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从事临床病理学21年,由于当时(1997年)疏忽,执...

婴幼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5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年04期
婴幼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5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型。方法:对5例尸检材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2例具有高热、肝脾肿大和全血降低三联征,恶组细胞浸润脏器较多、程度较重并伴免疫缺陷性病变。2例临床经过短促(死于并发症),无典型临床表现,受累脏器较少、程度较轻。1例主要表现为全身出血性皮疹、巨脾和肺实变,病理组织学上亦有勒雪氏病某些改变。免疫组化结果,AACT和lysozyme阳性而LCA基本阴性。结论:婴幼儿恶组可分为经典型、亚临床型及勒雪氏病型,免疫组化结果支持恶组细胞来源于组织细胞/单核细胞的观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3.1【正文快照】:
婴幼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5例临床病理分析1厉健2黄钧奎3陈幼琴1王德尚1金辅玲摘要目的:总结婴幼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型。方法:对5例尸检材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2例具有高热、肝脾肿大和全血降低三联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安,张之南,刘彤华,刘尔坤,李德高,郑天琳;[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郁知非;[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82年02期
;[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2年03期
董作仁;周凯珍;张风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张民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3年02期
殷模英,林果为,丁训杰,卢家祥,陈长春;[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3年02期
张锦生;[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3年03期
洪有维,丁训杰,林果为;[J];肿瘤;1983年05期
,满从源;[J];重庆医学;1985年Z1期
,任峰;[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谭勇健;吴芳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陈平;;[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王时书;林榕;徐晓兰;易正山;;[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张爱珍;梁应蕊;吕军;代丽;;[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凌云;曹祥山;谢晓宝;华晓莹;严峰;邱国强;;[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沈晓梅;史克倩;杨同华;赖洵;王云娟;杨艳梅;;[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陈金花;郑斌;;[A];2005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鲁怀亚;;[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钟辉秀;;[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杜爱书;;[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黄春华;[N];检察日报;2001年
李湘民;[N];大众卫生报;2002年
金瑞峰 孙若鹏;[N];健康报;2004年
陈扣花;[N];医药经济报;2004年
记者 聂麟;[N];甘肃法制报;2006年
记者 尤婷婷;[N];甘肃日报;2006年
文洁;[N];甘肃法制报;2007年
唐楠?庄会宁;[N];人民公安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峥;[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王华;[D];广西医科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7年03期
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宋蔚青赵承洛陈晓端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6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形态以透明细胞和(或)鞋钉样细胞衬覆的小囊和小管构成为特征。现就本院1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进...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37.31【正文快照】:
卵巢透明细胞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宋蔚青赵承洛陈晓端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6卵巢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并不罕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形态以透明细胞和(或)鞋钉样细胞衬覆的小囊和小管构成为特征。现就本院16例卵巢透明细胞癌进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淑敏,章文华,吴令英,李斌;[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卫国!310006杭州,谢幸!310006杭州,叶大风!310006杭州,陈怀增!310006杭州,傅云峰!310006杭州,陈晓端!310006杭州;[J];中华医学杂志;2001年13期
王人卫,陆爱云,郭仕达,高勇,蔡斌,段子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曲陆荣;[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3期
刘伯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3期
陶雯琪,刘伯宁;[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年03期
张绍芬;[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年08期
李淑敏,章文华,吴令英,李斌;[J];中国肿瘤临床;2004年04期
王勒渝,张秀英,毕振春,李理,徐秋,余军,解荣庆,周月英,李光荣;[J];中国中药杂志;1999年09期
盛洁,陈焰,潘静,邓小虹;[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6期
柴芸,黄秀峰,谢幸,吕卫国,叶大风,陈怀增;[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依玲;[D];中南大学;2006年
卢晓晔;[D];暨南大学;2003年
赵建武;[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丁岩;[D];新疆医科大学;2003年
潘芳;[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刘玉梅;[D];四川大学;2005年
张建平;[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庆伟;[D];苏州大学;2007年
朱华静;[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刘睿倩;[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张祖娟;[D];石河子大学;2007年
唐金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周秋媛;[D];石河子大学;2007年
母华欣;[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卢凤昕;[D];暨南大学;2000年
孙玲;[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姜群英;[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四元!330006,李诚信!330006,钟传庆!330006,万建萍!330006;[J];实用癌症杂志;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维华;[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0年02期
,唐敏一;[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黄如训;[J];广东医学;1980年01期
王安娜,黄素珍,伍灵达,马沛娟;[J];新医学;1981年10期
徐爱华,隋延方;[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81年06期
张效儒,石景森,刘绍诰;[J];陕西医学杂志;1981年07期
陆海英;畅继武;;[J];广西医学;1981年06期
;[J];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1981年03期
李岱,卢慎;[J];新医学;1982年02期
许梅珠;唐宝悌;;[J];中国肿瘤临床;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寿田;;[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俞光岩;高岩;马大权;;[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史凤毅;柴薇;高魁文;;[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宗佩君;刘爱珍;刘晓玲;崔岩;钟延明;;[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卢家扬;戴映平;陈丽恒;;[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奚政君;祝明洁;;[A];中西医结合第九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沈宏;许爱娥;;[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刘丽男;;[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朱小红;;[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谭包生;吴洪儒;;[A];第三届中国国际暨第六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郑莉丽;[N];健康报;2003年
郎景和;[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景新;[D];复旦大学;2005年
赵莎;[D];四川大学;2005年
徐东波;[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朱静;[D];复旦大学;2006年
华克勤;[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莹;[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王辉;[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陈韶华;[D];浙江大学;2003年
刘大全;[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杜旭峰;[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苏茂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孙燕;[D];浙江大学;2005年
李晓芳;[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于晓旻;[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鲍峻峻;[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临床经验和病案质控汇编《下册》
临床经验和病案质控汇编《下册》
临床经验和病案质控汇编《下册》
张鸣皋,男,日出生,籍贯湖南省安化县,汉族,大学本科《湖南医学院56级》1962年9月分配在新化县人民医院内科当医生,1969年12月到1984年在区医院当医生,1984年到安化县人民医院任感染科副主任、主任。内科付主任医师(1984年任传染科主任。1995年任质控科主任),现聘医院质控科副科长,多次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是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会员,被编入“zhonguo大专家字典”和“zhonguo当代科技专家大典”。
& 发表论文15篇,其中1965年2月《肺吸虫病三例》一文,揭示了湖南有肺吸虫病存在。该文被“中华医学杂志”和“湖南医学院学报”,“肺吸虫病防治”作为参考文献引用。1990年《以生大黄为主治疗亚急性重型肝炎》初安化县科委评为三等科技成果奖。2007年zhonguo病案第3期,12期各一篇。健康大视野。zhonguo误诊学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中华中西医杂志各一篇,zhonguo全科医生杂志一篇,最近在“健康报”发表文18篇。新华网一篇。医院报一篇。2004年发现湘雅医院编写的《病历书写基本归范手册》和湘雅二医院编写的《临床医嘱手册》的与卫生部对立的写作,都得到了主编的李奉华、王秀英教授的认可和修改了此书。医生怎么保护自己?
  此问题很重要,做好了,医患纠纷会大大地减少的。如何做呢?我工作49年的体会是:
  1、按卫生部的各种制度办事,如病历书写制度,按时按质完成病历,病历是法律依据。病人家属抢夺病历,律师要病历,病历质量的重要性就可理解了。病历质量标准也有部规,省规,院规.。诊断和治疗是基本的。首次病志,科主任查房,会诊记录,手术记录,各类谈话记录,病历记录的质量都要到位的。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也很重要。院领导也要请,病人单位负责人也可请来,总之各方面要处理好
  2、严格按诊疗常规办事,查对制度要时时做好,要互相协作,危急病人抢救时可呼喊,《这一点是新动向》。提请大家注意,特别在抢救药物过敏时要提倡。我在健康报写的&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一文中,就有医生呼喊&张鸣皋,快来呀&
  3、医生要提高素质。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要天天讲,天天做,天天看教科书和各种医学手册,看药物说明书,收集药物说明书,看医学杂志,天天有新体会。提倡写日记,总结收获,好的,不好的都可写,做学习笔记也重要,向同事学习,讨论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到位。
  4、病人思想,饮食要注意。我看过病人自杀,不可小看。
  5、合理用药,注意药物付作用。如二重反应,过敏反应低血钾,高血钾要防,要处理好。
  6、要会看心电图,X片等。亲自看很有好处。
  7、临床医生要与质控医生多沟通,是保护医生的好办法。质控医生才知道你病历书写缺陷。科主任不可能掌握好的,知错改错,这样.才能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经得起检查。说心里话,质控医生可帮你修改病历,这就保护你了,&不提倡这点&。我在健康报,新华网,医院报,《中国病案》杂志都写了这个题目的论文。如"质控与临床多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没有质控医生的到位,医疗质量不可想象,医患纠纷不可避免。
  8、科主任、医院院长多要支持质控医生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2006年卫生部有一个文件.通报全国病历检查情况最后提出要提高质控科的威信和地位。可见卫生部是很重视质控医生的工作的。
  总之要时时保护自己,病人也是通情达理的。不要怕,要轻装上阵,要高兴,特别是你的病人出院时,你会很高兴的。我写的征文题目就是&工作48年,给我快乐,给我忧愁,给我思念&。你快快乐乐吗?你会快快乐乐的,病人会感谢你的。医患纠纷会大大地减少的。
医生怎样向报刊、杂志投稿
  健康报是卫生部的机关报,面向全国发行,及时登载党中央和国务院、卫生部的方针、政策。医药卫生战线的各种科研成果、学术成就、学术动态,各部门各医院的先进事绩和先进经验,先进人物事绩,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在健康报上交流。每期有8大版,每周5期,深受医务人员和群众欢迎。各种医学杂志也是医生交留的平台。现在的强调科技兴国,网络信息和报刊杂志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和平台。最近三年,我在健康报等媒体发表20篇文章,积累了一点投稿的经验。
  1.文章要有思想性,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及脱离客观实际,一定要真实不能编造和夸大,要实事求是。
  2.要有科学性,揭示客观事务的发展规律,探索客观真理,使它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论文的写作是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人类的重要措施。
  3.要有先进性,也称创新性,健康报是国家级报刊,就要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益进步。
  4.要有实用性,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5.要有可读性,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层次鲜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流畅、毫不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
  6.要有一定的格式。健康报每大版有特定的主题,如医学论坛、实用医学、鉴别诊断、医生热线,某些栏目又有新的约稿,如“综合性素质考验决策能力”就是应“临床与决策”写稿的,乡医要会治钩体病就是应“乡医顾问”而写的。
  7.题目要反映主题的内容,简洁规范、生动有吸引力,题目要传递论文的重要内容,易懂、易用眼睛捕捉、易激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具体内容的好奇心,并且方便包括电子检索在内的各种检索工具来编制索引,如百度、中国知网、维普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媒体。
  我是医师,我就所喜健康报的医学论坛、实用医学、乡医顾问、用药咨询、药师管理、读者之声、卫生与法等。被健康报录用的文章,常被医学杂志转载,就成为了医生晋升晋级的正式材料,如“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救药敏者贵在神速”,就及时被《管理观察》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转载,“乡医要会治勾体病”,“流出误诊为狂犬病”就被《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转载,“我看结脑的诊疗常规”也被列入医学杂志中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文章的参考文献。2008年12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读者来信就是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县级医院的医师,在全国性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是很难很难的,这次“读者来信”能发表我要感谢健康报实用医学栏先录用了“我看结脑诊疗常规”,不然是不可能发表的。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也可在健康报上投稿,文章的某些内容要修改,适合报纸的要求,“痰检中发现脑寄生虫病”“有CT也要注意痰检”就是《中级医刊》(1965年第2期81页),“肺吸虫病三例”中的第一例而撰写的,网络上的住院医生日记就选录了“有CT也要注意痰检”。中国zhengfu网(新华网)页选录了“质控与临床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这意味着此文走向了国外传播。
  同行们,希望你们多向健康报投稿,把你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推动医院文化、医院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体现我们县级医院医生的价值观。
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
张鸣皋  赵亚飞 龚育凡 
我是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副科长,我已经70岁了,曾是传染科主任,现在负责医院内科的病案.最近我看了4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案,其转归是未愈……
作者单位:张鸣皋(<font COLOR="#3500,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质控科) 
     赵亚飞(安化县卫生局) 
     龚育凡(<font COLOR="#3500,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font COLOR="#08年<font COLOR="#期读者来信&
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
一位患肺结核的女孩,因误诊误治导致二重感染和心力衰竭。但由于实施了正确决策和治疗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
病人19岁,突然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被多位医诊断为肺部感染,使用了十多种抗菌药,病情反而逐日加重,出现食欲很差,吞咽困难,乏力,不能行动,嘴唇发绀,下肢凹陷性水肿。病人很绝望,拒绝继续打针吃药。病前一个月曾做过腹膜肿瘤切除。
  那年我加入卫生局检查组,到为女孩诊病的医院进行检查,休息时被带到该病人(病人的父母是医院职工)家里。看了病人的X线胸片,又进行了一些物理检查,我觉得原来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错了。但又一想,病人是经过省级医院专家组诊治的,他们是我的上级,如果我判断失误怎么办?
  因不愿让病人失去救治的机会,我便对病人父母和在场的院长等几位领导说:“病人可能是肺结核,合并有严重的咽喉部、口腔霉菌感染,并发心衰。需要停用原有的头孢,换上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抗霉菌治疗同样重要。”考虑到病人口腔和咽喉部出现了吞咽困难,不能进食,会导致多器官衰竭,预后不好,我建议立即输血、输胸腺肽等,以增强病人免疫力。为了保险起见,我提出让家属带X线片再请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看看,鉴定是否是肺结核感染。
  第二天,病人家属请放射科主任阅片。该主任认为不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病人按我的建议接受治疗。7天后病情即好转。病人坚持了一年多的抗结核治疗后,X线胸片多次复查显示正常。现已参加工作、结婚,恢复了健康生活。
  正确的临床决策,建立在坚实、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之上。这需要医生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勤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在临床决策中,还要听取其他医生的意见,取长补短,统一思想。
  此外,医院规章制度中有首诊医师负责制、上级医生查房制、住院医生24小时负责制,需要书写各种告知书等,这些都是为临床决策服务的,医生必须遵守。在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怎样向报刊,杂志投稿
社区事务版版主兼任新农合版总顾问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
1562 小时&
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
张鸣皋  赵亚飞 龚育凡 
我是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副科长,我已经70岁了,曾是传染科主任,现在负责医院内科的病案.最近我看了4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案,其转归是未愈……
作者单位:张鸣皋(413500,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质控科) 
     赵亚飞(安化县卫生局) 
     龚育凡(413500,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12期读者来信&
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
一位患肺结核的女孩,因误诊误治导致二重感染和心力衰竭。但由于实施了正确决策和治疗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
病人19岁,突然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被多位医诊断为肺部感染,使用了十多种抗菌药,病情反而逐日加重,出现食欲很差,吞咽困难,乏力,不能行动,嘴唇发绀,下肢凹陷性水肿。病人很绝望,拒绝继续打针吃药。病前一个月曾做过腹膜肿瘤切除。
  那年我加入卫生局检查组,到为女孩诊病的医院进行检查,休息时被带到该病人(病人的父母是医院职工)家里。看了病人的X线胸片,又进行了一些物理检查,我觉得原来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错了。但又一想,病人是经过省级医院专家组诊治的,他们是我的上级,如果我判断失误怎么办?
  因不愿让病人失去救治的机会,我便对病人父母和在场的院长等几位领导说:“病人可能是肺结核,合并有严重的咽喉部、口腔霉菌感染,并发心衰。需要停用原有的头孢,换上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抗霉菌治疗同样重要。”考虑到病人口腔和咽喉部出现了吞咽困难,不能进食,会导致多器官衰竭,预后不好,我建议立即输血、输胸腺肽等,以增强病人免疫力。为了保险起见,我提出让家属带X线片再请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看看,鉴定是否是肺结核感染。
  第二天,病人家属请放射科主任阅片。该主任认为不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病人按我的建议接受治疗。7天后病情即好转。病人坚持了一年多的抗结核治疗后,X线胸片多次复查显示正常。现已参加工作、结婚,恢复了健康生活。
  正确的临床决策,建立在坚实、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之上。这需要医生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勤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在临床决策中,还要听取其他医生的意见,取长补短,统一思想。
  此外,医院规章制度中有首诊医师负责制、上级医生查房制、住院医生24小时负责制,需要书写各种告知书等,这些都是为临床决策服务的,医生必须遵守。在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医生怎样向报刊,杂志投稿
健康报是卫生部的机关报,面向全国发行,及时登载党中央和国务院、卫生部的方针、政策。医药卫生战线的各种科研成果、学术成就、学术动态,各部门各医院的先进事绩和先进经验,先进人物事绩,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健康知识、法律知识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在健康报上交流。每期有8大版,每周5期,深受医务人员和群众欢迎.各种医学杂志也是医生交留的平台.。现在的强调科技兴国,网络信息和报刊杂志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和平台。最近三年,我在健康报发表20篇文章,新华网一篇,医师报一篇,医学杂志12篇.积累了一点向报刊投稿的经验,特向全国人民介绍。
1.文章要有思想性,遵守医学科学的道德,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判断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观片面及脱离客观实际,一定要真实不能编造和夸大,要实事求是。
2.要有科学性,揭示客观事务的发展规律,探索客观真理,使它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而医学论文的写作是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保障人民健康、造福人类的重要措施。
3.要有先进性,也称创新性,健康报是国家级报刊,就要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这样科学才能不断发展,技术才能日益进步。
4.要有实用性,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除少数纯理论研究的论文外,绝大多数医学论文应结合医疗、预防工作实际,力求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5.要有可读性,要求表达准确、简练、通顺、层次鲜明、论据严谨、图表清晰,最好还有一定生动性,要使读者感觉到流畅、毫不费解,能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多的知识和信息。
6.要有一定的格式。健康报每大版有特定的主题,如医学论坛.实用医学.鉴别诊断,医生热线.某些栏目又有新的约稿,.如’综合性素质考验决策能力”
就是应”临床与决策”写稿的.乡医要会治钩体病就是应”乡医顾问&而写的.
7.题目要反映主题的内容,简洁规范、生动有吸引力,题目要传递论文的重要内容,易懂、易用眼睛捕捉、易激起读者进一步阅读具体内容的好奇心,并且方便包括电子检索在内的各种检索工具来编制索引,如百度、中国知网、维普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媒体。
我是医师,我就所喜健康报的医学论坛、实用医学、乡医顾问、用药咨询、药师管理、读者之声、卫生与法等。被健康报录用的文章,常被医学杂志转载,就成为了医生晋升晋级的正式材料,如“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救药敏者贵在神速”,就及时被《管理观察》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转载,“乡医要会治勾体病”,“流出误诊为狂犬病”就被《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转载,“我看结脑的诊疗常规”也被列入医学杂志中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文章的参考文献。2008年12期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的读者来信就是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写的论文。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县级医院的医师,在全国性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是很难很难的,这次“读者来信”能发表我要感谢健康报实用医学栏先录用了“我看结脑诊疗常规”,不然是不可能发表的。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也可在健康报上投稿,文章的某些内容要修改,适合报纸的要求,“痰检中发现脑寄生虫病”“有CT也要注意痰检”就是《中级医刊》(1965年第2期81页),“肺吸虫病三例”中的第一例而撰写的,网络上的住院医生日记就选录了“有CT也要注意痰检”。中国zhengfu网(新华网)页选录了“质控与临床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这意味着此文走向了国外传播。
同行们,希望你们多向报刊,杂志投稿,把你们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推动医院文化、医院学术风气的健康发展,体现我们县级医院医生的价值观。
&&&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
编辑同志:
  你好!很高兴看到健康报专门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开辟了沟通的园地,我想参加贵版的交流。我曾经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了16年,看到1月16日《乡医顾问》版刊登了《问诊不详,险些酿祸》一文后,也想谈谈我的一些经历。
  青霉素所致过敏反应临床上比较常见。抢救不及时或不得力,往往会导致不良后果。这种情况如果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笔者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多年,经历过数起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反应的抢救,我想举这样一个例子。
  这是一位男性患者,20岁,因咽喉痛两天在门诊看病。注射抗生素后,倒在注射室的地上,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吐词不清。我当时正在二楼的住院部办公室上班,听到楼下注射室的肖医生大喊:“张鸣皋,张鸣皋,你快来呀!”我跑下楼到注射室一看,知道是注射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嘱咐护士肌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5mg,输氧,用6号针头针刺合谷、人中、内关穴,建立静脉通道。一分钟内完成上述治疗,病人迅速出现好转,半小时后恢复正常。这个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是争分夺秒,准确地完成了抗过敏的治疗。另外,呼喊同事帮助也是争取时间的有效措施。
传达全国外科抗生素合理应用高级学习班要点
中华医学会经2005年9月在成都市召开了全国外科抗生素合理应用高级学习班。汪复黎占良等教授讲话,学员来自全国各医院代表。
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是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制订的,是有权威的,是有目的的,是要贯彻执行的,不是医学专家个人的意见,是代表zhengfu的要求。
其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部分必须遵循。第二部分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应当遵循。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与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供参考。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问题。
神经外科:头孢坐啉或头孢拉定或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哌酮;腹部各种疝:头孢坐啉或头孢拉定;各种植入术:头孢坐啉或头孢拉定;胃及十二指肠:头孢呋辛或头孢美唑;胆道手术: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哌酮;阑尾炎手术: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泌尿科:头孢呋辛或环丙沙星;矫形外科手术:头孢拉定或头孢坐啉或头孢呋辛:妇产科手术: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噻肟+甲硝唑;结肠、直肠手术: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乳房手术:头孢坐啉或头孢拉定;头颈外科手术:头孢坐啉或头孢拉定;清创、穿刺、拔牙:青霉素。
三、预防用药的时间:
应在术前20-30分钟开始经静脉给药,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各组织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杀菌浓度;过早给药属无的放失;用药时间是关键,超过药物选择;赶在污染发生之前,要“严阵以待”;在手术室给药,不在病房给药;结肠手术应在手术前一天给新‘霉素或红霉素一天,不宜用3天;择期手术一般不用抗生素;提倡手术准备时间1-2天,这样可使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短时间预防用药的优点:减少毒、副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不易引起病源微生物繁殖。
四、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问题:
汗毛稀少的不用剃毛,提倡电剃刀剃毛,不主张刀刮毛,不正确剃毛可使细菌易进入人体内。
五、临床医生要熟悉掌握各种抗菌药物酶抗茵谱、药物体内代谢动力学适应症、毒副作用、荆量、给药途径、用药对间或天数。不同人群用药大有不同。
泛诊是正常的诊断过程
健康报转载的羊城晚报4月24日题为《比误诊更可怕的是泛诊》的观点不可取.这样会挑起病人对医生的不满,最后不利的是病人.
&医学教材《诊断学》,对诊断的重点有明确的规定:1.问诊及常见症状;2.物理诊断;3.实验诊断;4.X线诊断;5.心电图诊断;6.超声诊断;7.CT等.临床诊断的分类有:1.病因诊断;2.病理形态诊断;3.病理生理学诊断.入院记录可写某某待查-如发热待查由于病情表现很复杂,同一种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表现不同,就诊时间不同,病情更不典型,因此医生诊断时必需做相应的检查.否则就误诊.如.我本人1992年2月出现左眼视力下降,左眼胀,在世界有名的某附属医院门诊检查,尽管该院眼科付主任怀疑是脑肿瘤,但被眼科主任否定.诊断左青光眼,住了院,准备手术,术前发现血压高,推迟了手术时间三个月,1995年12月左眼球突起,我怀疑自已患了脑膜瘤,跑到益阳市中心医院做了CT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二天后.我就在湘雅医院做了伽马刀手术,诊断左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后眼球胀痛消失,并坚持工作到今天.(70岁).我的被误诊,就是医生思维局限,没有做头部CT检查(此病例发表在zhonguo误诊学杂志期,医生患脑膜瘤误诊4年的体会)。
&我从事临床工作46年,诊治了无数的病人,简单的病种还是只要有病史.体检.化验就可以诊断,如感冒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脑膜炎.肾盂肾炎等.复杂的就要有X光线检查.如.各种肺炎.肺结核.尿路结石.怀疑为胆结石.胆囊炎的病人.做肝胆B超.疑为脑瘤的做CT,核磁共振.总之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诊断方法,不能以泛诊断来指责医生,是高额的检查费.化验费.这点,希望在媒体上澄清这个问题.否则会挑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误诊是不可能完全避免,因为疾病的表现是很复杂的,正确诊断要有一个过程,要辅以相应的检查,医院又有三级医生查房制.疑难病人讨论制,会诊制,.入院三日确诊制等.来保证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正确.我们医生也会天天学业务,天天临床实践,密切观查病人变化,经常与同行讨论病例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我学电脑3年的体会&&
  日,健康报发表了我的稿件,“来涵照登”使我感到遗憾。自己没有赶上信息化时代。因我的稿件是笔写的,发信后10天见报。如果电子邮件几分钟就到了编辑部。于是2006年2月我买了电脑,通过电脑我在健康报、新华网等发表文稿22篇各种杂志16篇。各种博文300多篇。
  在网上看到很多医学论文和各教授讲课,不能在书上看到的文章也都看到了,这就是电脑的好处。在各种博克上与博客互动,这也是报刊做不到的。我的新作“工作48年。给我快乐给我忧愁、给我思念”就发在了医生圈论坛、人民网、新华网、CCTV网、守望文学网。医生网上与很多网友互动,向他们学了很多知识,交了很多朋友。
  我深深体会到,我通过电闹网络认识了世界,世界认识了我。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不学电脑知识就会老化人,就赶不上时代。
  目录:报纸文章
  1、来函照登。(健康报日)
  2、痰检发现脑寄生虫病。(健康报日)
  3、有CT也要注意痰检。(健康报日)
  4、手术前应注意抗菌。(健康报日)
  5、做好质控要多沟通。(健康报日)
  6、救药敏者贵在神速。(健康报日)
  7、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健康报日)
  8、我看结脑的诊疗常规。(健康报日)
  9、肺结核是实,误当肺癌。(健康报日)
  10、出血热误诊为狂犬病。(健康报日)
  11、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做法。(医院报日)
  12、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可以提高医疗质量。(新华网日)
  13、医生外出会诊应写医疗文书。(健康报2007年4月)
  14、希望了解湘雅做法。(健康报日)
  15、湖南省安化县医院健全药物菅理志度。(健康报日)
  16、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健康报日)
  17、体检用CT不可取。(健康报日)
  18、乡医要会治钩体病。(健康报日)
  19、医生怎样看待泛诊。
  20、首次病志该怎样写。(健康报日)
  21、医生怎样向健康报投稿。
  22、医生怎样向报刊,杂志投稿。(新华网日)
  23、渴望得到前辈指点。(健康报日)
  杂志论文目录:
  1、肺吸虫病三例中级医刊。1965年第二期
  2、出血热误诊为狂犬病。中国社区医生杂志。2007年12期。
  3、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病历书写中的一些要点。2007年12期。
  4、丙稀酸骨水泥所致过敏性休克一列。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年21期。
  5、医生患脑膜炎误诊四年的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1期
  6、病历书写中的要点。中国病案杂志。2007年第三期
  7、质控医生与临床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中国病案杂志2007年12期。
  8、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体会——争分争分夺秒是关键。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2006年10月
  9、流行性出血热误为狂犬病。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21期
  10、出血热误为狂犬病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第12期。
  11、乡医要会治钩体病。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6期。
  1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第12期。
  13、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8年第9期。
  14、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做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年第7期。
  15、救药敏者贵在神速,管理观察杂志,2008年第8期。
  16、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管理观察杂志,2008年第8期。
  我的另外两大学术成果:
  1、2004年修改湘雅医院编写的《病历书写基本归范手册》中的错误(首次病志打错了,没有诊断依据,入院记录不应有诊断依据)修改了,给了我稿费100元。
  2、湘雅而医院编写的临床医嘱手册的大错误(清洁手术应用抗菌素不在术前,都在术后)他们都是原则性错误。主编认可了,在修改中。
  我对医学文献的贡献:
  1、肺吸虫病三例就被写入中华医学杂志和湖医科大学学报,《肺吸虫病的防治与研究》一书的参考文献中。
  2、入院第一天就在痰中找到肺吸虫卵而确诊为脑型肺吸虫病。这是医学史上第一次。痰检发现脑寄生虫病和有CT也要注意痰检也被健康报二次报道。《2006年和1997年》,这也是第一次。《有CT也要注意痰检》、《我看结脑的诊疗常规》、《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乡医要会治钩体病》、《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救药敏者贵在神速》《病历书写的要点》《病历书写的一些要点》也被很多医院网络转载,
  文学作品:
  1、《工作48年,给我快乐、给我忧愁、给我思念》(此文在医生圈论坛五一大型比赛第一名,在新&
责任编辑:晚亭 网友评论只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本文共有 1 篇评论评论人梧桐 发布于
&作者回复 不简单,令人钦佩的老者。
湘雅医院教授的来信
#张鸣皋先生;
来涵敬阅,首生对您这位老校友的指正表士感谢。您严谨 的治学态度令人敬佩!我们深
入调查了《临床医嘱手册》 丛书编写的时代背景及引用资料,现就您提出的问题。予以答
复。该书出版于& &&
&年,当时国内外学者对于到底是术前,术中预防性使用还是术后使用抗生素, 众说纷纭
,且无循证医学证实。也没有统一的使用规范。该书中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代表的只是当时国内外长期以来沿 用的一种规点。
直到最近两年这种观点才被循证医学证实是落伍的,术前,术中使用抗生素与术后使用抗生素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别,没有及时检查并更改《临床医嘱手册》中落后的时代观点,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科学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指正,纠错中发展的。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工作的监督。我们一定再版时纠正。
&&&祝新年快乐,合家幸福!
湘雅二院外科王群伟& &王秀英
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重在坚持
来源:健康报        &
男,21岁,因发热20多天、头痛7天、精神异常1天来我院门诊部看病。诊断:结核性脑膜炎?随后立转上级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药物性肝炎。给予抗“结脑”治疗和护肝治疗。患者出院时共花费3万多元,回当地找我治疗。
  因患者经济困难,我决定在门诊为他治疗。用4种药(HREZ)联合方案,结合护肝、维生素、加强抵抗力等支持治疗。做了两次脑脊液化验(为保证成功,请麻醉科医生做)。开始每7天患者过来看一次,后来我开始对患者进行家访。患者思想很紧张且消极悲观。经过16个月的家访,患者于今年4月开始上班了。
  另一位50岁女性患者,情况和上一病例相似。用HREZ联合治疗配护肝药,共用14个月后停药,现已痊愈。
  体会:上述两个病例都转上级医院住院,花了3万多元。我为他们治疗,没有别的优势,就是坚持。坚持14个月以上抗“结脑”治疗的确很不容易,特别是第一位患者情绪不好,这时家访很重要。我做到了很多医生做不到的事情。由此联想到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我认为搞好医患关系是社会的责任。zhengfu有责任,医生也有责任,患者和家属都必须抱着合作的态度。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湖南安化县人民医院 张鸣皋
好医师要处理好八个关系好医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张鸣皋
看了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撰写的“青年医师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后,深受启发和教育,健康报编辑部又组织我们参加讨论。我工作46年了,回顾自己的历程和工作中看到的本院和外院医生的病历书写情况,觉得还要处理好二个关系,就是医院创收和病人安全,落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实问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医生成长的基本条件。临床工作中看到的病情与书上写的还是有一定不同。基本技术操作熟练程度,不是光看书所得到的,对病人的诊断也是很复杂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也要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判断好。病人的心理状态更要多沟通才能发现。我院有过病人跳楼的事件,就是病人心理障碍引起。现在医学模式要求给病人更多的关爱和服务,这对医师的要求更高了。
我1962年参加工作时只有理论知识,没有临床实际技能,因此我天天守在医院和病房,结合我管的病种,查看医学书籍和中级医刊等杂志,把所管的病种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化验、X光盘、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搞清楚,时间长了就熟练了,对疑难病人和危重病人也能独立处理了。治病有很大风险,尤其是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更要发挥医院和科室这个团队的力量,医师之间也要多讨论病人诊断和治疗,更大发挥医疗效果。我常向其他医师讨教,我喜欢看书,喜欢逛新华书店,喜欢听专家讲课,2年前我置了电脑,在网络上搜索新的医学知识和协作,近2年我在健康报上发表19篇文章,zhonguo病案等杂志上7篇论文,与全国同行交流医学知识。
基础与临床是临床医师必须兼顾的二项工作。一定要善于总结临床经经验,这对我们高级医院医师是有难度的。我反对那种为升级所写的假论文,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实事求是的发表论文。我早年的论文“肺吸病三例”就是临床工作中成功的病种和病人。当天从痰中找到虫卵,确诊脑型肺吸虫病,又第一时间用依米丁和磷酸氯喹宁,效果很好。这在我国医学史上尚无此病例。中华医学杂志、湖南医学院导报、即使科技论文都把此文写入参考文献。
学科与亚科学是医师要选择的方向。我近十年的主要工作是看病历,zhonguo病案杂志是我们的主要参考杂志。病案信息是门新的边缘学科。我根据质控工作中看病历情况启发,如何帮助同行书写好病历,弥补主治医生和科主任查房的不足,认识到质控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可促进医疗质量是持续提高,我在zhonguo病案杂志、新华网、健康报、医院报上撰文表达了这个科学理念,得到同行的认可。2008年7期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杂志登载“与质控医生沟通使我们提高了对病历书写质量的深层认识”,就是论证了我的理念是对的。
现在医院体制有定经济指标问题,这影响了医师的工作。这个问题需要zhengfu参与,医改方案正在制订中,我深信今后会改善这种不良局面,这影响了我们医师开药和辅助检查,影响了医患关系。在这种社会环节中成为好医师不容易,党和zhengfu会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湘雅一医院教授来信& &病案书写管规范手册 主编
李奉华& &&
& &感谢你指出我书中之不足之处。我当时考 到记录为病人 要复印
和复制资料,故有诊断依据,而首次病志为入院2小时内写记录,不能谨尽反引 病人情况。 诊断依据省略 了。但从其体捡 化验捡查
等处可引出入院 诊断。卫生部试行的规范中,在入院记录中不写诊断依据,是否妥当?病人复印和复制了入院记录是否有法律 依据值得商
讨。我的意见应分别 在入院记录和首次病志中均 设 诊断依据项目,以勉岐义&
&,也便于临床操 作。我搞过 质控,也管过病人,。我的实践 经验 是要灵 活处理具 体的写作规范。而
要从严 要求医务人员。比方说卫生部试行规范中说病重病人至少2天 写病志,临床医生理解为2天写一个病志,作为管理者应
格要求医师每天写一个才 行。理由是至少
2天就是最好一天写一次病志。&&病人昨天记录了病志,明天再记录一次,今天出了问题而没记录,病人打官
怎么办?就是这个理由。因此 我建议 你要求医务人员在入院记录和首次病志 写诊断依据。以勉 后患 。可否。请你参考。
要加强心血管介入治疗准入管理
& & 我是一名多年资老质控医师,我工
作的医院是所二甲医院。我们医院这两
年一直半公开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去
年,卫生厅一位领导到我院指导工作时,
参观了心血管介入治疗室。过后,心血管介
入治疗就公开了。心血管介入治疗风险很
大,我院无心血管外科做后备力量,很容易
发生事故。我向省卫生厅发了多封信反映
此事,至今音信全无。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
没有准入证,出了事,追查责任时,作为
质控科医师,我也是有责任的。
& & 前几天在健康报上看到全国医政工
作会又一次强调要严格实行心血管介入
治疗准入管理。我很高兴,这个问题到了
非解决的时候了。& & 湖南&
医生怎么保护自己?
  此问题很重要,做好了,医患纠纷会大大地减少的。如何做呢?我工作49年的体会是:
  1、按卫生部的各种制度办事,如病历书写制度,按时按质完成病历,病历是法律依据。病人家属抢夺病历,律师要病历,病历质量的重要性就可理解了。病历质量标准也有部规,省规,院规.。诊断和治疗是基本的。首次病志,科主任查房,会诊记录,手术记录,各类谈话记录,病历记录的质量都要到位的。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也很重要。院领导也要请,病人单位负责人也可请来,总之各方面要处理好
  2、严格按诊疗常规办事,查对制度要时时做好,要互相协作,危急病人抢救时可呼喊,《这一点是新动向》。提请大家注意,特别在抢救药物过敏时要提倡。我在健康报写的&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一文中,就有医生呼喊&张鸣皋,快来呀&
  3、医生要提高素质。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要天天讲,天天做,天天看教科书和各种医学手册,看药物说明书,收集药物说明书,看医学杂志,天天有新体会。提倡写日记,总结收获,好的,不好的都可写,做学习笔记也重要,向同事学习,讨论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到位。
  4、病人思想,饮食要注意。我看过病人自杀,不可小看。
  5、合理用药,注意药物付作用。如二重反应,过敏反应低血钾,高血钾要防,要处理好。
  6、要会看心电图,X片等。亲自看很有好处。
  7、临床医生要与质控医生多沟通,是保护医生的好办法。质控医生才知道你病历书写缺陷。科主任不可能掌握好的,知错改错,这样.才能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经得起检查。说心里话,质控医生可帮你修改病历,这就保护你了,&不提倡这点&。我在健康报,新华网,医院报,《中国病案》杂志都写了这个题目的论文。如"质控与临床多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没有质控医生的到位,医疗质量不可想象,医患纠纷不可避免。
  8、科主任、医院院长多要支持质控医生工作,发挥他们的积极性。2006年卫生部有一个文件.通报全国病历检查情况最后提出要提高质控科的威信和地位。可见卫生部是很重视质控医生的工作的。
  总之要时时保护自己,病人也是通情达理的。不要怕,要轻装上阵,要高兴,特别是你的病人出院时,你会很高兴的。我写的征文题目就是&工作48年,给我快乐,给我忧愁,给我思念&。你快快乐乐吗?你会快快乐乐的,病人会感谢你的。医患纠纷会大大地减少的。
    & &&
。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
一位患肺结核的女孩,因误诊误治导致二重感染和心力衰竭。但由于实施了正确决策和治疗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
病人19岁,突然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被多位医诊断为肺部感染,使用了十多种抗菌药,病情反而逐日加重,出现食欲很差,吞咽困难,乏力,不能行动,嘴唇发绀,下肢凹陷性水肿。病人很绝望,拒绝继续打针吃药。病前一个月曾做过腹膜肿瘤切除。
  那年我加入卫生局检查组,到为女孩诊病的医院进行检查,休息时被带到该病人(病人的父母是医院职工)家里。看了病人的X线胸片,又进行了一些物理检查,我觉得原来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错了。但又一想,病人是经过省级医院专家组诊治的,他们是我的上级,如果我判断失误怎么办?
  因不愿让病人失去救治的机会,我便对病人父母和在场的院长等几位领导说:“病人可能是肺结核,合并有严重的咽喉部、口腔霉菌感染,并发心衰。需要停用原有的头孢,换上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进行抗结核治疗,抗霉菌治疗同样重要。”考虑到病人口腔和咽喉部出现了吞咽困难,不能进食,会导致多器官衰竭,预后不好,我建议立即输血、输胸腺肽等,以增强病人免疫力。为了保险起见,我提出让家属带X线片再请省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看看,鉴定是否是肺结核感染。
  第二天,病人家属请放射科主任阅片。该主任认为不排除肺结核的可能性。病人按我的建议接受治疗。7天后病情即好转。病人坚持了一年多的抗结核治疗后,X线胸片多次复查显示正常。现已参加工作、结婚,恢复了健康生活。
  正确的临床决策,建立在坚实、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之上。这需要医生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勤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在临床决策中,还要听取其他医生的意见,取长补短,统一思想。
  此外,医院规章制度中有首诊医师负责制、上级医生查房制、住院医生24小时负责制,需要书写各种告知书等,这些都是为临床决策服务的,医生必须遵守。在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重在坚持
::健康报     
男,21岁,因发热20多天、头痛7天、精神异常1天来我院门诊部看病。诊断:结核性脑膜炎?随后立转上级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药物性肝炎。给予抗“结脑”治疗和护肝治疗。患者出院时共花费3万多元,回当地找我治疗。
  因患者经济困难,我决定在门诊为他治疗。用4种药(HREZ)联合方案,结合护肝、维生素、加强抵抗力等支持治疗。做了两次脑脊液化验(为保证成功,请麻醉科医生做)。开始每7天患者过来看一次,后来我开始对患者进行家访。患者思想很紧张且消极悲观。经过16个月的家访,患者于今年4月开始上班了。
  另一位50岁女性患者,情况和上一病例相似。用HREZ联合治疗配护肝药,共用14个月后停药,现已痊愈。
  体会:上述两个病例都转上级医院住院,花了3万多元。我为他们治疗,没有别的优势,就是坚持。坚持14个月以上抗“结脑”治疗的确很不容易,特别是第一位患者情绪不好,这时家访很重要。我做到了很多医生做不到的事情。由此联想到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我认为搞好医患关系是社会的责任。zhengfu有责任,医生也有责任,患者和家属都必须抱着合作的态度。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湖南安化县人民医院 张鸣皋
来源:健康报日 作者: 湖南省安化县 张鸣皋
编辑同志:
我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外科清洁手术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本来早有规定,而且卫生部等行政管理机关又在去年11月发布了《关于施行“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但临床医生自行其事的情况仍然非常普遍。按照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外科清洁手术应在术前30-60分钟,静脉推注或滴注抗生素。但一直没有落实。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医院是术后数天甚至十多天静滴头孢类抗生素。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卫生部去年发出的《通知》明确了清洁手术应用抗生素的时间规定: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手术过程中失血超过1500毫升,可在手术中第二次给药.手术时间小于两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资助即可.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这一规定。
广大医务人员要采取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虽然合理地为手术病人使用抗生素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如果大家都认真负责地按卫生部等部门下发的通知精神去做,给广大患者带来的好处不可低估。
鸣皋:你好!
你在新华网上的博文,我打不开,但这篇文章,你曾发给我看过,你写得很好,充满对患者的感情,充满着对病人生命的珍惜,也充满着对医护人员的爱护,我认为是你从医48年的真实感受,现在有的医生只讲钱,不讲医德的大有人在,如果医生能做到你这样,医院的形象就大大的提升了,医生就有白求恩情神了,医患纠纷就会大大减少,可惜象你这样负责任爱惜患者生命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治病救人,当医生责任重大,也应当最受人尊敬!希望医院的风气能有所好转,这才是人民最期盼的!现在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反映十分强烈的问题!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也算是评论吧!不对之处供参考!
&秋贞09,05,01
这是我54年的同学.高级工程师.某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这封信提出的问题很有意念.希网友想一想.,怎么看?这是人民对我们医生的要求.呀?我们有责任为病人服务.服好务
我的日记&&
今天收到老同事的来信,我很高兴.分别16年.他没有忘掉我.还是留念过去.我要与网友分享这个快乐.,对年青科主任有启发.&
老主任,近好!谭老师好。
首先请原谅,由于近段时间教学、医疗任务繁重,加上学校期中督查,至今天才给您回信。
您我在一起工作,虽只有短暂的两、三年,但您“认真”的精神、“耿直”的性格一直影响着我。您对病人“认真”,您每次在进行上级医师查房时,总是要重新、认真的再了解病史,重新细致的检查。对于一些疑难病例,您总能有所新的发现。您对工作“认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质控科工作期间认真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与当事医务人员沟通,及时总结写成文章,告诫年青医务工件者。虽然如今社会“耿直”不是什么优点,甚至是个人发展的一大障碍,我在这方面就吃了许多的亏。但如果全社会的人都圆滑、无原则整个世界就会迷失方向、混乱不堪。在原则面前,是坚持还是退让时,我总是想起您。
拜读了您寄给我的《工作48年,给我快乐,给我忧愁,给我思念》以及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位误诊的肺结核病例教训》、《质控医师与临床医师的沟通》、《病例书写中的要点》、《泛诊是正常的诊断过程》、《诊治滑伤病人的注意事项》、《有CT也要注意痰检》、《质控医生与临床医师多沟通》、《质控与临床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体检用CT不可取》、《肺吸虫病三例》、《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等。您年过七十,近年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其中有许多高水平的实用文章对青中年医务工作者大有益处。《病历书写的要点》我准备在临床医疗系学生下临床实习前,作为强化训练的教材介绍给他们。我1997年晋级副主任医师,至今正高职称一直未解决,主要原因就是未写文章。我真惭愧。
祝二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注益阳医专大内科主任,
质控医生的具体工作事例
常见的病历书写缺陷及纠错如下。
1&&主诉方面
& & 主诉与现病史不符或不能导出第一诊断或不能表达出
整个病史的内容。如,某肾结石患者的病历中,主诉写成“腹
痛8年多”,但结台病史最好应改写啦“间歇性右铡腹痛8年
众”更为合适。与医师沟通后,按后者改写。医师认为这是
一次对“肾结石”认识的提高。
2&&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西某些医师思维狭窄,对疾病认识不足,次要诊断常
被忽略。例如,肺结核患者伴有腹痛,不分析是否有外科常
见病一阑尾炎的可能,而考虑很多少见病。而最终患者伴随
疾病恰恰是阑尾炎。与医师面对面地交流后,及时地得得以纠
3&&病程记录方面
某些医师对化验检查结果未进行及时分析,不有及时发
现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处置。危重患者何时发生神
志改变也不及时记录。肝炎患者是否有腹水、腹部是否有压
痛、是否有神志的改变等,记录不全。怀疑有高血钾的患者
不首先做心电图检查,只是等待化验化验室检验报告。外科清洁
手术选用大剂量抗生素[1]等在病程记录中均能体现。及时
与临床医师沟通后,不仅医师的医疗水平有了提高,更得
益的是患者。
病历书写不及时[2];手木记录、会诊记录等不按要求书
写[3][4];病程记争、化验报告被涂改;修改医嘱后不签名;上
级医师查房质量不高;出院医嘱不具体[5];死亡讨论未对真
正的致死原因进行认识,等等。从病历中反映出的诸多问
题,都要尽快反映给临床医师,与他们沟通,提高医师对疾病
的认识,提高医疗质量
希望了解“湘雅”做法
湘雅医院感染科医生到手术室
亲自进手术室给病人预防用药在贵版帖贴.目的是向他们学习.卫生部最近下文规定围手术用药.故推荐湘雅医院做法.他们在健康报写文介绍了此事.健康报发表了我的稿件就是支持此事.&
希望了解“湘雅”做法
  3月17日《医学论坛》刊登的《决策与协作:临床医学的灵魂》一文,报道了湘雅医院感染科医生亲自进手术室给病人预防用药。这是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第一家有如此做法的医院。湘雅医院为我国医生做出了榜样,感染科医生应该向他们学习。也希望健康报邀请他们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具体做法。这将有利于加强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张鸣皋&&蒋&&慧
网络编辑:&&来源: 健康报
发布日期:
防患医患纠纷,质控医生责任重。
现在易患纠纷不少,本来可诊治和手术的病人都转院了,要扭转这种局面,各医院领导和医生都做了很多工作。作为质控医生,我谈一个看法-----就是要如何提高质控医生的社会地位,保护他们的安全。
医院医生在诊疗工作中隐藏的问题,质控医生时最清楚的,因为其工作----是看病例和病案【个省卫生厅,卫生局制定的病案,病历评定指标】。通过看才能发现病案病历中的问题,这些做院领导和科主任是做的到的。
报刊报道的大医院的几起大医疗事故原因之一------是质控工作不到位。现在的问题是都做和事老,不得罪人,这如何发挥质控医生的作用?
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相互沟通,这样即可提高医疗质量,又可加强院领导对本院医疗质量的了解。俗话说;"情况明,决心大“,我之所以在质控医生岗位工作12年多,就是得到院领导的支持.真正防患医疗纠纷,质控医生责任重
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
结核性脑膜炎, 链霉素, 应用, 治疗
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
张鸣皋&&赵亚飞&&龚育凡
&&我是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质控科副科长,我已经70
岁了,曾是传染科主任,现在负责医院内科的病案。最近我
看了4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案,其转归是未愈。治疗方
案中都未应用链霉素,原因是经治医师担心出现链霉素过敏
反应(曾有过1例因链霉素休克而死亡的患者)。我认为这
违反诊疗常规。链霉素是治疗肺结核的一线药,特别是结核
性脑膜炎和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该使用,卫生部和中华医学.
会曾规定治疗肺结核要用链霉素3个月。《健康报》2007年
12月17日第5版发表过我撰写的《我看结脑诊疗常规》。
我想请贵刊介绍一下链霉素的正确用法,如果不正确对待链
霉素,肺结核的规范治疗就无从谈起。
& & (收稿日期:)
& & (本文编辑:杨颖)
&回复张鸣皋医师关于“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问题”
& & 张鸣皋等医师来信谈到“链霉素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
幸的应用问题”,本人对此有如下的认识。
结核性脑膜炎是肺外结核病的急重症,早期诊断、及时
有效的联合抗结核药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对提高治愈
率、驿低病死率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结核性脑膜炎
的抗结核治疗除了需遵循结核病化学治疗的诸多原则外,各
种抗结核药的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也是需关注的问题,
在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吡嗪酰胺通透性最好,因此是
不可缺少的药物。目前最常用的结核性脑膜炎的化疗方案
为HRZE或HRZES(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
乙胺丁醇;S:链霉素),为了提高脑脊液的药物浓度,异烟肼
剂量宜增至10~12mg&kg-1&d-1,吡嗪酰胺也宜较长期应
用,疗程一般为12~18个月,脑膜脑炎型、脊髓型或并发其
他脏器结核病时可根据病情酌情延长。
& & 至于链霉素的应用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
说,链霉素具有较强的抗结核活性,MIC为0.5~1.0.mg/L。
肌注0.5~1.0g后2h可达20~40mg/L的血峰浓度,约为
MIC的20~40倍,且可渗入胸、腹腔、心包腔,但不易透过
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有炎症时,通透性虽可增加,但难以达
到有效浓度。有作者报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肌注链霉素
13mg/kg后血浆峰浓度可达30mg/L,但脑脊液浓度为
2.0mg/L,仅为MIC的2~4倍。而对照组为0。此外,由于
链霉素有发生第8对颅神经损害、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以
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是临床医师需要考虑的问
题。但是作为一线抗结核药物之一,链霉素在治疗肺结核乃
至结核性脑膜炎等肺外结核病仍有其重要作用,不能“因噎
废食”而废弃之,何况,当前可供选择、可以取代的高效、安全
的抗结核药物并不多。因此,病情较重、病变广泛、中毒症状
明显、疗效欠佳又无禁忌证的患者在紧密观察下宜在强化期
加用链霉素。
随着耐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对疗效欠佳、病情迁延
者除了考虑病变广泛外,还应考虑有耐药甚至耐多药结核性
脑膜炎的可能,有条件时应送检脑脊液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及药敏试验以便指导临床用药。必要时还需选用较易通过
血-脑脊液屏障的二线抗结核药物如乙硫异烟肼、丙硫异烟
肼和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等。
总之,影响结核性脑膜炎预后的因素很多,除了早期诊
断、及时合理的综合治疗外,还包括不同的病期、病型、病理
变化、病变广泛程度、脑血管炎、室管膜炎的受侵状况以及药
物敏感性等众多因素。
关于链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问题,虽有发生但并不多见
或仅属偶见,这与药品质量及个体的过敏体质有关。对药物
有过敏史者宜慎用或先行皮肤过敏试验。
& & 以上是我个人的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 &l来源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2008年第12期
: 张鸣皋的科技成果
  目录:报纸文章
  1、来函照登。(康健报日)
  2、痰检发明脑寄生虫病。(健康报日)
  3、有CT也要留意痰检。(康健报日)
  4、手术前应注意抗菌。(健康报日)
  5、做好质控要多沟通。(健康报日)
  6、救药敏者贵在神速。(健康报日)
  7、过敏反应抢救,争分夺秒是关键。(康健报日)
  8、我看结脑的诊疗通例。(健康报日)
  9、肺结核是实,误当肺癌。(健康报日)
  10、出血热误诊为狂犬病。(健康报日)
  11、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做法。(病院报日)
  12、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可以进步医疗质量。(新华网日)
  13、大夫外出会诊应写医疗文书。(健康报2007年4月)
  14、希望了解湘雅做法。(健康报日)
  15、湖南省安化县医院健全药物菅理志度。(健康报日)
  16、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康健报日)
  17、体检用CT不行取。(康健报日)
  18、乡医要会治钩体病。(康健报日)
  19、医生怎样对待泛诊。康健报2008年
  20、首次病志该怎样写。(健康报日)
  21、医生怎样向康健报投稿。健康报。
  22、医生怎样向书刊,杂志投稿。(新华网日)
  23、渴望得到前辈指点。(健康报日)
24,要加强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管理,健康报,日
25,腹痛可能是出血热,康健报2009年9月。
26.急性肾工能衰竭抢救成功实例。。健康报
27康健报,警惕不合理用药可致生命伤害新华社网。
28腹痛,警惕盛行性出血热,健康报日。
29.像片,安化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在学卫生部新通知。医院报2010年3月
  杂志论文目录:
  1、肺吸虫病三例中级医刊。1965年第二期
  2、出血热误诊为狂犬病。中国社区医生杂志。2007年12期。
  3、中华当代内科学杂志。病历书写中的一些要点。2007年12期。
  4、丙稀酸骨水泥所致过敏性休克一列。健康大视线医学分册2007年21期。
  5、医生患脑膜炎误诊四年的体会。我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11期
  6、病历书写中的要点。中国病案杂志。2007年第三期
  7、质控医生与临床沟通可提高医疗质量。我国病案杂志2007年12期。
  8、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体会争分争分夺秒是关键。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2006年10月
  9、流行性出血热误为狂犬病。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21期
  10、出血热误为狂犬病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第12期。
  11、乡医要会治钩体病。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6期。
  12、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年第12期。
  13、综合素质考研决策能力。我国全科医学杂志2008年第9期。
  14、质控医生与临床医生沟通是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有用做法,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9年第7期。
  15、救药敏者贵在神速,管理视察杂志,2008年第8期。
  16、综合素质考验决策能力,管理视察杂志,2008年第8期。
17,抢救一例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讲演。医药信息杂志2010年6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