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办才可以找到效果比较好的缩@阴产品呢,很偏头疼怎么办的

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天天打车,我算是体会了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今天早上,一个司机又给我上课:&买车啊,您千万别买◎◎特(姑隐其名),就是你现在坐这车,看没,方向盘掉渣,窗玻璃出槽,还费油,开空调,这车比捷达费油啊,开空调,12个…我们先天就比捷达司机负担重…&
这已经是第五六次听司机给我反应他开的出租车的质量问题了,如果我买车,这车自然不在选择之中:宁信其有嘛。
您说这汽车厂商倒霉不倒霉?为北京出租车市场供了五六万量的货,却换来这么口碑。北京出租车司机的影响力可真不能低估,更何况他们影响的全是我这样的没买车的人---这些人,才是汽车厂商的潜在的大客户群,这下可好,消失了。
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全国的出租司机?),一个特点是爱抱怨,发牢骚,而且经常出奇的口径一致,比如:他们很多人喜欢逢人便说&活累,钱少,份儿高&,惨啊!偏偏记者打车的又多,这就无形中影响了舆论,这舆论的空气就使不少人达成个共识:出租司机的处境太悲惨了。
这种悲惨,从新闻界的反应就是王克勤几年前发表的那篇《出租车司机生存状况调查》。里面描述的司机的悲惨,那,真是一个惨,当年,我读了这文章,简直是拍案而起,算是最早对王兄这篇文章大力推崇的圈内人吧,好写了些推荐文章贴在网上。
后来,打车打得多了,倒起了些疑惑,因为关于出租车司机的生存问题,好多细节是值得推敲的,比如,到底咱们的出租司机收入多少,王兄的文章就没给出个准确的调查说法,而的哥们对此也是讳莫如深。
其实这是最能说明的问题的,而且解决问题也相当简单,到出租公司调查一下,看看他们打出租票的存根,一目了然。我去年找了个记者去出租公司查了查存根,结果…说实在的,以的哥的素质来说,拿的钱已经出乎我的意料。后来就又琢磨了不少细节。
打车的时候,我就跟司机说,您还抱怨什么?您拿的钱,按您这学历,干点别的,真赶不上这些。
您说您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可别忘了,您出门就是上班,到家才算下班,一个上班族,在北京,不少上下班得花3个小时在路上,中午吃饭时间又一个小时,加工作8个小时,也是12小时,谁比谁轻松啊?
您说您过劳,您算没算过一天轻轻松松干8小时周末双休能挣多少钱没?1500块总有吧。为什么不轻轻松松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自由职业的自我管理问题。咱再看在北京租房子经商的温州小商户,人家也是一睁眼就几百块钱的租金,也有起早摸黑的干活的,怎么就没人抱怨过过劳呢?您说了,人家是为自己干活,可咱的哥不也一样吗?
少干点一样生活,可我非得过劳,追求更多一点的收入,导致身体受不了,这不是出租车司机的独有问题,是整个中国,乃至所有社会所有转型国家劳动者的共同问题。需要的是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的调整与辅导,而不是抱怨,看人家上海月薪8000那司机,那心态…
讨论出租车司机是否真那么惨,似乎是个不讨好没良心的话题。
我无意与出租司机们对着干,说这些话,其实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也就是说,很多引起你义愤的东西,似乎有&政治的正确性&(这话在国外比较好理解,但政治放在中国似乎包含了一些贬意,我们也可以姑且称之为正义的正确性),但政治的正确性却未必代表了真相。
但正是这个政治的正确性的作用,导致媒体不能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出租车司机的对立面是出租车公司,暴利啊,你占出来与的哥们唱反调,其实是占在了弱势群体的对立面,这不是招人砸你们报社玻璃吗?
这类问题其实很多,比如国企改革与MBO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问题,贫穷与懒惰的问题,都涉及到一个政治的正确性(其实就是大部分公众所认同的价值观),你即使自以为占在了技术层面的真相一边,也不能违背政治的正确性,否则就很容易自取其辱。比如最近一个招来群众怒骂的群体…那帮经济学家…就是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公众明明对那些暴富的人充满厌恶的情绪,你还非得占在那边说话(尽管他可能有他的道理),不是自取其辱是什么?
我以为,作为媒体来说,对于这类问题,最好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保持沉默。但也有一些媒体,非常擅于打着维护社会正义的幌子,不顾真相,狂拍政治正确性的马屁,以取得商业的成功,其实,从本质上讲,这跟那些贩卖黄色新闻的小报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它迎合的是弱势群体的心理,贩卖的是正义与良心而已,是与媚富没什么两样的媚贫,媚弱。
— 游学纪 @ 11:22 am
— 游学纪 @ 9:49 am
一张报纸,一个灵魂 &&&&&&&&&&&&&&&&&&&&&&&&&&&&&&&&&&&&&&& &&《南方周末》站在一个新的平台 &&& 南方周末新闻部 伍小峰
来源:天下温州人,伍小峰博客  我们每一个来到《南方周末》的人都知道,我们是怀着理想来的。   我们之所以来这里,因为我们有种期待,我们相信这里是我们向往的地方,比如我们隐于新闻背后的社会责任感,我们的启蒙思想,正义、良知、理性和爱心。这永远是我们要坚守的底线。我们相信,如果这个底线都保不住,即使她能苟活着,也已经不是原来的《南方周末》了。   《南方周末》在中国的媒体中,首先被认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媒体,一份有良知的、说真话的报纸,这是我们的最大优势,相对于目前因浮躁而备受诟病的大众媒体而言,这是最稀缺的资源。相比而言,《知音》或者《家庭》有好看的情感故事,《读书》或者《天涯》有尖锐的文人思想,但用现代新闻的操作方式,呼吁法治和公正、张扬人性和良知、关心弱势群体,仍然是我们在上千种报刊中凸显出来的最重要原因。这已经在广大读者心中形成了期望值。   这种精神气,要渗入我们每个记者编辑的心中,才能体现在报道中。我们万不可因久在其中,如豆腐坊的师傅不爱吃豆腐一样,反而淡漠了这一点。   一种错觉是,《南方周末》的正义和良知好像是这个报纸的固有品质。我不这么看,品牌是需要更大力气去维护和加深的。以前我们做了,铸就了这个品牌;但如果现在不做什么了,读者说我们&没有人味&了,这个品牌怎么还能天然地延续下去?   2000年下半年的时候,新闻部曾为一篇《收容所里被强奸的女性》的稿子被耽搁而痛心不已。那题材因编辑的犹豫和记者的疏忽,而没在本报首先刊发,却被《中国青年报》炒成全国性的大新闻。在心痛之余,当时的张平写了一篇编务文章,沉痛反思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心是不是已经麻木?是不是在张扬理性的同时,变得&人味&不足?我们是不是因为老接触各种恶性事件,&胃口&吊高后,就失去判断和怜悯?   今年,我们发了一篇观察写真《他们的儿童节》,在所有媒体都渲染城市孩子如何娇气滴滴花样翻新地过儿童节时,这组报道关注了贵阳的小报童们如何在卖报中度过这一天,关注了湖南一个因贫困,23岁才上小学二年级的姑娘如何在尴尬中度过这一天。这些人,从来没有媒体为他们付出版面,但却是《南方周末》不能遗漏的关注人群。   平民视角,不是简单的报道技术手段的问题,更是一个我们报道的初衷和去向,是一个根目录上的东西。   一张报纸,是一个灵魂。报纸除了商品的特性外,精神气是很重要的。不少报纸也想模仿《南方周末》,也搞批评报道,也搞深度报道,但还是缺了那股精神气,缺了公信力。   我们要警惕这种气质远离我们而去。   ●我们的定位   本报的定位是严肃新闻周报,这就决定了新闻版块的定位是: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萌芽和变迁,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喜故事,关注在这样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南方周末》希望成为这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记录者和评说者。   我们要关注社会保障、关注基础教育、关注社会安全、关注市政建设&&在这些政府也在着力解决的难题前面,我们应该有很大的空间。在对上述题材的具体操作中,我们将用现代新闻的报道方式,用我们独有的报道视角,反映出来。   对读者群来说,它是给受过初等教育、而且关心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人看的。他们想真实、完整而且充满阅读快感地看到中国和世界在发生怎么样的变化。那么我们就告诉他,最好的选择是看《南方周末》。党报或者都市报到处有,但你从那里看不到这些东西。   一个已经形成共识的观点是,新闻版块将不再沿袭过去单纯靠揭露性报道打天下的老路,就是我们将以一种内涵更成熟、形式更现代的面孔出现。从气质上讲,他好像一个正直而愤怒的青年随着阅历的增长,在向成熟的中年人过度,他将更具理性、更从容,因此也更具吸引力。   ●我们的新闻构成   我们的新闻由哪几种类型构成?粗分,大概有4种。   第一类:深入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符合《南方周末》理念的重大新闻事件。(注意:这里共有3个要素需要满足)   这种报道的基本要求是,采访更加踏实细致、语言更加生动翔实、角度独特犀利、更接近新闻事实的核心所在。有的可以及时用专家评点、链接、权威部门解释来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由于这类题材往往是数家媒体同时报道,我们的原则是:不求最快,但务求最好。   这类新闻,是我们作为一份新闻周报必须关注、必须做大、必须做好的题材。如果《南方周末》失去对国内重大新闻事件参与、发言的优势,就会缩小影响。打个比方,某个重大事件发生时,舆论就像一个广场,很多媒体都在敲锣,招徕路人来听演讲。我们等于和数个讲客同台竞争,看谁的锣敲得响、说得有道理,让人信服。以后让人形成心理定势,一到这个时候,都期待着《南方周末》在敲什么锣、说什么话。   第二类:开掘我们独特的报道对象,体现我们独特的报道视角。   独家新闻,永远是新闻媒体梦寐以求的目标。我们要不惜代价,来挖掘我们独特的题材。面对繁复的社会事件,《南方周末》的报道将像&探照灯&一样,聚焦于我们认为有价值、有品位的新闻事件上。   还是打那个比方,在舆论广场一片嘈杂,我们突然敲起锣来,开讲一个别人没听过的题材。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要让锣敲得更响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把新闻形式包装得更好,更要求我们把这个题材讲得有声有色–新闻事件的表述更加流畅、亲和。而且最好的效果是,让别的媒体跟着我们敲锣。   第三类:就是对重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变革做成扫描式的、宏观和有高度感的&大部头&作品。题材绝对重大而新颖,深深切入国计民生的&关键点&。这种题材重大而有力度,能够提升本报的品位和深度。但不足是,它能满足关心社会进步的高知人士,但可能不符合普通读者的阅读要求。这类题材,频率和篇幅不能太多,但一旦采用,就要用足、用好。   还打那个比喻,我们在舆论广场上用几个版面搭了个展览会,在这里摆放更有品位、更有教育意义的展品,有一些人进去了,看了后赞叹不已;但很多人不会进去,因为觉得台阶高看不懂,但仰着头看看,隐隐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别的媒体搞不来这个东东。   第四类:我们独创的品味小品。   我们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我们用我们自己独创的,有灵气的报道,来体现我们的价值取向,呼唤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在舆论广场的一个僻静角落坐下来,远离喧嚣,气定神闲地拉一段很优美的二胡,拿一根羽毛悄悄撩动人的心灵,不一会,就会来一堆人来静静地听,还会有人落泪。   这四类题材,都是我们报纸所必须的,没有孰轻孰重的问题,但有两点规则必须遵守:第一点是比例,一期报纸中,各类新闻题材要软硬适宜,像做一道好菜一样,荤素搭配,太碎,或者太沉闷,都是败笔;第二点是质量标准,力求每种报道都是最高质量的,符合标准了,才出炉,题材创新,不应该以妥协质量为代价。   ●题材的界定   《南方周末》选择新闻题材有双重标准:其一,符合&新闻&自身的标准,这是一个朴素得、必需的标准;其二,符合是周末自己的理念。   社会新闻的题材将进一步扩展,大概举出几大类领域:   政府的决策行为对个人命运(或某一群体)的影响。有的题目敏感,但以法律为准绳监督政府行为是媒体应该负起的责任,里面衍生出无尽的题材,但最好还是要给出出路。   社会道德和法治的冲突。这里有无数悲喜故事可细细道来。   官场现形记和运行规律。不能放弃的吸引眼球的好题材。   企业和政府关系以及投资环境。官场、人心、利益格局,各种怪事与乐事的集中。   城市人群生存状况。与就业、保障、城建、心态相关的事件。   农村人群生存状况。村民选举、农民负担、宗族以及观念引发的冲突或事件。   环保。读者关注度最大的题目,以及因此引发的事件。   政府改革。进一步做下去,从巧妙的小角度入手,反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不能一一列举,但一个原则是:不流于浮浅或庸俗,必须在有相当背景和足够典型性的题材下,进行足够职业的操作。   附: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1998年下半年所做的一次北京地区受众调查   媒介的传播必须是&重要的&、&丰富的&、&知识含量大的&、&有见地的&和&实用的&。   调查以报纸为例,列举了可能成为报纸&必读性&构成成分的十五个因素,请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考虑其自费购买或订阅一张报纸时所最看重的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张读者愿意自己掏钱去订、去买的报纸,它首先应该是&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的(占49%),其次应该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占46%),&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的(占37%),&目光敏锐,见解独到&的(占35%)以及&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占34%)。这便是广大读者在自费购买或订阅一张报纸时最看重的五个基本因素。   此外,作为读者对具有&必读性&报纸的次一级的要求还有:它应该是&独特的&(32%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常有令人感兴趣的独家新闻&)、&及时的&(31%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报道迅速,时效性强&)、&好看的&(29%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有品味的&(29%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有较高的品味和档次&)以及&可信的&(26%的读者希望他所买的报纸&公正客观,可信度高&)   ●事实的力量   《南方周末》是一张新闻纸,&新闻&的主要定义是&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她在本质上,要与&社科类论丛&或者&政经类期刊&区分开来。   新闻就是新闻,新闻有自己本质的和朴素的规律。事实的力量最能震撼人。新闻从哪里来,不是从故纸堆中来,也不是从玄想中来,是从深入扎实的采访中来。包括新的事实和新的见解。坐而论道不是在做新闻。在事实和理论上选择,我们当然选择事实。   普通读者不喜欢听&说教&,他们很实际地看这期报纸&有没有新闻&,或者是&有没有好看的新闻故事&。我们谈新闻报道的创新,不是对《南方周末》传统题材的摒弃,而是用更新的视角,用更好的文本,让我们的&新闻故事&意境更悠远、内涵更浑厚、形式更优化。   当然,这是个辛苦的过程,我们必须承认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举个例子,对一次改革的成败,你可以找个专家点评,可以弄得条理清楚,也可谈出点精彩的东西来,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但你找出这次改革的受益者和受损者和旁观者共10人,从不同角度,用鲜活的例子说明,当然是辛苦的。但两种方式,体现在文章中,读者就得出完全两样的感受。   记得有一次,一个记者在采访后期,打来电话说,太累了,实在不想再追下去了,干脆找个专家来评点评点,&理论上补充一下&算了。当时我就说,这不是《南方周末》记者的口气。你必须到实地拿出第一手的材料来,这是你的本分。   另一方面,我们要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堆砌事实,却没有透彻的思想。《南方周末》的事实报道绝对不是茫然的。它是&冰山上露出水面的一部分&,一个好的新闻报道是在有思考背景的、有透彻想法的前提下,通过新闻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报道要蕴涵一种启示性的精神内核,故事肯定要好看的,但不是无聊的猎奇,而是传递一点让人思考的东西,让读者看了后觉得脑子里有东西被触动了。   报道要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萌芽、变化保持充分的好奇心和敏感度,要选取适当的角度关注和阐释他们,看了后觉得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多种可能性。   报道要对一个值得关注的状态进行惟妙惟肖的刻画,人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但现在这个东西就像摆在他面前一样,栩栩如生,叩动他的心弦。   在多数报道中,我们将尽量&以小见大&,通过对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命运的刻画,反映重大的社会背景,而不是直接将社会现象和社会变革做成评论式的稿子。相比之下,典型事件更好看,更易于理解,更让人记住。在编辑手段上,可以及时用言论、专家评点或者链接&权威部门解释&来增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好文章不等于必读   在编辑或者记者中,有种冲动是把自己偏爱的领域的文章放在版面上,认为这是好文章,让别人读,要不然很可惜。这种想法当然值得嘉许,但还要回头想想,一篇好文章就是读者必读的内容吗?   这跟好文章的标准有关系,因为好的标准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就有不同的判断,这个判断随着个人受教育程度、知识面的差异、不同的爱好、不同时期的兴趣、环境变化等因素而转变。   有人对媒体转播的内容,作了六个层次的划分:   第一层是与受众居住地关系密切的,符合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如:本地域新闻事件(对《南方周末》来说不适合)   第二层是与当地受众无关,但能引起国内受众共同关注的,如: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国内新闻事件;国家政策法规的解释性报道。   第三层是突发性造成危害性极大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如:&9.11&恐怖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   第四层是与受众居住地无关,但却能激发受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如:人性化报道、趣味性新闻等;   第五种是与受众居住地无关,但与受众娱乐性需求有关的,如:体育、娱乐、文化新闻等;   第六层是专业内容或者有精英趋向的新闻,如对国家政经走向的分析,或对某个专业领域的剖析等。   以上六个层次的内容,都有好文章,但未必都是所有读者必读的。其中有的可以成为小众&必读&,有的可以成为大众&必读&。而无论是大众的&必读&,还是小众的&必读&,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应该是:与读者有关的;读者感兴趣的。或者说,与多少读者有关,以及有多少读者感兴趣。   这个必读性,要具体细分到我们的读者群上面,这里有个比例问题。我们是一个大众媒体,与读者的关系度和感兴趣度,就是我们判断题材的最重要的杠杆。我们要按比例来安排不同读者层面的内容,难易都将有,但有一个相对的标准要弄清楚:一个题材,如果我们读者里有50%不感兴趣,那就不能说是个成功的报道;而如果只有20%的读者感兴趣,即使这20%的读者对这个报道非常满意,我们也不能拿到版面上。因为你抛弃了另外的80%的读者。   因此,我们选择和操作选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读者能否接受,必须考虑到选题的包装和亲和力。   ●让我们的报道鲜活起来   在一段时间里,一种对《南方周末》的指责是&沉闷&。   具体分析,第一方面是题材问题,远离人们生活的&宏大叙事&多了,理智分析利益博弈的文章多了,平民视角的东西少了。   第二方面是时效问题,周报的深度报道需要时间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总体上,新闻核心部位的发生时间过于靠后,讲的是几个星期前,甚至是几个月前,几年前的东西。   第三方面是文本问题,有人反映我们的文本不如以前好看了,形式也陈旧,总是一大块文章,读起来累。   这些批评,我们要接受,要改进,要让我们的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首先,我们在题材的选择上,要控制比例,形成新闻事件为主,新闻述评为辅,同时加强新闻时评的速度和力度。   第二,要求我们的新闻编辑的目光更敏锐、触角伸得更长,迅速判断新闻价值、迅速派遣记者,并且有力督促记者及时出发、及时进入新闻现场、及时成稿件。编辑不能把选题扔给记者后就不管了。   最后,着重讲文本的问题。如何让我们有价值的新闻变得好看。这是个需要用大量篇幅来探讨的问题,这里只是提出几点,每一点,将有一些文本来详细说明。   1)细节的表现力   2)文气贯通和文章结构的优化   3)场面渲染   4)短句的运用   5)书信、录音、帐本、日记等记录性文件的运用   6)示意图和漫画的运用   7)长篇对话的运用   8)创新式文本的挖掘   ●重视发行   我们反对&别太在乎发行量,《财经》发行那么少又怕什么?&的说法。   《南方周末》的发行量不用跌到那么少的时候,她就已经完了。她的巨大覆盖面,就是她生命延续的重要因素,就是其他任何周刊或周报不能企及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四川宜宾桥塌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有那么多陌生的读者热情地给我们提供线索、照片(李月群共接到当地20多个电话),最后我们就是靠他们抢出了那篇文章。别的媒体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吗?当我们的发行量掉下来,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下降了,你能拿到《财经》那样的影响力吗?《南方周末》和《财经》、《三联生活周刊》根本就不是一种发展路子,盲目模范,隐患很大。   默多克在20世纪70年代,对美国媒体的一种批评是:&报纸变得越来越枯燥乏味,媒体变得沉闷和自鸣得意&。大多数报纸为了吸引大广告赞助商,急于赢得高消费阶层读者的参与而鼓吹&精英新闻&,抛弃了原来的&蓝领工人&。默多克警告他们:&一家报纸如果不能使整个社会对它发生兴趣,它最终将成为精英基层的内部出版物。&   《南方周末》想成为精英阶层的内部出版物吗?显然不。   ●发展和风险   必须承认的是,近一段时间来,我们处于一个空前逼仄的空间里。压力来自&上面&和同行。   一方面,我们的报道受到各种压力。   另一方面,我们的同行(指的是有较大传播能力的媒体)进步很快,他们的新闻操作方法和文本都有提高,和我们的差距在缩小中。况且,他们不像我们这样&树大招风&,操作空间反而比我们大。   这是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埋怨和牢骚是没用的,我们注定是要戴着锁镣跳舞,《南方周末》在近几年来,始终是在各种压力下一步步走出来的,我们的新闻理念本来就是在一个畸形的环境下艰难前行的,需要的是从石头下顽强生长的韧劲。只不过这次更严酷些,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智慧来对付而已。   分析一下《南方周末》最近出现的问题就会发现,我们的一个弱点,就是对现行政策不熟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我们要做两点:一是通过学习增加对政策的敏感度,庖丁解牛是因为熟悉牛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就是多交政界的朋友,在约稿中发现,其实很多政界官员是对《南方周末》是很有好感的。要积极联系,了解信息。   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平台上。我们已经无可路退,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这里仍然是一个英雄心向往之的地方。   发展,是一个硬道理,我们只有不断前进、不断领跑,才能摆脱目前困境的羁绊。我们不能沉陷于我们不能做什么了,而是要开拓我们的视野,看我们能做什么,而且如何做得最好。
— 游学纪 @ 1:15 pm
— 游学纪 @ 8:30 pm
讲座时间 :
讲座地点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蔡冠深报告厅
《南方周末》记者李海鹏
《南方周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方舟求索]
南方周末高级记者、编辑作品研讨会系列(三)
4614:00-17:30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好的精英阶层作为引领者,这个阶层的含义不是指地位,不是指名望,而是指优良的素质。
你在饭馆里听听人民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在网上看看人民的思考层次,你会绝望。
李普曼的精英主义的民主观念。
民主是价值观,精英是引领者。
— 游学纪 @ 8:26 pm
日,第89届普利策奖揭晓,其中,调查性报道奖被授予《威拉米特周报》的尼格&贾奎兹(Nigel Jaquiss of Willamette Week),以表彰他对美国俄勒冈州(Oregan)前州长性侵害一名14岁女童案件所做的深入、严谨的调查。
这篇题为《一个30年的秘密》(The 30-Year Secret)的报道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猥亵幼童案件,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当时的波特兰市市长高兹米特(NeilGoldschmidt),另一位是年仅14岁的女高中生苏珊(Susan)。从1975年起,高兹米特以雇佣保姆为名,诱骗苏珊与其发生不正当性关系。3年后,高兹米特调离波特兰市,官运亨通,曾担任卡特政府的交通部秘书长和俄勒冈州州长,一度成为俄勒冈州最闪亮的政坛明星。而当年聪明美丽的苏珊却沦为瘾君子和管教所的常客,心灵的创伤在30年后仍难以愈合。
日,文章一经发表,美国舆论哗然。迫于压力,高兹米特辞去了他在俄勒冈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高兹米特咨询公司等处的职务,并在媒体上公开承认了当年的罪行。贾奎兹也因《一个30年的秘密》一举摘得第89届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桂冠。回顾和分析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及特点,对我们的调查性报道写作不无启发。
立体式调查:切入事件的真相内核
20世纪初,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曾称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为&专门打听丑闻的人&。这个说法似乎有些贬损之意,但是它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这类报道的独特魅力。调查性报道通常聚焦于公众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意在揭露人所未知的内幕,并敢于向社会权威挑战。这些特点都使它与某些利益集团冲突,并往往遭受各种阻挠甚至是镇压。因此,记者必须采用灵活的方法并具备非凡的毅力,才能克服重重阻力,从而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一个30年的秘密》的调查推进过程中,贾奎兹遭遇了始料未及的3大障碍。一是事件当事人高兹米特在俄勒冈州声名显赫。在担任卡特政府交通部秘书长和俄勒冈州州长等职务时,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政界和商界搭建了庞大的关系网络,耐克公司副总裁、俄勒冈州警察署署长、州检察院院长这样的头面人物也是他的座上常客。在被调查过程中,高兹米特不止一次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向《威拉米特周报》施加压力,让贾奎兹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困难重重。
二是受害者的矢口否认。贾奎兹收集了一定的证据之后,走访了现居尼维达市(Nevada)的受害者苏珊。但记者的发现遭到她的矢口否认。后来,贾奎兹从苏珊的律师福特(JeffFoote)那里了解到,1994年初,苏珊曾经聘请律师准备起诉高兹米特,但最终双方选择庭外和解,并达成协议:在双方对此事保密的前提下,由高兹米特在以后的20年里分期支付给苏珊总额约25万美元的赔偿金。这纸协议使得贾奎兹从关键人物苏珊口中得到信息变得难上加难。
三是事件发生在30年前,大量的人证、物证难以获得。在30年的时间里,苏珊和高兹米特当时的同事、朋友、亲戚以及其他知情者可能因为搬迁、失踪和亡故等意外状况而难以找寻。剩下的知情者也可能会淡忘事实,或记忆出现偏差。那些未经过保存的物证更可能出现遗失、损坏的现象。这显然对贾奎兹在证据收集、整理和论证上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其实,在贾奎兹之前,不少俄勒冈州记者对&高兹米特猥亵女童案&已有耳闻。并且在2003年底,俄勒冈州的另一家报纸&&&《俄勒冈人报》曾经对这个传言进行了追踪,但是面对困难,《俄勒冈人报》没能把调查深入下去。面对重重阻力,42岁的贾奎兹却不甘心就此停住,他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并采用巧妙的调查方法揭露了事件的真相。笔者将他使用的方法概括为&&&&立体式调查法&。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来说,事件真相和相关人物通常构成一种&同心圆&的关系,要了解真相,最逼近圆心的当然是事件当事人,其次则是事件参与者,再外层则是事件目击者,然后是知情人。越内层的人物提供的信息越有价值。
在此意义上,&立体式调查法&指的是:记者从当事人、参与者、目击者、知情人4个层面,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按由内向外的先后顺序采集信息。如果内层信息由于特定原因难以获得,记者就跳过内层转而向次内层,在一个由事件相关人物构成的立体空间中,并行不悖地获取信息。
这种调查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当内层人物不愿或不能透露信息时,通过对大量外层人物的采访,记者可以将调查继续下去。另一方面,记者也能够避免与有关利益集团正面交锋,从侧面切入真相内核。
在调查初期,由于当事人的矢口否认,贾奎兹的调查几乎陷入了绝境。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想办法绕过了最直接的当事人。通过对苏珊故乡波特兰市和现在的居住地尼维达市(Nevada)的两次实地考察,以及对上百个相关人物的采访,贾奎兹成功地越过了当事人构成的&内层&,转向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和知情者等&外层&求证。更为主要的是,贾奎兹也避开了高兹米特的势力范围,最终揭开了真相的神秘面纱。
证据取舍:提升调查&公信力&
记者如何在庞杂的信息面前合理地筛选证据,并&诚实、直接和平衡&地使用证据,是调查性报道成功的关键。贾奎兹主要从信息来源的3个方面进行选择判断:
1.从事件相关人物处获取信息
通过采访事件相关人物,是得到证据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贾奎兹采访了苏珊的律师、室友、亲戚、儿时的伙伴、庭审法官,以及高兹米特的同事、好友和律师等事件的相关人物,并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线索和信息。
由于通过采访获得的口述证据通常可靠性较低,贾奎兹采取了&二源求证&的方式来滤去无效证据。他在获知一个新情况后并不立刻依赖这一消息来源进行报道,而是向所有可能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士对质。当同时有多个消息源都能做出大致相同的描述时,这个新情况基本是被视为可靠的。相反,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坚持这一说法,而其他人提供的情况与此相去甚远,贾奎兹则不得不对这一说法保持怀疑。通过对证据的反复论证,贾奎兹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
2.媒体报道与公开资料
一般来说,来自公开资料的证据通常最为可靠,因为它们需要面对公众的检验,故在公开之前已经过了较为严格的检验。由于案件当事人高兹米特是声名赫赫的公众人物,贾奎兹从以往媒体的报道中采集了不少有关证据。其中,1990年7月俄勒冈州的媒体对高兹米特突然辞职做出的种种猜测,就为报道提供了丰富可信的背景材料。
另外,法庭调查笔录、警方档案和医疗档案等公开资料也成为贾奎兹搜集信息的重要来源。在警方和强制戒毒所提供的公开资料里,苏珊被强奸后吸毒、酗酒的痛苦经历了然在目。它们被贾奎兹引入文章之中,成为了另一个确凿有利的证据。
3.一些内部资料
内部资料的取得充分展现了记者的职业素质,它不仅要求记者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求记者可以及时从那些&吹暗哨的人&&&&揭发秘闻的知情人手中拿到私人收藏的、不公开的材料。
贾奎兹从内部材料中受益匪浅。在《一个30年的秘密》发表的4天前,高兹米特曾主动联系了州内的另一家报纸《俄勒冈人报》,并表示愿意向&这家州内唯一值得信赖的报纸&吐露真相。当天,该报就刊登了一篇由高兹米特提供的关于此事的&供认书&。这篇&供认书&对30年前发生的猥亵女童案含糊其辞,轻描淡写地把高兹米特的罪行一笔带过。此事在《俄勒冈人报》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几位知情的主管和记者意见不一,并展开了小范围的内部讨论。讨论结束不久,贾奎兹就想方设法从多个证人手中得到了这次内部会议记录的复印件,他随即将其运用到了报道之中,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一个30年的秘密》中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指出:所谓报道的平衡,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这体现在证据的使用上,就是记者应当避免&一边倒&的证据筛选方式,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选取事实,平衡、客观地使用证据。
贾奎兹并没有忽视这一点。在报道的初稿完成之后,也就是报道发表的一周前,贾奎兹曾把初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了当事人高兹米特。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否认我们的报道,希望你能提供支持你的有利证据。&
次日清晨,高兹米特的律师巴楚曼(CraigBa chman)主动与记者取得了联系,他表示高兹米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个事实,但是他要求《威拉米特周报》不要刊发这则报道,因为报道涉及到的是发生在近30年前一桩私事。
贾奎兹没有接受巴楚曼的要求,他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方式来实现报道的公正平衡:他把这封信件的内容和巴楚曼的回复作为背景材料写入了文中,却不做任何评论。这样一来,读者既可以通过背景资料了解事件的全貌,又可以从高兹米特的反应中读出事件背后的深意&&&真相不言自明。
清晰再现:还原事件原貌
在调查性报道写作中,通常记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结构把错综复杂的线索和事件表述清楚。
在《一个30年的秘密》中,贾奎兹用语洗练老辣,并为故事搭建了:以发展的时间推进为经线,以调查涉及的人物、地域的平移为纬线的&二维结构&。这样的结构方式使整篇报道经纬交错、逻辑分明、条分缕析,故事的发展与记者的调查两条主线并行发展,既利于贾奎兹叙述,又便于读者阅读。
在一个时间跨度为30年的故事里,人物命运和时局的变迁为报道的采写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用得好,能够增加故事的厚度和纵深感;用得不好,则很有可能让整个文章的结构繁冗拖沓,单调乏味。
贾奎兹在文中选用的背景材料主要包括对比性、说明性和注释性3种。他以故事的发展经过为主要框架,再把3种背景材料错落其中。纵向的故事发展与丰富的横向背景材料相互支撑,为整篇报道增色不少。在使用背景材料时,贾奎兹把高兹米特的生平介绍和苏珊的医疗记录等长篇幅的材料揉碎,一小段一小段地穿插到故事进展之中。这样不仅增加了报道的信息量,还使得整篇报道的节奏灵活跳跃,人物血肉丰满。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是这篇报道的又一鲜明特色。在《一个30年的秘密》里,通过大量直接引语增加了叙述的现场感,提高了报道的感染力。比如面对《威拉米特周报》的调查,高兹米特曾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对此事毫不在意。我的一举一动频频地出现在媒体之上,你们这些家伙(记者)对什么都感兴趣,而我总是一笑了之。&贾奎兹在文章的末尾引述了高兹米特的原话,不但使得结尾生动且颇具讽刺意味,高兹米特虚伪骄纵的本来面目也跃然纸上。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中的意蕴往往能让读者品味良久,《一个30年的秘密》在这方面的成功也是值得称道的。在尼维达市采访苏珊时,贾奎兹抓住了这样一个细节。当谈话中涉及高兹米特的时候,原本轻松的谈话气氛立刻转变了,苏珊的手指剧烈地抖动着,以至于努力了好几次都没能点燃手中的香烟。虽然苏珊一再否认记者的发现,但是这个细节无声地泄露了高兹米特的所作所为在苏珊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成为了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的关节点。类似细节的捕捉,与记者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平时的训练和积累显然是分不开的。(来源:新闻记者/毛晖圆 )
— 游学纪 @ 11:09 am
更多评论,请看原出处:
李甬的文章
最近经常抽空看李甬的文章&&2002年时他出过一本《我所见过的最重要的事》,把他在《财经》和《南方周末》的主要文章结集。出版时,他送过我一本,当时看完了,觉得很精彩,但功课做的不够,没有有意识的去学他的写法。
最近看它,是因为有段时间以来,给杂志写东西越来越慢,而且,兴奋感在降低。那天杨福在单位的培训上念了李甬2000年前后写过的一些文章开头,并着重强调了李甬文章的&述评感&:不是叙述,而是评论一样叙述,或者说,意见、立场非常明确的,将种种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思运用。
想起来2002年跟李甬说起这书里的文章,我说为什么你采访柳传志,也是只采访了一个人,但写出东西来像有很多人的意见?他说因为自己就可以是一个质疑者,跟同期的记者比,大家多数人是听故事的,乐于质问采访对象的人不是很多。所以他的文章,相当于有两个主角。
最近看的一个主要收获,是李甬对&矛盾&的布置:无论写矛盾线索清晰的产权问题,还是写可能不是那么清晰的某些企业的成功故事,李甬的文章会非常明确的把矛盾&解决矛盾这两端摆的很清楚。这当然是一种很好的技巧,不过估计主要是因为作者本人是对环境、矛盾具备深刻洞察力所致。结果就是,故事的流动非常流畅,每个部分都给读者留了足够的悬念与琢磨的空间(多数记者写文章,矛盾明确的稿子都能写的还不错,矛盾不那么明确的就很难写精彩,很容易成流水帐)。
说到底,是想的比纯粹的信息采集再多一步。把信息更细致的摆在读者面前。居然是这么朴素的智慧?!
据说李甬是苦吟派,文章写就之前很头疼,但呈现出来的文章很轻灵,这是非常值得向往的。
书的序言:我所见的最重要的事
  我真正开始一个职业记者生涯的时候&&也就是我开始为《财经》杂志工作的时候&&正是1998年上半年,新一届政府亮相未久。无疑这是一届对改革目标有着充分的自觉意识的政府。虽然受限于多种因素,它还是在三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外开放,在整肃金融(以强化银行系统的约束机制为重点)的前提下实施宏观调控,以及重组行政垄断性行业。?
  后两个方面,也是我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这些报道构成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应该说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认知价值,但它们最醒目的地方,还在于既事涉重大,又保持了独立的立场。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报道中所体现的这一质素,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可以说是不多见的。这当然并非出自我的勇气,而完全是《财经》杂志以及后来《南方周末&新经济》的雄心所致。我个人则从中体会了学习的愉悦,以及独立评述的愉悦。?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日俱增地意识到微观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在一个现代市场经济体里,宏观调控的常识一旦被认识&&当然这本身也是激动人心的&&其可供发挥的余地,也就是所谓&运用之妙&终究是有限的。1998年下半年&通货紧缩&被官方认定之后,相应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时出台,但货币政策没有产生应有的效应。直接的原因就在于银行的微观机制。在巨额坏账的背景下,当时(包括此前)政府一直在致力于强化银行系统的约束机制(比如&贷款责任终身制&、&行长责任制&)&&这是必须的&&但是因为国有大银行没有建立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公司制度,政府殊难在强化约束机制的同时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也就是说,银行于是就倾向于惜贷。你还会发现银行的行为选择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贷款企业的机制问题以及主要由此导致的信用问题。大家都看到了,后来的故事就是越来越依赖&积极财政政策&。?
  对行政垄断性行业重组的观感也大致如此。当变化失去了加速度的时候,当大家都不得不技术性地比较各种其实并无根本性区别的重组路径的时候,我常常忍不住想起:假如这些公司都是现代公司,假如市场足够开放,又何须此等重组呢??
  这就是我后来,尤其是加入《南方周末&新经济》后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企业报道的原因。这也是我在企业报道领域,一开始又将产权改革当作重点的原因。这些年里这个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变化。最重要的事件当然是联想员工受让公司35%的国有股。但是总的来说,这个领域里只有个案的胜利&&一些个案的胜利而已。?
  联想方案实施之后,我曾经期望国家财政部门出台一个普适性的方案,或者政策。这的确非常非常的困难。因为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任何一个普适性的方案都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社会不公。惟一的可能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用相对平均主义的办法来改革产权。但这涉及到更大的命题&&也就是说,难以指望。 ?
  这一预期促使我开始关注企业的市场层面的运营(可以粗放地称之为&纯粹的商业报道&)。并不是我认为宏观经济与政策、企业的产权改革(很大程度上也属于政策范畴)不再重要,这么说可能准确一点:在我们的这些领域,最具认知价值(或者说坐标价值)的往往还是市场经济的一些常识,所以这些领域的报道就往往不免重复&&你知道常识也就是那么一些。这些常识我说过很多遍后,就不想再说。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无关性格,而是再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我的新算盘是,纯粹的商业报道如果做得足够专业而有趣的话,或能对企业和企业家产生一点点实实在在的影响。在此前关于企业产权改革的报道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些企业家的智慧和努力,并为之打动。如果在产权领域他们所做的还是有限的话,那么在市场运营方面,他们真的有可能创造奇迹。?
  关于企业的主要报道构成了本书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互联网的,它们主要写于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之间。它们无疑是本书中最幼稚的部分,之所以也收录在此,一方面是希望作为业界的一种记忆,另一方面也希望以此自警。在那个集体狂欢的时期,绝大多数有意于商业报道的媒体人都未能表现出足够的专业素养,我也是其中一员。事实上我们对其他行业的报道同样处于低水平,互联网的玩笑不过是最充分地暴露了这一点而已。?
  我想我可以证明,对一个商业报道的记者的要求,即使不比对一个政策报道的记者更高的话,至少也一样高。这个领域同样可以寄托一个年轻人全部的才学、意志、责任感和梦想。正是基于这一信念,2001年初我离开《南方周末》而来到《环球企业家》,希望专心于商业报道而能够稍快提高。?
  整理这本书也就是整理自己这一段的成长。我想起了一些人。首先当然是《财经》杂志主编胡舒立女士。她是我在这个行当里的领路人。于我的职业生涯而言,以前没有,我想以后也很难有人会比她的帮助更大。而她对经济报道的贡献人所共知,已经毋庸我多言。其次是《21世纪经济报道》副主编刘洲伟,在此前主要由他创办的《南方周末&新经济》,我们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战斗时光。他对经济新闻操作的所有环节都有着令人惊讶的直觉力。而他对新闻作品品质的敏感,更是我职业自豪感的重要来源。我还要冒昧地提到我的父亲,他一生多舛,在我刚刚有能力略尽孝道的时候却身患重疾,我希望他看到这里的时候心有宽慰。
— 游学纪 @ 9:50 am
更多评论,请看原出处:
美然动力小区业主与物业的纠纷已经持续经时,从业主委员会起诉老物业要求其撤出,到被判决胜诉,到老物业断水断电,到朝阳法院强制执行让其撤出,到没有物业管理业主自己组织起来保卫家园打扫卫生,到临时的新物业进小区,本报都做过追踪报道。???? 2月11日,记者说事情又有新的进展,新物业四方佳园干不下去,也走了,居民生活进入停顿状态,三间房乡政府出面物色新的物业公司来解决问题。???? 最初这个稿子是考虑在社区版上做个消息,但记者采访回来后说,头绪挺多。当时可以获知的信息有:????1, 老物业美晟被强制执行走的时候,没有把已经收取的物业费留下来,导致新物业无钱支付烧锅炉的费用等等,这是四方佳园决定撤出的原因;????2, 为了让新物业有钱运营,业主委员会曾鼓动未交取暖费和物业费的业主们向四方佳园交费,据说业主们一度交费踊跃,但此举迅速被三间房乡政府叫停;????3, 业主委员会此前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包括起诉老物业、申请强制执行、筹备选举新物业等等,但是此时,业主委员会的成员们相继撤出,有的辞职了,有的不肯再出来主持工作;????4, 三间房乡政府叫停交费行动时,曾贴过一个告示,称怀疑业主委员会部分成员存在贪污现象或者卷款潜逃的可能,将要调查,并称,这是通过部分业主举报得到的线索;????5, 业主委员会主任早在强制执行时就辞职了,辞职的原因一说是人身受到威胁,一说是与也委会其他成员观点不一致;????6, 据部分居民反应小区内有黑社会存在,有若干小平头整天在小区内游荡,这可能是业主委员会成员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之一;????7, 业主委员会成员对于请新物业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要再找一个新的物业公司进来,但这样能否解决问题,是不是还会步四方佳园的后尘;另一种认为该找美晟回来,这样至少生活能保证,慢慢再想办法;????8, 业委会主任丁表示,他们当初成立业委会的目的,并不是要赶走美晟,而只是想要回产权清册,好就物业标准做出规范,至于谁做物业公司并不重要,是后来慢慢地转向赶走老物业,倒把最开始的目的忘了;????9, 小区部分业主现在已经厌倦了,不介意谁来做物业、业委会能争取到什么,只希望生活赶紧走上正轨。由于物业和业委会都瘫痪,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出面解决问题。???? 头绪确实非常繁杂,以现有的情况,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继续做消息,或是全景式地讲这个故事(后来的新x报就是这种做法);二是找一个点展开,做出带观点的深度报道,我们选择的是后一种, 选择的原因有二:一是美然动力的情况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发生的故事,正在北京的很多小区发生。二是,它的故事很有戏剧性,有冲突感,比如,它的业主可以自己组织起来承担小区的管理&&打扫卫生、保卫家园等等;它的业委会有很强的行政能力,不仅通过法律手段告倒了老物业,还是首次针对物业公司的强制执行案例;它现在的局面相当混乱,正常生活已经无法持续;参与这一事件的各方都很充分,业主、业委会、物业、政府、开发商,都各有角色。???? 正因为它的错综复杂,它的代表性强,选择需要展开的点,就特别麻烦。从现有情况看可以有很多个点可以做:如果就业委会是否存在贪污行为这个点做下去,关注的是任何权力都可能导致腐败的问题。但这个点的缺陷是调查刚刚进行,还没有证据证明腐败行为存在;如果就业委会成员受到人身威胁、小平头在小区晃悠的点追下去,可以做松散个人与成组织的团体抗衡,维权之难。但这个点的缺陷是黑社会行为更加无法查实,做这个有风险;如果就朝阳法院强制执行不彻底,导致业委会试图依靠法律维护权利无法做到,可以做现有法制环境不足以支持个人维权的问题。这个点可以做,但指责政府一是相对陈旧,二是也有风险;如果做三间房乡政府调查业委会腐败行为这个点,可以做政府在个人维权当中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但同上一个,也有风险,而且这方面的事实不好收集;如果做业委会内部发生分歧的点,可以讨论这种松散组织的管理问题。???? 之所以最后确定了另一个点,是因为有一个细节让我感到兴趣:三间房乡政府叫停业委会鼓动的交费行为并发通知说要调查,是因为&业主的举报&,由此可见,曾经无条件支持业委会的业主已经分化,对他们的维权行为已经认为是一种麻烦&&这种松散组织的维权常常会有这种结果,顺境时同仇敌忾,进入逆境就会互相指责,觉得别人的意见并不代表自己。???? 最后,我决定在这个点上展开去:无组织的维权靠的是大家对自己权利的认识和对授权的尊重,但以现在的情况看,大家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选举业委会的时候,他们是轻率的;在投票决定赶走老物业的时候,凭的也是冲动。到做的决定产生了无法解决的后果,又开始推翻自己的选择。???? 我决定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区试图自治,成立了业委会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业委会领导着大家勇往直前进行革命,赶走了旧物业,结果发现赶走之后还有很多后果他们始料未及,解决这些后果他们乏术,于是内部出现了分歧,分歧公开化导致事情越来越糟,然后居民们也开始怀疑他们选出的代表&&如所有中国人一样,他们不仅怀疑代表们的办事能力,还开始怀疑代表们的人品。????然后,自治失败了,小区陷入混乱,居民们,最初欢欣鼓舞地选择自治的他们现在对自治产生怀疑,转而投向他们曾经反对过的专制,希望政府出面来拯救他们。????于是政府出来摘桃。????多么有意思的一个寓言小说?一个小区的故事,放大了也是这个国家的故事。?????? 梳理出这样一个故事脉络之后,开始摘现有的素材。小平头没用,扔掉;与老物业的恩恩怨怨,不是重点,基本扔掉;与新物业的合作,不是重点,大大删节,只留有关部分;法院、政府介入的程度,不是重点,只留有关部分;业委会的分歧适度保留;业主的抱怨与对业委会的怀疑,是重点,强化并且突出;丁的辞职,是关键人物,可以由他对一些东西做出解释和分析。???? 最后,确定了这样一个结构:新近发生的事实,是做这篇报道的由头,必须要有,但不需长,做800字;丁的访谈,让他谈谈业委会的分化、业委会和业主的互相影响、他对这些年作为松散组织的维权的感想和分析,1000多字,为了形式上有区分,用访谈形式;业主的心态变化,是重头,从松散组织的最边缘角度看整个事情的发展,2000字左右。???? 此外,这将是一篇读起来比较累的文章&&出场人物太多,彼此关系复杂,事态进展混乱,体现的主题也比较深。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梗概,让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不放在故事本身,而放在故事所包含的意义上,我让记者做了两个表:一个是人物关系表,就是出场人物在故事中都承担什么角色,这个表后来受版面所限没用;一个是事件发展脉络图,把美然动力从去年告赢物业开始至今的大事件做一个编年表。???? 考虑到即便经过这样的编辑,读者也未必能够明确地了解我们想通过这篇报道说明的东西,最后,还加了一个编后语,相当于一个评论。这个编后语的目的在于用明确的语言点出我们对这个事情的判断&&当然,是在某一个方向上的判断。当收集事实的重点不同,这个故事还可以展现出其他的很多方向,比如我前面所说的权力缺乏监督导致腐败的问题、政府干预的问题等等。?? 到此,这是一篇标准的深度报道&&在选择的某一个点上深挖下去,对一个事情有独家角度的判断。不过,在标题的制作上,我们当时没有想出太好的,最后取了个事件性的主题,思考性的副题。第二天我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转载这篇文章,取的标题我觉得值得借鉴:维权的尴尬:北京一小区业主自治改革样本陷僵局。
— 游学纪 @ 9:36 am
某新闻杂志领导,近来想对他们的报道方式进行改变,她说没办法,大环境变了报道方式也得变,他们似乎也意识到判断的危险性&&从理论上,阐述特别是讲故事永远是最温和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 但是如何讲故事呢?她说他们要做一种类似于普利策的纽约时报类型的特稿式的报道,是区别与现有三联以及南方周末的全新报道方式,我回答说很不凑巧,三联的社会和南方周末的很多人就学习这个出身的。而不同的在于,一枝各表,同样的教材在不同土壤下培养出不同的新闻样式来了。
&&& 关于这种现象,我和南周的一个记者有聊过。我说南周的报道,有时候的故事很有力量,比如当年神童班孩子的各自走向,比如乡村教师等,有时候很水&&很多文章你看到一张张苦难的脸孔,觉得除了重复展现类似故事之外似乎看不到更多有力量的东西,他说他们这样做要听天由命,一个题目扎下去了,故事最后成不成不是事先能知道的。我终于明白他们的为难处。而他也愤慨,说那是你们三联看我们南周的,在南周看来,三联的稿子总是当然也有讲了不错故事的,但是许多故作姿态,一看就是先学术再落实到故事。我说这是你误解,我们期待现实本身,但是当现实本身很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观点来支撑,来拧起来,要不一团模糊不清的故事,本身证明你对现实不理解,而何况去重新转述它呢?
&& 那个杂志领导说到的,他们希望能通过讲故事去表示现实的某些重要节点和改变的真实细节&&她讲得很对,实际上在我理解里,三联和南周都在这么做,但是三联有精品但是也会有大量靠着逻辑去带的故事,而南周也有漂亮重要的故事,但也有许多本应该出现在都市报甚至小报的太琐碎的故事。
&&&是什么在阻碍我们去讲有力量的故事.有力量的故事我觉得是他意识到这个故事可以帮助理解阐发所处的某些现实,这应该有两个层面的东西,一个是你认识到他的重要性没有,第二个在于你是否能表现出那些东西。比如乡村教师,如果你就去描述教师的困苦,除了煽情,也因为做多了觉得毫无新意,但是如果你放到理解这个教育制度的层次下去做,那故事的指向就有力了。就像写小说,任何人都会讲故事,但是能知道故事要讲到哪里的人其实不多。我觉得三联太强调怎么去发觉重要性,而南周可能更认为只要表现了就可能表现出来。
&&&今天李大人开会说,说他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以前一开始想的是故事到最后出来很多逻辑太强悍的东西。我觉得这不是谁的错误,更不是应该让李大人反思的,他强调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本身是对的,我这样讲可能也有找借口的嫌疑,我觉得一周时间内尽可能找到关键人去讲故事,这样的过程充满未知性,好故事是天成的,这种天成还包括采访的顺利程度,当故事的细节很难获得就难免退而求其次用自己的逻辑去把事情的尽可能指向清晰。
&& 而且我觉得最重要一点,从操作层面上说,三联的选题本身构成一定困难&&三联只做当周最热新闻,然后试图通过这些所谓大新闻去讲故事,这种落到现实上,总有因为各种障碍而无法使得故事圆满的可能。南周选题似乎不是这个标准,他们会觉得哪些故事可能是好的,比如我刚才说的那个神童班的故事。或许会不会是有时候三联过于判断南周过于不判断呢?而最近无论三联和南周都遇到无法找到能讲太好故事的题目,我觉得这也和都市报的状态息息相关。
&& 我相信那个杂志领导自己尝试下去也会遇到这些问题的,其实普利策的生存基础和我们所谓特稿的生存基础完全不一样,无论从时间读者的消费各方面说。
— 游学纪 @ 1:06 pm
 昨天上班路上一直在听北京交通台的&一路畅通&。因东三环的道路塌陷事件,为帮助交管局疏通交通,这节目被逼改变了以逗闷子抚慰堵在路上者,让他们心里畅通的形态;从早六点开始成为特别节目,不断播报附近各道路的实时状况,插播记者在各路的现场播报与采访相关管理部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立体、实时的交通指导,对所有开车者成为实际的使用。我以为,一个城市就需要这样每天的&一路畅通&,从早六点最早一批工薪族出门直到早高峰结束,使大家上路始终知道应该选择什么道路,增强道路通行能力。这是黄金时段的黄金节目形态,不是说那些缓解人堵车愤怒的逗趣不重要,它应该是辅助手段。
— 游学纪 @ 11:24 a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偏头疼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