样,当物质消失于黑洞时,它的熵似乎永久消失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这时看起来也失效了。解决这一谜题的线索首先出现于1970年。Demetrious
Christodoulou(当时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做Wheeler的研究生)和英国剑桥大学的Stephen W.
Hawking(霍金)各自独立证明了,在多种不同的过程中(例如黑洞的合并等),最终的视界总表面积不会减少。通过将这一性质和熵值趋向于增加的特性相类比,我于1972年提出了黑洞熵值正比于其视界表面积的理论。根据我的推测,物质落入黑洞后,黑洞熵值的增加总能补偿或者过补偿该物质所“丧失”的熵。更广泛地来说,黑洞的熵值及其外面的普通熵值之和永远不会变小。这就是广义第二定律(简称GSL)。
  GSL已经通过了大量严格(如果仅从理论上来看的话)的验证。当一颗恒星坍塌称为一个黑洞时,黑洞的熵值将大大超过该恒星的熵值。1974年霍金证明了黑洞必然会通过一个量子过程释放我们现今称之为霍金辐射的热辐射。对于这种现象(黑洞的质量及其视界表面积都减少了),Christodoulou-Hawking定理就失效了,然而GSL却能适用:黑洞散发出去的熵值超过了其本身熵值的减少,所以GSL仍然成立。1986年,美国雪城大学的Rafael
Sorkin研究了视界在阻止黑洞内部信息影响外部事件时起到的作用,他因此得出结论:对于黑洞发生的任何可能的过程,GSL(或与之非常相似的理论)必然是成立的。他的深入研究明确指出,无论X取值多少,GSL中的熵对层次X都是成立的。
  霍金对辐射过程的处理使他得到了黑洞熵值和视界表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黑洞的熵值恰恰是按照普朗克表面积丈量的视界表面积的1/4。(普朗克长度,约为10*-33厘米,是万有引力和量子理论中的基本长度单位。普朗克表面积即它的平方。)即使是从热力学熵的角度来看,这个值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黑洞的熵值约为10*66比特,这大致和一个边长为100亿公里的立方水柱所含的热力学熵相当。
  && 世界是一张全息图  
GSL让我们有可能为任何孤立的物理系统设定信息容量的限度。这些限度对于直到X层的任何结构层次都将成立。1980年我开始研究第一个这样的界。它被称为通用熵界,它确定了特定尺寸特定质量的物质所能包含信息量的界限。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eonard
Susskind于1995年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称为全息界的概念。它确定了占据一定空间体积的物质或能量所能包含信息量的界限。
  在研究全息界的过程中,Susskind考察的是一团近乎球体的孤立物质,它并非黑洞,而是被紧密地装入到一个表面积为A的表面中。如果该物质能坍塌为黑洞,则最终形成的黑洞的视界表面积将小于A。这样黑洞熵将小于A/4。按照GSL,该系统的熵不能减少,因而物质的初始熵不能大于A/4。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边界表面积为A的孤立物理系统的熵值必然小于A/4。然而如果该物质无法自行坍塌又如何呢?我在2000年证明了,一个小的黑洞可以将一个和Susskind论证过程中那个没什么大区别的系统转变为黑洞。因而这个界是独立于系统的组成或者层次X的特性的。它仅仅依赖于GSL。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某些关于信息存储量最终限度的深奥问题了。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装置理论上可以存储高达10*66比特的信息量,这可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可见的宇宙最少包含了10*100比特的熵,理论上可将之装入到一个直径为十分之一光年的球体之中。要估计宇宙的熵很困难,然而对于特别大的数值,例如一个几乎与宇宙本身一样大小的球体,则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全息界的另一方面却真正让人大吃一惊。就是说,最大可能的熵值取决于边界面积而不是体积。让我们设想将计算机内存芯片堆成一个大堆。晶体管的数目(即总的数据存储容量)随着堆体积的增加而增大。所有芯片的热力学熵之和也同样增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堆芯片所占据空间的理论终极信息容量仅仅随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因为体积的增长远远快于表面积的增长,到某一程度,所有芯片的熵值之和将超过全息界。看起来无论是GSL还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熵和信息容量都失效了。实际的情况上,真正失效的是堆积过程本身:在上述情况出现之前,它就将因为本身的引力而坍塌并形成一个黑洞。在此之后每增加一个芯片都将增大黑洞的质量和表面积,但这都将遵循GSL。
  如果全息原理(由诺贝尔得主、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Gerarad’’t
Hooft于1993年提出,并得到了Susskind的进一步阐述)是正确的话,信息容量取决于表面积这一令人吃惊的结论就将得到自然的解释。在日常世界里,全息图形是一种特殊的胶片,当用合适的方法将它曝光时,它就将产生一个真正3维的影像。描述3维图景的所有信息都被编码到2维胶片上的明暗相间的图样上。用这个胶片随时都可以复现该3维图景。全息原理指出,这一视觉魔术的原理可以类推到对任何一个占据3维区域的系统的所有物理学描述之中,另一个在该区域的2维边界上定义的物理学理论能完全描述该3维区域的物理学。如果一个3维系统能被运作于其2维边界上的物理理论所完全描述,我们就有理由推测该系统的信息容量不可能超越其边界上的描述。
    “画”在边界上的宇宙   
  我们能把全息原理推广到宇宙这样大的范围吗?真正的宇宙是一个4维系统:它有体积并随着时间轴延伸。如果我们这个宇宙的物理学具有全息性,那么就会存在另外一套运作在某个时空的三维边界上的物理学定律,它们将和我们现在所知的4维物理学完全等效。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这样的3维定律。事实上,我们拿哪个界面做为宇宙的边界呢?要实现这些想法我们需要首先迈出的一步就是研究比真实宇宙更简单的那些模型。
  所谓的反德西特时空就是一类全息原理能成立的具体例子。原始的德西特时空是荷兰天文学家威廉•德西特于1917年根据爱因斯坦方程式导出的一个解,其中包括了被称为宇宙常量的斥力。德西特时空是空旷的,以一定的加速度膨胀并且是高度对称的。1997年,宇宙学家在研究遥远的超新星爆发时得出结论: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未来它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德西特时空。如果我们将爱因斯坦方程式中的斥力换成引力,那么德西特解将变成一个反德西特时空,它和德西特时空具有相同的对称性。对于全息概念来说,反德西特时空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拥有一个位于“无限”处的边界,这一点和我们的日常时空非常相似。
  利用反德西特时空,理论家设计出了一个全息原理起作用的具体例子:一个在反德西特时空内运作的宇宙可以用超弦理论完全描述,这套描述和在该时空边界上起作用的量子场论完全等效。这样,上述反德西特时空内部超弦理论的全部奥秘就都被画在了该宇宙的边界上。1997年,Juan
Maldacena(那时他还在哈佛大学)首先推测,在5维反德西特时空上存在这种关系。此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院的Edward
Witten及普林斯顿大学的Steven S. Gubser、Igor R. Klebanov和Alexander M.
Polyakov在多种情况下证实了该推测。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在多种不同维数的时空上都存在着这样的全息对应关系。   
  这个结论意味着,两个表面上看来非常不同的理论(它们甚至是各自生效在不同维数的时空里)是完全等效的。生存在这些宇宙中的生物将无法确定它们是栖息于一个由弦论描述的5维时空还是一个由量子场论描述的4维时空中。(当然,这些生物的大脑结构也许会给它们一种“常识”,让它们以为自己是生存于某一种宇宙中。就像我们的大脑结构让我们有一种内在的感觉,我们的宇宙具有3维空间结构;参见下页图示)全息等价使得一个在某一时空中难以计算的问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决。比如,4维边界时空上夸克和胶子特性的计算,就可以转化为在高度对称的5维反德西特时空上更简易的计算。这种对应关系还有其他的表现方式。Witten就曾证明,反德西特时空上的黑洞等价于其边界时空上的热辐射体。黑洞这个神秘概念的熵就等于该辐射体的熵,显然后者要容易理解得多。
    &&&不断膨胀的宇宙
  度对称且空旷的5维反德西特时空和我们这个充斥着物质和辐射且不断受剧烈事件扰动的4维宇宙似乎有很大不同。即使把我们的宇宙近似为一个物质和辐射体均匀分布的系统,我们得到的也不是一个反德西特宇宙,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弗里德曼-罗伯逊-沃克”宇宙。今天绝大部分的天文学家都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无限的、无边界的并将永远膨胀的“弗里德曼-罗伯逊-沃克”宇宙。
  这样的一个宇宙还遵守全息原理或具有全息界吗?Susskind基于坍塌至黑洞的推断在这里毫无作用。实际上,由黑洞所导出的全息界必然在我们这个单调膨胀的宇宙中失效。一块均匀分布着物质和辐射的区域的熵确实将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这样的话,一块足够大的区域(所包含的熵)就会突破全息界。
  Raphael
Bousso于1999年(当时在斯坦福大学)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全息界,后来发现这个界在上面所述的那些原全息界遇到问题的地方还能适用。Bousso这个全息界的构成起始于任意合适的2维界面;它可以像一个球面一样是封闭的,也可以像一张纸那样是开放的。现在让我们来想象一束短暂的光线同时从这个界面的一边垂直射入。这里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些虚拟的光线都是从同一点发射出来的。例如说,从一个球面的内部透射出来的光线就符合这一要求。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些光线所经过的物质和辐射体的熵。Bousso推测说这个熵值不能超过由初始界面所代表的熵——表面积的1/4(以普朗克面积为单位)。这种计算熵的方法和原来那种全息界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Bousso界并非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区域的熵值,它计算的是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熵值之和:那些被从表面来的光线所“照亮”的熵。
  Bousso界在继承其他熵界的基础上又避免了它们的局限性。只要所涉及的孤立系统变化不是很快,引力场不是很强,无论是通用熵界还是全息界的’’t
Hooft-Susskind形式都可以从Bousso界中推导得出。如果这些条件都不满足——例如涉及的物质已经落入了黑洞之中,那么这些界就将失效,但Bousso界却能继续适用。Bousso还证明了,他的这一方法能用于定位建立世界全息图形的2维界面。
革命性的前夜
  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熵界。对于全息这一课题,存在那么多的流派,这证明它还没有上升到物理定律的高度。虽然全息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被我们所理解,但它看起来确确实实是对的。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开始认识到,盛行了50年的那个基本信仰,即场论是物理学的最终语言的看法,必须抛弃了。场,比如说电磁场,不同点之间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它们描述的自由度是无限的。超弦理论也支持无限多的自由度。全息论则将一个封闭界面里的自由度限制到一个有限的数目上;场论因为其自由度的无限所以不可能是最终理论。此外,即使自由度无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信息量和表面界之间那种神秘的对应关系也应该得到解决。
  全息论也许为另一个更好的理论指明了方向。基本理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全息论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论证推理让某些科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加拿大沃特卢理论物理Perimeter学院的Lee
Smolin)提出,最终理论考虑的不是场,甚至不是时空,而应该是物理过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把信息看成世界的组成部分的观点就体现了它的价值。
&&&&--------------------------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内容:小赵的经营故事
结合小赵选择经营不同行业的事例,说 明我们进行人生选择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从小赵的高档名牌服装店不如农机维修
部红火的事实说明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 要求是什么?&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就是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从 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观实际作为出发 点、立足点,把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想问
题、办事情的根据。& 举例说明: 家庭生活消费(住房、家电、汽车等)
想一想&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随机应变;& ……&
&一切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
中国人。& 过去援外(如越南)。 想一想&
汉语里体现不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语有 哪些?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 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 好高骛远;闭门造车 什么是客观实际?指存在于我们意识之外的现实情况,即事物自
身的属性、特点以及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举例说明:&
农民用来生产农作物的土地本身的特点和属性。&
教师任课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等。& 你的客观实际呢?&
家乡经济情况、家庭生活环境、学习基础、性格特点 等。& 坚持主观(思想和行动)与客观(事实
)相符合。& 举例说明: 1 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给人看病。&
必须探寻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用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 指导自己的行动。&
什么是实事求是? 你能实事求是地看自己、老师和同学吗?
&解释:唯物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 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
王宠爱的?”& 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
王非常喜欢听我唱歌,就经常拿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
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上我的。”于是它 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正好国王在睡
觉,听了秃鹰的叫声,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 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拔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是伤痕地回到鸟群中,它恼羞
成怒,到处对别的鸟儿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 定要报仇!”& 秃鹰的不幸遭遇是黄莺害的吗?秃
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它在进行人生 选择时犯了什么错误)?正确进行人生 选择,走好人生路,应该从什么出发?
二、& 案例为证——
母鸡下蛋&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只母鸡,他非常关心这只
母鸡每天下蛋的情况,渴望这只母鸡下更多的蛋。心 急的主人就开始想办法。他想,如果多喂食物给母鸡
,那么它就能下更多的蛋。于是,他每天给母鸡比过 去多一倍的食物。结果,这只母鸡并没有多下蛋。主
人没有气馁,认为一定是给母鸡喂的食物还不够。于 是他又增加喂食的分量,结果,这只母鸡长得太肥胖 ,再也不下蛋了。
思考:这只母鸡为什么不下蛋了?鸡主人为了让 母鸡多下蛋,想了什么办法?他的办法符合实际吗? 结果如何?
2、人生的客观实际,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阅读教材p4到p6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人生的客观实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⑴人生具体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适应社 会历史条件,决不能脱离社会历史条件来进行 人生选择。
讨论:①中国人消费能向美国人看齐吗? 为什么? ②大学生求职薪酬要求高符合中国 国情吗?为什么?
⑵个人的主观条件(兴趣、性格和能力等)、客 观条件(体质、家庭和学业基础等); 想一想: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律师、教师 、演员等工作吗?
体质差的人适合读地质、军校吗? ⑶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 童年?(快乐) 少年 青年?(学习)
中年?(事业家庭) 老年?(健康)
1、何谓人生选择?&
就是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 件,在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的活动 。
例如:人生选择处处可见:& 读书—选学校、选老师 工作—选单位、选老板
结婚—选对象、选时间、选地点&
&2、人生选择作用何在?&
能否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是影响人一生事业成功和 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说
明…。& 关键时期的人生选择对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
至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时期指什么时期?
16-30岁。& 当代作家柳青说过: “人生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 有几步”。
举例:关键时期读好了书,一生就可能有前途。&
3、人生选择存在多样性,不去选择和什 么都想选择都是不现实的。
人不能同时坐两 把椅子;也不能 同时脚踩两只船 。& 4、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我们要
学会比较,学会取舍,该拿起的拿起, 该放下的放下,从客观实际出发选择好 自己的人生道路。
讨论:社会上有些人把“相貌像演员,身材
像运动员,收入过十万元”作为爱情的先决条 件,这符合实际吗?为什么?正确的选择应该 是什么?
三届残奥会跳高冠军侯斌的人生选择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 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3.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
D.自身的性格
4.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 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5.以爱因斯坦的观点看来:支配着人的物质 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是( )。& A.物质
B.意识& C.社会
答案:1.C 2.B 3.D 4.A 5.C 课外作业
ȕ1 人生的客观实际,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问尊神,
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孔?”“为的是一面察看 过去,记取历史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
好的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先 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 哲说道:“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
您既然无视现在,对那逝去者即使了如指掌,对未来
者纵然明察秋毫,又意义何在?”“呜呜……”门神听到此,忍不住抽泣起来。&
原来,正是由于先哲所指出的原因,它没有看守住
罗马的城池,被敌人攻陷了,于是,人们遗弃了……&
思考:这个案例说明:人们在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时,除了要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外,还要注意什么 问题?
2、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
议一议: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把握 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既不能无视过去、否认现在,也不能只 看过去、现在而不看将来。
课文小龙的事例:&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 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结合小龙的事 例,请你谈谈如何才能避免作出不正确 的选择?
我们能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进行选择吗 ?为什么?
----------------
客观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什么事物和什么事物之间的问题。反腐败,是腐败分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吗?不是;是革命队伍内部存在的问题吗?也不是;是什么呢?是两者结合在一
起的事物,是敌我性质上的适应主义和人民内部方面的环境适应主义同社会主义同人类社会 发展之间的问题。
&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有矛盾的两亇方面,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对立和统一的两亇方面组成的。古往今来落后的东西并不只有对立丑恶的方面。旧事物有新事物的方面,腐败有非腐败的一面。非腐败的一面,客观性的一面同落后丑恶的一面联系起来就是事物运动的两重性。两重性是什么事物的两重性呢?定义和内容的统一这就是适应主义、环璄适应主义的两重性。对立统一的理论,客观性和斗争性的理论就是一个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作斗争的理论。恶就是善、善就是恶;阴
阳是对立的、阴阳又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什么是马列主义: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有相同的一面、革命的一面,但
少了背判革命的一面,少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一面。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有革命的一面,相同的一面;但在实践当中多了对立丑恶的一面。没有相反进步的一面,什么事物就是什么事物落后丑恶的东西怎么能走到一起、怎么能在党和人民当中存在和发展起来呢?讲矛盾就要讲矛盾的两个方面,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客观世界同主观意识和社会实践就联系不起来,正确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两个方面对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关糸极大。党是什么成份组成的、社会是什么成份组成的,党政机关到车间班组长依俈的是什么人?从党的组织到依俈对象都是可以信赖的人,结果呢?世界上的事情是人们想向的一样,又不完全向人们想象的一样。所以讲文明,也要讲文明当中存在的问题。文明当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现实和历史一样;先进性有马列主义的先进性,有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的先进性。革命的理论在马列主义哪里、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哪里是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他们心里想的,嘴上讲的和行动上是一致的。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他们讲的同党和人民一样,但他们想的和实际干的是不一致的。用这样的理论对照党的实际,对照社会生活的实际人们就不难发现理解中国革命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坚持实践这一观点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充满光明灿烂的前景,背离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之间的矛盾,背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是全都历史和现实正在证明了的东西。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一定要搞清楚。千百年来人们反对的是什么?先进的人们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深恶痛绝的是什么
?这大摡是历史当中的历史,是全人类经历当中感受最深刻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看似革命队伍内部之间发生的问题,又不向同一事物内部的问题;有一个客观性到斗争性的过程,有一亇同一性到斗争性的过程。客观性和斗争性在事之
间的关系是什么?是这么一个关系:本质的方面在事物之间相互对立、客观性的一方和斗争性的一方相互统一。这就是真像和假像在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真像和假像在不同事物之间是统
一、一致的,是不易区分的;本质的方面、相互对立的方面容易区分。什么是真统一和假统一,人们只能通过对立的方面,经过对立和统一的两个方面说明问题。离开了对立的方面,在客观性的时期丑的已美的面貌出现的时候人们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折和判断。
既要讲对立对面的斗争,又要讲对立面的统一。统一和对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背离这个事实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就联糸不起来。正是这亇缘故,起初被重用依靠的对象成了革命的对手;昨日的他们、过去的他们和今天的
他们走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和落后,廉洁和腐败在多数人的理解上是相反对立的东西,但现实同大多数人的观点和认识不同,被历史反复正明都可以成为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的两个方面。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
义同党和人民走过了一个风光的历史时期,后来呢?讲了更清楚,不讲也明白。看一看中国共
产党的发展史、看一下当今社会、看一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过程就知到了。&
&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过去没有提出和认识这个问题,客观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现在看来是不一致的。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的斗争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运动一样,都存在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方面。新事物和旧事物,还是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斗争都是如此。本质不同,客观性的对象不同决定着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一致,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方面。统一、一致的方面,相互依存的方面是什么呢?凡是非本质性的统一都是客观性的表现。客观性与本质相反,相反的一面与对立面的观点意识是一致的。相反则相称。因此适应主义的客观性同党和人民相结合的时候历来是彼此统一、一致的。拥护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统一,哪些是假统一;现象是可以看到的,本质是看不到的。尽管统一的内容不同,当两者之间在事物的表面上的区别是不存在的。科学的理论同人们的现实生活是一致的,但理论与实践有所不同,理论可以分析一以贯通,而生活要达到理论的程度则需要一个实践的过程。这就是理论不同于实践之间的差异。有些人已被我们打倒,有些人还未被认识;还未打倒的正在受到我们的信任。这就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不同。对党的事业都是拥护的,但拥护的并不都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相信或依靠的人们当中有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中的先进份子,但最后证明相信或依靠的人们当中也少不了适应主义和环境适应主义成份。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是怎样存在和发展起来的?靠的就是相互依存,靠的就是矛盾的客观性存在和发展起来的。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由革命的同路人是怎样走向反面呢?统一有两重性,对立的过程也有两重性,这就是在马列主义的旗帜下同党和人民作斗争的。.虽然他们是腐朽的旧事物,但他们有时代的特点.而进步的人们,在他们那里倒成了反面人物,成了被打击的对象。.打着反腐败的旗号搞腐败历来就是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的特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表里不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明不附实、弄虑作假的同属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范寿。这些人是"共产党"人和党的领导干部,但都不是真正合格的共产党人;都可在两类矛盾当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本质就是本质.现象就是现象的斗争是没有的,党的存在和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如此。纯不成为社会,不成其为政党。任何政党和社会都是由矛盾组成的。各事物之间都是在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当中存在和发展起来的。
&思想意识决定着党的事业,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过去不讲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是反腐败还是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的斗争。反腐败是多数人的观点,多数人的观点根深蒂固。现在看来多数人的观点是有问题的。有腐败的方面,但同时存在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同党和人民的实践是紧密相关的,离开另一方面,离开了问题的两个方面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就联系不起来了。不但要讲问题的两个方面,还要对问题的两个方面做出科学的解释。是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的斗争,还是反腐败问题能对过去和现在作出科学系统的说明;只能是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作斗争的理论。党同适应主义和环境适应主义的斗争就是一个同美丑善恶相间的斗争过程,少了这两类矛盾就没有事物之间的统一,少了这两类矛盾就没有事物之间的对立。谁能在乱象中辩明方向并清是非呢!靠的就是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作斗争的理论。古往今来世界上一切事物之间的矛盾就是一个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既相互适应又相互斗争的过程。什么事物它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这一法则。这一原理不仅倒出了旧事物同新事物的关系,同时倒出了新事物同旧事物作斗争的生存之道。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是对立的统一,旧事物同新事物的斗争是对立的统一。单一的统一,单一的对立是不存在的。不同事物之间的统一是客观性的统一,客观性的统一在事物之间是无法界定和区分的;有区分矛盾的双方便不能在统一体当中共存,更谈不上这一事物对它事物的信任和重用了。任何事物当它处在不利的劣势时期,为了保存和发展自身而不成为异己,成为被孤立打击的对象,都会以相反的一面即客观性的一面出现。选择有利的一面对这一方来讲是好事,但对另一方来讲看似好事并非好事;虽然如此但任何一方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这就留下了旧事物在新事物当中,新事物在旧事物统治下相互共存的条件。共存当中有不同思想和政见的人们在一定的时期是按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观点意识行事的。面对这一情势和表面现象的转变,谁真谁假,相信谁依靠谁呢?面对这一情况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虽然没有在宣传上做文章但在实践当中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对什么人都相信,对什么人都不相信;在社会主义国家对于马列主义政党来讲,凡是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我们都相信,凡是违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凡是违害社会主义事业的我们都是反对的。这样我们打击保护了什么人,打击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的人;保护了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们。看似矛盾并不矛盾,实际上同党内斗争社会斗争是一致的。我们对林彪四人帮过去和后来不同;林彪四人帮过去和现在同人类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一样都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的。给谁"统一",给谁"对立";都是与对立面的对立统一。本质上的统一,心里想的、嘴上讲的和实际干的一样能发展成为对立面吗?在占统治地位的马列主义者哪里、在占统治地位的真正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哪里同丑恶现象是联系不起来的。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同党和人民的斗争是对立的统一:先进的人们处在统治地位和被统治地位其斗争形式和表现形式也是有区别的。谁真谁假、谁善谁恶、只有在复杂的实践当中才知道科学的理论,人们才知道谁是谁非,谁是自己人、谁又不是自己人;才知道谁是可信赖的人,谁是不可信赖的人;才知道谁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谁是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把过去和现在如实地记录下来用科学的观点概括出来并指导实践这就是一部合呼人类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发展史。
&不同事物是有区别的,但他们之间的斗争特点及表现形式是双方共有的。并不是说有这种形式的就是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没有这种形式的就是马列主义。形式同一定的事物相联才有特定的意义。处在逆境当中利用这种形式同一切腐朽事物作斗争的就是进步的先进的东西;利用这种形式反马列主义的,同广大劳动人民作斗争的就是敌我性质上的适应主义和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环境适应主义。人是要适应环境的,列宁讲孟什维克有这个特点;毛主席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否定和被打倒的是什么人。都是表面拥护和反对结合在一起的人。毛主席伟大就伟大在这点上,国家腐败也就腐败在这个问题上。搞马列主义还是搞适应主义;社会主义国家什么人掌权对保证人民的权利,建设什么样的政党社会关系极大。什么事物就是什么,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腐败分子能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提拨到党和政府的领导岗位上来吗?适应环境对旧事物来讲这就是矛盾的客观性。客观性的表现形式是什呢?人们看到的,这就是表面上适应形势、适应党;明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利益的代表人物,实为什么呢?才用旧的观点概括表现他的全部内容显然是不够的。才用比较
正确的观点来讲这就是马列主义同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作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离开了这个观点人们对他们的过去和后耒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联系。完全的客观性绝对的统一是没有的,可以说他们的升迁在于事物之间的统一;他们的倒台成为历史的罪人在于事物
之间的对立。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同党和人民之间的问题是两点论,先进的人们同旧事物的斗争也是两点论。这就是说在落后的环境甚至在险恶的条件下进步的人们也不会离开所处的环境设想自己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在适应主义及环境适应主义掌权的地方更是如此。什么是旧事物当中的新事物,什么是革命队伍当中的适应主义、环境适应主义过去没有讲透。年青人感到世界上的事情让人逐摸不透,然而逐摸透的知多少?发展马列主义:靠马列主义吃饭的人不少,真正联系实际搞马列主义的人不多。都讲制度问题我看是意识问题,没有好的意识就没有好的政治制度。笫一是思想意识,笫二是政治制度,笫三是依靠力量;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制度党内党外的极积作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久而久之量变到质变,政党的地位及社会制度就会垮掉。苏共是怎样挎掉的,笫一是思想意识,笫二是政治制度,笫三丑恶现象长期存在得不到应有的根治依靠力量也会走向社会的反面。成功是对失败的认识,认识是一亇艰巨复杂的多的任务。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我们正处在黄炎培老先生讲到的周期率过程。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老百姓有一个认识问题,全党全社会都有一个客观现实和人们的思想意识问题。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