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小儿肺炎症状 症状

腺病毒肺炎 -
疾病名称:腺病毒肺炎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呼吸内科传染科症状体征:发热|心力衰竭|腹泻|咳嗽|恶心与呕吐|胸腔积液
腺病毒肺炎 -
腺病毒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染。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往往同时发生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及肺炎。人群血清学研究说明,生后最初数月常存留从母体传递的腺病毒特异抗体,此后一直到2岁抗体缺乏,2岁以后才逐渐增加。这与腺病毒肺炎80%发生在7~24月婴幼儿的临床观察完全符合。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各年龄组易感人群数量越多,发生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人数就多,而婴幼儿发生腺病毒肺炎的机会也越大。腺病毒肺炎在我国北方多见于冬春两季,夏、秋季仅偶见,在广州的高流行年则多见于秋季。这类肺炎在北京约占病毒性肺炎的20%~30%。
腺病毒肺炎 -
已知腺病毒有41个血清型别,其中很多与人类上、下呼吸道感染密切有关。从中国北方和南方各地住院病儿的病原学观察,均证明3型和7型腺病毒为腺病毒肺炎的主要病原。从咽拭子、粪便或死后肺组织可以分离出病毒,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早期(发病5~10天或更早)上升4倍以上。在一部分麻疹并发肺炎的严重病例,也得到同样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北京等地还发现11型腺病毒也是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较常见的病原(儿科研究所,)。此外,21、14及1、2、5、6等型亦在中国大陆逐渐出现,台湾则以1、2、5、6型为主。最近白求恩医大对年分离的3、7型腺病毒,进行了基因组型的分析,证明7b多导致重症肺炎。腺病毒是DNA病毒,主要在细胞核内繁殖,耐温、耐酸、耐脂溶剂的能力较强,除了咽、结合膜及淋巴组织外,还在肠道繁殖。可根据其对特殊动物红细胞的凝集能力分为3组,容易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7、11、14、21这一组,均能凝集猴红细胞。
腺病毒肺炎 -
腺病毒肺炎病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为本病主要病变。肺炎实化可占据一叶的全部,以左肺下叶最多见。肺切面上从实化区可挤压出黄白色坏死物构成的管型样物,实化以外的肺组织多有明显的气肿。镜检所见病变,以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周围炎为中心,炎症常进展成坏死,渗出物充满整个管腔,支气管周围的肺泡腔内也常有渗出物,大都为淋巴、单核细胞、浆液、纤维素,有时伴有出血,而中性白细胞则很少,肺泡壁也常见坏死。炎症区域的边缘可见支气管或肺泡上皮增生,在增生而肿大的上皮细胞核内常可见核内包涵体,其大小近似正常红细胞,境界清晰,染色偏嗜酸性或嗜两色性,其周围有一透明圈;核膜清楚,在核膜内面有少量的染色质堆积;但胞浆内无包涵体,也无多核巨细胞形成,因此,在形态学上可与麻疹病毒肺炎及肺型巨细胞包涵体病区别。此外,全身各脏器如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均有间质性炎症与小血管壁细胞增生反应。根据年北京245例经病毒学证实的3、7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的分析,其临床特点可概述如下。1、症状(1)起病:潜伏期3~8天。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上的病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2)呼吸系统症状: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较不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日,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指甲青紫。叩诊易得浊音;浊音部位伴有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管性呼吸音。初期听诊大都先有呼吸音粗或干罗音,湿罗音于发病第3~4日后出现,日渐加多,并经常有肺气肿征象。重症病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多见于第2周),无继发感染者渗出液为草黄色,不混浊;有继发感染时则为混浊液,其白细胞数多超过10×109/L。(3)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及惊厥。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腺病毒所致的脑炎,故有时需作腰穿鉴别。(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律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次,重症多在160~180次,有时达200次以上。心电图一般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重症病例有右心负荷增加和T波、ST段的改变及低电压,个别有1~2度房室传导阻滞,偶而出现肺性P波。重症病例的35.8%于发病第6~14日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6cm,质较硬,少数也有脾肿大。(5)消化系统症状: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发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6)其他症状: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虽不高,也是本病早期比较特殊的体征。3、病程本症根据呼吸系和中毒症状分为轻症及重症。热型不一致,多数稽留于39~40℃以上不退,其次为不规则发热,弛张热较少见。轻症一般在7~11日体温骤降,其他症状也较快消失,唯肺部阴影则需2~6周才能完全吸收。重症病例于第5~6病日以后每有明显嗜睡,面色苍白发灰,肝肿大显着,喘憋明显,肺有大片实变,部分病例有心力衰竭、惊厥、半昏迷。恢复者于第10~15日退热,骤退与渐退者各占半数,有时骤退后尚有发热余波,经1~2日后再下降至正常。肺部病变的恢复期更长,需1~4月之久,3~4个月后尚不吸收者多有肺不张,日后可能发展成支气管扩张。我们曾对3、7型腺病毒肺炎经过1~5年随访,30.1%有慢性肺炎、肺不张及个别支气管扩张。以后又对3、7、11型腺病毒肺炎109例进行10年远期随访,X线平片45.3%有肺间质增厚、纤维化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占3.8%;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炎则各占4.7%。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的腺病毒肺炎,一般均为轻症,常有持续高热,但呼吸及神经症状不重。麻疹并发或继发腺病毒肺炎时,则所有症状均较严重,病情常易突然恶化。我们曾观察34例()11型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与3、7型腺病毒肺炎的症状无明显差异,但重症及死亡者与3型相似,而较7型者明显为少。1~5月小婴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我们曾观察38例(3型20例,7型12例,11型6例,),8例为毛细支气管炎,30例为肺炎,多为低度或中度发热,热程短,无肺部实变体征,胸片以小片阴影为主,萎靡、嗜睡等神经症状的发生较6月以上婴幼儿少且轻,临床上无法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肺炎区别,致使本组病例在病原学报告前无1例临床诊断为腺病毒肺炎。
腺病毒肺炎 -
应根据流行情况,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典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早期与一般细菌性肺炎不同之处为:①大多数病例起病时或起病不久即有持续性高热,经抗生素治疗无效;②自第3~6病日出现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嗜睡有时与烦躁交替出现,面色苍白发灰,肝肿大显着,以后易见心力衰竭、惊厥等合并症。上述症状提示腺病毒肺炎不但涉及呼吸道,其他系统也受影响;③肺部体征出现较迟,一般在第3~5病日以后方出现湿性罗音,病变面积逐渐增大,易有叩诊浊音及呼吸音减低,喘憋于发病第二周日渐严重;④白细胞总数较低,绝大多数病儿不超过12×109/L(12000/mm3),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较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数值明显低下,但如并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则又上升;⑤X线检查肺部可有较大片状阴影,以左下为最多见。总之,在此病流行季节遇有婴幼儿发生较严重的肺炎,且X线和血象也比较符合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病毒的快速诊断。目前可进行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较直接法更为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特异性IgM测定,唯此三种方法均不能对腺病毒进行分型,是其不足之处。而常规咽拭子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检查,只适用于实验室作为回顾诊断。
腺病毒肺炎 -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在早期(第1~5日)大都减少或正常,惟有继发细菌感染时才升高。血涂片检查,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一般较正常小儿或细菌性肺炎患儿为低。部分病儿血清冷凝集试验可为阳性。发热期间部分病例尿检查有少量蛋白。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2.X线检查X线摄片检查,肺纹理增厚、模糊为腺病毒肺炎的早期表现。肺部实变多在发病第3~5天开始出现,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病灶或融合性病灶,以两肺下野及右上肺多见。发病后6~11天,其病灶密度随病情发展而增高,病变也增多,分布较广,互相融合。病变吸收大多数在第8~14天以后。肺气肿颇为多见,为双侧弥漫性肺气肿,可有胸膜改变,多在极期出现胸膜反应,或有积液。
腺病毒肺炎 -
在腺病毒肺炎病程中,可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绿脓杆菌等感染,以致病势更为严重。在腺病毒肺炎后期,以下几点常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存在:①于发病10天左右病情不见好转,或一度减轻又复恶化;②痰变为黄色或淘米水色;③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灶;④出现脓胸;⑤X线检查出现新的阴影;⑥白细胞计数增高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核左移;⑦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或四唑氮蓝染色数值增高。在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极期(第6~15病日),少数病例可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尤其易发生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在DIC发生前均有微循环功能障碍,最初多仅限于呼吸道及胃肠道小量出血;以后可有肺、胃肠及皮肤广泛出血。本症经初筛试验、筛选试验及确定试验以肯定诊断。初筛试验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为重要指标;肯定诊断则以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元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三项中两项异常或鱼精蛋白副凝试验(三P试验)、乙醇胶试验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三项中一项异常为准。专家发现重症病例或并发7型或3型腺病毒心肌炎者,以起病急、恢复快为特点。一般见于病程第2周早期,随着心肌缺氧、水肿的消除,其恢复较快。但由于合并心力衰竭,往往漏诊心肌炎;应重视突然出现苍白、多汗、呕吐、腹痛、心界扩大、心率变快或变慢,以及肝肿大等,常规作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确定诊断。
腺病毒肺炎 -
一般治疗参阅支气管肺炎治疗节,下面重点介绍近年临床实践中所得体会。①抗病毒药物尚待大力研究。以三氮唑核苷治疗腺病毒肺炎,滴鼻效果不明显;改用静脉和/或肌注,在早期病例较对照组为优,晚期病例则效果不明显(北京儿童医院与医科院药物研究所,);雾化吸入治疗的研究有待进行。②注意继发细菌感染的防治。如初步断定有继发感染即应积极治疗,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用新型青霉素、先锋霉素等;大肠杆菌用氨基苄青霉素等治疗。③用氯丙嗪、异丙嗪等镇静、解痉、止喘。④用洋地黄剂控制心力衰竭。⑤输血、输血浆或应用丙种球蛋白,可能起到支持作用。⑥正确输氧及输液,如处理恰当,能帮助病儿渡过极期。⑦肾上腺皮质激素曾试用于早期病人,未见疗效;但遇明显呼吸道梗阻、严重中毒症状(惊厥、昏迷、休克、40.6℃以上的持续高热等)则宜静脉应用暂短的激素疗法。⑧特异马血清治疗。年对抗3、7型腺病毒马血清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论不一。1973年后对此血清又改进了工艺,提高了效价,在吉林、黑龙江等省应用,认为具有降温快、症状消失早、后遗少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白求恩医大儿科及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但1976年以后几年的制品较易引起血清病。⑨在恢复期中,如肺部体征消失迟缓,宜作物理治疗。中医疗法对腺病毒肺炎的治疗,早期以宣肺清热解毒为主,中期加用涤痰豁痰,重症极期扶正救逆。根据中医研究院蒲辅周老大夫的经验肺炎是外感性疾病,不限于温病范围,包括风寒暑湿诸类。肺炎病的重点始终在肺,重者可以影响其他脏腑。治疗分正治法和救逆法两种,其治则为邪实当宜宣肺祛邪,正虚救逆须用育阴、回阳、气液两补等法,即正治以宣肺透表为主,救逆以随证论治为要。具体归纳为八法及病后调理一项。(1)解表法:风热犯肺以桑菊饮套葱豉汤加减,若热甚则合银翘散加减;风寒袭肺,以杏苏散和葱鼓汤加减;暑邪,以香薷饮加减。(2)表里双解法:表寒里热以麻杏石甘汤加味;外寒内热,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若内饮不重,咽间有痰,作水鸡声,舌淡或微红,脉浮数,治以射干麻黄汤;表陷里寒,治宜桂枝厚朴杏仁汤;表陷里热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表陷结胸用小陷胸汤套瓜蒌薤白汤加减。(3)通阳利湿法:湿邪以千金苇茎汤加味;若湿热闭肺,神昏,身有白则以薏苡竹叶散治之。(4)清热养阴法:气虚热闭乃以西洋参3g扶正,用牛黄散5g匀分五次服;若正虚入营,则以清营解毒之剂,佐以宣闭;余热未尽,以竹叶石膏汤加减;暑伤肺气,仿王氏清暑宜气法加减。(5)降气豁痰法:气逆而喘,宜苏子降气汤加减;肝气上逆,宜旋复代赭石汤加味。(6)扶正开闭法病久,肺气已虚,邪闭尚甚,宜用玉竹、远志、粳米、大枣、诃子,补益肺气以扶正;若肺闭甚,可佐焦麻黄少许,并选用杏仁、生石膏、桔梗、葱白之类,攻补兼施以开闭。(7)固阴降逆法:火逆而喘,宜麦门冬汤加减;气液两伤,宜生麦散加味;阴液枯竭,宜三甲复脉汤加味;久病伤阴,宜大小定风珠加减。(8)回阳救逆法:用参附汤或姜附汤加味频频饮之。此外病后调理:脾胃不调,以二陈汤加味;脾胃不调虚满者,治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后虚烦,治以栀子豉汤;中虚气陷,用补中宜气汤加减。70年代以来观察到重症腺病毒肺炎有DIC表现,北京友谊医院等加用活血化瘀药物,对防治DIC有一定作用,用药为当归、赤芍、川芎、鸡血藤、水蛭、虻虫、黄芪等。
腺病毒肺炎 -
3、4、7型腺病毒口服减毒活疫苗经国外小规模应用已证明有预防效果,但尚未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流行期间,特别在病房,应尽力隔离,以预防交叉感染;在地段工作中多做婴幼儿上感的家庭治疗,在托幼机构要特别注意早期隔离及避免患感冒的保育员继续担任护理工作,以减少传播机会。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儿科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临床儿科杂志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3次
参与编辑人数:10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20:0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小儿腺病毒性肺炎有哪些症状?
向您详细介绍小儿腺病毒性肺炎症状,尤其是小儿腺病毒性肺炎的早期症状,小儿腺病毒性肺炎有什么表现?得了小儿腺病毒性肺炎会怎样?
一、症状1.一般表现潜伏期3~8天,起病一般急骤发热,腺病毒肺炎热型不一致,往往自第1~2天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多数稽留于39~40℃以上不退;其次为不规则发热,弛张热较少见,3/5以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轻症一般在7~11天体温骤降,其他症状也很快消失,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恢复者于第10~15天退热,骤退与渐退者各占半数,有时骤退后尚有发热余波,经1~2天后再下降至正常,有并发症者,热度持续不退。2.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不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天,逐渐加重。重症者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甲床青紫,叩诊易得浊音;浊音部位伴有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管状呼吸音,初期听诊大都先有呼吸音粗或干啰音,湿啰音于发病第3~4天后出现肺气肿征象,重症患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多见于第2周),无继发感染者渗出液为草黄色,不混浊;有继发感染时则为混浊液,其白细胞数多超过10×109/L。3.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的中晚期可出现半昏迷及惊厥,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分腺病毒所致的脑炎,故有时需做腰穿鉴别。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率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160次/min,重症多在160~180次/min,有时达200次/min以上,35.8%的重症病例可于发病第6~14天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6cm,质较硬,少数也可有脾肿大。5.消化系统症状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6.其他症状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虽不高,也是本病早期比较特殊的体征。7.病程本症根据呼吸系统和中毒症状分为轻症及重症,轻症一般在7~14天体温下降,其他症状也开始好转,惟肺部阴影需2~6周才能完全吸收,重症病例于第5~6天以后,每有明显嗜睡,面色苍白发灰,肝肿大显著,喘憋明显,肺有大片实变,部分患儿有心力衰竭,惊厥,半昏迷,肺部病变的恢复期更长,需1~4个月之久,3~4个月后仍不吸收者多有肺不张,日后可能发展成支气管扩张,我们曾对3,7型腺病毒肺炎经过1~5年随访,30.1%有慢性肺炎,肺不张及个别支气管扩张,以后又对3,7,11型腺病毒肺炎109例进行10年远期随访,X线平片显示45.3%有肺间质增厚,纤维化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合并支气管扩张占3.8%,支气管扩张及慢性肺炎则各占4.7%,学龄前期与学龄期儿童的腺病毒肺炎,一般均为轻症,常有持续高热,但呼吸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不重,麻疹并发或继发腺病毒肺炎时,则所有症状均较严重,病情常易突然恶化,我们曾观察34例() 11型腺病毒肺炎的临床表现,发现与3,7型腺病毒肺炎的症状无明显差异,但重症及死亡者与3型相似,而较7型者明显为少,我们曾观察38例1~5个月小婴儿腺病毒肺炎(3型20例,7型12例,11型6例,),8例为毛细支气管炎,30例为肺炎,临床特点为:多低度或中度发热,热程短,无肺部实变体征,胸片以小片阴影为主,萎靡,嗜睡等神经症状的发生较6个月以上婴幼儿少且轻,临床上无法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肺炎区别,致使本组病例在病原学报告前无一例临床诊断为腺病毒肺炎者。
二、诊断1.高热: 大多数病例起病时或起病不久即有持续性高热,经抗生素治疗无效。2.多系统受累: 自第3~6病日出现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嗜睡有时与烦躁交替出现,面色苍白发灰,肝大显著,以后易见心力衰竭,惊厥等并发症,上述症状提示腺病毒肺炎不但涉及呼吸道,其他系统也受影响。3.肺部体征出现晚 :肺部体征出现较迟,一般在第3~5病日以后方出现湿性啰音,病变面积逐渐增大,易有叩诊浊音及呼吸音减低,喘憋于发病第2周日渐严重。4.血象特点: 白细胞总数较低,绝大多数病儿不超过12×109/L,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较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数值明显低下,但如并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则又上升。5.胸片特点: X线检查肺部可有较大片状阴影,以左下为最多见,总之,在此病流行季节遇有婴幼儿发生较严重的肺炎,且X线和血象也比较符合时,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有条件 的单位,可进行病毒的快速诊断,目前可进行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较直接法更为适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特异性IgM测定,惟此3种方法均不能对腺病毒进 行分型,是其不足之处,而常规咽拭子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检查,只适用于实验室作为回顾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只需输入症状,自查工具将告诉您可能患上的疾病,指导您正确就医!
当季多发症状:当前位置:&&&
腺病毒肺炎早期症状?腺病毒肺炎症状有什么表现?
  【临床表现】  腺病毒可致全身性感染,多脏器受累。潜伏期3~8天。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上的病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咳嗽出现早,呈单声咳,频咳或阵咳,以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鼻扇、三凹征,但肺部体征出现较迟,多在高热3~4天后出现细湿啰音,并渐增多。呼吸音减弱,少数见胸膜炎或胸腔少量积液。其他系统症状较明显如出现嗜睡、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呕吐、腹泻、腹胀,甚至消化道出血。心率增快,少数并发心肌炎或T波、ST段改变,肺性P波等。肝脾大极为常见。另外还可有皮疹、卡他性结膜炎,扁桃体上出现石灰样小白点。病情严重者常有并发症出现如急性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继发细菌性肺炎,甚至DIC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
《小儿内科学》 黄绍良等主编《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诊疗学》 耿玉青,任红苗编著《小儿内科学》 黄绍良等主编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简介: 预后: 经合理治疗7~10天可治愈,预后良好,幼婴有...
流感病毒性肺炎
简介: 【保健护理】 1.用药 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后反应。...
麻疹病毒性肺炎
副流感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血清梅毒反应阳性综合征
呼吸内科疾病排行榜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
腺病毒55型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病因
来源 史淑静 曹彬 北京朝阳医院 作者
点击次数 1227
&&& 2014年1月CHEST发表了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牵头,王辰教授为通讯作者,以北京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监测网(BNACAP)为基础的临床研究“腺病毒55型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病因”(Bin Cao, Guo Hong Huang, Zeng Hui Pu, Jiu Xin Qu, et al. Emergence of community-acquired Adenovirus Type 55 as a cause of community-onset pneumonia. CHEST, ):79-86)。该研究为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是腺病毒55型(HAdV-55)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一次大规模队列研究,研究覆盖北京市9个地区的11家综合医院和烟台一家教学医院,分析比较了HAdV-55型成人肺炎患者与其他型别腺病毒患者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 呼吸道病毒感染占成人CAP的22%1-7,腺病毒肺炎在儿科报道比较多,但是成人腺病毒肺炎研究比较少。HAdV-55是近年来确定的一种新型腺病毒,是HAdV-11和HAdV-14的重组病毒。最近几年,国内不断有HAdV-55型引起的成人散发重症肺炎发生,为了解HAdV-55型与其他型别腺病毒肺炎的差别,研究者纳入了48例通过双份血清抗体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诊的腺病毒肺炎患者,其中,21例为HAdV-55型肺炎,27例为其他型别HAdV肺炎。采取统一的病例报告表采集临床信息,对两组病人的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入院时生命体征、化验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和预后进行描述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双尾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数据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成人腺病毒肺炎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多在每年2-3月份流感流行后期发生。HAdV-55型患者较其他型别HAdV肺炎患者约大10岁,并且其PSI评分较高。此外,HAdV-55型肺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在基础疾病和影像学方面,HAdV-55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且实变影较其他型别的腺病毒肺炎更常见,但这种差别没有统计学差别。两组病人在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发热持续时间、呼吸道症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亦无显著差异。这是我国第一次对成人腺病毒肺炎进行前瞻、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确定腺病毒55型是成人CAP的重要病原体。但是,研究者也认为:从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鉴别HAdV-55型腺病毒肺炎困难,需要分子诊断方法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同类最热文章:→ 腺病毒肺炎有什么症状?
腺病毒肺炎有什么症状?
女 | 0个月
健康咨询描述:
只需在此输入您的问题,例如:紫外线过敏怎么办?并点击“提问”
其他类似问题
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3个回答6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刘业生主治医师
擅长: 全科医疗
帮助网友:209109称赞:1587
&&&&&&1.症状&&&&&&  (1)起病:潜伏期3~8天.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上的病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  (2)呼吸系统症状:大多数病儿自起病时即有咳嗽,往往表现为频咳或轻度阵咳,同时可见咽部充血,但鼻卡他症状较不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绀多数开始于第3~6日,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具有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指甲青紫.叩诊易得浊音;浊音部位伴有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管性呼吸音.初期听诊大都先有呼吸音粗或干罗音,湿罗音于发病第3~4日后出现,日渐加多,并经常有肺气肿征象.重症病儿可有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多见于第2周),无继发感染者渗出液为草黄色,不混浊;有继发感染时则为混浊液,其白细胞数多超过10×109/L.&&&&&&  (3)神经系统症状:一般于发病3~4天以后出现嗜睡,萎靡等,有时烦躁与萎靡相交替.在严重病例中晚期出现半昏迷及惊厥.部分病儿头向后仰,颈部强直.除中毒性脑病外,尚有一部腺病毒所致的脑炎,故有时需作腰穿鉴别.&&&&&&  (4)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较为常见,重者面色发灰.心律增快,轻症一般不超过每分钟160 次,重症多在160~180次,有时达200次以上.心电图一般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重症病例有右心负荷增加和T波,ST段的改变及低电压,个别有1~2 度房室传导阻滞,偶而出现肺性P波.重症病例的35.8%于发病第6~14日出现心力衰竭.肝脏逐渐肿大,可达肋下3~6cm,质较硬,少数也有脾肿大.&&&&&&  (5)消化系统症状:半数以上有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常有腹胀.腹泻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但在一部分病例也可能由于病情重,发高热而影响了消化功能.&&&&&&  (6)其他症状:可有卡他性结膜炎,红色丘疹,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扁桃体上石灰样小白点的出现率虽不高,也是本病早期比较特殊的体征.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5个回答2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1个回答
参考价格:19.5
参考价格:12
参考价格:15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消炎,解毒。用于支气管炎,肺炎,扁桃体炎,腮...
参考价格:¥11
清热消炎。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扁桃腺炎、...
参考价格:¥19.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肺炎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