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哪里治疗心肌组织腹膜后纤维化治疗比较好??急

丹参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丹参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 ,并观察经依那普利 (10mg/kg·d-1 )和丹参 (5,10g/kg·d-1 )治疗后 ,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 ,组织形态 ,血清、心、肾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CE)活性、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羟脯氨酸 (Hyp)含量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心脏重量增加 ,出现纤维化病变 ,心、肾中的ACE活性增高 ,NO含量减少 ,而依那普利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病变减轻 ,心、肾中的ACE含量降低 ,丹参高低剂量组在血清中的NO含量显著增高 ;结论 :丹参有良好的抗心脏纤维化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CE和增加NO含量有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965【正文快照】:
丹参 (RadixSalviaemiltiorrhizae,Danshen)是一常用活血化瘀中药 ,具有活血通经 ,祛瘀生新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一些有纤维化病变的病症。近年研究也发现 ,丹参及其复方制剂对高血压引起的心脏纤维化和肝、肾等器官损伤引起的纤维化过程有抑制作用[1
3] 。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可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俊峡;曹雪滨;赵春生;赵玉英;;[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7期
陈蓉;谢梅林;;[J];华西药学杂志;2012年02期
罗琳;[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23期
韩向东,陈长勋;[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12期
李丽;钱海凌;;[J];蛇志;2007年04期
杜军;陈长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06期
殷子杰;窦丽萍;崔小强;;[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年02期
郭明丽,王友群,陈永和;[J];药学进展;2005年06期
唐一梅;李仲谨;王世祥;刘爱芳;郑建斌;郑晓晖;;[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许晓乐;季晖;谷舒怡;黄秋菊;陈艳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子杰;程志清;;[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杨瑞雪;[D];山东大学;2006年
华浩明;[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王博;[D];山东大学;2007年
尹慧秋;[D];山东大学;2009年
Mohammad H[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蓉;[D];苏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玮敏;[D];山东大学;2005年
钱善凤;[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梁粟;[D];山东大学;2007年
杨明辉;[D];暨南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保平,张亚伟,李道明,唐孝达;[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唐忠志,郑智,唐瑛,任大宏,唐胜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陈岳祥,李石,张兴荣,张忠兵,谢谓芬;[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旺;窦丽萍;徐百鸿;王娟;程志清;;[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李醇文;周亚光;陈娣;梁黔生;杨光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曾璟;孙经武;;[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王永业;盛梅笑;;[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尚雁君;黄才国;蒋山好;朱大元;魏善建;焦炳华;李锴男;张建荣;;[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魏连波,马志刚,叶任高,陈宝田,战胜才,黄璜;[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0期
李霞;尚小明;许丹;;[J];河北中医;2007年04期
陈杰;黄政德;;[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丁里玉,李春香;[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年01期
唐红,徐蓉娟,李红,葛芳芳,胡健炜;[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殷子杰;程志清;;[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保健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慧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香婷;[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李孝波;[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丁里玉;[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贺宇彤;[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毕红征;[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吕俊萍;[D];四川大学;2004年
黄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段小群;[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雷作熹;[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清初;[D];泰山医学院;2005年
周迪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束长城;[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陈志亮;[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志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郭雪峰;[D];山东大学;2011年
李醇文;[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隋卫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王慧;[D];青岛大学;2011年
董静;[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元会,曹雪滨,曹贵民;[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王宇,黄建群,谢苗荣,贾继东,李佳,陈晖;[J];北京医学;2005年02期
徐贵成,徐承秋,张大荣;[J];北京中医;1991年06期
范爱平;[J];北京中医;1995年01期
刘冷,睢大员,曲绍春,于小风,王志才,陈燕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1期
华一琍,吴慧平,张融瑞,仇建明,周仲瑛;[J];中国医药学报;1995年01期
万海同,白海波,杨洁红,余道军,杜月光,别晓东,严伟民,杨进,郑筱祥;[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4期
赵志国;关胜江;张伟;李军云;王林;蒋晔;楚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贾月霞,时安云;[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汤健,唐朝枢;[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燕;戴小华;;[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J];Chinese Herbal M2011年01期
王艳飞;曹雪滨;徐淑乐;张刚;何建成;胡元会;崔英凯;杨梅;;[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8期
范菲;王世祥;房敏峰;余琴兰;赵桂仿;郑晓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4期
马新英;杨明会;陈劲松;刘毅;潘从泽;樊金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陈昱林;万红波;卢玲;;[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霍根红;李玉贤;;[J];中医学报;2011年03期
谢协忠;[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年05期
蔡辉;赵智明;修春英;郭郡浩;赵凌杰;;[J];江苏中医药;2008年03期
姬艳苏;王怡;;[J];江苏中医药;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晓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孙雪莲;[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贺永贵;[D];延边大学;2011年
苏敬泽;[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宋振巧;[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南叶飞;[D];西北大学;2010年
黄鸣清;[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许妍妍;[D];天津大学;2010年
苗治国;[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袁雪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胜男;[D];暨南大学;2011年
李香华;[D];辽宁医学院;2011年
王秋宁;[D];辽宁医学院;2011年
张琳;[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赵嵩琪;[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红兵;[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王利平;[D];山西大学;2008年
甘发平;[D];浙江大学;2008年
杨洁;[D];西北大学;2009年
刘少静;[D];西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杜荔菁,唐望先,但自力,张文英,李绍白;[J];华人消化杂志;1998年01期
吴平生,梁欣伟,郭志刚,张远慧,刘伊丽,聂道海,刘品明,郭庆秋,张榕华,赖文岩;[J];中国循环杂志;1998年03期
陈岳祥,李石,张兴荣,张忠兵,孔宪涛;[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年03期
陈岳祥,李石,张兴荣,张忠夏,孔宪涛;[J];中华消化杂志;1999年03期
乔保平,张亚伟,李道明,唐孝达;[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年03期
陈学忠;孙文勇;叶望云;钱振坤;舒沪英;;[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09期
张国强,叶任高,孔庆瑜,李幼姬,关伟明;[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武煜,顾振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申悦平;[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刘海莲;张玉顺;王佳兴;朱妙章;;[J];重庆医学;2009年12期
赵树梅;沈潞华;;[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9期
姜妍;韩淑英;李金阳;;[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何蔚;曾繁典;;[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年12期
李哲泓,吴惠民,李滨;[J];黑龙江医学;1998年11期
胡宇驰,侯家玉;[J];中国中药杂志;2003年04期
王敏,吴惠民,李哲泓,周强,张春明,车承波,吴华民,王法清;[J];黑龙江医学;1996年01期
王敏;[J];地方病通报;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缨;侯家玉;孙建宁;王晶;张硕峰;;[A];2003全国中青年药理学英文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张惠;张幼怡;;[A];2008心血管药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单志新;林秋雄;朱杰宁;余细勇;;[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李青;宋晓伟;邹俊;朱霓;袁文俊;荆清;秦永文;;[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李平;李劲梁;冯新恒;李昭屏;韩启德;张幼怡;;[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李平;李劲梁;冯新恒;李昭屏;韩启德;张幼怡;;[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二部分)[C];2002年
吴扬;刘霞;;[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杨丽霞;王先梅;宋武战;祝善俊;齐峰;郭传明;石燕昆;赵颖;;[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高嵩丹;支建明;赵荣瑞;;[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马晓伟;肖晗;韩启德;张幼怡;;[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天津市河北区 贾佩琰;[N];健康时报;2010年
古家齐;[N];福建科技报;2006年
安徽省亳州药都医药信息研究中心;[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李满英;[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彭琦财?宋建华;[N];商洛日报;2008年
周金牛 查晓春 孙琳;[N];商洛日报;2005年
周祯祥;[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韩咏霞;[N];大众卫生报;2009年
西山区农业局
曹渝云 王健超
夏路平;[N];云南科技报;2008年
王丹;[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王爱兵;[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周亚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剑;[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章友华;[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3年
潘德思;[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屠恩远;[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周亚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李旭光;[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刘瑛琪;[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建亮;[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张铖;[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陈旭华;[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张鹏跃;[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潘雅玲;[D];福州大学;2002年
李冰;[D];吉林大学;2004年
胡俊杰;[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孟艳;[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张国栋;[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周菲;[D];郑州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摘要】:
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逐年递增,糖尿病及肥胖人数也随之增加。随着MS带来的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我们认识到防治这一全球性疾病迫在眉睫。MS是包括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组症候群。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该综合征的核心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炎症可能在MS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M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表现为心肌松弛性减低和僵硬度增大。心肌纤维化是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但在MS中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炎症是除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和高血压之外致心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许多炎症因子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而MS是一种慢性炎症状态,血中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等都有升高。IL-18作为IL-1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通过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一些反应。JNK信号转导通路是将信息从细胞表面传到细胞核内的一系列丝氨酸/苏氨酸酶,主要对细胞的生长发育起介导作用。位于JNK信号转导通路下游的核因子AP-1包含c-jun/c-fos蛋白,JNK通过激活AP-1使存在AP-1结合位点的基因表达增强。与心肌纤维化有关的基因,例如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因,都存在AP-1的结合位点。因此我们推断IL-18可以通过激活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加重心肌纤维化参与MS的发生发展,这在国内外均未见研究报道。
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心肌纤维化研究动态和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基础上,提出“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MS心肌纤维化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假说,利用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技术,深入研究IL-18在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建立果糖喂养Wistar大鼠MS的动物模型;
(2)观察MS大鼠模型心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明确心肌纤维化存在及分布特点;
(3)明确“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各关键分子在MS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
(4)构建IL-18腺病毒载体并转染MS大鼠,验证“IL-18/JNK/AP-1”信号转导途径在MS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5)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心导管技术全面评价MS大鼠模型以及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后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n=12只),MS组(n=38只)。正常对照组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普通饮水:MS组大鼠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10%高果糖饮水。高果糖喂养32周后,将MS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MS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空载体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1×10~(10)PFU含GFP腺病毒载体;IL-18载体组(n=13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通过尾静脉注射1×10~(10)PFU IL-18腺病毒载体;正常对照组及MS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转染腺病毒载体6周后,处死动物,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以下检测:(1)各组大鼠每两周测量体重及尾动脉血压一次;(2)分别于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转染载体后1周、2周、3周、4周、6周抽取各组大鼠颈静脉窦血2ml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中IL-18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3)分别于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实验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于实验末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以心导管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检查;(6)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蛋白表达;(8)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L-18、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9)Western-blot检测JNK和磷酸化JNK蛋白的表达;(10)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检测转录因子AP-1活性。
1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及生化指标
高果糖喂养3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体重增加(P<0.01),尾动脉收缩压升高(P<0.001);血清甘油三酯(P<0.01)及空腹胰岛素(P<0.001)升高,HOMA增加(P<0.001),而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无统计学意义。
转染IL-18腺病毒载体后6周,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血胰岛素水平(P<0.001)及HOMA(P<0.05)升高;而体重、尾动脉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在IL-18载体组与MS组和空载体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血清IL-18水平变化
转染前MS组大鼠血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IL-18腺病毒转染后1周,IL-18载体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较空载体组显著升高(P<0.001),转染后2周达到最高水平,约为空载体组血清IL-18水平的4倍(P<0.001),于转染后3周开始降低,但仍高于空载体组IL-18水平(P<0.001),4周时与空载体组IL-18水平相当。
3超声心动图检测
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均未见二尖瓣或三尖瓣返流。MS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2只,中度二尖瓣返流1只,重度二尖瓣返流0只;轻度三尖瓣返流2只,中度三尖瓣返流0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2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5只。空载体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1只,中度二尖瓣返流2只,重度二尖瓣返流1只;轻度三尖瓣返流1只,中度三尖瓣返流0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2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5只。IL-18载体组13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3只,中度二尖瓣返流2只,重度二尖瓣返流1只;轻度三尖瓣返流2只,中度三尖瓣返流1只,重度三尖瓣返流1只;其中3只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无瓣膜返流发生,MS组及空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均为44.44%,IL-18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为53.85%。Fisher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扩大(P<0.01),舒张末期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同步增厚(LVPWd)(P<0.05),左房内径(LA)明显扩大(P<0.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E峰、Ea峰明显降低(P<0.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P<0.01),Tei指数增加(P<0.001),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相对室壁厚度(RWth)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
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LVDd、IVSd、LVPWd、LA及RWth均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E峰、Ea峰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IVRT(P<0.01);Tei指数增加(P<0.01):EF、FS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
4心电图变化
正常对照组12只大鼠心电图均基本正常。MS组和空载体组各9只大鼠中6只心电图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为特征的心电图改变,1只大鼠出现复杂心律失常(两种以上的心电图异常或宽大畸形的QRS波),2只大鼠心电图基本正常。IL-18载体组13只大鼠中10只心电图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为特征的心电图改变,2只大鼠出现复杂心律失常,1只大鼠心电图基本正常。正常对照组无心律失常发生,MS组和空载体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是77.78%,IL-18载体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是92.31%。Fisher检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血液动力学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01);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下降(P<0.01),-dp/dt/LVSP明显下降(P<0.001);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延长(P<0.001)。心率(HR)及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均无统计学意义。
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大鼠LVEDP升高(P<0.001);-dp/dt、-dp/dt/LVSP下降(P<0.05);T延长(P<0.05)。心率及+dp/dt均无统计学意义。
6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
正常对照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质膜连续;粗细肌丝排列规整,肌小节及明暗各带清晰可见;线粒体丰富,大小均一;细胞间质可见成纤维细胞和少量胶原纤维。
MS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部分断裂;粗细肌丝部分溶解丧失;增生的线粒体呈多形性,大小不一;间质充满了增生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走形紊乱,断裂;成纤维细胞核不规则,胞浆内质网肿胀,线粒体嵴减少。
空载体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部分断裂;粗细肌丝部分溶解丧失;增生的线粒体呈多形性,大小不一;间质充满了增生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走形紊乱,断裂。
IL-18载体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质膜断裂;肌原纤维呈灶性溶解,肌丝扭曲、断裂,肌节对位不齐;线粒体明显增多,大小不一呈堆积状;间质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
7组织病理观察
HE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大小均一,胞浆染色均匀。MS组及空载体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内可见肌纤维增粗、变长、有较多分支,细胞核增大、深染蓝色,胞质丰富红染。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更为严重,细胞内可见肌纤维断裂、排列疏松紊乱,细胞核大小不甚规则,胞浆染色不均匀。
8 Masson染色胶原含量的检测
心肌细胞呈红色,胶原纤维呈绿色。正常对照组胶原组织分布均匀,相邻细胞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纤维网完好:MS组和空载体组心肌间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组织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部分断裂;IL-18载体组心肌间和血管周围的胶原组织明显增多,围绕心肌细胞的胶原纤维网断裂、排列紊乱。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01)和血管周围(P<0.01)胶原含量升高。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5)和血管周围(P<0.05)胶原含量升高。
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含量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CVF:P<0.01;PCVA:P<0.05)。
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IL-18: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颗粒,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内。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胞浆内几乎未见IL-18表达;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内可见分布均匀、稀疏的浅棕色颗粒;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内可见浓密的深棕色颗粒。以各视野累计光密度值(IOD)作为反应IL-18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01)。
Ⅰ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间质和血管周围。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少数纤细的浅棕色条索状纤维;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粗大、排列紊乱的棕色条索状纤维;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充满粗大、排列紊乱的深棕色条索状纤维。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Ⅰ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01)。
Ⅲ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间质和血管周围。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少数纤细的浅棕色条索状纤维;MS组与空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粗大、排列紊乱的棕色条索状纤维;IL-18载体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可见充满粗大、排列紊乱的深棕色条索状纤维。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IOD值升高(P<0.05);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IOD值升高(P<0.05)。
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Ⅰ、Ⅱ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IL-18蛋白表达水平与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含量呈正相关(P<0.05)。
10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关键分子mRNA表达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 mRNA表达增加(P<0.001);MS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Ⅰ型胶原(P<0.001)及Ⅲ型胶原(P<0.01)mRNA表达增加。
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增加(P<0.001);IL-18载体组大鼠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P<0.01)。
相关性分析显示,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腺病毒载体转染后第二周血清IL-18浓度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比值与IL-18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MS组大鼠左室IL-18mRNA表达水平与左室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含量呈正相关(CVF:P<0.05:PCVA:P<0.01)。
11各组大鼠关键分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
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总JNK蛋白水平比较:四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质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升高(P<0.001);与MS组和空载体组比较,IL-18载体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升高(P<0.01)。
12 AP-1转录因子活性的比较
以EM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P-1活性,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组AP-1活性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加深;与MS组和空载体组相比,IL-18载体组AP-1活性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加深。
(1)给予Wistar大鼠10%的高果糖饮水32周后,大鼠出现尾动脉收缩压升高,体重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升高,反应胰岛素抵抗的指标HOMA增加,提示成功建立了符合人类MS特点的大鼠模型;
(2)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MS大鼠心脏E峰、Ea均降低,IVRT延长,Tei指数增加,心导管检查显示LVSP、LVEDP升高。-dp/dt、-dp/dt/LVSP下降,T延长,提示MS大鼠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低;
(3)Masson染色证实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含量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提示MS大鼠存在心肌纤维化,这可能是MS心脏舒张功能的障碍的主要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4)MS大鼠血液中IL-18浓度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心肌组织中炎症因子IL-18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与心肌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关系,提示IL-18可能是MS心肌纤维化的重要机制之一。MS大鼠心肌组织磷酸化JNK水平升高,转录因子AP-1活性增强,提示在MS大鼠模型中,IL-18可能通过“JNK/AP-1”信号途径导致心肌纤维化;
(5)构建IL-18腺病毒载体并转染MS大鼠,血液中和心肌组织中IL-18水平显著增加,同时伴有心肌纤维化程度加重,出现左室舒张功能进一步减低,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和转录因子AP-1活性进一步增强,提示“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是引起MS心肌纤维化和心脏舒张功能减低的重要分子机制。
代谢综合征(M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MS包括高血压、腹型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胰岛素抵抗等一组心血管危险因素。以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NCEP-ATPIII)MS诊断标准及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普查III(NHANESIII)结果判断,美国MS的发病率为23.7%,60岁以上者发病率达43.5%。研究表明MS患者发生冠心病及中风的危险性增加3倍,心血管死亡率也显著增加,即使在无基础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患者中,MS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示MS潜在的心血管损害可能是其心血管并发症高发的原因。因此,寻找能逆转或延缓MS患者心血管损害的药物对于更好的治疗MS患者至关重要。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已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提示CCBs在降压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靶器官保护作用。CAMELOT研究显示氨氯地平能降低血压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管内超声提示氨氯地平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INSIGHT研究表明CCBs能降低伴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总死亡率,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对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示CCBs能有效降低伴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给予高血压患者CCBs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效CCBs能降低血管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并能阻止心肌重构。体内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发现,CCBs可减少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Ca2+内流,从而阻止血管紧张素II介导的心肌纤维化。因此,有学者建议要重视CCBs在代谢紊乱中的应用。但CCBs的的靶器官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一些间接和直接的证据提示可能与CCBs的抗炎作用有关。研究发现,氨氯地平能改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降低血TNF"G水平。动物试验证实氨氯地平能够通过持续抑制NO合成而抑制炎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同时降低MCP-1、TGF-[11等炎症因子,改善氧化应激。国外一些研究证实硝苯地平、尼伐地平、贝尼地平能通过减弱NF-r.B活性抑制炎症。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证实,炎症状态是MS发病和MS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的重要机制之一,炎症因子IL-1 8可能通过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在MS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上述直接和间接的证据提示CCBs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二氢吡啶类CCB非洛地平能否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对MS状态下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起到有益的保护作用?我们将以MS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给予非洛地平进行干预治疗,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
(1)评价非洛地平对MS大鼠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和心导管技术全面评价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3)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
(4)观察非洛地平对MS大鼠血液和心肌组织IL-18表达的作用;
(5)观察非洛地平对“IL-18/JNK/AP-1”信号转导通路各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以阐明非洛地平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雄性Wistar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l=12只),MS组(n=21只)。正常对照组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普通饮水;MS组大鼠以标准大鼠饲料喂养,并给予10%高果糖饮水。高果糖喂养32周后,将MS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非洛地平组(n=9只),继续给予高果糖饮水的同时每日给予5mg/kg非洛地平灌胃,正常对照组及MS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6周后,处死动物,取大鼠心肌组织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进行以下检测:(1)各组大鼠每两周测量体重及尾动脉血压1次;(2)实验前。高果糖喂养32周后,治疗第6周抽取各组大鼠颈静脉窦血2ml检测血清IL-18浓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3)分别于实验开始前、高果糖喂养32周、实验末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4)于实验末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以心导管法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5)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和病理学检查:(6)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L-18、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蛋白表达;(8)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IL-18、I型胶原、III型胶原的raRNA表达;(9)Western-blot检测JNK和磷酸化JNK蛋白的表达;(10)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检测转录因子AP-1活性。
1体重、尾动脉收缩压及生化指标
自非洛地平治疗后2周,血压即降至正常水平(P0.001)。体重在非洛地平组与MS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血胰岛素水平及HOMA降低(P0.001);而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在非洛地平组与MS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2非洛地平治疗后三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变化
非洛地平治疗后6周,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血清IL-18水平仍显著升高(p0.001)。
3超声心动图检测
二、三尖瓣返流情况比较:非洛地平组9只大鼠,轻度二尖瓣返流1只,中度二尖瓣返流0只,重度二尖瓣返流0只,轻度三尖瓣返流1只,中度三尖瓣返流O只,重度三尖瓣返流0只,无二尖瓣、三尖瓣均存在返流,二尖瓣、三尖瓣均无返流7只。非洛地平组瓣膜返流发生率为22.22%。Fisher检验显示: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瓣膜返流发生率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
与MS相比,非洛地平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缩小(P0.01),舒张末期室间隔(IVSd)、左室后壁(LVPWd)同步肥厚减轻(P0.05),左房内径(LA)明显缩小(P0.001)。非洛地平E峰、Ea峰明显升高(P0.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缩短(P0.01),Tei指数减少(P0.001),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及E/Ea峰比值无统计学意义。
4心电图变化
非洛地平组心电图异常比较轻微,9只大鼠中5只心电图基本正常,3只出现QRS波正负交替变化,无复杂的心律失常。非洛地平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是33.33%。Fisher检验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MS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血液动力学
非洛地平组较MS组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明显降低(P0.001):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回升(P0.01),-dp/dt/LVSP明显回升(P0.001);左室松弛时间常数(T)明显缩短(P0.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6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改变
非洛地平组心肌组织电镜观察,可见心肌细胞捧列较整齐;肌原纤维断裂,溶解现象好转;线粒体大小较一致,排列较规整;间质内胶原纤维明显减少。
7组织病理观察
HE染色显示,非洛地平组可见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减轻,排列规整,未见明显的肌纤维增粗、断裂,细胞核较规则,胞浆染色均匀;壁内小动脉管腔、管壁比例较正常,血管周围及肌间隙的胶原明显减少。
8 Masson染色胶原含量的检测
心肌细胞染红色,胶原纤维呈绿色。非洛地平组可见胶原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排列较规整。
非洛地平对左室心肌组织胶原含量的影响如下:非洛地平组左室心肌组织间(P0.01)和血管周围(P0.01)胶原含量较MS组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洛地平组左室血管周围(P0.05)胶原含量有升高趋势。
9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IL-18: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颗粒,定位于心肌细胞胞浆内。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胞浆内棕色颗粒增多。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L-18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问质和血管周围。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棕色条索状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无统计学意义。
III型胶原:染色阳性信号为棕色条索状纤维,定位于心肌细胞问质和血管周围。非洛地平组心肌细胞间和血管周围棕色条索状纤维较MS组明显减少。以各视野IOD值作为反应III型胶原蛋蛋白表达的定量指标结果显示,与MS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IOD值无统计学意义。
10实时定量RT-PCR检测各关键分子mRNA表达
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L-18mRNA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型胶原(P0.001)、III型胶原(P0.01)mRNA表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I、III型胶原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11各组大鼠关键分子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比较
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水平比较:三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JNK总蛋白质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
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磷酸化JN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磷酸化JNK蛋白含量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 AP-l转录因子活性的比较
以EMSA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组织AP.1活性,结果显示与MS组比较,非洛地平组AP-1活性减弱,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窄,条带颜色变浅;与对照组比较,非洛地平组AP-1活性稍增强,具体表现为探针与核蛋白结合产生的条带变宽,条带颜色略深。
(1)非洛地平显著降低MS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
(2)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非洛地平干预治疗的MS大鼠心脏E峰、Ea峰升高,IVRT缩短,Tei指数减低,心导管检查显示LVSP、LVEDP下降,-dp/dt、-dp/dt/LVSP升高,T缩短,提示非洛地平能够改善MS导致的心脏功能损伤;
(3)非洛地平干预后,Masson染色发现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含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RT-PCR证实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提示非洛地平能够降低心肌纤维化;
(4)非洛地平能够降低血中IL-18浓度,降低心肌组织中IL-18蛋白和mRNA表达,提示非洛地平具有抗炎作用:
(5)非洛地平干预后心肌组织JNK磷酸化水平下降,AP-1活性减低,提示非洛地平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18对“JNK/AP-1”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R589;R542.2【目录】:
论文Ⅰ 白介素-18在代谢综合征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5-149
中文摘要5-13
英文摘要13-22
符号说明22-23
材料与方法26-48
附图表91-130
参考文献130-149
论文Ⅱ 非洛地平对代谢综合征心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149-206
中文摘要149-155
英文摘要155-162
符号说明162-163
前言163-164
材料与方法164-166
结果166-171
讨论171-178
结论178-179
附图表179-202
参考文献202-206
致谢206-2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207-208
英文论文208-229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229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宁玲;[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1期
李焱;[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5年03期
彭彦;[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年03期
万国华,王秉臣,崔炜,郭志琴,魏立民,胡福莉,李润芝,李绍冰,李芳,田大海,张淑惠;[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2年06期
汪坚勇;[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08期
张召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王海强,黄耀添,赵黎,李明全,吕荣,任国臣;[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2期
闫振成,沈成义,王利娟,聂海,钟健,祝之明;[J];高血压杂志;2005年10期
向红丁,陈伟,张晓林,方京徽;[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年03期
顾东风,Reynolds K,杨文杰,陈恕凤,吴锡桂,段秀芳,蒲晓东,徐丽华,吴先萍,陈祥福,魏仁敏,陈娜萦,吴天一,王礼桂,姚才良,牟建军,马义峰,王晓飞,Whelton P,何江;[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鲍陶陶;方朝晖;费爱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8期
鲍陶陶;方朝晖;王金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陈小转;李庆利;;[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3期
申晓蓉;卢建雄;;[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7期
赵长新;周彦;张磊;王旭;邢厚恂;;[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叶正文;项青云;;[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施有为,刘江潮,杨静,娄青,殷丽琼,王丽伟,张君良;[J];安徽医学;2004年02期
胡红琳;王长江;王佑民;代芳;佘其美;;[J];安徽医学;2006年05期
王云;杜宁迁;邵蔚;刘潇潇;吴灵修;;[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刘雅丽;尹翠英;孙术红;;[J];安徽医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杰;王重建;;[A];营养与老年代谢病——达能营养中心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徐积兄;刘建英;李雯霞;朱凌燕;昌玉兰;;[A];江西省首届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汪春;李鸥;钱钧;朱巧玲;;[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刘小卫;周国平;李江山;彭亮;王德军;李武;谢永亮;;[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张钰聪;关绍晨;吴晓光;刘洪军;孙菲;刁丽君;汤哲;方向华;;[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周莉;王佑华;曹敏;梁逸强;吴申;周端;;[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王骋;孙长颢;;[A];中国营养学会论文汇编之二[C];2007年
张美琳;黄国伟;常红;王璇;;[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钱京京;荣湘江;;[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林光勇;王增寿;张慧;;[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艾丽;[D];苏州大学;2010年
陈爱荣;[D];兰州大学;2010年
向阳;[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张宁;[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张晓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付方明;[D];山东大学;2010年
郭小闪;[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包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崔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玲;[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杰;[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杨晓慧;[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荆亚莉;[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陈会兰;[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王晶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周艳珂;[D];郑州大学;2010年
苏健康;[D];郑州大学;2010年
申明慧;[D];郑州大学;2010年
杨黎明;[D];郑州大学;2010年
朱艳;[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增禄;[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6年01期
贾伟平;[J];上海医学;2003年01期
郭冀珍,吴顺娣,杜俭,钱文琪,龚兰生;[J];新药与临床;1997年03期
王宪衍,龚兰生,郭冀珍,王孝铭,刘玉慧,叶绪英,张国元,杨培林;[J];中国高血压杂志;1994年02期
王旭,耿洪业,张放,宋文宣,白爽,邵一兵,王红梅,文晓彦;[J];高血压杂志;1995年01期
周芳明,祝之明,于军,赵志钢,王彦,谭建聪;[J];中国循环杂志;2002年05期
封淑华,杜增辉,李力更;[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3期
臧彬,袁凤贤,吴可光,刘鸿琴;[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年06期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周北凡,武阳丰,赵连成,李莹,杨军,李贤;[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闫振成;祝之明;沈成义;倪银星;张刚;赵志钢;;[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旭伟;[J];中国医师杂志;2002年02期
王春霞;李永伟;裴东旭;张新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年02期
刘京衢,高维谊,姚咏明,柴家科,郭振荣,盛志勇;[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7期
赵洪礼;戈全志;董玉;;[J];沈阳部队医药;2008年01期
丁瑞敏;;[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4期
黄惠娟;陈敬国;郑铠军;夏荣华;陈简;杨秀芳;叶春华;林蔷;;[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廖谷清;;[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闾雯娟;唐宁;;[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年12期
罗静;李小峰;郭辉;;[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06期
王懿娜,匡凯英,方红,李辉;[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庆军;韦嘉;;[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韩明勇;刘奇;唐步坚;邓砚;曹明峰;;[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张兴梅;祝捷;;[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何仲贵;孙进;王永军;孙英华;刘晓红;;[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王清;周聊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袁洪;赵秋平;黄志军;阳国平;;[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冯春芝;王政;;[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李富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何仲贵;孙进;王永军;孙英华;刘晓红;;[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刘爱萍;陈小红;扬廷琼;叶斌;蔡素芳;;[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唐芳;[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张泽宇;[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湖南省岳阳市中医院
黎春辉 吴红莉;[N];中国医药报;2009年
赵洁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张中桥;[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N];中国医药报;2005年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主任医师 钱岳晟;[N];家庭医生报;2009年
林炳辉;方素钦;叶盈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吴一福;[N];中国医药报;2005年
殷惠军 张波;[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姗姗;[D];山东大学;2008年
谭红伟;[D];山东大学;2008年
张兴梅;[D];吉林大学;2006年
许刚;[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谢小梅;[D];中南大学;2008年
吕建新;[D];中南大学;2009年
周虹;[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张利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王文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李秀芹;[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英;[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胡耀明;[D];南昌大学;2009年
亓涛;[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李秀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魏芳;[D];南华大学;2007年
吕翠;[D];青岛大学;2006年
郭静;[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杨素霞;[D];郑州大学;2006年
姜朝新;[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巫艳彬;[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腹膜后纤维化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