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吃美能复方甘草酸苷苷片 还有调体内酸碱平...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甘草酸苷片,复方甘草酸苷片价格,甘草酸苷,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复方甘草酸苷针剂,甘草酸苷胶囊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0:19:0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UVB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观察.PDF临床报道:复方甘草酸苷在重症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复方甘草酸苷片皮肤病
Time: 09:32:21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山西 太原 030013
作者:冀慧霞
【关键词】& 重症皮肤病;复方甘草酸苷;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重症皮肤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治疗方法以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剂量大,疗程长,减量困难,容易反跳。为了减少该药的用量,缩短疗程,笔者利用复方甘草酸苷的免疫调节作用[1]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部分重症皮肤病,取得预期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统计病例共69例。治疗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43.17&19.15)岁;病程1~15 d,平均(4.66&4.04)d。对照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71岁,平均(44.03&18.37)岁;病程1~15 d,平均(4.65&3.90)d。2组年龄、病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疾病分类:天疱疮(寻常型及红斑型)7例(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1例(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红皮病17例(治疗组9例、对照组8例),重症多型红斑(水疱及大疱型)9例(治疗组4例、对照组5例),泛发性掌跖脓疱病13例(治疗组6例、对照组7例),重症药疹12例(2组各6例)。  1.2& 纳入标准&&& ①未经任何治疗的上述各类重症皮肤病初诊患者;②上述疾病在2月内未使用过任何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干扰素、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的复发患者。  1.3& 剔除标准&&&   ①2月内使用过上述免疫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者;②合并严重内脏损害者;③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甲状腺疾病、活动性肺结核、低血钾症、骨折后恢复期及骨质疏松等疾病者;④心功能不全者;⑤精神病与癫痫病患者;⑥患者依从性差,不按要求治疗或治疗过程中自行增加其它药物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局部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中药与类固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类固醇治疗。  1.4.1& 基础治疗&  ①严密观察病情,详细询问病史,祛除致病诱因;密切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心肺功能情况,定期进行水电解质、血浆蛋白、肝肾功能、血糖及血、尿、便常规的实验室检查,对患者全身情况作正确的估计。②支持疗法,给以高蛋白饮食,及时补充水分、能量和钾、钙等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补液量原则上量出为入。③抗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力争短期内控制感染,避免类固醇长期应用时继发二重感染。④补充足量的各种维生素。⑤酌情给以抗组胺药物。  1.4.2& 局部治疗 &  ①水疱、脓疱处理:对未继发细菌感染的小水疱实施暴露疗法,使其自然吸收,脱落;对未继发感染的大水疱,局部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器逐个反复抽吸疱液,促进结痂;对继发细菌感染的脓疱局部严格消毒后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吸脓液,以防细菌毒素吸收造成毒血症。②糜烂面处理:无感染的糜烂面用1%利凡诺溶液湿敷;糜烂面继发细菌感染时进行严格消毒,彻底清创,然后局部外用1%利凡诺溶液湿敷,每日3次,每次30 min,30 min后撤掉敷料,待创面略干燥时于局部涂擦莫匹罗星软膏,每日2次,涂药之后给以暴露疗法,保持皮损干燥,促进愈合。③红皮病处理: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或液体石蜡,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1.4.3& 中药疗法&  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复方甘草酸苷直接静脉注射,或加5%~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投药量:重症多型红斑与重症药疹40 mL/d,15 d后减为20 mL/d,只用1个疗程;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红皮病和泛发性掌跖脓疱病连续应用3个疗程,第1个疗程40 mL/d,第2、3个疗程均20 mL/d,直至类固醇减到维持量时停药。  1.4.4& 激素疗法&  治疗原则:早期即给予足以控制病情的最大剂量,皮损控制后逐渐减量,减量速度先快后慢,减药剂量先多后少,恢复期继用最小维持量。①治疗组强的松用量:天疱疮40~60 mg/d;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红皮病30~40 mg/d;泛发性掌跖脓疱病20~30 mg/d,皮损控制后继续用药2~3周,而后减量,开始每7 d减1次,每次减少20%~50%,2次后每14 d减1次,每次减少10%~15%,此后每14 d依次递减,直至维持量;重症多型红斑与重症药疹用量:20~30 mg/d,皮损控制1周后减量,每5 d减1次,每次减少20%~50%,2次后每7 d减1次,每次减少10%~20%,直至痊愈。②对照组强的松用量:天疱疮60~80 mg/d;大疱性类天疱疮与红皮病40~60 mg/d;泛发性掌跖脓疱病20~30 mg/d,减量方法同A组,每次减少10%~15%,2次后每次减量5%~7.5%;重症多型红斑与重症药疹用量:20~40 mg/d,皮损控制1周后每5 d减量15%~20%,2次后每10 d减少7.5%~10%。  1.5& 观察指标&&&   于治疗1、2、3个月时分别统计各治疗期用药量;3个月时统计用药累积量、病情控制时间(即开始治疗至无新皮损出现的时间)及治疗时间(即从治疗量到维持量的时间)。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  2& 结果  2.1& 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总剂量&&&   在部分重症皮肤病治疗中复方甘草酸苷与类固醇联合应用后,可使后者用药量减少,第1月用药量和用药总量与单纯应用类固醇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1& 2组重症皮肤病患者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统计(略)&  2.2& 单病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用药量&&& 在单病种重症皮肤病中,复方甘草酸苷与类固醇联合应用可不同程度地减少类固醇的用量,统计学差异各不相同:①各治疗期天疱疮2组比较,t=1.94、1.95、2.31,总剂量2组比较,t=2.32;②大疱性类天疱疮2组比较,t=1.94、1.95、2.27,总剂量2组比较,t=2.17;③红皮病2组比较,t=3.60、4.04、5.91,总剂量2组比较,t=4.34;④掌跖脓疱病2组比较, t=3.17、5.60、5.28,总剂量2组比较,t=4.82;⑤重症多型红斑2组比较,t=3.16;⑥重症药疹2组比较,t=4.80,P<0.05。见表2。表2& 2组患者各种重症皮肤病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剂量统计(略)  2.3& 2组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时间比较  (见表3)表3& 2组患者疾病控制时间与治疗时间统计(略)  2.4& 不良反应  (见表4)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略)]  3& 讨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成分为0.2%甘草甜素、0.1%半胱氨酸、2%甘氨酸,其化学结构类似于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及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皮炎、中毒疹[2]和斑秃[3]等疾病,国内有人用于治疗银屑病和玫瑰糠疹[4],均取得满意疗效。鉴于该药具有类固醇样作用[5],而无类固醇样不良反应[1],我们将其应用于部分重症皮肤病的治疗,旨在减少类固醇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复方甘草酸苷与类固醇联合治疗组类固醇总剂量和第1月用药量均少于单纯应用类固醇组,2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本文来自网络,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费下载PDF全文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中医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中医园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中医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一般都来源于网络分享,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内容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相关资料下载
相关在线视频
相关中医知识
中医园手机平台
手机扫一扫
关注中医园微信号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您的位置: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7月~2006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136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复方甘草酸苷和地氯雷他定治疗,并予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定期随访,记录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两组均无明显副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玫瑰糠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草酸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