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平对于骨关节感染的疗效是否确切?

抗生素临床应用进展 - 医学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抗生素临床应用进展
21世纪是多重耐药时代,抗生素临床应用60年,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当前临床抗菌治疗的难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MRCN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Amp C类诱导酶(IB)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世界三大研究热点。现就三个主要问题简述如下。
一、严格掌握抗生素临床应用适应症
& & ●绝对指征:①已确诊的各种细菌感染;
& && && && && & ②已确诊的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感染;
& && && && && & ③已确诊的弓形体病、肺孢子虫病等。
& & ●相对指征:①不能排除继发或混合细菌感染;
& && && && && & ②血WBC>10×109/L或<1×109/L;
& && && && && & ③年龄60岁;
& && && && && & ④有分泌物增多;
& && && && && & ⑤人工植入物或心、脑、骨关节的一类手术,通过腔道的二类手术及开放性创伤手术、疤痕松解术及美容手术。
& & ●青霉素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流脑、炭疽、气性坏疽、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厌氧菌感染、梅毒、鼠咬热、钩体病、肺炎链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的首选药物。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仁苏150MG、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宜用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G+球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红霉素是军团菌、L型金葡菌、百日咳首选药物。
●四环素(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宜用于立克次体、布鲁菌病、支原体感染、军团菌病、霍乱、回归热及少数敏感菌株(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致的感染。
●氨基糖苷类由于耳、肾毒性,宜用于严重G—杆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一般与β-内酰胺类合用。不单用,不作预防用药,不与肾毒性药合用。
& & ●喹诺酮类多用于尿路、肠道及轻、中度呼吸道感染。儿童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
& &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应用指征:
& && && &①MRSA、MRCNS、耐青霉素类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等多重耐药G+球菌感染。
& & ②用甲硝唑治疗失败或严重的难辨梭状芽胞杆菌感染(伪膜性肠炎)。
& & ③预防外科移植物及人工置入物可能有较高发生率的MRSA、MRSE感染。
& & ④VanB、VanC型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替考拉宁有效。
●头孢三、四代,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应用指征:
& & ①药敏试验结果证实对其它药物耐药,唯对上述药物敏感者。
& & ②原因未明且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如感染性休克、脏器穿透伤等。
& & ③混合感染或从院外转入的难治性感染。
二、主要细菌耐药特点与治疗对策
&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
& & ●1961年国外、70年代未上海报道MRSA以来,目前MRSA、MRCNS已达40%-70%,甚至80%-90%。耐药机理是细菌产生低亲和力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对全部β-内酰胺类耐药,也可通过耐药基因连结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
& &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壁霉素)是最有效药物,联合磷霉素钠或利福霉素更好。
&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 ●1988年英国首次发现,现在美国ICU病房已达37%,国内10%-12.5%。存在耐药基因VanA(最常见,对万古、替考拉宁耐药)、VanB(替考拉宁敏感)、VanC(替考拉宁敏感)……。
& & ●VanA型:①高剂量氨卡西林(或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②环丙沙星+磷霉素钠+庆大;③克林沙星;④链阳霉素(奎努普丁/达福普丁)对屎肠球菌有强大作用,但对粪肠球菌较差。
VanB型、VanC型:替考拉宁或加庆大霉素。
& &(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
& & ●1965年美国首次报道,目前国外30%~50%,甚至75%,国内10%~25%对青霉素耐药。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改变,对青霉素亲和力降低是其耐药机理。
& & ●首选万古霉素,次选三代头孢、大剂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泰能及链阳霉素。
& &(四)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 & ●1996年5月起日本先分离4株、美国3株、法国1株、香港1株,以后不断有发现。耐药机理复杂,可能与细胞壁(阻断靶位)有关。
& & ●利奈唑胺(Linezolid)600mg,每日2次口服或静注,或者链阳霉素(奎努普丁/达福普丁=30:70),7.5mg/kg,每日2-3次静注有效。
& &(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 C类诱导酶(IB)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 & ●1983年德国首次发现,国内年三代头孢广泛应用,1996年出现耐药,目前质粒介导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30%-50%水平,大肠杆菌30%上下,年合肥地区四家医院肺炎克雷伯菌50.5%(49/97)、大肠杆菌24.3%(49/202),主要为TEM-型β-内酰胺酶,其次为SHV-型;尚有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粘质沙雷氏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全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耐药,也可通过耐药基因联结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耐药。
& & ●产ESBLs细菌治疗
——首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比阿培南),严重者联合阿米卡星。
——次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联合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还可选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氧头孢稀类(拉氧头孢)。
●近年来,发现染色体介导的Amp C类诱导酶(阴沟肠杆菌、弗氏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及质粒介导的Amp C类诱导酶(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曲南,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敏感(克拉维酸无效,舒巴坦,他唑巴坦也较差)。
●产Amp C类诱导酶细菌治疗
——首选泰能(亚胺培南);
——次选马斯平(头孢吡肟);
——以上两类尚可联合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 &(六)耐泰能的铜绿假单胞菌
& & ●铜绿假单胞菌是分离率最高的机会致病菌,可引起人体各部位感染并呈多重耐药。年对我院7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机理研究,发现产Amp C类酶57.2%(40/70)、产ESBLs25.7%(18/70),同时产Amp C酶和ESBLs的5.7%(4/70)、其它机制11.4%(8/70)。泰能应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最后防线,但中日友好医院分离的36%铜绿假单胞菌呈现泰能耐药,以重症监护病房、高干病房病情较重。我院近年来也偶然发现对所有抗生素包括泰能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机理主要是细菌外膜特异通道蛋白Opr D(孔蛋白)丢失,以及形成生物被膜,使泰能无法进入菌体有关。
& & ●泰能增大剂量,联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裂解生物被膜)可能有效。
三、常见细菌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 &(一)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65例)
& & ●0.12我院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经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证实的SBP165例,发现以大肠杆菌为主,含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气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阴沟肠杆菌等G—杆菌占59.2%,以金葡菌为主G+球菌占36.9%,真菌2.2%,厌氧菌1.7%。复数菌8.5%,为大肠杆菌为代表的G—杆菌与金葡菌为代表G+球菌相互或自身组合,个别为需氧菌与真菌组合。
& & ●首选舒普深(或特治星)+磷霉素钠(或万古霉素)+/-灭滴灵(替硝唑),次选泰能(或美洛培南)或马斯平(Amp C酶株)。轻-中度农村院外SBP也可试用头孢他啶等三代头孢或哌拉西林+磷霉素钠。
& &(二)继发性腹膜炎(218例)
& & ●0.12我院外科经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证实的继发性腹膜炎218例(含阑尾、肠、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胰腺炎……),发现以大肠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次的G—杆菌占78.2%,以肠球菌为主的G+球菌占21.8%,厌氧菌未送检(有资料报道阳性率占50%~70%)。
& & ●轻症选用左氧氟沙星(或哌拉西林)+磷霉素钠+灭滴灵;中-重症选用舒普深(或特治星)+磷霉素钠+灭滴灵(替硝唑);危重者用泰能(单用)。抗生素不能替代外科手术治疗。
& &(三)胆道感染(733例)
& & ●9.12十年间经术中胆汁或T管引流胆汁普通培养阳性证实的我院住院胆道感染733例(胆管炎415例、胆囊炎318例)。检出795株细菌,发现以大肠杆菌为主,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次,含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嗜麦牙窄食单胞菌等G&&杆菌占83.9%,以肠球菌为主,金葡菌、表葡菌为次的G+球菌占15%,真菌占1.1%。厌氧菌培养40份,阳性率32.5%。复数菌混合感染占10.2%。
& & ●首选舒普深(或特治星)+磷霉素钠(或万古霉素)+灭滴灵(替硝唑)。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磷霉素钠+灭滴灵(替哨唑)。严重感染可用泰能(单用)2-3天,再继以上述方案维持。产AmpC酶株首选泰能或马斯平。
(四)败血症(1705例)
●13年间(8.12)我院1705例经临床和血(骨髓)细菌培养阳性(1812株)证实败血症。
——整体上是金葡菌为主的G+菌占49.55%,大肠杆菌为主G—菌占49.06%,L型菌0.93%,真菌0.44%,复数菌4.51%。
——前十位细菌:金葡菌538株(29.68%)、大肠杆菌186株(10.26%)、表葡菌139株(7.67%)、铜绿假单胞菌125株(6.89%)、不动杆菌93株(5.1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8株(4.30%)、肺炎克雷伯菌76株(4.19%)、产气肠杆菌64株(3.53%)、肠球菌61株(3.36%)、其他链球菌58株(3.20%)。
——葡萄球菌始终占总数三分之一以上,有上升趋势,G—杆菌种类日趋繁多,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等崛起上升。
●抗菌选择
——MRSA、MRCNS、耐青霉素类肠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等严重G+球菌:首选万古霉素,常联合磷霉素钠或利福霉素,必要时用替考拉宁(壁霉素)。
——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G—杆菌:首选泰能(单用或美洛培南)或三代头孢(由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发展到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由哌拉西林发展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次选马斯平(产Amp C酶株)。
——铜绿假单胞菌:目前以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泰能、马斯平中一种联合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为宜。产Amp C酶株首选泰能或马斯平。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首选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舒普深联合TMP-SMZ或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或环丙沙星或妥布霉素。
——不动杆菌:首选泰能或舒普深联合阿米卡星或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混合感染:酌情选用:①舒普深+磷霉素钠+灭滴灵(或替硝唑);②泰能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或磷霉素钠;③头孢他啶或舒普深+万古霉素+灭滴灵(替硝唑);④左氧氟沙星+磷霉素钠+灭滴灵(替硝唑)等。
(五)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20%为重症肺炎)
——病原菌:国外以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为主,含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及肠道G—杆菌(假单胞菌为主)等。国内80年代以后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的G—杆菌占一半,另一半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金葡菌少见。
——抗菌选择:①较轻者用罗氏芬(左氧氟沙星)+红霉素(或罗红、阿奇霉素);②中-重者用舒普深+阿奇霉素;③重症肺炎用泰能+阿奇霉素3-5天,再酌情舒普深(针对性)维持;④金葡菌肺炎选用替考拉宁(单用)或万古霉素+磷霉素钠/利福霉素。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50%以上为重症肺炎)
——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为次,含大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G—杆菌占60%,以金葡菌为主的G+杆菌占20%,真菌及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有所增加。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多见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黄杆菌等,吸入性肺炎(多有基础疾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金葡菌、厌氧菌多见。
——抗菌选择:①重症肺炎首选泰能+万古霉素(替考拉宁)3-5天,再以舒普深替代泰能维持;②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选用泰能或马斯平;③MRSA同CAP金葡菌肺炎;④黄杆菌酌选舒普深、特治星(特美汀)、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SMZ-co有效;⑤混合感染(包括吸入性肺炎)多选用舒普深+万古霉素(替考拉宁);⑥厌氧菌加灭滴灵或克林霉素;⑦真菌加大扶康。
不错的资料!!:) 不错:mad::mad::mad: 好东东!有参考意义! 谢谢,有外科感染的吗?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35章 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43页1下载券51页1下载券39页1下载券5页免费36页1下载券 51页免费26页2下载券4页免费26页1下载券8页2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92页免费61页免费36页免费79页免费37页免费
35章 beta-内酰胺类抗生素|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4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老人肺部感染用抗生素(马斯平,舒普深各一周)后
健康咨询描述:
老人肺部感染用抗生素(马斯平,舒普深各一周)后烧退,痰培养原先铜绿单孢菌现已没有,但还咳嗽夜间厉害,请问怎么办?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6:13:5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49675称赞:1975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如果痰液检查正常考虑不严重。这个刺激性咳嗽的原因。指导意见:可以服用复方甘草溶液或者鲜竹沥口服液。另外多喝白开水和不能吸烟喝酒。需要对症治疗。必要时雾化吸入治疗缓解症状。需要多喝白开水。医生询问: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肺病科
常见症状、、
检查项目血液化验、分泌物化验
并发疾病肺、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28·
浏览:31·
浏览:113·
浏览:114·
参考价:20
参考价:1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适用于克拉霉素敏感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
参考价格:¥20
本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
参考价格:¥14.6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血液
&&&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及早期诊断及治疗。 方法& 根据体液细菌培养和影像学特征性改变诊断,予以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 结果& 5例病人从发热到确诊为曲霉菌感染平均时间23天,经过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1例对氟康唑有效,3例耐药但改用两性霉素b有效,1例改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有效。 结论& 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非常困难,故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 【关键词】& 免疫功能低下 深部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b
&&& clinical study on the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of haematological patients
&&& tan youping,wang ling,ou ruiming,et al.
&&& guangdong provinci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510317.&&& &&& 【abstract】 objective inquiry into the extreme lowly function in immunity of haematological patients erupt the outbreak of the deep fungi infection early the period examines a patients and cures.methods educates according to the body fluid germs to learn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s diagnosis with the image,give fluconazole or itraconazole or amphotericin b treatment fungi.results five patients have fever definite diagnosis as23days in average time in in-fection of fungi,pass by fluconazole or itraconazole or amphotericin b treatment fungi,one to the fluconazole valid,there bear the medicine but change to use amphotericin b valid,one change to use amphotericin b and itraconazole valid.conclusion the extreme lowly sufferer in immunity function erupts the deep a fungi infection,the outbreak the rate is high,earli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are very difficult,so the death rate is high.therefore,the earlier diagnosis and on time the treatment is necessary.
&&& 【key words】 the immunity function is lowly deep fungi infection amphotericin b
&&& 恶性血液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加之在治疗过程中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及广谱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现将我科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深部曲霉菌感染的临床经过报告如下。
&&& 1 病例资料
&&& 病例1,女,30岁,因反复牙龈渗血2年,面色苍白伴乏力半年而于1997年10月入院,经骨髓象诊断为:all-l 2 。给予vdlp方案化疗,粒细胞<0.5×10 9 /l持续时间为18天。化疗后10天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咳嗽、咳痰,x胸片为右上肺炎(大叶性),痰培养阴性,先后给予菌必治、泰能等药物抗感染治疗,抗炎治疗后10天复查x线胸片显示为右上肺脓疡,残留一厚壁空洞。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20天后仍持续低热,复查x线胸片可见右上肺脓疡,薄壁空洞,空洞内下壁处见一约3cm×2cm结节状影,边缘清楚,转换体位时球形病灶随位置变动,考虑诊断为右上肺脓疡,空洞内真菌球感染。予以氟康唑治疗,2周后体温正常,持续服用氟康唑3个月后,复查x线示肺部病灶消失。病例2,男,49岁,因面色苍黄、消瘦1个月余,持续高热,伴皮肤瘀斑、寒战、咳嗽、粒细胞减少5天,于2003年8月入院。入院后经骨髓象确诊为aml-m 1 ,表达cd7、cd13、cd34、cd38和hla-dr表面抗原。da方案常规化疗1个疗程,咳嗽及发热等症状仍进行性加重,伴胸痛,多次痰培养均为溶血性葡萄球菌(mrscon)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生长,药敏试验显示对大多数抗菌素耐药。粒细胞<0.5×10 9 /l持续17天,胸片提示为肺炎、肺脓疡,先后给予头孢他啶、泰能、万古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抗感染及大扶康抗真菌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期间予以两性霉素b治疗,但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用。于发热后第27天行胸部ct检查:双肺显示多个大小不等薄壁透光空洞,空洞内圆形结节状影,改变体位时结节移动,部分空洞内见液平面,水浮莲征(+),提示为双肺真菌感染。诊断后第35天,因突发剧咳而大咯血死亡。病例3,男,29岁,因颜面苍白、头昏2个月加重伴牙龈渗血2周于日入院,入院后经骨髓象确诊为aml-m 5 。da方案常规化疗1个疗程,化疗后第3天粒细胞<0.5×10 9 /l持续时间为19天,化疗第10天出现发热,伴干咳、左侧胸痛,血培养、痰培养均阴性,先后给予头孢他啶、泰能、马斯平、青霉素类等抗感染治疗,氟康唑0.4g/天抗真菌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9月12日x线胸片提示:右上肺炎。9月21日胸部ct:双肺见多个空洞,最大为右上肺范围约7.0cm×6.0cm×7.0cm,病灶边缘不规整,各空洞内均可见空气半月征。9月20日改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用量达到92mg时体温降至37℃左右,咳嗽、胸痛症状减轻,目前正在治疗中。病例4,男,43岁,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8月余而于2003年5月入院,粒细胞持续<0.5×10 9 /l,输血依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环孢素a、atg等),在外院曾因肛周脓肿连续应用马斯平7天、美平14天。入院后3个月开始低热,伴轻度腰痛,给予抗感染、g-csf及对症治疗,症状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高热,腰部活动受限。反复多次腰骶部x线及ct检查,均提示腰椎感染,骨质破坏,结核可能性大。故给予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抗痨治疗,因症状未缓解而于发热第11天加用大扶康,联合用药1月余,发热、骨痛等症状仍进行性加重,将大扶康改为两性霉素b。同时行腰椎穿刺液培养,连续2次,前一次结果阴性,第2次可见曲霉菌生长。立即停用免疫抑制剂。两性霉素b持续用至累积量839mg时体温恢复正常,腰痛缓解,继续用药至1294mg后停药。病例5,女,22岁,all,诱导缓解后于2003年8月行无关供者脐血移植,移植+51天出现度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伴发热、轻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3个月)、alg(7天)等免疫抑制剂,并预防性口服斯皮仁诺0.2g/d。+97天咳嗽、咳痰加重,先后7次胸部x线检查,分别提示为“左上肺纤维化”、“双肺感染”、“左中下肺野磨玻璃状密度增高”,反复多次痰培养,均为表皮葡萄球菌(mrse),患者移植后粒细胞<0.5×10 9 /l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反复发热,使用泰能、克倍宁抗感染,仍反复发热,伴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部ct检查示:两肺纹理紊乱,右上肺野见一薄壁透光空洞,空洞内可见圆形结节状影,改变体位时结节可以移动,洞内可见水浮莲征。先后经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减轻。以上5例患者均注射g-csf。
&&& 2 讨论
&&&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是一种严重的破坏性疾病,在恶性血液病及中性粒细胞重度减少(<0.1×10 9 /l)患者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曲霉菌和其它血管侵袭性霉菌所致的ifi,尽管积极治疗,病死率仍然相当高 [1] 。究其原因,其一,ifi的早期诊断困难,确诊后的ifi病死率高达40%~90%,平均60%;其二,患者对抗真菌治疗的耐受性降低,全身状况差,常同时有多个脏器功能不全;其三,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 [2] 。本组5例病人的基础疾病4例为白血病,1例为重型再障,发生ifi时均有粒细胞缺乏,感染部位4例为肺部,1例为腰椎。临床均表现为渐起发热(中度热至高热)和感染部位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及骨痛、活动受限等,无明显特征性。且骨关节的真菌感染临床罕见,加之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及混合其它细菌感染,故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全部患者x线检查早期均无特征性表现,细菌学检查真菌阳性率也较低。本文4例肺部感染病人均反复进行x线检查,均提示为“支气管炎”或一般性肺部感染,直至晚期行胸部ct检查最后才出现真菌典型特征:肺部单一和多发性空洞,内有真菌球滚动,为球形或椭圆形,在空洞内呈游离状态,位置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常有征或月浮莲征。4例病人痰涂片和咽拭子有真菌,涂片阳性一般是浅表真菌,多为念珠菌。提示深部真菌感染的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多次痰培养、血及中段尿培养均为阴性。再障患者腰椎真菌感染,诊断更加困难,经过4次腰椎x线、2次ct、1次mri检查均 无特异性,与腰椎结核难以鉴别,经过腰椎经皮穿刺物培养为曲霉菌而确诊。因此免疫力低下病人,具备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高危因素,体温不能控制,高度怀疑真菌感染 [3] ,根据临床表现、x线胸片、ct、痰涂片及培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胸部ct对肺部曲霉菌感染病人的诊断意义非常大。
摘自:  
更多关于“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南阳市网友
& 莆田市网友
& 金华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河北省网友
& 大连市网友
& 广东省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斯平说明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