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看中医怎治疗

(妊娠合并全身性红斑狼疮)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治疗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应该吃什么药。
1、中药治疗
三、治疗深读
一、西医1、治疗1.一般治疗 避免过度劳累,卧床休息,尤其需要避免日晒,防止受凉感冒及其他感染,注意营养及维生素的补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2.生育指导 SLE对母婴双方均有极大危害,因此SLE病人须注意避孕,须应用工具避孕,因药物避孕可激发血管病变,因而禁忌。在病情缓解半年以上或在控制期才允许怀孕;活动期和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作疗病流产,及时终止妊娠。已生育者最好在缓解期做输卵管绝育术。3.免疫抑制剂治疗(1)皮质类固醇激素:妊娠期及产后常规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剂量:孕前已停药者,服泼尼松(强的松)5~l0mg/d。孕前如持续服用泼尼松(强的松)5~15mg者,孕期加倍,并根据病情活动情况来调整剂量,但不超过60mg/d。如激素治疗不够满意时可加用雷公藤。严重恶化者,大剂量甲泼尼龙60~100mg静滴,以快速控制病情。病情稳定1~2周后逐渐减量,每天减量为总剂量的1/10,减至口服泼尼松(强的松)10~15mg/d作为维持量。为防止分娩期或产后恶化,在临产及产褥早期应适当增加剂量。(2)硫唑嘌呤:近年已较多用于重症病人,且常与泼尼松(强的松)联用,可增加疗效。但已发现IUGR发生率高,新生儿有暂时性淋巴细胞减少,免疫球蛋白合成明显减低,胸片见胸腺缩小为保安全应慎用或不用。4.抗凝治疗(1)阿司匹林:口服阿司匹林50~75mg/d,能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绒毛微血管血栓形成。但大剂量可增加分娩期失血量,引起胎儿、新生儿凝血障碍及动脉导管早闭导致围生儿死亡率增高。(2)肝素:有建议对有死胎史者可应用低分子缓释肝素钠注射液(商品名:法安明fragmin),长期使用无须监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TT)等血凝参数,也无须反复调整药物剂量。用法:200U/kg,1次/d,皮下注射;或100U/kg,2次/d。最大剂量≤1.8万U/d。具有溶栓、改善胎盘循环作用,争取胎儿存活,改进围生儿预后。5.产科处理(1)孕期监护:按高危妊娠处理,校正孕周,常规胎儿监护,包括胎动、胎心监护。妊娠晚期则行胎儿生物物理学评分。(2)分娩时处理:要行干预性早产时,须先行羊膜腔穿刺,抽羊水测L/S比值,同时将地塞米松10mg注入羊膜腔,促胎儿肺成熟。L/S≥2,可及时终止妊娠。单纯SLE并非剖宫产指征,宜按照病情个别考虑,应用低位产钳以缩短第二产程或做选择性剖宫产。(3)免疫抑制剂应用:为了避免产时或产后SLE病情加重,临产开始泼尼松(强的松)剂量加倍(不超过60mg/d),并加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滴,持续至产后2~3天。产后2~4周起逐渐减少泼尼松用量。严重肾型SLE伴大量蛋白尿,产后加用环磷酰胺800~1000mg静滴,每4周1次或加用硫唑嘌呤50mg/d口服。肝脾大,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者,长春新碱2mg/周,静滴。(4)母乳喂养问题:因泼尼松可通过乳汁排出,产后不宜哺乳。雌激素可诱发SLE活动,不能用以回乳。2、预后SLE患者预后差,10和20年的成活率分别只有75%和50%(Jacobsen,1999)。以往临床上对SLE妇女认为妊娠会给其带来生命之虞,采取一旦妊娠就终止妊娠的措施。由于患病妇女迫切要求生育和近年来监测与治疗手段的改进,采取病情缓解半年以上者允许其妊娠,可明显降低母儿的死亡率。SLE妊娠中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胎儿丢失是正常人群的2~3倍,这是内科与产科领域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二、中医1、中药治疗十全大补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白芍、熟地、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肉桂 [临床应用]本方具有调补五脏,益气养血的作用,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稳定期的巩固治疗。红斑狼疮是五脏亏虚,邪阻三焦的病变,在稳定期以脏虚为主,本方参、术、苓、草补气健脾肺,归、芍、地、芎补血养心肝,熟地补肾,黄芪、肉桂调补阴阳,故可调补五脏,预防狼疮复发。2、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灸甘草 [临床应用]本方可以健脾益气,用于红斑狼疮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之后,或疾病日久气虚而出现,乏力,食少,大便稀,舌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无力等症。3、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白术、灸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临床应用]本方能够益气,升阳和胃,方中的主要药物具有提高免疫的作用。用于红斑狼疮患者,体质虚弱,长期低热,伴有脾胃虚弱而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畏寒,自汗,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4、 玉屏风散 (《世医得效方》) [药物组成]生黄芪、白术、防风 [临床应用]本方能够益气固表止汗,用于红斑狼疮患者病程日久或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反复感冒,证见汗出恶风,体倦无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等。5、 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熟地黄、全当归、芍药、川芎 [临床应用]本方能养血生血,用于红斑狼疮患者贫血而出现,头痛头晕,心慌乏力,面色少华或萎黄,月经量少或经闭,记忆力下降,舌质淡,脉细弱等。6、 桃红四物汤 (《医垒元戎》) [药物组成]当归、地黄、白芍、川芎、桃仁、红花 [临床应用]本方能活血化瘀。用于红斑狼疮患者瘀血而出现手足暗红色或鲜红色斑点,斑块,肢体麻木,面色少华,头晕,乏力,舌暗,脉细涩等。7、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 [临床应用]本方能够补气生血。常与其它方剂合用,治疗红斑狼疮贫血及全血细胞减少而引起的面黄、乏力、低热、纳呆食少、苔薄白、脉细无力等症。8、 三甲复脉汤 (《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灸甘草、生地黄、生白芍、麦门冬、阿胶、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 [临床应用]本方能滋阴养心复脉。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心肌,而出现心律失常,各种早搏,心慌气短,胸闷心痛,舌红少苔,脉结代等。9、 一贯煎 (《柳州医话》) [药物组成]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 [临床应用]本方能够滋养肝肾,疏理肝气。用红斑狼疮损伤肝脏,而出现肝功能异常,伴有口干口苦,胸胁胀满,肝区隐痛,嗳气吐酸,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弱等。10、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决》) [药物组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未 [临床应用]本方能清肺平喘止咳,用于狼疮肺而见肺热咳嗽,甚则气喘,或见午后潮热,痰滞咽喉,不易咳出,或痰量少淡红,脉细滑等症。11、六味地黄丸 (《小和药证直决》 [药物组成]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 [临床应用]本方能够滋阴补肾。用于红斑狼疮患者表现为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而出现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口眼干燥及狼疮肾而引起的蛋白尿,腰膝酸软,
知道了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后,您是否还想知道或。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文章
厂家: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厂家:吉林海外制药有限公司
武汉市解放大道35号
合肥市包河区东流路32号(外经大厦向西50米)
郑州市城东路136号(与商城路交叉口南50米)
关注该疾病的还关注兰州哪家中医院治红斑狼疮治的好 - 五谷杂粮 - 健康养生
兰州哪家中医院治红斑狼疮治的好
来源:本站&作者:本站& &点击:次
  兰州哪家中医院治红斑狼疮治的好【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本着以“先进的文化带动医德医风建设”,秉承“一切为患者服务,为患者的一切更好地服务”的理念,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医疗服务的每个环节中,以患者的满意为服务出发点,开展以“亲情服务温馨化、便捷就诊网络化、质量管理规范化、就诊环境舒适化”为主题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尽最大努力满足患者所需。
  以上疗法如果看得不是很明白,患者可以直接咨询我院的在线医生,在线医生会详细向您介绍,并提供治疗、保养建议。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 方便患者造福患者】
  1个月前,小杨和丈夫在欧洲享受了一段浪漫的蜜月,逛景点、吃美食,行程比较紧,每天玩到夜里十一二点才休息。“那几天确实蛮累,不过挺开心的。”4月10日,休假结束后,小杨一上班就投入繁忙的工作,通宵加班,赶设计图,一连熬了四晚。两周前,她感觉全身乏力,身上出现许多红疹子,后来还出现持续发热。
  经会诊的专家介绍,小杨旅游期间可能感染了某种病毒,加上旅途奔波过度劳累,加班工作连轴转,身体严重透支,抵抗力很差,病毒入侵后,全身免疫功能紊乱,促使了处于“潜伏期”的红斑狼疮疾病严重发作,同时在红斑狼疮疾病影响下,体内的吞噬细胞功能发生异常,诱发了噬血细胞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18-40岁的女性,发作时许多患者会出现皮肤损害,如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因此该病俗称蝴蝶病。小杨可能本身就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致多年未察觉,此次由于病毒感染,身体免疫力异常,导致红斑狼疮严重发作。
  专家提醒,在长期、连续疲劳工作的情况下,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和反应性都会降低,抵抗力自然会下降,也更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的侵袭,若不加重视,甚至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年轻人尤其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为了自身健康,务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劳逸结合,作息规律,尽量避免熬夜,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时要时刻警惕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如乏力、心慌、头痛、嗜睡等等,有病不能拖,即使是感冒等小病也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为患者就诊提供最大方便,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布局和便捷就医的合理流程,科学规范的医疗操作,严格的消毒措施,避免了其它疾病的交叉感染,让患者更放心安全的就医,实现全程导医服务的绿色通道。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全体医护人员本着"患者满意,员工和谐,社会认同"的办院宗旨,遵循"中西并重,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的质量方针。
  》》》限于篇幅,介绍难免有未尽之处,您可直接点击下图在线咨询专家进一步了解《《《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 专业医师团队保证疗效】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皮肤科拥有国内顶级的权威皮肤专家,他们在几十年的皮肤病诊疗生涯中深入研究皮肤病的病理和破解之道,科研成果卓着,诊疗技术精湛,注重变通治疗,诊疗有创新,处方有特色。从传统中医总结出的病因、病理、调养方法等上乘智慧,与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综合治疗各种皮肤病,具有用药少,见效快,主治面广,标本兼治的治疗特色,对我国皮肤医学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 人性化关爱】
  我们的优质服务不仅体现在医疗过程中,而是在就医前,就医过程中以及就医后。就医前,我们开通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为您提供病情答疑解惑,提供专家出诊时间安排的咨询以及快捷的电话预约挂号服务。就医中,从导医提供全方位咨询、指引到医生的细心、耐心、责任心诊疗,都将体现出我们的“人性化关爱”服务。
  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皮肤病的科研与临床治疗临发挥皮肤病医院的科研优势,以资深的行业权威专家、高精尖的诊疗仪器、前端的科研理念,打造了强势的技术实力和口碑效应,改成 皮肤病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多项科研成果达到一流标准,被权威媒体广泛报道,成为皮肤科研诊疗新航标。
  ☆温馨提示☆自开通网络预约挂号诊疗服务以来,我院患者到院后专家号已满现象频繁发生。兰州五洲医院皮肤科皮肤科专家温馨提示广大外地患者,就诊前请先点击咨询了解专家号详情或提前专家号。若患者无预约来院后专家号已满,我院恕不擅自增加专家号名额!y
相关文章推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学研究
核心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多因素的、原因不明的、具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病,其原因不明,普遍...可累及皮肤、关节、浆膜、心脏、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
  人类系统性狼疮的遗传学研究
  过去的 25年里,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遗传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重 要作用。早期文献报道SLE有家族聚集性,而且无症状亲属常有循环自身抗体。以后又发现 同卵双生子一起发病的机率较异卵双生?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痈?0倍;一个家庭中大于1例病人的发生率高,约1 5%;相关研究发现在SLE病人中,一些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随着研究进展,SLE和遗 传标志物的关联更明确了。最明显的是SLE病人某些人类抗原(HLA)位点频率增加。其 他和SLE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补体基因缺陷、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Ro/SSA、补体受体1、 免疫球蛋白Gm和Km同种异型、T细胞受体、TNF-α、Fc-γ受体IIA和热蛋白等。本文 将对SLE遗传机制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1 、 HLA和 SLE 相关性
  1.1 HLA Ⅰ类和Ⅱ类基因和 SLE 相关性
  1971 年首次报道 SLE 病人中 HLA-B8 频率增加,并与 SLE 有一致关系。但后来发现这只是 HLA- B8 与 HLA-DR3 和 DQ2 之间的连锁不平衡。 Reinertsen 等 [ 1 ] 首次发现在白人 SLE 患者 中, HLA-DR2 和 HLA-DR3 各自的频率增加,同时发现 DQ1 和 DR52 频率增加,前者与 HLA-DR2 和 HLA-DR6 连锁不平衡,后者与 HLA-DR3 、 DR5 和 DR6 连锁不平衡。 Schur 等 [ 2 ] 发现 白人 SLE 患者中, 75% 有 HLA-DR2 ,或 HLA-DR3 ,或二者均有。对南欧白人 SLE 病人研究发现 , HLA-DR3 , DQ2 单倍体有两个位点频率增加: D8 、 DR3 和 B18 、 DR3 。前者有一个 C4A 基因缺 陷,后者有 C4B 基因缺陷 [ 3 ] 。日本人有较低的 HLA-DR3 频率,但 SLE 患者并不少。 K ameda 等 [ 4 ] 发现 HLA-DR2 频率在日本 SLE 病人中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 SLE 危 险性的特异性 HLA 单倍体为 HLA-DRB1 ? 1501 , DQA1 ? 0102 , DQB1 ? 0602 。日本病人最常见的 DR2 单倍体 DRB1*1502 和 DQB1*0601 与 SLE 不相关。在中国 SLE 病人, DRB1*1501 和 DQB1*0602 单 倍体频率增加 [ 5 ] 。
  HLA-DP 等位基因和 SLE 相关较少,因该基因和其他Ⅱ类基因连锁不平衡较弱。研究还发现 SL E 某些临床症状和 HLA 基因强相关。 Schur 等 [ 2 ] 报道狼疮肾炎与 HLA-DQ1 相关,心包 积液与 HLA-Aw32 相关。 Kawai 等 [ 6 ] 报道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日本 SLE 病人 HLA-B 7 和 B61 频率增加。而且, HLA Ⅱ类分子与各亚组自身抗体的相关性比和疾病本身的相关性高。
  1.2 HLA Ⅱ类分子和 SLE 病人体内自身抗体的相关性
  SLE 以体内有多种自身抗体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和一定的自身抗体相关,在某些情况自身抗 体可能直接参与病理过程。而且, HLA 分子是免疫应答基因的产物,参与 T 细胞依赖的抗原特 异性免疫反应。所以,特异 HLA 等位基因和某一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强于和 SLE 本身的相关性。
  1.2.1  抗双链 DNA 抗体 ( 抗 dsDNA 抗体 ) : dsDNA 抗体见于 40% ~ 60% 的 SLE 病人,对 SLE 高度特 异,并和弥漫增生型肾小球肾炎相关,抗 dsDNA 抗体和 DNA 的免疫复合物可在狼疮肾炎中发现 。 Griffing 等首次报道 HLA-DR3 和微孔滤过分析法检测的抗 dsDNA 抗体强相关。而 Ahearn 等 发现 Farr 法检测的高滴度抗 dsDNA 抗体和 HLA-DR2 相关。 Schur 等 [ 2 ] 认为与 HLA-DR 7 相关。 Khanduja 等 [ 7 ] 用 DNA 寡克隆定位方法发现 96% 有抗 dsDNA 抗体的病人有 HLA- DQB1*0201( 和 DR3 及 DR7 连锁 ) ;尽管抗 dsDNA 抗体和狼疮肾炎密切相关,这些等位基因和狼疮 肾炎无特异相关性。而 Fronek 等 [ 8 ] 发现狼疮肾炎病人 HLA-DQB1 ? 0502 、 DQB1*060 2 和 *0603 增加。 HLA-DQB1 的三个等位基因:? 0201 、 *0602 及 *0302 和抗 dsDNA 抗体相关,它 们在 DQ β链最外功能区的第 26 位均为亮氨酸,提示可能是此自身免疫反应的关键。
  1.2.2  抗 Sm 和 snRNP 抗体:抗小细胞核核糖核蛋白 (snRNPs) 参与 mRNA 的剪切,其自身抗体 常出现在 SLE 病人血清中,尤其是黑人病人。抗 Sm 抗体是针对 U1 、 U2 、 U4-6snRNPs 的自 身抗体,对 SLE 高度特异。抗 U1RNP 抗体常和抗 Sm 抗体一起出现在 SLE 病人中,但也出现在无 S m 抗体的 SLE 病人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病人。在一些 SLE 病人,抗 U1RNP 抗体 和、肌炎、心肌炎和 / 或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Smolen 等 [ 9 ] 同时发现有抗 Sm 抗体和抗 U1RNP 抗体的白人 SLE 病人 HLA-DR4 频率增高 ,而 Nishikai 等 [ 10 ] 报道有抗 U1RNP 抗体的日本病人 DQ3 、 DQ7 、 DQ8 和 DQ9 频率增加 。 Olsen 等 [ 11 ] 使用分子定位方法发现 HLA-DR2 和抗 Sm 抗体相关 ( 同时有或没有抗 U1 RNP 抗体 ) ,且 DQA1*0102 和 DQB1*0602 频率增加,而后二者在有抗 U1RNP 抗体但无抗 Sm 抗体的 病人中频率明显下降,这组病人 HLA-DQ5 、 DQ7 和 DQ8 增加,作者推测这两个自身免疫反应关 键部位 HLA β链第 56 位,如为天冬氨酸,则产生抗 Sm 抗体,如为不带电荷氨基酸,则产生抗 U 1RNP 抗体。
  1.2.3  抗磷脂抗体:人们日益重视抗磷脂抗体 (APAs) 在 SLE 中的角, APAs 和血栓形成事 件如中风、癫痫、舞蹈症及其他状、血小板减少、 Libman-Sacks 无菌性心内膜炎、 网状青斑、反复流产相关,这些临床症状可出现在非 SLE 病人中,并命名为原发性抗磷脂抗 体综合征 (PAPS) 。 Arnett 等 [ 12 ] 发现在有狼疮抗凝物的英国病人中, HLA-DR5 、 DQ w7 单倍体增加,这些病人包括 SLE 、其他结缔组织病和 PAPS 。尤其是 HLA-DQ7 ,存在于 70% 有 狼疮抗凝物的病人中。而 HLA-DQ7 阴性的病人都有 HLA-DQ8 、 DQ9 和 / 或 DQ6 。所有这些 HLA 等 位基因 71 到 77 位氨基酸序列相同 (TRAELDT) 。最近 Vargas-Alarcon 等 [ 13 ] 发现 HLA -DR5 , DQB1*0301 单倍体频率增加。磷脂的自身免疫反应是异质的,至少有一个是针对β 2 糖蛋白 1 的。 Day 等 [ 14 ] 报道 HLA-DQB1*0302 和 *0402 在有抗β 2 糖蛋白 1 抗体的 SL E 和 PAPS 病人增高,而 HLA-DQB1*0602 频率减低。
  1.2.4  抗 SSA(Ro) 和 SSB(La) 抗体: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常见于 SLE 和。抗 SSB 抗 体很少单独存在,且在干燥综合征中比在 SLE 中多见。 Bell 和 Maddison 首次报道抗 SSA 抗体阳 性的白人 SLE 病人有较高频率的 HLA-DR3( 和 HLA-B8) ,同时发现一个高频率的 HLA-DQ2 和 DR 3 连锁,而在 DR3 阴性的抗 SSA 抗体阳性病人中 HLA-DR2 频率增加。 HLA-DR2 和 DR3 的一同出现 与抗 SSA 抗体强相关。 Hochberg 等证实抗 SSA 抗体 ( 无抗 SSB 抗体 ) 和 HLA-DR2 见于年轻时起病 的 SLE 病人,而抗 SSA 抗体伴随抗 SSB 抗体和 HLA-DR3 见于年老时起病的 SLE 病人。
  干燥综合征常伴随 SLE ,而且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 SLE 在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方面有许多重叠, 同时这两种病人都有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并和相同的 HLA 相关。 Hamilton 等 [ 15 ] 用 E LISA 法检测 SLE 病人抗 SSA 和 SSB 抗体水平与 HLA-DR 和 DQ 的相关性,发现 HLA-DQ1/DQ2 杂合子 体内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水平较高,而且 HLA-DR3 与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相关性较 HLA-DR2 强, HLA-DR2 只与抗 SSA 抗体相关。而 Hartung 等 [ 16 ] 在德国 SLE 病人中发现只有 HLA-B8 , DR3 单倍体与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相关,尤其是抗 52 000 SSA 抗体。
  使用 RFLP 方法检测有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的白人和黑人 SLE 或干燥综合征病人的 HLA-DR 和 DQ 等 位基因, Arnett 等 [ 17 ] 显示在所有种族中白人的单倍体 -HLA-DR17 , DQw2.1 与这 些自身抗体相关,而黑人的单倍体 -HLA-DR18 , DQw4 在黑人病人中未增加。由于 HLA-DR17 和 DR18 结构相似,仅 4 个保守氨基酸不同,所以与此自身免疫反应最相关的 MHC Ⅱ类分子是 HL A-DQ 等位基因,尤其是 HLA-DQ2.1 ,而不是 HLA-DR3 。而且,在有抗 SSA 抗体的黑人病人 中,种族通婚起了一定作用,因为这些黑人中, HLA-DR17 , DQw2.1 单倍体增加。此外,约 25% 抗 SSA 和抗 SSB 抗体阳性的病人是 HLA-DQ6(DQ1 的一个亚型 ) 和 DQ2.1(DQ2 的一个亚型 ) 的 杂合子,而在抗 SSA 抗体阴性的 SLE 或干燥综合征病人和种族匹配的正常对照中,仅 2% ~ 5% 为 杂合子。 HLA-DQ2.1 阴性抗 SSA 抗体阳性的病人中, HLA-DQ6 成为最强相关的 HLA 分子。
  1.3 HLA Ⅲ类基因与 SLE 相关性
  1.3.1  补体缺陷:补体成分的遗传缺陷,尤其 C4 ,是 SLE 易感性的独立危险因子。在欧美 白人、黑人、日本人、中国南方人、朝鲜人和墨西哥人, C4A 遗传缺陷与 SLE 相关。在白人中 , C4A ? Q0 是 HLA-B8 , DR3 单倍体 C4A 和 21-OHA 基因缺失的结果。 HLA-B8 , DR3 与白人 SLE 相 关可能是由于该单倍体至少有两个遗传位点 (HLA-DQ2 和 C4A) 和疾病易感性相关。
  尽管补体受体基因不与 MHC 连锁,理论上该基因异常能造成免疫复合物清除功能低下,而致 组织损伤。早期研究发现, SLE 病人有补体受体 1(CR1 ;以前的 C3b/C4b 受体 ) 表达的一 个遗传缺陷。 CR1 基因位于第 1 对,目前知道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多态性:①大小,有 4 个不同分子的等位基因 (A , B , C 和 D) ;②用 Hind Ⅲ RFLP 检测高表达或低表达;③存在 Kn ops/McCoy 血型抗原。尽管几个研究提示 CR1-C 和 B 等位基因可能在 SLE 病人中增加,但 Mould s 等 [ 18 ] 主持的一个包括白人、黑人、拉美 SLE 病人的大规模研究显示 SLE 与 CR1 不同 大小等位基因无显著相关。在表达多态性方面,研究提示 RFLP 检测的低表达表型在 SLE 病人 ,尤其是黑人病人中增加 [ 18 ] 。
  1.3.2  肿瘤坏死因子 (TNF) :位于 MHC Ⅲ类基因区的 TNF- α基因的多态性已被 RFLP 和微卫 星图谱证实。 Jacob 等 [ 19 ] 检测了人和小鼠 SLE 中 TNF- α多态性和在血清中水平。 在[新西兰黑鼠 (NZB) ×新西兰白鼠 (NZW) ] F1 小鼠中 TNF- α水平较低,这是 NZW 亲代提供的 遗传特征,而且, TNF- α被替代后 F1 小鼠狼疮肾炎的发病时间显著推迟了。在 SLE 病人和正 常对照中,低水平 TNF- α和 HLA-DR2 , DQ1 单倍体相关,而高水平 TNF 和 HLA-DR3 , DR4 单倍 体相关。
  1.3.3  热休克蛋白 (HSP70) : HSP70 是高度保守的应激蛋白家族中的一个,最近发现该家 族在自身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 SLE 病人中发现抗 HSP70 和其他应激蛋白的自身抗体。
  2 、 TCR 基因和SLE
  因为 MHC Ⅱ类分子呈递抗原性多肽到 CD4 + 辅助 T 细胞的 TCR ,所以 TCR 多态性可能也与疾病 易感性和 / 或自身抗体生成相关。在一些 SLE 病人,尽管有相关 MHC 等位基因,但都不产生特 异性自身抗体,可能是由于没有 TCR 的作用。有关 TCR 多态性的知识远比 MHC 的少。表型正常 的 TCR β链基因缺乏的 NZW ,与 NZB 交配产生 NZB/NZWF1 杂交 SLE 小鼠模型,首次提示 TCR 基因可 能在 SLE 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后来的研究显示 TCR β链基因缺失对 NZB/NZW 杂合子自身免 疫性无显著效应,而更强调了 MHC 的重要性 [ 20 ] 。 Frank 等 [ 21 ] 报道有抗 SS A 抗体的 SLE 病人一个 Bg1 Ⅱ TCR β 9.8-kbRFLP 片段和一个 Kpn Ⅰ TCR β 1.75-kbRFLP 片 段的组合增加,占 76% ,而无抗 SSA 抗体的病人中仅 41% ,在 SLE 病人和正常对照中,这种 TCR 恒定区 RFLPs 片段的组合无差异,提示它只和抗 SSA 抗体的生成相关。而且, TCR β RFLP 组合 在有抗 SSA 抗体而无抗 SSB 抗体的病人中的发生频率要高得多,尤其是有 HLA-DQ1 的病人,提 示 MHC 和 TCR 多态性可能对 SLE 某些自身抗体亚组很重要。
  3 、免疫球蛋白基因和SLE
  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重链 (Gm) 和轻链 (Km) 基因与 SLE 相关。 Gm 基因位于人第 14 对染色体, Km 基因位于人第 2 对染色体,都显示了中度多态性。某些 Gm 蛋白标志物的杂合子较纯合子的 SLE 易感性增加。 Hartung 等 [ 22 ] 检测了 323 个欧洲白人 SLE 的 G1m 、 G2m 、 G3m 、 A2m 和 Km 的同种异型和其表型,发现 Gm 与疾病及其临床亚组、自身抗体或 HLA 等位基因无相关。狼疮 肾炎病人中,一个抗 DNA 独特型, IdGN2 ,在血清中水平较无肾炎者升高,而且,在受损肾脏 中能发现这个病理性抗体。但未发现 IdGN2 和 HLA Ⅱ类分子相关 [ 23 ] 。
  4 、 Fc- γ受体基因和 SLE
  IgGFc 受体影响吞噬功能、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介质的释放和的有效清 除。 3 个不同 Fc- γ基因位于人第 1 对染色体,有 3 个 -Fc γ R Ⅰ、 Pc γ R Ⅱ、 Fc γ R Ⅲ。以前的 研究提示 Fc 受体功能缺失 ( 遗传性或获得性 ) 可能在 SLE 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最近 Salmon 等 [ 24 ]研究 Fc γ R Ⅱ等位基因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偏斜 - 在黑人 SLE 中,尤其是在狼疮肾炎 病人中, H131( 高反应 ) 显著增加,而 R131( 低反应 ) 等位基因显著降低。 H131 等位基因产物是 人唯一能清除 IgG 2 亚组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的 Fc 受体。在白人 SLE 未发现此现象。提示 在不同种族中,不同遗传系统可能参与 SLE 易感性和发病。最近, Fc γ R Ⅲ a 也显示与 SLE 相关 ,低亲和力受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增加,而高亲和力受体的等位基因频率降低,该受体与 IgG1 和 IgG3 有不同的亲和力。
  5 、凋亡基因和 SLE
  近来人们认识到凋亡,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在某些小鼠株, lp r 和 gld 突变导致淋巴细胞增生,产生与人类 SLE 和干燥综合征类似的自身免疫反应。最近一 个大的进展是将 lpr 缺失定位在 Fas ,而 gld 缺失在 Fas 配体。小鼠模型遗传缺陷引起的免疫功 能变化是复杂的,参与凋亡的基因有 TNF 和 TNF 受体家族、 bcl-2 、 p53 、 myc 等。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对 SLE遗传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种族差异、临床异质性(可能为 遗传异质性)、较低的外显率以及环境因素的作用等,导致研究人类SLE易感性存在很多困难 。
 中国第一皮肤病门户&&&
(实习编辑:易校吉)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后遗症伴...[]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一份糖尿病调查显示其并发症总患病率高达73.2%。而脂肪肝为……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现实中有些萌妹子不知不觉中向女汉子发展,甚至还达到“丰…… []
你知道阴道炎的典型症状,以及如何治疗么?…… []
12岁广西女孩莫茜琪经检查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一度有生命危险。治病3个多月已经花费14万多元,家里债台高筑,后续治疗每月仍需约1.6万元,其父母已经不堪重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