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脚抽经已经一天一夜吻别豪门老公了,就是脚背,现在还...

赋诗感喟:世界昏迷时间最长者离世,亲人照顾42年不离不弃
共 2297 浏览 117 回帖&&
积分: 63948
发帖: 7397 篇
在线时长: 6863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女孩出生5天确诊脑瘫 母亲坚持按摩5年促康复
&&&&5岁的小钰霏看上去已经和正常孩子没什么两样。
&&&&出生仅仅5天,女儿就被诊断为脑瘫,医院几度下发病危通知书。从这一刻起,江山女人季守兰的人生改变了。
&&&&靠一双手,初中毕业的她每隔一个小时为女儿按摩10分钟,5年来从未间断。于是,她创造了一个奇迹——女儿成了一个能说会道、爱唱歌跳舞的活泼孩子。
女儿被诊断为脑瘫
&&&&2008年,季守兰在福建浦城县医院剖腹产下一个女儿。还在昏睡中的她,迷迷糊糊听到医生喊着“赶紧抢救”,醒来后,女儿已经被送进了保温箱。
&&&&5天后,她接到了女儿的病危通知书——女儿竟然患有脑瘫!
&&&&随后的几天时间,尽管医生全力抢救,病危通知书还是一次次送到季守兰手中。半个月后,一家人花光了所有积蓄和借款,只能接女儿回家,生死由命。
&&&&直到那个时候,季守兰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女儿。只一眼,她就被吓到了:两只眼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因为严重缺氧,浑身皮肤是紫色的。
&&&&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居然是这个样子!季守兰抱着女儿嚎啕大哭。
每隔一小时给女儿按摩一次
一按就是5年
“孩子这个样子,还是放弃吧。”
&&&&刚回到家的时候,也有人这样劝季守兰。她抱着女儿不说话,最多只说一句:“我女儿肯定会没事。”
&&&&她给女儿取名叫钰霏,意即像玉一样把她捧在手心里。
&&&&“我当时想,母女连心,只要我有信心,女儿一定能感受到这个意念,会慢慢康复的。”季守兰说,她没有时间痛苦。抱着女儿回家时已是夜里一点多钟,从那一刻起,她开始了长达5年的艰难生活。
&&&&为了赚点钱维持生计,小钰霏的爸爸要出去帮人开货车。一年到头,爸爸难得有几天能在家帮把手,季守兰只好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
&&&&每隔一个小时,她就要给小钰霏翻一次身——如果不翻身,小钰霏的双眼就会斜得厉害,还会因双颊不对称出现大小脸。
&&&&每隔一个小时,她还要帮女儿按摩10分钟——揉、捏、拍、压,她觉得这样能让女儿舒服一点。
&&&&初中毕业的季守兰,没有学过任何护理知识,她做这一切,都是凭着本能。她觉得,婴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所有器官都在生长,她要用合适的力度让女儿觉得舒服。
&&&&而这一切,是以她自己的健康为代价——她几乎没有完整的睡眠时间,每天加在一起只能睡三到四个钟头。而这样的作息,她一过就是5年。
&&&&因为长期得不到休息,她的健康状态急转直下。但她一直咬牙坚持。
&&&&她相信,自己的坚持,会给女儿带来健康和快乐。
她得到了一个爱跳舞的活泼女儿
&&&&季守兰的辛劳,并没有白费。女儿的情况开始渐渐有了起色。
&&&&3个月时,小钰霏身上茄紫色的经络清晰可见。
&&&&5个月时,听到电视上演唱会的旋律,小钰霏会轻轻扭动身子。
&&&&8个月时,她会站立了;1周岁零5天,她迈出了第一步……
的进步,对季守兰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她的按摩,一天也没有停过。她还专门买了儿歌碟片,给女儿唱儿歌、讲故事——她要让小钰霏跟别的孩子一样,有个开心的童年。
&&&&如今,5年过去了。季守兰说,她暂时还没带女儿去医院做过检查,但不管是相貌还是学习、运动能力,都和正常孩子差不多了——
&&&&她的眼睛早就在同一水平线上了脸色也白里透红。性格活泼开朗的她,现在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在班里还有不少玩伴。
&&&&幼儿园老师教的语文、算术,她都能学会。她还很喜欢跳舞,拿过“跳舞小能手”的奖状,经常想出一些舞蹈动作,给家人跳上一小段。
&&&&谁也看不出,她是个曾被医生发过几次病危通知书的脑瘫孩子。
&&&&小钰霏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愿意为了她付出一切的母亲。
&&&&如今的季守兰,租了间屋子开了个理疗店。长期为女儿按摩的经验,让她总结出了一套按摩手法,现在用来维持生计。
&&&&她还找了个销售的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时间自由,能照顾到女儿。
&&&&对于以前的痛苦,季守兰说,现在挺过来了反而觉得那是一种精神财富,让她更加宽厚、平和地看待这个世界。
&&&&“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经历过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季守兰,平静地说出这话时,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
晚报 郑菁菁 王红 记者 盛伟)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3950
发帖: 7397 篇
在线时长: 6863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七旬老汉背脑瘫孙子上学 成特殊“插班生”(图)
胡明生在陪着孙儿胡君逸完成作业
在北部新区竹林实验学校四年级3班教室里,多出了一张椅子,它是学校专为一名特殊的“插班生”准备的,他就是70岁的胡明生老人。从2009年9月至今,除了周末和寒暑假,胡明生老人从没缺席过听课。因为,他要陪着10岁的孙儿胡君逸上学。
孙子近两岁发现是脑瘫
老人为啥出现在学校里?他每天为什么要跟着孙儿一起上课、读书呢?这一切还得从孙子胡君逸的身体说起。
胡君逸是早产儿,1岁零7个月大还不能走路,眼睛看人时也总是斜视,他的父母送他去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先天性)脑瘫。从此,全家人轮流带胡君逸四处求医。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胡君逸的病情并未得到根本治疗。
时间一晃,就到了小君逸该上学的年龄。让一家人苦恼的是,小君逸依然还站不稳。
爷爷当脚背他走进学堂
“你们要忙工作,孩子我来带”,小君逸的爷爷胡明生对儿子、儿媳说。
2009年,小君逸开始上一年级。为了照顾好孙子上学,胡明生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给孙子做早饭,然后帮他穿衣、喂他吃饭。一切收拾妥当后,他再背着孙子步行10多分钟去上学。这一背就是4年,风雨无阻。
受脑瘫的影响,小君逸行动十分不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拿不稳书和笔、上厕所都成问题。背孙子上学后,胡明生向学校提出自己要陪着孙子一起上课。经研究后,深受感动的学校领导和老师给胡明生开了“绿灯”。
就这样,胡明生成了特殊的“插班生”。“上课时,孙子走神,我就在后面悄悄拍他肩膀一下,提醒他注意听课。拿笔、拿书不方便时,我也帮他搭把手”,胡明生说,这些年和孙子一起听课,他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爷爷的照顾下,小君逸的成绩优良,语文特别好。
最大心愿孙子能站起来
每天放学后,胡明生还会给小君逸做两小时的“康复操”。
“他现在可以自己走几步路了!”胡明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不过,胡明生也有担忧,“孙子一天天长大,我一天天老去,不能陪他一辈子”。胡明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君逸能早一天站起来,能自己穿衣、洗脸、上厕所……
对于爷爷的悉心照顾,君逸一直铭记在心。“无论我到哪里,都是爷爷陪着我,我想快点学会走路,尽快长大,才能报答爷爷的恩情”,小君逸曾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君逸的父母称,这些年多亏孩子的爷爷照顾,君逸才有了快乐的生活和学习,他们表示很感激。(记者 徐勤)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4259
发帖: 7416 篇
在线时长: 687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河南67岁老人徒步走11天到武汉监狱探望儿子
怕活不到儿子出狱那天 从河南确山背着两笼馍馍出发
67岁老母亲徒步11天来汉探监
&&&&昨天上午10时许,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该所有成年犯)来了一名特殊的服刑人员家属: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穿着看不出原来颜色的灰色外套,一手拿着旧床单系的包袱,一手拄着粗树枝做的拐杖,满身污垢。
&&&&这位老人已经67岁,她告诉未管所民警,已经有12年没有看到儿子了,这次背着馍馍,徒步11天过来,是因为“近来身体越来越差,眼睛快要看不见了,怕活不到儿子出去那天”。
&&&&老人家住在河南确山贫困山区,一家以务农为生,家境贫寒。13年前,儿子入狱,老伴受不了打击去世。去年,小儿子在工地上把腿摔断了,生活更是每况愈下。但物质的贫乏并没有挡住老人思亲的脚步。6月6日清早,老人蒸了两笼馍馍,背上简单的行囊,向湖北省未管所出发了。
&&&&一路上,为了节省开支,她晚上睡在屋檐下、公路边,渴了就喝自来水;饿了吃馍馍,捡垃圾堆里的剩菜剩饭吃。从家到管教所,有300多公里路程,老人沿途打听,足足走了11天。
&&&&“走进会见室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看到母亲了,她瘦了不少,头发全白了,衣服都是脏的,见到我的时候就哭了……”王飞低着头,眼睛里噙着泪水。
&&&&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很大,他2000年参与盗窃团伙,扒火车时引发重大事故被判处无期徒刑,当时他的孩子刚刚满月。
&&&&来武汉途中,别人给了个蛋糕。老人觉得那是好东西,舍不得吃,带给了儿子。 见到儿子时,这个小蛋糕已经过期了。
&&&&得知母亲步行过来的缘由,王飞心痛不已,从不流泪的他忍不住抱头痛哭。看到儿子在狱中平安健康,听到民警说儿子表现良好,即将于明年4月出狱,老人家反复鼓励儿子在狱内安心改造,平平安安,出来后重新做人,重振家业。
&&&&临别前,
王飞抓着母亲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撑到我回家那天”。
&&&&王飞母子会见时,民警万志杰正好值班。他看见,一个发硬的馍馍从老人家破了洞的包袱中滚出来,老人弯下佝偻的身子蹲下去捡起来,小心翼翼地用衣袖擦了擦,放回包袱里。
&&&&万志杰主动拿出随身的200元捐助给老人作为路费,还买了方便面、饼干等食物送给老人,让老人安心回家。
&&&&通讯员张艾 李承远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4638
发帖: 7439 篇
在线时长: 689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重庆“最有爱”父亲扛包养家
&&&&6月20日讯 父亲节前,微博上有一张照片传得很火。照片拍的是一位父亲,他的肩上扛着两百多斤的货物,而另一只手紧紧牵着自己的儿子。有网友说,这位父亲,肩上扛着的是家庭,嘴上叼着的是自己,手上牵着的是未来。(来源:腾讯)
&&&&这位父亲,名叫冉光辉,他是一名重庆的“棒棒军”。他牵着的儿子,名叫冉俊超,当年只有3岁。冉光辉帮人搬货物赚钱,已经有20多年了,一直在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周边拉生意,要找他很容易。
时隔三年,再回重庆,冉光辉的变化不大,只是现在不需要再带着孩子了。骑在冉光辉肩膀上的,就是冉俊超。
&&&&冉光辉说,三年前,儿子一刻也不愿离开他,每次出门运货,儿子都要粘着他、跟着他。从去年开始,渐渐长大的儿子,已经不愿再跟着他,要么在幼儿园,要么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这个“家”是租来的,就在批发市场附近,是一个棚户区,屋子有十多个平方米大,每月300元租金。
每天清晨6点多,冉光辉的手机就开始不停地响,那是商户找他去搬运货物的电话,合作了20多年,商家们都觉得冉光辉忠厚老实,肯干能干,都愿意找他。他的妻子离家更早,一般在清晨5点多,在一家饭馆上班。
清晨的冉光辉,先是给儿子做早饭,然后送他去幼儿园。儿子比三年前大了许多,但还是很调皮。
送完儿子,冉光辉便把衣服一脱,扎在裤子上,准备干活。一年四季,每天都一样,因为穿着衣服,背上的货物容易滑落。每趟活下来,冉光辉的背上全是汗。
  “山城”重庆,到处都是台阶。冉光辉从高处的商场,背着两三百斤的货物,走几百米的台阶,到位于低处的货运中心,又从货运中心背货物到高处的商场。一天少则十多个、多则三十多个来回。
5月24日,重庆,冉光辉把货物送到了目的地,气喘吁吁在一旁休息,一直摆着这个姿势,保持了十来分钟。
5月24日,重庆,冉光辉和另外一名“棒棒”一起搬运货物。
批发市场关门比较早,一般在下午三点左右,冉光辉就“下班”了。回到家,稍微洗洗,穿上衣服,把放学的儿子接回家。
  三年前,儿子喜欢牵爸爸的手,如今已经喜欢一个人走了,而且走得很快,把爸爸甩在身后。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晚饭,冉光辉和儿子看了会电视,就睡着了。
“让儿子在城市扎根”是冉光辉和妻子的梦想。为了这个,冉光辉誓要“再扛二十年”。
  二十年后的他,也都有六十多岁了,在老家垫江县上的镇上买一套房子过日子。“一套房子加上装修,大概需要三十万,再干二十年,如果不涨价,应该买得起。”——这是他和妻子的另一个梦想。
祝他们的愿望早日成真!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4828
发帖: 7448 篇
在线时长: 6908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张红杰是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康洼村人。1970年他两岁时患奇难怪病,腿痛、发烧,后被诊断为“脊髓腔脓肿”。40多来年久治不愈,疼痛如影随形,腰及下肢变形致残。他在病床上刻苦学习创作,用超人的意志与疾病死亡抗争;用乐观、坚强的精神书写着如歌的生命乐章。(图/文:徐建立)
1997年8月张红杰的病再次加重,又损伤了神经瘫痪在床好多年,现在经过锻炼拄双拐可以走几步。然而,大小便失禁,身上两个深40多厘米的窦道仍脓血淋漓,经常发烧、疼痛,他自己慢慢的学会了换药。
可不幸总是“惠顾”这个可怜的家,1996年,张红杰的父亲突患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后偏瘫在床。直到今天父亲头脑糊涂,说话不清。没事的时候,他从牙牙学语开始教父亲说话。
父亲偏瘫在床后,他又担当起伺候父亲的义务。为父亲按摩、洗脸、刮胡子。
张红杰的父母为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泪水。为了治病,父亲露宿街头,捡过破烂,卖过血,讨过饭,背着他跑遍了全国一百多家医院。现在他每次穿鞋、脱鞋都很吃力
家中的支柱倒了,张红杰咬着牙挣扎着爬起来,拄着双拐带病再一次走上讲台,上课赚取每月90元的工资,以勉强维持几乎破散的家。他曾带病上讲台做小学代课老师,又三次被病魔击倒,但还是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他有时还去叶县龙泉乡看望残友王玲,鼓励她勇敢地面对生活。
顽强不屈的张红杰在家里开办日用百货小卖部,同时代理话费的缴费业务,以此服务乡邻,奉献爱心。方便相邻的同时也为家增加了微薄的收入。
张红杰喜欢看书学习。他在病床上刻苦学习创作,曾在《中国青年》、《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报刊电台发表文章百余篇。
2010年创办“共享阳光”残疾人直播互助群,并开通扶老助残幸福热线为更多残疾人服务。张红杰用他顽强不屈的精神书写着如歌的生命乐章。
来源:腾讯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5824
发帖: 7521 篇
在线时长: 6965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山东潍坊“暴走妈妈”捐肾救子
6月2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房,即将进入手术室的王传丽坐在儿子的病床边。当日,山东省潍坊市“暴走妈妈”王传丽为身患尿毒症的儿子进行了捐肾,目前手术已经结束,两人将在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王传丽的儿子2010年被查出患有尿毒症,医生告诉她治疗尿毒症的最佳方法就是肾移植。为了救儿子,王传丽和丈夫准备捐肾救子。经过医院配型试验,王传丽的指标符合捐肾的条件,但医生告诉她,如果她不减肥就不具备手术条件。于是王传丽从2012年5月份开始每天“暴走”10多公里减肥,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最终她身体的各项机能达到了换肾标准。新华社发(张驰&摄)
6月2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房,即将进入手术室的王传丽拉起儿子的手。新华社发(张驰&摄)
6月2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做完手术的王传丽在亲友的陪伴下离开手术室。新华社发(张驰&摄)
6月27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房,亲友将刚刚手术结束的王传丽搬上病床。新华社发(张驰&摄)
王传丽行走在山东潍坊市区街道,进行减肥锻炼(日摄)。日,山东省潍坊市“暴走妈妈”王传丽为身患尿毒症的儿子进行了捐肾,目前手术已经结束,两人将在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新华社发(张驰&摄)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6557
发帖: 7579 篇
在线时长: 6999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8岁女孩照顾瘫痪奶奶4年 母亲出走父亲打工
&&&&她还没出生时,奶奶潘丛艳因脑血栓造成右半身偏瘫。两岁时,母亲不堪家庭重负,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爸爸长年在外打工,4岁时,照顾奶奶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稚嫩的肩头。年仅8岁的女孩名叫朱育贤,住在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竹条村。
孙女是奶奶的手和脚
&&&&6月26日,上午11点半,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竹条村一间破旧的民房内,潘丛艳已经做好了稀饭。午餐很简单:咸菜加稀饭。
&&&&“贤贤是我的手和脚。”奶奶含着泪说。朱育贤还没出生,奶奶就因患脑血栓,右手、右腿失去活动能力。朱育贤的爸爸朱云飞长年在外打工,由于没一技之长,工资很低,家里仅靠潘丛艳不到1000元的养老金维持生活。在小育贤两岁时,妈妈离家出走。
&&&&几年前朱云飞外出打工。3岁多的朱育贤和奶奶相依为命。“我右手、右脚活动不便,只能扶着床挪动。”潘丛艳说,朱育贤4岁时,就在比她还要高的压水井下压水,“两手抓住手柄,凭借身体的重量把手柄慢慢压下来,就像荡秋千,往往要跳跃十几下才能压满一小盆水”。
&&&&潘丛艳说,4岁开始,小育贤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给她倒便盆,倒完便盆,再用清水把便盆刷洗干净放到床底。
&&&&洗衣服对小育贤来说是最难的事。她总是压满一小桶水后把水倒在床前的大桶里,奶奶便教她刷衣服、清洗衣服,有时奶奶也用一只手帮着搓一搓。晾衣服时,奶奶总是拿着衣服的一头,朱育贤的双手握住衣服的另一头,使出浑身力气努力拧干衣服中的水分。
&&&&潘丛艳说,她一直在坚持锻炼,争取有一天能离开床行走,为孙女减轻负担。
孝心感染众人
&&&&看着孙女每天这样照顾自己,潘丛艳总觉得心里有愧,“可怜的娃,孩子的童年都用来照顾我了。”每当听到奶奶长吁短叹,朱育贤总会安慰奶奶:“我不可怜,我有爸爸、有奶奶。”
&&&&6岁时,朱育贤进入小学上一年级。
&&&&谈起朱育贤入学时的情境,肖明香老师记忆犹新:“刚入学不会握笔,更不会写‘a’,手把手地教还是会把字写反。”肖明香说,朱育贤“a、o、e”的发音及四声也读不准。每次读错、写错同学们笑她时,要强的朱育贤总是皱着双眉、红着脸,生自己的气,自言自语地说:“咋总读不好呢。”一开始她读书有困难,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
&&&&懂事要强的朱育贤每天回家后帮奶奶料理完家务,就开始背书、写字,并让奶奶检查。就这样,朱育贤的成绩赶上来了。
&&&&将来升入四年级,小育贤要住校。她说:“会把奶奶带到学校附近,方便照顾奶奶。”“小女娃孝顺、懂事,这么点年纪就知道照顾奶奶。”56岁的竹条村村民郭琼国告诉记者,只要在村里提起朱育贤,没有人不知道的。
&&&&(武汉晚报)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6561
发帖: 7579 篇
在线时长: 6999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10岁女孩替养父尽孝悌 照顾残疾叔叔瘫痪奶奶
&&&&新华网太原3月31日电 (记者王学涛、刘翔霄)对很多孩子而言,10岁,本应是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纪,本应是与小朋友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但她却每天下学后都要回家烧火做饭,收拾家里,照顾残疾的叔叔和瘫痪的奶奶……而事实上,她不过是个被收养的孩子,她从出生就被父母遗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养父陆生凯带回了家,从此一家人相依为命,而在养父去世后,她就替养父担起了孝悌之义。
&&&&在山西介休市连福镇,记者见到这个被网民称为“报恩养女”的女孩党陆甜时,她正在给家人做饭。和面的盆和案板就放在地上,瘦小的党陆甜蹲下去,一边掺水,一边用小拳头揉面。她的动作熟练而协调,几分钟下来,光溜溜的面团已经告成。几刀下去,转眼之间,面团在她手中变为薄厚均匀的面饼。党陆甜抬起右臂捋去额前的汗,开始下锅煮面。十多分钟后,一晚热腾腾的揪面片已经端到了家人面前。
&&&&10岁的党陆甜每天都要做完家务去上学,而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她还要捡些柴禾带回家生火。三年前,因收养她的养父一家家庭连遭变故,她过早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党陆甜生活在一个特殊的煤矿工人家庭,养父陆生凯弟兄三人都曾是煤矿工人。10年前,矿难致残未婚的陆生凯从医院把被遗弃的党陆甜抱回了家,小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
&&&&“村里原本有200多口人,能干的都去了城里,留下来的只能下矿井。”党陆甜的叔叔陆生斌拄着双拐说,他和哥哥、弟弟都曾是煤矿工人,不幸的是,弟弟在煤矿事故中遇难,哥哥因事故成了残疾人,自己也是在冒顶事故中被砸到腰,落下终生残疾。
&&&&在党陆甜5岁时,陆生凯患心脏病无钱医治去世。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80多岁的奶奶身上,3年前,老人突然中风瘫痪,耳朵也聋了。当时,只有7岁的党陆甜就承担起照顾叔叔和奶奶的重任。
&&&&他们一家现在寄居在南坡村亲戚家的破窑洞。家就杵在村口一处黄土崖下,土窑洞上长满了枯草,院里杂草丛生,没有像样的围墙,也没有大门。生活的磨难,让党陆甜早早学会了理家,做家务、照顾家人,样样娴熟。
&&&&2011年,陆生斌做木工活时手被锯,不能拄拐,只能卧病在炕。20多天里,年仅8岁的甜甜为他端水倒尿,让这个五尺男儿没齿难忘。
&&&&贫寒窑洞的窗外,整齐晾着的是奶奶的尿布,这些都是甜甜放学回家后洗的。平时,奶奶无法动弹,照顾奶奶吃饭、喝水、翻身就成了甜甜的事。
&&&&在与甜甜的相处中,记者发现,别人带甜甜买的小零食,都是奶奶喜欢的,就连QQ糖和果冻也是为奶奶挑的。甜甜将所有零食和小玩具都拿给了奶奶看,把小零食喂到奶奶嘴里,奶奶不吃了她才开始吃。
&&&&“孩子跟着我们受委屈了。一想起别人家的孩子这么大,都还在大人怀里撒娇,就觉得对不住孩子。”陆生斌说,由于情况特殊,家里需要甜甜时,都会让邻居去学校把她叫回来,家事多少对孩子有些拖累。但不管生活怎么苦,家里都会攒钱供养孩子读书,孩子就是他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难得的是,党陆甜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错。在那孔旧窑洞里,“学习进步奖”“学雷锋,讲文明”等10多张奖状贴在墙上。老师告诉记者,甜甜爱笑,还经常帮同学打扫卫生。“甜甜懂事,家里里外全凭这孩子。”南坡村支书郭锡庞也说。
&&&&虽然社会的关心为这个家庭送来不少暖意,但这家人的日子依然过得非常艰辛。陆生斌给人雕刻印章每月能收入200多元,加上为数不多的低保,全家一年到头每天只吃两顿饭,土豆、萝卜、面条是基本主食。
&&&&微博上有人问:孩子,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党陆甜说:我想快快长大,去很大很大的学校,好孝顺奶奶和叔叔;“那长大后,你想做什么?”记者问,甜甜说:我想当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
&&&&在网上,党陆甜的故事受到了广泛关注。网友“山西宏彪”说:好孩子,顶你!网友“静候”说:可爱的孩子,你是我们的榜样!网友“大大green”说:“孩子,加油!”
&&&&在受到赞许的同时,更多网友还在为党陆甜和家人的今后而担忧。网友“一吞蚂蚁”说:难能可贵!一家人的生活困难到极点,我们应该考虑怎么给她解决实际困难! 网友“潇洒”说:必须支持,希望有爱心的人能帮助到这些孩子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5579
发帖: 139 篇
在线时长: 91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敬佩。。。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积分: 67123
发帖: 7613 篇
在线时长: 702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环卫工背外孙扫大街 小女儿瘫痪在床欠债12万
环卫工田文兰背着外孙女扫大街 图片来自微博
福州新闻网讯她的14岁小女儿瘫痪在床9年,为治病欠债12万;本报官博@福州日报希望爱心人士帮帮这位可敬的环卫大姐。
日前,微博上流传着一张环卫工人背着婴儿扫大街的照片,经本报官方微博@福州日报和爱心网友不断转发后,引来了更多网友的关注。5日,记者找到了这张照片上的环卫工田文兰,了解后得知,她背上的婴儿是她的外孙女,而她还有一个患病9年至今仍瘫痪在床的小女儿。
田文兰说,她背的外孙女是大女儿的孩子,最近出水痘。被网友拍照那天,因为没找到人照看,只好背着她上班扫马路。“我小女儿得重病瘫痪在床,为给她治病,家里已欠了12万元外债,现在每月还要花1000多元药费,我们赚的钱根本不够用。大女儿两口子这么多年一直在补贴我,所以小外孙女生病,我来照看也是应该的。”田文兰说。
田文兰和丈夫来自四川渠县,他们都是福建玉禾田环境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负责清扫从晋安区委至二环路这一段约500米的马路。在这张背婴儿扫马路的照片曝光前,公司都不知道她家的困境。
田文兰一家租住在五里亭后浦村一间10多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走进小屋,记者看到一张床上睡着2个孩子,一个是照片上的婴儿,还是一个就是田文兰生重病的小女儿。如果不看户口本,记者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身高约1.1米,四肢细得像竹竿一样,看起来最多六七岁的小女孩已经14岁了。“她得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生活完全无法自理。9年了,我们带她到全国各地看病,花了10多万元,病还是没治好。”田文兰说,今年暑假前,小女儿都放在四川老家由父母带,如今父母年事已高,因此前几天小女儿被送到了福州。
由于长期吃含激素的药物,女孩的脸浮肿得厉害。“她没办法走路,睡觉腿都伸不直,天天喊痛,我只好给她按一按、揉一揉。”田文兰告诉记者,小女儿如今在一家私人医院定期取药,每月要花掉一个人的工资,“现在她到了福州,为了照看她,我就没办法工作了。但我医保、社保的缴费年限还没到,如果辞职,这么多年的的钱就白交了”。
由于过度操劳,今年45岁的田文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我很感谢网友对我的关心,以后我再也不会背着小外孙女去扫马路了。”田文兰说,小女儿的病是她最大的牵挂,如果有人能帮她照看小女儿,她就可以找过一份工作赚钱还债了。网友们,如果您想帮助环卫工田大姐,欢迎@福州日报或拨打本报党报热线联系我们。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129
发帖: 7613 篇
在线时长: 702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山东11岁少年捐髓救父 网友感动捐款30多万
&&&&新华网济南3月30日电(记者 潘林青 席敏)父亲得了淋巴癌,生命垂危,怎么办?山东省无棣县11岁的少年郭振宇选择了“捐髓救父”。
突来重症击倒39岁山东大汉
&&&&3月27日,郭元星戴着口罩静静地躺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间移植病房里。这已是接受手术后走出重症病房的第六天了。尽管原本186斤的山东大汉现在只有148斤,但如果不是11岁的儿子郭振宇勇敢地捐出造血干细胞,这位刚39岁的父亲可能依然在死亡线上挣扎。
&&&&时间回到日,小振宇一家遭遇“晴天霹雳”,他的父亲郭元星在山东省一家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上了“套细胞淋巴癌”。这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告诉郭元星和郭的妻子张桂兰,这几乎就是一种不治之症。
&&&&其实早在当年3月,郭元星就已出现了明显症状,他的脖子淋巴处出现一个豌豆大小的肿块。当时,作为无棣县棣丰街道一名干部的郭元星,正参与负责一个基建项目。由于时间较紧,郭元星经常加班到深夜,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等到症状逐渐加重,郭元星才不得已放下手头工作,去医院做了一次检查。
&&&&张桂兰回忆说,拿到检查结果时,感觉“天塌了一般”。想起丈夫的病情和年幼的孩子,她经常偷偷流泪。但当着丈夫的面,她总是安慰丈夫:“别多想,安心治病。你是顶梁柱,我和孩子以后还指望着你呢。”
“从害怕打针到14次主动撸起袖管”
&&&&从确诊时起,郭元星和爱人一直奔波在山东和北京之间,仅2012年一年就11次到北京的医院里进行化疗。病情虽有控制,但一直没有根本性好转。最后,只剩下唯一一个救命办法——骨髓移植。
&&&&由于国内并没有找到相符合的骨髓,院方只能建议从近亲属上寻找合适的捐献对象。但让人绝望的是,郭元星的姐姐、哥哥、弟弟和他的配对率极低,达不到移植的基本条件,而小振宇的爷爷又年事已高,全家最后的希望就在当时才10岁的小振宇身上。
&&&&不过,这个想法首先被郭元星坚决拒绝了。“当时我宁可不治也不能让从振宇身上给我移植造血干细胞,他太小了,还不到60斤。万一手术做得不好,可就影响他一生,即便手术成功,我也担心他身体受不了。”郭元星说。
&&&&但此刻郭元星的病情已十分危急,再不移植造血干细胞可能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经过医院主治大夫和家人的反复劝说,郭元星几经思想上的挣扎,最终含泪同意了。幸运的是,2012年7月,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小振宇和父亲的基因点配对率基本符合移植条件,但还是年龄小体重偏轻。
&&&&为了尽快地让父亲能得到移植治疗,小振宇在短短的5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体重增加了近10斤,并在今年1月11日到北京的医院里开始做术前准备。而这期间,也是最让张桂兰心疼的时候。
&&&&“振宇从小害怕打针,去年因为一个小病必须抽血化验,为了让他同意打针,我劝了半个多小时。但在做手术前4天里,一共打了14针,他一点没犹豫,一说要打针他就把袖子撸起来。”张桂兰流着泪说,“那时候,我觉得儿子真伟大。”
&&&&医生抽取小振宇腿部深静脉的造血干细胞后发现,他和郭元星的嵌合率高达98.8%,符合移植的基本条件。1月23日,在小振宇离开北京的第三天,郭元星和儿子通完电话后,住进了骨髓移植舱,这一进去就是58天。
&&&&经过58天的封闭治疗后,虽然在1年多的时间里,被寄养在亲戚家的小振宇难得见上父亲几次面,但他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最终在父亲身上发挥了作用,郭元星的手术很成功,离开了重症监护室。
“捐髓救父”感动一座城市
&&&&记者近日在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四年级六班教室见到了小振宇。他和同龄人一样活泼快乐,只有谈到父亲的病情时才会流露出哀伤。“救活爸爸是我应该做的。我在医院打了几十针,没觉得疼。”记者注意到,郭振宇说这话时,紧紧咬住了嘴唇。医生说,这往往是忍受疼痛时才会做出的下意识动作。
&&&&然而,骨髓配型成功喜悦还未持续多久,巨额的医疗费又压得郭元星一家喘不过气来。张桂兰说,一年多来,丈夫的治疗费已经花去了150余万元,这样的负担是一个工薪家庭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得知小振宇“捐髓救父”的感人故事和这家人面临的经济困难后,无棣慈善总会、妇联、文明办、棣丰街道等十几个单位联合在网络上发布了《为郭元星捐款倡议书》,整个县城都动员起来,小振宇救父的感人故事在这座小城市里演变成一场持续不断的“爱心接力”,目前筹集的善款有30多万元。
&&&&尽管目前治疗费用负担依然沉重,病情也存在复发的可能,但郭元星对未来却充满了信心。“儿子给了我坚持治疗下去的信心,社会的帮助也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等我出院后,我也要和振宇一起,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正能量。”郭元星说。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093
发帖: 150 篇
在线时长: 107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积分: 67516
发帖: 7639 篇
在线时长: 7043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母亲带重症儿子来京治病无果 望凑齐路费回家
 “儿子,你一定要撑到和妈回家!”北京复兴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里,46岁的汤雪琴边攥着儿子肿得像白萝卜一样的手,边贴在儿子耳边,不停地用乡音鼓励他。此时,15岁的儿子汤泽权平躺在病床上,戴着呼吸机,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身体不时地抽搐……
  这对母子来自广州。5年前,儿子汤泽权患上了颅咽管瘤。但是,孩子的父亲却急性白血病发作。短短3天,撒手人寰。从此,这对孤儿寡母艰难地走上了求医路。今年3月,为满足儿子的心愿,汤雪琴带着儿子来到北京治疗。手术过后,小泽权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汤雪琴对儿子不离不弃的守护,打动着身边所有的医护人员。他们不仅为娘俩儿捐了饭钱,还联系本报呼吁:“请帮帮这对苦命的母子回家吧!”
  儿子确诊仅3天
  丈夫就撒手人寰
  2008年时,小泽权年仅十岁,他住在广州增城。每天只要汤雪琴下班回家,他就跟在母亲的身后,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从他当天学到了什么; 到他去图书馆借的科幻书,看到了什么趣事儿;再到他从电视里听到了什么新鲜事儿……
  此时,汤雪琴已经工作了12个小时。她总是累得不想搭理儿子。可是,小家伙却丝毫不在意,滔滔不绝地说着……每到周末,小家伙还会拽着母亲的胳膊央求:“天多好啊!你骑车带我出去玩吧!”
  就是这个虽然生活贫困,但比谁都热爱这个世界的孩子却病倒了——颅咽管瘤!
  如果不是医生告诉汤雪琴,她根本不知道大脑里有个颅咽管。颅咽管在双眉之间后方约5厘米处。这里一旦长了肿瘤,不仅影响生理发育,还会使得体温、体液、排尿等系统全面失衡。
  小泽权得的就是这个病。刚开始,他总觉得头痛,身上有说不出来的难受。于是,汤雪琴抽空带儿子去医院检查。当医生告诉她检查结果时,她将远在他乡打工的丈夫叫回了家。
  当晚,夫妻俩哭着约定共同承担这突如其来的考验。可是,短短3天后,丈夫就急病离世了!病因是急性白血病发作!汤雪琴亲手埋了丈夫。
  好心工友凑钱
  母子俩来京一搏
  “你小孩这么可爱,可不能放弃啊!”工友听说小泽权病了,第一反应都是这句话。因此,即使她们和汤雪琴一样,一个月只赚2000元,却屡次挤出钱,借给汤雪琴。
  从此,每个礼拜,不管刮风下雨,汤雪琴都会骑自行车驮着儿子去医院。每次医生都会用一根管子插到小泽权的头下皮囊里,将脑积液抽出来。
  即使这样,肿瘤一天天在长大,小泽权的个子却定格在了1.5米。2009年,汤雪琴借遍了亲戚和工友,为儿子做了第一次手术。
  遗憾的是,切除的颅咽管瘤就像是野草,复发了。后来,小泽权又做了第二次手术。但是,还是复发了!
  第三次手术,迫在眉睫!广州的医生告诉汤雪琴,这次手术只能请北京最权威的专家来做,否则一点希望都没有。
  小泽权对母亲说:“妈,我们去北京吧。要不我死了,你该多伤心!”北京到广州,近2000公里,从没出过远门的汤雪琴犯难了。
  于是,汤雪琴给北京复兴医院打去了电话。她前前后后打了十几次电话,每次都在电话里吞吞吐吐的。因为她根本凑不足钱。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今年春节前,北京复兴医院神经外科的办公室终于接到了广州来的电话。这一次是小泽权打来的。他兴奋地说,他要来北京了!
  热心医护伸援手
  母子俩吃上热饭
  3月的北京,天气还没有转暖。汤雪琴领着儿子走进复兴医院神经外科的病房时,脚上还穿着拖鞋。“天气这么冷,你们可不能这样穿!”细心的医护人员连忙提醒。
  就这样,小泽权住进了病房,准备手术。起初,医护人员谁都不知道这对母子的情况。但是,细心的护士小宋很快就看出了端倪。“她总是给孩子喂苹果和西红杮,这么小的孩子哪能天天吃素?”
  神经外科办公室的一位行政人员也发现了这对母子“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每次她路过病房,都能看到汤雪琴守在床边,目光从未离开过儿子。“这个家也没一个男人,当妈的没黑天没白夜地守着,每天最多睡两个小时。”
  为此,这位行政人员开始在买早点时,顺手给娘俩儿带上一份……
  小泽权如愿地进行了手术。可是,术后不久,汤雪琴就交不起医疗费了。于是,所有人渐渐地知道,她到底有多难,她又为儿子付出了多少!
  主治医生祖朝辉感慨,每次他查房的时候,汤雪琴都会痴痴地望着儿子说:“他哭一下,我就很高兴!”祖朝辉明白,小泽权的病实在太重了,他已经不懂得喜怒哀乐了。“即使无法交流,她还倔强地守护,不离不弃,这就是母爱吧!”
  事实上,因为欠费数万元,汤雪琴母子俩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这时,医护人员自发募捐,让娘俩儿每天都吃上了热饭。他们还联系志愿者,上网发起募捐,希望能“让这位伟大的母亲今后的生活能好过一点”。
  儿子病情危重
  希望能凑齐路费
  “我从不后悔来北京,这是儿子的心愿。北京有那么多好心的医生和护士,我一辈子都记得。”汤雪琴说,眼下她明白儿子随时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即使这样,汤雪琴也幻想着儿子病情稳定后,她就带他回家。因为家乡的老母亲会给儿子做他最爱吃的排骨汤和可乐猪手;她的工友会带儿子去农家乐玩。虽然儿子可能走不了多久了,她也想让儿子快快乐乐的。这是她这个当妈的拼尽全力后,唯一能做的了!(北京晚报)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773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抚养残疾女儿照顾瘫痪街坊 77岁老人演绝世姐妹情
生活艰难的她,抚育着重度残疾女儿的同时,依然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街坊17年——
77岁老人演绎绝世“姐妹情”
-南国今报记者赵本高
76岁的街坊韦桂花因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上下轮椅都要靠77岁的张秀屏来抱。记者卿要林 摄
除了照顾韦桂花,张秀屏还要照顾自己因残疾而无法生活自理的女儿。记者卿要林 摄 &&&&77岁的张秀屏,76岁的韦桂花,她们都居住在柳州市雅儒路东七巷的铁路居民区。一个住在二楼,一个住在附近的平房,相距百余米远。如果没出意外,她们或将像其他普通街坊一样,偶尔在买菜路上相遇,互相点头问候。但生活的缘份却让她们成了不一样的街坊,多年来的命运与共,铸就了她们之间令旁人感慨的“姐妹情深”。 &&&&洪水中的相救 &&&&日的大洪水,许多柳州市民至今记忆犹新。其时,雅儒路铁路居民小区也陷入了洪水的包围之中。 &&&&张秀屏一家住在楼房的二层,洪水进入家门的危险很小,但望着楼下不断升高的水面,她却忧心万分,操心住在附近平房的街坊甘汉忠、韦桂花两夫妇。甘全身瘫痪,韦也是行动不便,他们家里又没有儿女照顾,可能会有危险。 &&&&张的丈夫和甘汉忠都是铁路养护工,但两人不在同一个班组,只能算普通工友关系,而张也和甘汉忠夫妇没什么深交。 &&&&但在柳州史上最严峻的大洪灾面前,张却在脑海中不断地想象着行动不便的甘汉忠夫妇被洪水淹没的场景,这驱使着她冒雨跨出了家门。 &&&&蹚着深及大腿的积水,张来到了甘家。此时洪水已漫到了甘家的床铺上,情况非常危急。“当年韦桂花还能动一点,她坐起在床上还好,但甘汉忠只能斜躺在床上,水都已漫到他脖子那了。”张对那时的场景记忆犹新。 &&&&甘家屋子里有一个大衣柜,张直接把甘汉忠抱到了衣柜顶上,同时又拿来一张板凳放在床上,让韦桂花坐得高一些。随后,她在甘家守候了几个小时,直到洪水下降了才离开。 &&&&虽然近年来记忆力已退化不少,但韦也对大洪灾中的那一幕记得清清楚楚:“当年要不是她(张秀屏)及时赶了过来,我老头子恐怕就死掉了。” 十七年的坚守 &&&&那一次洪灾中的伸手相救,就像命运中的一根红绳,将张秀屏和韦桂花此后的生活紧紧绑在了一起,这一过就是17年。 &&&&洪水相救之后,张开始记挂着甘汉忠夫妇的生活,隔三岔五地去帮忙买菜或干些杂活。初始,韦还能自己洗衣做饭照顾丈夫,张也认为自己所需做的只是举手之劳。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要帮忙做的事越来越多了。大约七八年前,甘汉忠去世,留下了妻子孤独一人。而从四五年前开始,韦的下半身便彻底瘫痪了,生活没法自理,饮食起居全靠张照顾。 &&&&于是,这些年来,张总是得两头跑:每天做好饭后,总是先把饭菜端去给韦,待她吃完后自己再回家吃;晚上,还要帮韦擦洗完身子,安排她睡下后再去忙自己的事。 &&&&白天在外面干活时,张也是每隔几个小时便要回到韦的屋子里去招呼一声,防止发生意外。 &&&&韦大小便无法自理,这是令张最难应付的事。张已记不清楚为韦清洗过多少次被屎尿弄脏的衣服、被子,夏天的单薄衣衫还好,冬天的厚衣物实在难以清洗,她只好直接丢掉,然后再向邻里们讨要一些半新不旧的衣服来给韦换穿。 &&&&几个月前,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用锯子在韦的床板上锯出了一大一小两个洞,再在下面再放上盆子。大洞用于老人躺着时拉屎拉尿,小洞则方便坐在床沿边时使用。有了这两个洞,有时张无法及时赶来,韦也可自行解手,张到来后再将屎尿端去倒掉。 &&&&7月6日下午,张带着记者去看望韦时,她正坐在屋里的轮椅上,神情落寞地看着屋外的阳光。那间六七平米宽的平房阴暗逼仄,散发着难闻的异味,但老人身上的衣衫却还是很整洁。韦指着身上的套衫说,这是张前一天晚上帮她洗完澡后换上的。 &&&&姐妹间的承诺 &&&&谈及这些年来照顾自己的张秀屏,韦桂花仿佛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她,只是不停地伸出双手的大拇指,连声说“好”。同时,韦又像是被勾起了伤心处,不停地抱怨自己命好苦。 &&&&张说,她能感觉到,因为多年来的病痛,韦的内心充满着苦楚,很多时候甚至是有苦难言,只好通过一些发脾气的行为表达出来。因此,每当心情不好时,韦就会故意不听从张的安排,甚至当面辱骂她。碰上这种情况,张就会“吓唬”她:“那我现在就走了,你饿死我都不管了。”一听张这样说,韦便会被吓得乖乖的了。张也摸透了韦的心思,马上又会劝解韦:“你有病痛了也不要多想,你就是我的妹妹,我不会不管你的。”张表示,这些话并不只是为了随口安慰韦桂花,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年下来,她已把韦视同家人,无法割舍了。 &&&&不过要照管好韦并不容易。韦以前没工作,如今依靠丈夫每个月550元的抚恤金生活,除开伙食开支,这笔钱就没剩余多少了。购买纸尿片、药品等其他花费,就得张好好计划了。幸好所在的富康社区为韦申请了一些医疗补助,病重时,张还能够及时带韦到医院去治疗。 &&&&“我现在也帮不了她别的,但我想好了,只要我在一天,我有什么吃的,她就有什么吃的。”张直白地诉说出的想法,却是对韦的坚定承诺。 &&&&“我是没法好了,我会下辈子再来报答她。”虽然口齿已不很伶俐,但韦还是表达出了对张的感激。 被救济的生活 &&&&多年来,张秀屏精心地照料着瘫痪的街坊,她自己的生活又过得怎么样呢? &&&&“张(秀屏)阿姨多年照顾韦桂花的事令人动容,但更难得的是,其实她的家庭状况也是十分困难。”富康社区主任陈卫明说。 &&&&张秀屏也是命运多舛,自2000年丈夫去世后,她就与二女儿陆翠兰相依为命了。今年49岁的陆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因一直未能有效治疗,从四五年前开始,便逐渐丧失了行动能力,生活起居全靠母亲照料。 &&&&“其他孩子都自顾不暇,这个残疾女儿也只有我这个做母亲的来照顾她了,没办法。”在谈到自己对韦桂花的帮助时,张一直显得很淡定,而谈及自家的情况时,她却情不自禁地泛起了泪花,声音也哽咽了。 &&&&家里遭遇的难处,张心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年前,女儿还能蹒跚走路时,有一次不小心摔了一跤,地上的玻璃碎片把膝盖割开了几个大口子;为了给女儿凑齐300元的缝针费,张四处借钱却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有一位街坊同意借给她100元钱。当时,拿着那100元,她一边赶往医院一边泪如雨下。 &&&&和韦桂花一样,如今张也是靠着丈夫的抚恤金生活,女儿则在社区的帮助下申请了低保。但这样的收入没法满足家庭的全部需要,张平时都利用晚上韦和女儿睡下后的时间,到周边去捡废品买,换取一些家用。 &&&&在张那间50平米左右大小的屋子里,一个房间是她和女儿的卧房,另一间房间里则散乱地堆放着啤酒瓶、矿泉水瓶、硬纸壳等各式废品。“今天上午刚整理了几斤纸壳出去卖,得了2块9毛钱,可以买二两肉回来了。”7月6日上午,张数着手里的一把零钱对记者说。 &&&&饶是生活多艰,但张秀屏并没对未来失去信心。“穷人家的日子,有一把米,有一把盐,就过得下去了,我能够照顾好女儿,也能照顾好韦桂花。”她坚定地说。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778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照顾瘫痪公公演绎人间大爱
○朱夕芬给护理院里的老人夹菜
为了照顾瘫痪多年的公公,包河区大圩镇圩西村朱夕芬放弃了城里的生意和生活,做起了“专职保姆”,为了让更多老人过上温暖、幸福的晚年生活,她还创办了老年护理院,尽心照顾老人。
放下生意照顾公公
2008年,朱夕芬80岁的公公因脑血栓导致瘫痪。由于朱夕芬夫妻和大哥大嫂都忙于生意,老人住进了老年公寓。一次,朱夕芬去探望公公,看到公公身上脏乱,精神萎靡,她顿时心酸落泪,于是决定放弃手头上的生意,回家专职照顾公公。
老人在城里住不惯,朱夕芬就从市里搬回大圩镇圩西老家。照顾瘫痪的老人不是件轻松的事,朱夕芬每天喂吃喂喝、接屎接尿,把公公从轮椅、床上搬上搬下,起早贪黑从无怨言。这一照顾,就是4年多。面对人们的夸赞,她淡淡地说:“婆婆很早就去世了,公公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孩子不容易,辛苦了一辈子,让他幸福地度过晚年,是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十多位老人慕名而来
朱夕芬在照顾公公的过程中,发现身边有许多老人和公公一样,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要人照顾,可他们的子女忙于工作,常常无暇照顾老人。于是,朱夕芬和爱人在2010年创办了“大圩爱心老年护理院”,专门照顾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很快,就有十多位老人慕名而来。
为了照顾好老人,朱夕芬每天4点多就起床,晚上11点以后才入睡。体虚多汗的老人,朱夕芬一天要帮他们洗两次澡;手脚不灵便的老人,朱夕芬每天为他们推拿按摩,扶着他们练习走路。为了让老人吃好,她每天变着花样做饭,患糖尿病的老人不能吃白米粥,她就用五谷杂粮煮粥。她每天都会问老人们想吃什么,没打鸣的土公鸡,刚上市的毛豆米……只要是老人爱吃,她都买回来做。住在这里的老人们夸朱夕芬比子女还尽心。
今年正月,朱夕芬的公公去世了,含泪办完老人的后事,她依然用心照顾着护理院里的老人们。爱人见她辛苦,劝她不要再办护理院了。朱夕芬说:“既然接收了他们,就要把他们照顾好,我能坚持一天就坚持一天。”
女儿心疼妈妈太辛苦
如今,在朱夕芬家住了八位老人,她告诉记者,有两位老人回家暂住,还有两位在医院检查身体,她准备这两天去探望他们。“再不去医院,他们回来就要问我,是不是不要他们了。”朱夕芬笑着说。
走进朱夕芬的护理院,记者发现,这里尽管住着许多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然而整个房子却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
因为牵挂老人,朱夕芬哪里都不能去。她自己的父母就住在大圩镇黄港村,但她每年也只回家一次。今年春节,因为有老人留在护理院,朱夕芬连过年都没有回娘家,母亲思念女儿,只好自己过来看她。
“女儿每次回来,就挨个帮老人掏耳朵,还抱着老人去厕所。”提起孩子,朱夕芬的脸上洋溢着暖暖的微笑,她说,女儿心疼妈妈太辛苦,每天都把洗脚水端到她跟前。
项俐 黄小建 本报记者 何芳芳 文/图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782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照顾瘫痪女儿34年 母爱如山
&&&&易香莲的吃喝拉撒,都是易妈妈一人照料。寻芳 申敏 摄影报道
&&&&红网长沙县站5月14日讯(分站记者 寻芳 张柳平)如果能站起来,高桥镇双龙村的易香莲最想在母亲节这天,给日夜操劳的母亲做一顿饭。34年前那场飞来横祸,使她腰椎受伤,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床为伴。全靠母亲易慧芳几十载如一日的悉心照料,她才撑到现在。“母亲承受了早年丧子、晚年丧夫的巨大打击,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我,她是最坚强的妈妈。”
接连的打击都没让她放弃
&&&&日,对于正值芳龄的易香莲来说,是一个黑暗痛苦的日子。那时,家里在建新房,她要干挑地基、挖泥等重体力劳动。晚上,挖瓦泥时,泥土突然塌方将她埋个正着。从病床上醒来时,她发现腰椎受伤处已被置入钢板。后又住院半年,因医疗条件差,腰椎经常发炎。从此,她就与床为伴。
&&&&突如其来的变故,既改变了易香莲的生活,也改变了易妈妈的一生。“这么多年来,我先后四次住院,每次都是妈妈护理,一个人排队买药,一个人背着我上下跑。一趟下来累得胳膊腿酸疼,但只要看到我舒服些,她就感到劲头十足。”易香莲说,自己瘫痪在床后,翻身擦洗、吃喝拉撒都是母亲一人照顾。虽然卧病多年,但因为有了母亲的悉心照料,她的身上从没长褥疮。
&&&&屋漏偏逢连夜雨。1986年,易香莲的大哥因车祸不治身亡,2005年父亲又因心脏病去世。易香莲说:“接连的打击,都没让妈妈退缩。在最困难的时候,妈妈强忍着巨大的悲痛,一边料理家事,一边仍悉心照顾着我。”
从没在外面连续待过五小时
&&&&近日,笔者在易香莲的房间看到,虽然她长年瘫痪在床,但是四十平米的卧室仍然被77岁的易妈妈收拾得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
&&&&易香莲流着泪说,意外发生后,一家六口全靠父亲微薄的木匠手艺赚来的工分糊口,三个弟弟最大的也只有10来岁,母亲又要筹钱,又要照顾自己,还得担心年幼的弟弟,日子过得十分艰辛。34年来,母亲为了照顾她,没有外宿过一晚,哪怕是回趟娘家,也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在外面连续待过五个小时,无论如何,她都会及时赶回自己身边。这么些年来,真的很感谢母亲。要不是她,我绝对挺不过来。”
&&&&易妈妈告诉笔者,
“她是我的女儿,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只要我还能动,就不能让她饿着。”令易妈妈最担心的是,
哪天她不在了,女儿怎么办?年迈的她,最大的心愿便是能有好心人来关心她的女儿。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801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男子专职照顾瘫痪母亲 吃饭卡喉儿子对嘴吸出
&&&&东郊纺织城国棉三厂家属院,韩建设每天24小时不间断照顾患病在床的老母亲,他总是说:“娘是我的宝,我要守着她,让她好好活下去。”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韩建设家时,今年51岁的他正抱着86岁的母亲,帮她活动肌肉。
&&&&韩建设说:“母亲瘫痪在床,每两个小时需要翻一次身。帕金森综合征的折磨下,喂母亲吃一顿饭,都至少需要2个小时。现在就像个小孩子那么轻,让人心疼。”
&&&&“娘,来吃一口。”韩建设一边喂饭,一边不停地哄着母亲。老人一口饭卡在喉咙里喘不上气,韩建设放下碗,嘴对嘴将母亲卡在喉咙的饭吸了出来。母亲每天吃饭几乎都要花50分钟到一个小时,一个简单的喂饭动作,韩建设常常要重复几十遍。韩建设告诉记者,担心母亲用成人尿不湿会不舒服,他每天仅仅是抱着母亲去上厕所,都要重复好几十遍。尽管如此,由于母亲大小便失禁,韩建设还是每天要得不停地给母亲换尿布、洗尿布。
&&&&为了照顾母亲,韩建设还自学了相关的护理知识,每天24小时,在韩建设脑海里都是以两个小时为单位小段。韩建设说:“每两个小时给我娘翻一次身,这不用定闹钟,我自己就能控制,这是铁的记录。除了这个以外,还要注意母亲的很多细小动作。”
&&&&韩建设说
:“我父亲离开得早,我从小,我母亲对我特别好。现在她生病了,我照顾她,这是没有啥可说的。我能照顾我妈是我的福分。”
&&&&本报记者李佳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804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6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独自照顾瘫痪母亲
今年6岁的黄梦是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石岗村一个普通小女孩,父亲入狱,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她在家照顾瘫痪的妈妈,2010年被宜宾新闻网、宜宾电视台等多家当地网站和新闻媒体报道。近日,黄梦成为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组“中国十大孝子”候选人,开始接受网络投票。
&&&&山东卫视“天下父母”栏目组编导林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栏目组在全国范围内搜寻了100位孝心可嘉的候选人,最终将评选出十大孝子和10位提名奖,包括黄梦在内,四川省一共有6人进入候选名单。
&&&&6岁女孩煮好面后喂妈妈吃
&&&&“妈妈,洗脸了。”黄梦的妈妈罗水先曾摔伤脊柱,长期瘫痪在床不能行动,6岁的黄梦起床后要烧水端到妈妈的床边,帮妈妈洗脸、擦手。
&&&&2月13日,照顾妈妈洗脸后,黄梦跑到厨房里,生火煮了一碗面,担心面烫,她用嘴吹了吹才端到妈妈的床前,母女俩共用一个碗,黄梦小心地用筷子喂妈妈一口,自己再吃一口。
&&&&“她很乖,给我做饭,喂我吃饭,还会养鸡、养鸭。”罗水先哽咽着说,自己不能动,家里的很多事都只能由黄梦去做。“每隔一段时间,黄梦都要帮着我洗一次衣服,她把脏衣服放在盆子里放上水搬到床上,我躺着用手把衣服洗了,她再清洗一次,然后晾衣服。”罗水先说,女儿每天还要给自己做饭,有一次女儿做饭时不小心被烫伤,怕她看到后担心,只流了几滴泪没有哭出声来。
&&&&每隔两天邻居帮挑一担水
&&&&看着黄梦懂事乖巧,周边的村民都主动关心和帮着黄梦照顾妈妈
&&&&黄梦家里没有劳动力,邻居周玉兰每隔两天就从几百米外的水井处帮黄梦挑一担水倒进水缸里,黄梦做饭不会生火时,她就来帮着砍柴生火。“我们自己家也要砍柴挑水,顺便帮着做点,这没什么。”周玉兰说,黄梦这么小就开始照顾妈妈,还会做这么多家务事,让她很感动。
&&&&石岗村村支书钱世楷称,除了周玉兰,还有很多村民也偶尔帮着黄梦做些家务事,或者有好吃的时,给她送些过来。
&&&&村民们称,他们看着黄梦长大,孩子现在尽自己所能照顾妈妈,他们同村很多人教育孩子都拿黄梦做榜样。综合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812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7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53岁男子独自照顾瘫痪母亲8年 放弃事业与爱情
昨日,陈晓强在家中照顾瘫痪在床的老母亲。重庆晨报记者 胡杰 摄
&&&&亲情面前,孝子
&&&&不离不弃
&&&&曾是百万富翁的他,为什么主动放弃了事业和爱情
&&&&他独自照顾瘫痪的母亲8年
&&&&8年来,他放弃工作,放弃爱情,只为照顾瘫痪的母亲他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保证母亲的生活能够安定。
&&&&母亲被痰卡住
&&&&他用嘴吸出来
&&&&陈晓强与母亲李宗碧共同生活的家,位于沙坪坝区土湾街道京华院社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内。这里感觉不到家有病人而常有的暮气沉沉和凌乱:铮亮的黑色地板、洁白的墙面和整洁的家居摆设以及在电视墙上贴着的一个向日葵墙贴,处处透出温馨。
&&&&陈晓强说,母亲的这个家在2008年重新装修过,所有装修都是他亲自动手。
&&&&由于种种原因,陈晓强与两个哥哥的关系并不好,但是2010年发生的一件事让陈晓强的大哥陈晓云至今仍然非常感动。那是2010年春节前不久,当天凌晨5点多,陈晓强抱母亲起来解手,母亲刚一坐在痰盂上,陈晓强就发现不对劲,只见母亲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身体不停发颤,紧接着两眼开始翻白。“我当时就想到肯定是母亲的喉咙里有痰,让她开始窒息了。”陈晓强说。
&&&&陈晓强赶紧把母亲抱回到床上,立即俯下身,嘴对嘴为母亲把痰一口一口地吸出来。昨日,陈晓梅同样说道,自己对弟弟照顾母亲越来越放心了。
&&&&如果把陈晓强53岁的人生以2004年为界,那么之前他曾是一名腰缠万贯的百万富翁,之后则是一名一贫如洗的孝子。
&&&&从2004年开始,陈晓强的母亲李宗碧瘫痪病情加重,作为小儿子的陈晓强从那时起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开始一心一意全职照顾母亲。8年来他没有结婚,甚至也没有工作。
&&&&独自照料母亲8年
&&&&陈晓强是现年82岁的李宗碧膝下最小的儿子,陈晓强还有一个姐姐和两个哥哥。由于在2004年不同意姐姐和哥哥把母亲送到敬老院的做法,陈晓强开始独自照料起瘫痪的母亲,一晃就是8年。
&&&&作为大姐的陈晓梅,可能一开始并没有想到照顾母亲的重担会落在弟弟一个人身上。在这个已经60岁的老人眼里,陈晓强年轻的时候是个到处惹事生非的刺头,还因此坐过牢。无论怎么讲,这个弟弟根本无法和如今一心一意照料母亲的陈晓强联系起来。
&&&&他曾经是一名百万富翁
&&&&1998年,陈晓强39岁,那一年陈晓强在长寿的金鹏商场内同大哥一起经营了一家专卖钟表和小家电的店面。
&&&&由于经营有方,到了2002年,陈晓强的个人资产已经接近200万。对此,陈晓梅也还记得,那时,弟弟经营的店铺是长寿最大的钟表店。
&&&&当年的春风得意让陈晓强很少回到主城与母亲见面。那时虽然李宗碧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但是病情并不严重,还能独自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而在李宗碧的心里,一直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年轻的时候我没少惹事,这让母亲一直把心思放在我身上。经常是见我深更半夜还不回家,就一直坐在家里等我,直到我到家,她才能放心地去睡觉。”陈晓强说。
&&&&2002年,因为一起大规模的盗窃案,陈晓强的生意走了下坡路。在这次盗窃中,钟表店有价值80万左右的商品失窃。此后陈晓强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创业,但是都没有逃过失败的命运。到2003年回到母亲家里时,陈晓强的存款只有几千元。
&&&&事业和爱情都失去了
&&&&在2003年搬到母亲家时,陈晓强开始照顾母亲,但是他还在努力让自己的事业东山再起。
&&&&2004年4月,李宗碧被儿女送进了敬老院。陈晓强放心不下,隔三差五到敬老院去看望母亲。由于老年痴呆愈发严重,李宗碧要么成天唠唠叨叨,要么整天不说一句话,敬老院的老人都远远地躲着她,这让陈晓强发现母亲是那么孤独。
&&&&李宗碧在敬老院住了1个半月,其间发生过一次出走,一天一夜后才被找到。之后,陈晓强把她接回了家中。他告诉大姐和两个哥哥,母亲下半辈子的生活就由他来照顾。此时,陈晓强没有结婚,与他相处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因为增加了一个瘫痪母亲而选择了离开。
&&&&陈晓强说,那时自己就选择了两人相依为命,而且决定一直照顾母亲到最后。做出这样的选择,陈晓强告诉晨报记者,只因为觉得自己亏欠母亲太多。
&&&&每天都为母亲换尿不湿
&&&&8年来,卧病在床的瘫痪母亲成为了陈晓强生活的重心。陈晓强告诉晨报记者,每晚睡觉只有睁开眼睛时能够看到母亲,自己才能够安心。
&&&&他每一天都做着重复的事情。清晨7点起床为母亲做早餐,早餐的菜品各有不同,但牛奶和鸡蛋每天换着吃。早餐完毕后,他要为母亲翻身,擦拭身体,然后进行按摩。一切做完后,他还得赶紧出门去不到1公里远的菜市场买菜做午餐。午餐后,陈晓强会在自己的沙发床上小憩一下,然后为母亲翻身、按摩。
&&&&最让陈晓强感到吃力的是为母亲换尿不湿。由于瘫痪的母亲已经大小便失禁,所以在白天的时候,他每隔一个小时就要给母亲换一次尿不湿并为她清洗身体。到了晚上,陈晓强差不多每两个小时就要为母亲打理一次。这让他每晚只能保证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从照料母亲以来,陈晓强没有再外出找过工作,当朋友给他推荐工作的时候,他也婉言谢绝。如今他们的生活全靠李宗碧1800元的退休工资和陈晓强每月300元的低保,加上另外三姐弟每个月凑给他们的500元生活费。
&&&&本组文/重庆晨报记者 许星
&&&&朋友走进他家
&&&&就被深深感动
&&&&张银碧与陈晓强认识不过10天时间,刚听朋友聊起陈晓强的事情时她简直不敢相信。当天晚上12点钟在朋友的带领下,她在陈晓强的家里见到了这个孝子。
&&&&昨日,张银碧告诉晨报记者,刚走进陈晓强家中时自己就被感动了,这个由男人操持的家居然能够如此井井有条,瘫痪的母亲全身也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
&&&&站在母亲病床前,
陈晓强轻声呼喊着母亲,并亲吻着母亲的面颊,告诉她自己的朋友来看她来了。此时,李宗碧的眼里流出了晶莹的泪水。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积分: 67833
发帖: 7654 篇
在线时长: 7057 小时
网易装修基金:
女子照顾瘫痪继女27载 喂饭要跪一个多小时
绘图 冯晓瑜
&&&&在女人最精华的时间里,她几乎没离过家门,因为放不下“萍萍”
&&&&邱玉妹:照顾瘫痪继女27载
&&&&“哦~,萍萍听懂了对(fa)?”邱玉妹的“哦”字拖长了音,仿佛宠溺地对着一个婴儿。今年30岁的顾娅萍躺在对面的床上,嘴角弯了起来。
&&&&邱玉妹与顾娅萍的母女情缘已有27年。27年前,邱玉妹还是个22岁的少女,而眼前的她已年近五旬。在女人最精华的这段时间里,邱玉妹几乎没离过家门,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门口公园。原因只有一个,她放不下她的“萍萍”——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继女。
&&&&喂饭要跪一个多小时
&&&&“她门槛精,什么都懂,最喜欢柏阿姨,是吧,萍萍?”萍萍扭过头来冲邱玉妹咧嘴一笑,露出一张白净的脸——表示同意时,看着人笑,不喜欢的时候把脸别过去,这是顾娅萍全部的表达方式。严重脑瘫让顾娅萍长了一个弯曲变形的脊柱,不听指挥的四肢睡了30年,已经萎缩得不成比例。
&&&&邱玉妹笑望着女儿,“平时逗逗她蛮好玩的”。事实上,照顾萍萍的饮食起居与“好玩”根本沾不上边,付出的精力甚至超出同时照顾两个老人。
&&&&“今天差点又把碗打翻了。”邱玉妹佯装嗔怪。喂萍萍吃饭是一件技术活,萍萍没有吞咽功能,只能依靠物理作用让食物流到胃里。每次喂饭,邱玉妹得一手端着煮得稀烂的饭菜、整个人跪在床上压住萍萍的四肢,“她看到喂饭容易紧张,一紧张就手舞足蹈,碗被打掉了好几个,被子也踢坏了好几床。”这一跪要一个多小时,因为萍萍吃饭要等候时机,迟一点嘴巴合上了,等到下次张口不知道什么时候。邱玉妹岁数大了,长年累月地跪在床上弓腰喂饭,腰背已经不如当年,“常常喂到一半,‘哗’地倒下去休息半刻,缓过来起身再喂。”
&&&洗澡也难。邱玉妹比划着,洗澡的时候,要将萍萍整个人抱进澡盆里,萍萍虽然只有30来斤,但抱起的一瞬间萍萍会紧张,全身的劲都往一处使,压在邱玉妹的双臂上就好像一块大石头。好不容易开始洗澡了,萍萍又紧张得手舞足蹈、水花乱溅,“我常笑她,给她洗个澡,我倒像刚游泳回来一样。”
&&&&一起承受,就少点负担
&&&&遇见邱玉妹时,顾林江正反复咀嚼着“走投无路”的苦——第一次婚姻留下了一屁股外债还有一个不能离身的孩子,让30岁出头的他觉得“这辈子再组织一个家庭的希望怕是没了”。为了把家顾好,顾林江在工作间隙做起了小生意,也借由这个机缘认识了在街道联社工作的邱玉妹。顾林江老实诚恳、又能吃苦,赢得了小他10岁的邱玉妹的心,听说顾林江的经历后,邱玉妹的同情一发不可收拾。
&&&&见到萍萍的第一眼,邱玉妹的心都化开了。邱玉妹从小就不是一个被呵护在掌心的女儿、妹妹:她唯一的亲哥哥小时候因发烧智力受损,她一直是挡在哥哥前面的“小辣椒”。见到3岁的顾娅萍时,从没当过妈的邱玉妹对自己心中突然冒出来的保护欲并不陌生。“他多不容易,一个大男人带着一个这样的孩子。我与他一起承受,他就少点负担。”顶着来自家庭、朋友的巨大压力,22岁的大姑娘嫁进了顾家的门。
&&&&萍萍的身边不能离人,嫁给顾林江后,邱玉妹干脆把工作辞了,一心一意照顾起萍萍。“我对萍萍是爱屋及乌。”邱玉妹扭过脸去,定睛地看着自己的丈夫。顾林江看着一旁的妻子,说出刚结婚时的忐忑:对着这样一个家,她也许熬不了几年就会走了吧。
&&&&邱玉妹没有说话,事实上她已用了20多年的陪伴抹掉了顾林江心上的这一块阴云:“我只求一心一意把这个家搞好。一家人开开心心。”
&&&&“在有生之年把她服侍好”
&&&&让邱玉妹觉得“开心”的日子,听起来“清苦”得很。相识以来,她没和丈夫看过一场电影,去商场也是一会儿就回来——萍萍身边不能离人,邱玉妹连去安徽给父母上坟的时间都挤不出。
&&&&家里的条件不好。顾林江下岗后,只能清早从崇明贩点蔬菜到家附近卖,再后来小生意也做不下去了,快60岁的顾林江又去做了保安。因为经济来源不稳定,又有一个病人要照顾,家里的钱总是要掐开来花,鱼、肉都要盘算着岔开来买。15平方米的房子挤着一家四口:夫妻二人、萍萍、还有两人20岁出头的儿子;一张4尺的床,萍萍自己要睡上2尺,夫妻俩只能在旁边挤一挤。顾林江至今清楚记得,萍萍半夜突然发病,眼睛发紫,邱玉妹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泪,他自己忙着掐人中、按摩心脏,把萍萍从鬼门关一次又一次地拉回来,他们从没想过失去这个孩子,“舍不得啊”,两口子说。
&&&&这样的日子重复了27年,却没灭掉邱玉妹一颗乐观的心:“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干脆不要愁。你看我头发还是黑的呢。”
&&&&可看着躺在一旁的萍萍,邱玉妹眉间却拧上来一丝愁绪:“现在我们岁数也大了,以后带不动了,她怎么办。只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她服侍好,让她过得快乐一点,心里才不会愧疚。”(记者 刘力源)
网易论坛,天天相伴
尘缘未了,痴心不改;红尘有爱,情缘如歌。
下次自动登录
每30秒自动保存一次内容
2014年装修日记大赛
现在装修旺季,师傅也不好请,所以我们家的大灯具,最...
公益户型分析
业主对厨房和餐厅的设置都很不满意,觉得过分小气了。...
爱家达人秀
24小时装修热贴榜
下次自动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夜吻别豪门老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