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婴儿什么时候玩玩具具时很专心叫他都没反应听课就没有那么…

更多公众号:bbgmxsy梅溪书院是一家集书店与艺术馆的复合性文化空间。通过图书、文创、手工、咖啡、葡萄酒、讲座及展览向大众传递美好生活可能。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回顾 | 如何让孩子自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许医师新书《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网络连载三
20.合作性让孩子获得的比付出多
21.肯定感让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
22.缺乏耐心易让你的孩子成为多动儿
23.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闭症
24.孩子经常肚子痛可能是焦虑症哦
25.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容易导致过敏儿
26.不要逼迫拒学症孩子去上学
27.让孩子快乐学习,拒绝少年抑郁症
20.合作性让孩子获得的比付出多
常听到有人说出一个相似的感触,感觉现在的社会似乎人人都在竞争。老实说,社会进步了、文明进步了,可的确也出现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人好像变得比较自私自利。套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事实上,新时代文明的人类应该是彼此互助合作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内在就有的“利他性”本能;所以,我们不仅希望小朋友快乐、健康、勇敢,也希望他同时能是一个利他主义者。
所谓的“利他主义者”,即我常讲的,不损己利人、也不损人利己,我们鼓励“利己、利人、利于社会、利于大众、利于国家、利于世界”。可是,在教育上,常常大人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了,以致孩子关注的事情渐渐局限在自己的范围内,变成不去关心别人、也不去了解别人,只在意自己的成绩和表现了。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与各位分享。从小我很喜欢协助他人,到了上中学时,也许因为我的成绩比较好,
常常老师不在时,我就会带领同学们读书、纠正试卷,有时也会主动帮同学复习功课;总觉得当我学会了,又能够把所学、所会的教给别人,这是令我好开心的事情。而这样的个性,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改变过,像现在由于我是一个临床上的心理专家,所以也经常把自己的心得、经验,跟所有同行、学生以及各位分享。
从中,我告诉各位一个很真实的概念──分享会越分享越多,分享越多、自己拥有的也会更多!在我自己的人生当中,我从一个心胸开阔、单纯因为能够帮助别人就感觉快乐的小朋友,一路到今天,我非常肯定地发现:其实,人是互助完成的,当你越帮助别人的时候,别人就越帮助你。
还记得因为我常帮助其他小朋友复习功课、完成作业,所以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当我遇到困难或偶尔遇到有人要欺负我时,很高兴他们都会来帮忙我、保护我;可能我会帮他们复习功课,如果不保护我,就没有人帮他们复习功课啦!总之,这就是一个爱的社会互助合作。
让我请问各位,你希望活在一个人人等着要陷害你、扯你后腿的自私自利的社会;还是,你希望可以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生活能够遇到很多贵人愿意时时助你一臂之力呢?
我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棒的学习与教育历程。比如说,在教育小朋友时,我会问他:“请问你今天做了几件帮助别人或是让别人开心的事?”小朋友可能说:“我跟开车送我上学的司机师傅说谢谢了”“有一个小朋友,他的橡皮擦忘记带,我借给他了”或是“老师要帮同学收作业时忙不过来,我就帮了老师的忙哦”……这时候,不管你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告诉他:“你好棒啊!”
此外,我们还可以像是玩游戏一样的自由联想发问,问小朋友:“是否你今天说了一句称赞别人的话呢?”“今天有没有笑容常开?”“今天有没有帮助需要被帮助的人?”也可以让小朋友想一想“今天有没有小朋友对你好?是否有其他的小朋友来帮助你?今天老师有没有称赞你?”等等。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情教育小朋友时,他会越来越棒。教育的理念就在于说出孩子的优点,如果有个孩子他功课不好、表现不好,那么你更要去称赞他的优点,因为优点多了、缺点自然就少了,好比“一旦太阳出来了、自然星星就看不见了”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思考如何去加强正面的力量,帮助别人就是在加强正面的力量,它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比如,有一次我的车子在路上抛锚,当时我正要赶去医院上班,就很着急呀;后来,一辆计程车开过来,我向他招手拦下,心里想着,先快坐计程车到医院去吧,车子就先放在马路旁边吧。
结果,这个计程车师傅一看到我就说,你这个人很面熟,是不是在哪家医院看过你啊?我回答说“是”,接下去他就说:“对了,我的小孩子住院的时候,你就是他小儿科的医生是吧!”我说“对”,然后赶快在脑袋里面回想,自己没有把他的孩子医死掉吧?开玩笑的,当然没有医死掉啦。我回想自己当时是否很好地对待过他的小孩子,是否尽心尽力地鼓舞过他的小孩子?一回想,发现在那次诊治当中,我做得还不错耶!那次后来我就发现,真的!所有你给人家的帮助,会回到你自己身上。因为,这位师傅他就免费送我去上班了。
我再强调一次,也把这一句很重要的名言送给各位──凡所有给出去的,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
要教会小朋友能够给出去爱、给出去帮助、给出去关心,如此一来,他就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别人的关心,得到很多的爱哦!这样一个爱的互助合作,会让整个社会都充满了爱的能量、爱的活力。
 问:孩子人际关系不好,父母应如何帮助他?
 答:现代的家庭大多一个孩子,孩子缺乏和同年龄的人互动的经验,因此多半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父母可以考虑让孩子参加类似儿童团体、亲子夏令营之类的活动,脱离父母、长辈,而和一大群的大朋友、小朋友过团体的生活,在团体的互动中培养人际互动技巧。
21.肯定感让孩子找到人生的价值
快乐的童年,很可能是一个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回忆。在我帮助过的许多成年人中,当我问他们,你觉得成人快乐还是儿童快乐?往往他们告诉我,这一辈子只有当儿童的时候最快乐,因为慢慢长大了,功课、前途、婚姻……所有的压力都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快乐的童年。
在童年,父母老师要使孩子有一个正面、肯定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让孩子能够产生肯定感,经常跟他说:“小朋友,你要肯定自己哟!你要试着能够接受你自己、赞美你自己、肯定你的今天,好好地让你的今天过得充实和美好。”
记得有一部电影叫做《Yes
Man》,它讲的就是一个探讨肯定的故事。我在电影上看到这样的情节:有一位男性,婚姻不得意、工作不得意,因为他在人生中的许多事,都是以否定的态度去面对,他拒绝了任何朋友的邀约和活动,也否定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不够好”,太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负面的人生态度,什么地方不够好呢?第一,我的爸妈比人家穷;第二,自己长得既丑又矮;第三,总是被人欺负;第四,被老师和亲友讨厌;第五,功课不好且老是最后一名;第六,打架老是打输……总之,有太多方面可以让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可是,各位知道吗?当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他也会因此觉得:爸妈会不会不爱我?老师是否不喜欢我?将来去工作了,上司、同事会不会厌恶我?这样的小朋友,他会连带产生很多疑虑、担心和害怕,往后人生中的许多痛苦也都是来自对自我的否定和批判。
我辅导过非常多的不快乐儿童和青少年,他们就是这样告诉我:“许医生,我觉得我活着真没有用、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我觉得我自己是多余的,我不够好。”此时,我会笃定地对他说:“你一定有你自己没有找到、没有发现到,因而尚未肯定到的优点。”
全宇宙的每个人,一定都有他的独特之处。比如我问各位一个问题:玫瑰花比较漂亮,还是百合花?百合花漂亮,还是菊花?大多数的人都会回答:“任何一个都很漂亮啊!”再来,我也常问小朋友:“苹果好吃,还是香蕉好吃?水蜜桃好吃,还是哈密瓜好吃?”有的小朋友说:“我比较喜欢吃苹果啦,可是香蕉也不错啊!”我便会加强他:“对呀,人就像水果一样,每个都不同,但每个都有他的好;那么,你要不要肯定你自己啊?”
各位父母老师,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希望你们每天可以教小朋友跳一支“肯定之舞”,不管是怎么跳,转圈或是拍手……都可以;总之,我们要告诉他:“小朋友,你很棒。你是全宇宙最棒的、最优秀的其中之一。”只是同时注意,别让他太过自大就好了。当小朋友从小就建立了健全的自我价值,他将能够在生活和学习的所有各方面肯定自己。就像刚才举的例子,到底你是百合花还是玫瑰花,不管什么样的花,只要你肯定了你自己,你找到了你自己,那么,你就是全世界最棒的那一朵花。
此外,要去了解小朋友为什么老是觉得自己不好?可以关心地问他:“你要不要跟我说说你的不开心,你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地方是哪里?”可能他会告诉你,“因为妈妈都说我这里不行、那里不对,爸爸也常常骂我。”这时,我会告诉小朋友,那是因为他们太爱你了,但其实他们是很肯定你的,不然你问你的爸妈,如果把你跟别人换过来他们要不要?当然不可能,因为你是他们心目中的宝贝啊!
常常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情肯定小朋友,也要回来自我肯定──肯定你的今天,肯定你生命的价值,肯定你每天的生活,肯定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学习跟成长。让我们在肯定感的练习当中,一起展开人生的快乐计划,请大家跟着我大喊一声:YES!
 问:我应该让孩子学习很多的才艺吗?不学又担心未来跟不上别人。
 答:切记!贪多嚼不烂。孩子的才艺学习不能勉强,也不要过多,选孩子有兴趣的一两样,作为生活的陶冶及未来生命乐趣的加分。而且,是为了快乐,为了培养未来人生广泛的兴趣而学,不是为了功利思想或赢过别人而学的,这样太辛苦了。
危机就是转机
新时代儿童常见的心智问题
当孩子的人格、情绪、行为及人际关系出了问题时,我们不要急,不要慌,好好地静下心来,危机就是转机,应付危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因此,本章论及的诸多问题都是要令我们深思的,“我的孩子是否具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在问题的初期,我又该如何面对呢?”大家静下心来,一切都会有最好的解决之道。
22.缺乏耐心易让你的孩子成为多动儿
在儿童精神医学中,多动症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过动、冲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所谓多动,简言之就是一直动个不停。比如说,小朋友可能从早到晚都动个不停,不只在自己家里如此,到别人的家中也是,甚至到了学校、老师上课时,他都无法安静地坐在课桌前学习。
冲动的部分,是他常常容易跟别人起冲突,包括肢体上或语言上。这样的小朋友,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和冲动。
而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这里是指一种注意力缺损。举例来说,可能这个小朋友他很聪明,但一份正面、背面都有题目的考试卷,常常他会写了正面,背面忘记写就很高兴交卷了;或整个考卷写完,却忘记写名字;或有时写第一题可是第二题和第三题没看到,他就跳过去写第四题了。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小朋友学习成绩的明显退步。
目前医学上遇到这些状况大都是使用药物治疗,但使用药物有利也必然有弊。这里,主要还是希望父母和照顾者能够了解,如何能在生活与心理适应上帮助多动症的小朋友。
首先,当观察并怀疑一个小朋友出现类似多动的症状时,一定要请儿童专家做确定的评估诊断,避免随便给小朋友贴上标签,就说他有多动症或注意力的缺损,这样其实对小朋友是不好的。
诊断多动症最常见的重要问题,就是常有些小朋友被过度诊断了。也就是,某一些并不是很了解这个疾病的人,可能他告诉你小朋友有多动症,但事实上小朋友并非多动儿。简单来讲,当小朋友在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时也无法持续和专心,到那样的程度他才真正符合多动症的标准。比如说,如果小朋友玩玩具时可以很专心,他根本就没有注意力的问题;或者小朋友喜欢画画,他画得非常好也非常专心,可以画两三个小时都不动,这样他也不会是多动症。
多动症之所以有时会发生过度诊断的情形,可能是大人只观察到小朋友面对他不感兴趣的事物时的反应。这种情况,当然他很难去集中注意力;此时,若发现原因是小朋友面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做法应该是要帮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比如小朋友可能对于坐下来静静听老师说话没有兴趣,我们可以试试其他比较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产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当小朋友有多动的情形时,也要去分辨是否有学习压力跟学习焦虑。
在我的临床经验当中,曾经有些小朋友被诊断为多动症,可是后来却发现原来他的妈妈本身有焦虑症,可能这个妈妈“爱心无限、耐心有限”,导致她在教育小朋友的过程中,如果脾气好的时候就没事,可是一旦脾气不好时,立刻失去耐心;小朋友面对父母时,由于不知道爸妈什么时候会发脾气、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因此他在学习的过程同时会很焦虑而无法专心。例如,爸爸在教小朋友数学功课,可能教了一遍、两遍小朋友还是不会,爸爸就生气了,便开始骂小朋友“你怎么这么笨,笨的跟猪一样”,像是这种指责性的教育方式,小朋友肯定也会开始变得紧张、害怕了。
所以,在教育上,古人才会说“易子而教”,因为当父母在教自己的小孩时,往往比较容易生气、动怒就骂人了;那么,我们还是让老师来当老师,让父母还是回到慈爱的角色上吧。
再次,有许多多动症的小朋友,是因为他尚未学会团体的游戏规则。此时,如果遇到一个比较有耐心的老师,能够引导他逐渐进入学习的过程,用接纳的方式令小朋友在学习上不那么焦虑,通常因为这样子,小朋友也就不会常常出现多动的情形了。
有些时候,小朋友是因担心学习不好、回家会被父母骂而产生一种学习焦虑,例如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朋友,每次到学校去他都会很紧张,担心“等一下爸爸会不会骂我、妈妈会不会看我学习的不好又对我很生气”。当小朋友觉察到父母的观念,以及父母对待他的态度,他的学习就会在害怕中度过;小朋友如果在害怕中学习,就会产生多动。
另有一个情况,我常在遇到多动症的小朋友时会先问他:“其实你不喜欢上学,对不对?”他说对,我接着又问他:“其实你不喜欢做作业?”他又说对。这时,我就问他:“因为你还在想要玩。”小朋友就说:“对啊!我想要玩。”此时,父母可以引导并令小朋友了解:“我们一边学习一边玩。”因为,有些小朋友根本只是还想要玩才抗拒学习的,这种时候他也会产生多动症的表现。
因此,当小朋友出现多动的现象时,父母老师要思考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大人是否不够有耐心?教导的老师是否能够用引导的方式?我们是否让小朋友的学习太过紧张了?等等。
当小朋友处于快乐、轻松的环境之下,他才能够学得很好,也不容易有多动症了。
 问:应该让孩子学习音乐或乐器吗?
 答:如果孩子不是剧烈反抗的话,学习音乐及学会一两样乐器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切记,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成就感及面子而学,而是为了培养他自己的音乐素养而学。如果有浓厚兴趣及天分的话,也许孩子有一天会走上音乐的道路,也是未来人生的一个不错选择。
23.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最易得自闭症
自闭症(Autism),是一个小朋友可能或多或少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关于自闭症在儿童心智方面的诊断,大家或许都耳熟能详;另有一个大家比较不熟悉的问题,是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所谓的亚斯伯格症候群,它其实是属于高功能的自闭症,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一个障碍。“高功能”的说法,是指这些小朋友他在智力方面是正常的,甚至可能智商还比一般小朋友高;而亚斯伯格症候群的问题,是他和别人相处时无法有很好的同理式反应、经常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学校里的人际关系不好,没有办法跟老师及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许多家长都是在小朋友可能已经八九个月大了,甚至一岁左右,才发现他有自闭症。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呢?第一,就是“No
Contact”──自闭症的小朋友,他没有办法跟你四目交接或有眼神的互相接触,他会经常逃避你的眼神、讲话不看人,他也不跟别人玩、看起来好像是自己在跟自己玩;第二,他会特别对某一类的声音有很执著的兴趣(比如电影里听到恐龙的叫声,可能他会要听一两百遍),或者他特别喜欢玩会滚动的东西(像轮子之类的)。当小朋友慢慢长大,父母发现他怎么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大概可能要怀疑他是所谓的自闭症了。
自闭症的成因,生理上跟小朋友的体质和遗传都有关系,而从整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解释的成因如下:假设外面的世界是危险的──比如当一个人害怕谈恋爱会受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谈恋爱,如果不谈恋爱就不会受伤了。所以,当一个小朋友他的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外界互动,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于是这个小朋友就会有自闭的问题出现,经常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跟外界互动。
此时,可以用几个方法来帮助他。
首先,小朋友一定有他喜欢的东西,比如在饮食方面他喜欢喝橙汁,那么你平常就只拿白开水给他喝,记得!一定要等他自己说“妈妈我要橙汁”你再拿给他。这么一来,才可以令小朋友学习主动说出他的需求,例如“我想要玩棒球”“我想要吃煎蛋”,借由食物和一个比较好的物质上的对待,引导小朋友从主动提出一个要求的过程当中,慢慢走出他封闭的世界。
其次,在自闭症的训练上,要常常跟小朋友说:“来,看着我的眼睛。”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也发现有些人跟你说话时是不看你的眼睛的,尤其若是这个人他刚做了陷害你的事情,因为他觉得既对不起你又怕你发现而没有安全感。当一个人内心很恐惧,又怕别人知道他内心的不安全感时,或者怕别人发现他的缺点,这时你跟他说话,他就会逃避你的眼神了。或者也可能这个人是因为特别胆小、特别敏感,所以在人际关系上比较不敢面对。
所以,接下来一个帮助这一类小朋友的方式,就是要加强他的安全感,引导他去结交到好朋友,从而建立起他的人际互动和内在安全感。在这方面,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比如遇到自闭症的小朋友,我一定会问他的父母:“你们自己本身是不是有安全感的大人?是否在生活当中能够自在去表达?会不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危险?”因为,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没有安全感的大人,那么,孩子跟外面的世界打交道时他当然会感到害怕。此时,如何面对自闭症的孩子,反而要回到父母本身去探讨这些重要的学习了。
此外,我常跟父母讲,虽然自闭症的小朋友对父母而言有时好像是个折磨,可是真的也是个训练!因为,他也仿佛是要你用心去了解他的想法。
举例而言,曾经有个自闭症的小朋友,有一次他要出门时,妈妈帮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结果他开始尖叫,一叫叫了好几分钟还不停止,然后妈妈就开始抓狂、紧张了,问他:“是不是哪里不对、哪儿不舒服?”可是小朋友什么都不讲,最后妈妈才发现,原来是帽子戴歪了;等妈妈把帽子一拉正,他马上就不叫了。还有另一个也是自闭症的小朋友,他在学校里面去大便时,他一走进那一间厕所,发现里面有人上过而排泄物还没有冲掉,这时小朋友就开始在厕所门口打滚,所有的大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后来老师发现:原来他想进去大便,可是厕所里面有人上过却没有冲水,他因此就在外面打滚。所以,只要你能够了解他的想法,问题其实就简单了。
当我们遇到自闭症的小朋友时,不要完全往负面的方向想,反倒是一定要开始面对自己是否没有安全感?我们有没有给他安全感?能不能引导他很快乐地去跟这个世界互动?等等的重要问题。并且,要去了解小朋友内心的感受,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走出来,小朋友就会又快乐又健康,慢慢地也可以自在地跟外界的人交往了。
 问:孩子一天到晚生病,经常感冒咳嗽,怎么办?
 答:很多小孩一天到晚看医生,吃了一大堆的药物,包含抗生素,反而导致体质虚弱,抵抗力不足,更容易生病。此时,一个关于健康的正面信念及对身体的正面暗示非常重要。因为孩子是单纯的,当我们用正面的信念来暗示他的时候,会非常有效。告诉孩子:“你天生是健康的,你的身体很强壮,会一下子就把病毒、细菌赶跑了,等你好了,爸妈再带你去玩好玩的!吃好吃的!”如果善用暗示,孩子很快就会恢复健康了。
24.孩子经常肚子痛可能是焦虑症哦
曾经有一位妈妈带着小朋友来看诊,她说:“许医生,我的孩子自从上了中学以后,就开始经常肚子痛。”我问她到底怎么一回事,那位妈妈告诉我,因为肚子痛的缘故,带小朋友到过各大医院的肠胃科看病,每次看了医生、吃了药就好一点,不吃药又不好了,这样过了很久都没有医好。后来妈妈还发现,小朋友每次到了星期五、六、日三天,肚子就不会痛了,尤其是周六周日这两天,于是她觉得很奇怪。
究竟为什么肚子在周末不痛,而周一到周五都会痛呢?答案是,因为周一到周五都要上学啊!
人的情绪的自律神经,会影响到我们的内脏;对于上例提及的这位小朋友来讲,正是如此。当我们焦虑的时候,口水分泌会减少、容易口干舌燥,同时肠胃道也会受到影响,此时胃里的胃酸分泌会减少或过多,然后十二指肠跟胃之间的幽门会提早打开,可能也就会造成十二指肠溃疡、便秘或拉肚子了。
各位一定有过类似的经验,遇到一个令人很紧张的考试,或是参加重要的聚会,那种时候特别容易去厕所。这是因为:自律神经过于亢奋。所以,当小朋友焦虑时,他们会出现很多症状,其中一个就像这个妈妈最初以为的,小朋友是肠胃道的疾病,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紧张和压力造成的肠胃道功能失调。
各位你不要以为小朋友没有心事,以前大人都以为小朋友很天真、才不会有心事,他既没有忧郁也没有焦虑,可是现在的小朋友玩意儿可多了。比如刚才讲的这个小朋友,看了好几年的肠胃科症状都未改善,但到我的门诊看了几次竟然症状都好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就是由于焦虑才造成肚子痛的。这位小朋友就告诉我,因为每次到学校去考试,如果成绩不好都会被爸爸骂,所以他现在每次只要有考试、或只是到学校上课,他就变得很紧张,一紧张就肚子痛了。
另有一个也是焦虑症的小朋友,他的焦虑表现在咬指甲和拔头发的行为上。小朋友开始出现这个现象时,妈妈就很紧张地来问我,怎么一回事?我了解之后发现,原来这位妈妈是个上班族,因为她本身的压力很大,所以她常把紧张的情绪传给小朋友,经常她会告诉小朋友:“如果你不乖的话,我就要送你到孤儿院去。”尤其在一两年前有一次他们夫妻吵架,这位妈妈曾经离家出走过三天,这三天小朋友都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
让我们从小朋友的观点来想想看,假设这位小朋友他不晓得妈妈离家出走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他以为妈妈离家出走是不是从此就没有妈妈了?请问如果你是他,你会不会紧张?一定会的!因为对小朋友来讲,全世界最重要的人就是妈妈。
因此,当小朋友出现焦虑的时候,我们要问他:“是不是你在烦恼、害怕什么?”许多小朋友难免都会有一些不安全感──尤其是父母经常在他面前吵架甚至谈离婚的小朋友们,当这种情况,他会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小脑袋开始想:离婚之后是爸爸要带我、还是妈妈?虽然爸爸会给我钱、给我糖果,可是如果妈妈不在身边谁来照顾我呢?……这么多问题,我该怎么办?各位要明白,这对小朋友来讲是很大的一个压力啊,所以,当小朋友出现焦虑时,其实我们一定要试着帮助他去找出原因。
另外,有些小朋友他很乖,但他也会焦虑。例如我看过一个小朋友,他在学校从未被老师骂过或打过,可是班上有些同学不写作业或是比较吵闹而被老师处罚了,那位小朋友看了就变得很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也会打他?当小朋友这么一想,他就紧张了。对小朋友而言,有时被打这件事也许不会有问题,反而是在“担心自己什么时候会被打”,在“不晓得事情何时会发生”的想象过程里,他会最紧张,那种担心的状态才是问题的所在。明白这样的过程,我们就要试着去引导小朋友,帮助他把压力降低。
小朋友的焦虑常常反映在生病、睡得不好,或有时晚上说梦话、梦游、磨牙;所有这些问题,非常可能都是焦虑症的表现。发现这些现象时,我们可以去请教专家,也可以慢慢地来抽丝剥茧。只要找到小朋友焦虑的根源了,就能够渐渐帮他把焦虑一一降低,让小朋友身心恢复到原本的健康。
 问:如何增加孩子的创造力?
 答: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关,因此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同看故事书,看卡通及童话的电影,再引导小朋友用他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去想象及解决问题。“用想象力来解决问题”是一个有趣的亲子脑力激荡活动,鼓励孩子多想几个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
25.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容易导致过敏儿
过敏,是一个令小儿科医生和父母们都很紧张的问题。
小朋友的过敏问题,有些不同的来源。有些小朋友对花生、海鲜、牛奶,甚至对很多不一样的食物有过敏反应;有些小朋友则是对尘螨、毛绒玩具,或是其他脏东西过敏。
小朋友出现过敏情形时,通常有下列几种现象,这也是一般常见的三大过敏疾病:一是最恶名昭彰的气喘,气喘在医学上的原因,是由于毛细气管因为过敏而产生痉挛,治疗上会使用类固醇或是气管扩张剂;二是过敏性鼻炎,小朋友经常鼻子不通,有时甚至到了成年之后还是一早起来、天气一变就鼻子很不舒服;三是异位性皮炎。在这三大过敏疾病当中,异位性皮炎的小朋友算是最严重的了。
记得曾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来我的门诊求助,那位小朋友异位性皮炎的情形非常严重,程度严重到小朋友的整张脸都像被火烧过的一样、统统黑掉了而且结疤;小朋友的父母告诉我,有时他们甚至不敢带小朋友出去,因为别人看到会以为带了一只小魔鬼来,这对父母和小朋友的内心真的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此外,这一类过敏性或是接触性皮炎,它还有一个容易令人觉得沮丧之处,就是常常用了药它就好一点,可是一旦不用药它就会再复发。
根据众多的临床经验,我发现许多有过敏问题——尤其是气喘——的小朋友,可能在其背后都有一个严格管教的爸爸或妈妈。比如在双亲之中有一位比较宽松、另外一位比较严格,相较之下严格的那一个就让小朋友觉得适应不了,当小朋友感觉到有压力而想要逃避时,常常在这时候气喘就会发作。
举个例子,我曾照顾过一个气喘的小朋友,他的情形严重到必须住院做滴管治疗,注射类固醇。当时我就想,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气喘这么严重呢?后来跟他谈话时,他跟我说:“医生叔叔,我之前不小心打破爸爸最名贵的花瓶,我担心打破那个花瓶爸爸一定会把我打死;因为太紧张了,我就气喘发作了。”我就跟小朋友说:“不然我们问问爸爸,你把他最爱的花瓶打破,爸爸会不会因此把你打死?还是爸爸会因为你气喘发作了而很舍不得?”于是我就陪小朋友问了他爸爸:“爸爸,小明好像很害怕呢!他这一次气喘发作,可能是因为把你的花瓶打破了,他很担心被你处罚。”这个爸爸生气归生气,可是想想孩子总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听完我这么说,他就说:“许医生,我还以为是花瓶打破了,灰尘跑出来,小明气喘才发作的。”原来,这个小朋友气喘发作跟灰尘完全没有关系,而是他以为闯祸了,担心被指责,所以气喘就先发作了。
此外,父母两人的教育方式是否一致?这也是在探讨许多儿童的问题时,必须同时了解到的一件事。原因是,假如父母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很多时候他们会因此而吵架,甚至有的父母因为教育方式冲突而离婚。当同一件事情爸爸认为要这样教、妈妈说不对,妈妈说要这样教、爸爸又说这样不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明明原本感情很好的夫妻,但因为亲子观念的不统一而导致冲突不断,整个家庭、包括小朋友最后都会充满无力感。
小朋友经常就是用这样一个过敏的疾病,作为逃避大人的指责或压力的方式。因此,当小朋友有过敏问题时,常常这个食物不能吃、那个毛绒玩具不能玩,此时父母除了要去了解过敏原的因素之外,你一定要回到心理的层面问一个问题:会不会小朋友是在逃避压力?所谓“逃避压力”,可能他不想去做不喜欢做的事,可能做了不好的事、担心被大人责备,可能面对考试感觉到压力很大、担心考得不好会被骂了,等等。
但也要提醒各位父母,当你了解到这个内容时,可千万不要因此更加处罚他。比如跟他说“你看,许医生说你会过敏发作、气喘发作,就是想逃避责任”,然后把他打得更凶,这么一来,恐怕小朋友会病得更严重呢!反之,你要跟小朋友说:“你放心,犯了错误没有关系,如果你心里想要逃避什么或者你不能面对什么,那我们一起来解决,让我们来帮助你吧。”
让小朋友知道,原来他可以不用生病的方式逃避不喜欢的事情,不论是逃避体育课、逃避不喜欢的老师,或是逃避应尽的责任,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好好沟通,不需要用生病的方式。当我们用这样的过程引导小朋友时,他的气喘和过敏就会慢慢减轻。
 问:孩子喜欢和父母顶嘴,该怎么办?
 答:首先不要用大人的权威硬要孩子听你的,或大声的责备、打骂,记住,弹簧压得愈用力,就反弹愈大。此时要学会太极拳的以退为进及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告诉孩子,如果认为自己是对的,那就用自己的方式试试看;如果不行,再参考爸妈的方法也可以啊!还有,要让孩子有充分表达的机会,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及看法,这样孩子也才会尊重大人的意见及看法。
26.不要逼迫拒学症孩子去上学
在这个时代,我们知道父母难为,老师也越来越不容易当了;因为时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舆论看法对于父母老师的要求,都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现代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与关注,我们都希望带领小朋友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及成长。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从事儿童教育的老师,像是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其实是比大学教授更重要的。因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育,正是儿童建立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硕士和博士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性能和观念的学习。
现代的父母和老师常常发现,许多小朋友有拒学的情形,出现了不想上学的心情,尤其是在儿童心理咨询中也经常见到拒学症的小朋友。
这一类小朋友如果到门诊求助,通常父母可能会说,小朋友从什么时候开始上课起不了床、起床之后又拖拖拉拉,然后到了学校又不愿意进去。当小朋友出现拒学的状况时,当然父母会很困扰,可是由于大人要上班,哪有那么多时间跟他在那边拖拖拉拉,有时父母也只好催促小朋友赶快起床、刷牙、吃饭,赶快上学……我就听过一个小朋友告诉我说:“许医师,我妈妈跟我讲的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快点’,快点上学、快点绑鞋带、快点准备功课。”
此时,建议父母还是要耐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第一,要了解小朋友在学校有没有被人欺负?新闻上也常报道一些校园的霸凌事件,小朋友在学校被欺负了,可是他回家不敢讲。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是一名警察的儿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回到家却不敢告诉爸爸,就算爸爸是警察他也不敢讲,因为那个欺负他的小朋友跟他说:“你跟你爸爸讲也没用,我会连你爸爸一起打。”他就当真相信了。所以,小朋友出现拒学情形,第一个就要弄清楚是否有校园霸凌事件发生。
第二,了解小朋友的学习有没有压力?小朋友学习的压力可能来自很多方面,比如老师过于严格,可能老师他相信严厉的管教才可以教出好学生,所以老师对小朋友太严格了,小朋友感到恐惧就不敢上学了。或者,很多小朋友他们不喜欢在竞争的环境下学习,他喜欢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可是到了学校每个人都在互相比较,这时小朋友也可能因此开始拒学。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拒学的小朋友不优秀,可能他是表现很好才压力太大,每个同学都会问他:“这个怎么写?这个你会不会?”“你为什么这么优秀?”他因为不喜欢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才抗拒上学。
第三,了解小朋友对于“上学”这件事,是否有完成心态上的一个改变?就像之前提到过的例子,有些小朋友可能他并不喜欢学习,他还打算过着只要玩乐的学前生活。我就辅导过一个出于这个因素而拒学的小朋友,我就跟他说:“不然你问问妈妈,看妈妈小时候喜不喜欢上学,喜不喜欢考试。”这时我让妈妈说实话,她说:“当然不喜欢上学啊,还有如果没有考试、谁希望考试,妈妈当然也不喜欢考试。”同时我跟这位小朋友分享:“医生叔叔小时候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考试,也不喜欢功课那么多。你还可以问爸爸,问他喜欢工作吗?他肯定也会觉得压力很大啊。可是,人总是要有一个责任跟义务,就像爸爸要去工作、妈妈要去工作,或是爸妈有时候假日会做好吃的东西给你。人生总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要面对的。如果你不喜欢念书,我们可以了解、也可以接受,但我们慢慢来培养乐趣喽,爸妈也会常常在上学以外的时间,带你去玩。再者,其他小朋友都到学校念书了,如果你都不去学校,这样你以后都没有朋友了,是不是?”
面对小朋友的拒学问题,父母老师不要急着逼他去上课,才不会适得其反;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的妈妈就是用很大的力量强迫他去上课,后来小朋友得了抑郁症,而且从那天开始到十八岁,他再也没有进过学校了。此时,反而我们要少安毋躁,试着一个一个找出原因,当我们找对了原因去帮助这些小朋友,让他开始试着喜欢上学、试着喜欢人际互动,拒学的现象就会慢慢降低了。
 问:我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把孩子宠坏了?
 答:当你过度为孩子着想,什么都帮他准备好、处理好,随时准备为他服务时,别怀疑!你一定是宠坏他了。当你的孩子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别人为他做事付出都是应该的,那他已经被宠坏了。记得,让孩子为自己负责任是父母的责任,当孩子逐渐长大时,很多时候,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来”,而非什么都帮他做得好好的!这样孩子永远不会长大。
&27.让孩子快乐学习,拒绝少年抑郁症
在我们国内,儿童青少年的忧郁是一个慢慢被重视的现象。我们先不谈忧郁,先简单来说一说“不快乐指数”。各位一定不难发现,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早开始觉得不快乐了。
如果你问一个四五十岁的成人,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快乐?他可能告诉你,进了中学、进了大学,或是出了社会开始工作之后变得不快乐;或者,有些人也许会说是结婚之后才不快乐。可是现在的儿童,很早的时候他们就告诉你他觉得不快乐了。
原因是,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常常父母看着小朋友时就不禁忧心忡忡,心里想着:真糟糕,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的孩子将来会不会输给别人,他会不会进不了一流的大学,会不会将来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会不会缺少竞争力?父母就这么把所有的焦虑、担心和恐惧都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比如我常跟很多父母开玩笑说:“好像只要看到你的孩子现在不念书,你就觉得他长大会当乞丐一样了?”这就是父母自身过度紧张的焦虑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好,如果各位看到这里,请你今天就问你的孩子:“你快乐吗?”“请问你觉得现在的学习快乐吗?你现在的生活快乐吗?”看看你们家的小孩怎么回答。可能他会告诉你,他一点都不快乐,因为功课压力太大了、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喜欢的事情,每天要么就是上学、要么就是考试,生活一点都不快乐。这样的小朋友,他会越来越忧郁。
世界各地的报道均指出,抑郁症的患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青少年自杀的案件也逐渐增加了,甚至在一些国家都出现了儿童自杀的案例。曾经有一个新闻,内容报道一个儿童因为刚刚被父母骂,结果就自杀了;其实,小朋友当然不是因为只被父母骂就自杀,这个小朋友想必已经不快乐很久了。
我们谈亲子教育,希望大家不要只在乎小朋友的成绩如何、学习到不到位,也不要只在乎他的小提琴拉得如何、钢琴弹得好不好。我们更要在乎的是:我的孩子开不开心、快不快乐?否则,一个应该在未来很优秀的人,却可能因为未来社会的打击和刺激,而走上一条心灵不快乐的道路。
如果小朋友总是感到忧郁或是常常不快乐,第一,他的病痛会增加;第二,他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许多科学统计的结果就显示:一个不快乐的人感染到传染病的几率较一般人高,不快乐的人不仅容易生病,而且生病之后更不容易好起来。
所以,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太快的令他失去童年,要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这将会成为他一辈子的资产;如此一来,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自然慢慢自己会懂得念书。
举例而言,比较东方跟西方儿童的学习差异,研究结果指出:通常在高中以前,东方的儿童比西方儿童表现优秀;但在大学之后,西方的大学生表现比东方大学生还要优秀。虽然这是过去的一个统计数字,在这里提出来的用意是要让大家明白:之所以西方的孩子上了大学后会自发地越来越喜爱念书,这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功课压力,长大了慢慢自己便知道也想念书;而东方的孩子则因为从很小就被逼着念书、被逼着要进行很多的学习,由于他以前是逼不得已才念书的,所以慢慢长大的时候,等他有一天上了大学,反而只求考试能过就好,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之后,一旦自由了,他就再也不想看书了。
因此,如何培养孩子在学习当中产生乐趣,这是一件比孩子学习的成绩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带领小朋友导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心态,比如参加跑步比赛,能够跑完全程就比获得第几名更重要。当我们教给小朋友这样一个观念,让小朋友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小朋友自然就不会沉浸在忧郁的情绪当中了。
建议父母要主动去发现,了解孩子有没有忧郁的情绪?有没有很多的不快乐?你可以问问他:“你开心吗?”“你喜欢当我们的小孩吗?你觉得当我们的小孩痛苦吗?”那么,小朋友就会告诉你他的感受。
试着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当我们能够让孩子离开忧郁、迈向快乐时,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就会越来越密切,那样也可以在和谐的亲子关系当中,创造和谐的家庭、创造温暖的社会。希望大家一起来努力和加油哦!
 问:父母的个性太急,是否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答:是的!现代父母的生活忙碌,什么都在赶赶赶,又因为社会竞争激烈,根本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不够多。于是,好像永远在急,在赶小孩:“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了!”当父母的个性愈急,反而孩子的学习速度愈慢,愈缺乏自信心。父母教育孩子不要急,一定要用耐心及爱心,还要有信心,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更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什么时候玩玩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