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有那些判断心理的普通心理学判断题,最好是通俗简单...

  卷首语      有些事情大错特错——面向未来的学习与教学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到,“现在地球上大约有4000万种植物和动物物种,而在此前的不同时期曾经有50亿到400亿个物种,也就是说,只有1‰的物种存活下来,而99.9%的物种都灭绝了”。    为什么人类能幸免于难?人类与那些被毁灭的物种之间有什么根本区别?人类与其他特种的最大不同,在于人类了解并掌握了学习的奥秘。人类通过学习,积存智慧并代代相传,使自然环境不断地适应自己,使自己成为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奴仆,不像其他的物种,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被大自然无情地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屈从于优胜劣汰的游戏规则。    这就注定,学习这一话题,是任何历史时代,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在知识经济崛起和信息化浪潮激荡的今天,学习将比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学习,既是人人安身立命的基石,也是人类延续繁衍的火种;既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走向未来的希望。    古往今来,仁人智士,莫不热衷于破解学习之谜,倾心于揭示学习的真相。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盛观,这是一些异彩纷呈的学术观点;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术舞台,这是一场富于思辨的学术争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张,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见解。众说纷纭中,见仁见智里,究竟是谁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和奥秘?    这就先要弄清一个问题,什么是学习?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目
录    有些事情大错特错      上编  百家争鸣      第一章
话说学习 
  一 正本清源
  二 三个问题
  第二章
行为主义学习观
  一 学习即联结
  二 学习即反射(一)
  三 学习即反射(二)
  四 观察学习
  第三章
认知主义学习观
顿悟学习  二
  第四章
人本主义学习观
  第五章
整合与超越  一
    中编
    第六章
教育思想(一)   一
把儿童当儿童看
让儿童自由活动
根源必须出自儿童自己
一切规章必须适应学生的本性和需要  第七章
教育思想(二)
我将德行放在首位
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教育成为天才
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教育即生活
  第八章
快乐教育   四
优化教学  第九章
教学策略   一
示范教学   三
发现法教学
讲授法与先行组织者     
    下编
    第十章 学会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动机是最大的力量
激活你的大脑潜能
磨刀比砍柴更重要
看树木更要见森林   六
歼灭战与蚕食政策
  第十一章
专家教师   一
  六 超越梦想
      第一章   话说学习        一
正本清源(1)  
  最早提出学习这个概念的,是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七十三岁。他的言行记载于《论语》。  《论语》开篇就亮出了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这句话什么意思?杨柏峻先生的解释是: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论语译注》)钱穆先生的解释是: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论语新解》)哪个对?我们来分析一下。说,同悦,高兴,欣畅,相同。时,朱熹解释为 “时常”(《论语集注》)。杨伯峻先生认为是“按一定的时间”,就是经常,定期的意思。钱穆先生认为是“时时”,就是经常,但不定期。两位先生都认为是经常,一个认为定期,一个认为是不定期,没有本质区别。    两者的分歧,关键是对“学”和“习”这两个字的解释。学,朱熹的解释是,“学之为言效也”,“后觉才必效先觉之所为”。效,仿效。觉,就是感觉,察觉,知道的意思(先知先觉)。“后觉才必效先觉之所为”意思就是,后知道的仿效先知道的,就是模仿,接受。钱穆解释为“学: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学就是习,包括朗诵、朗读、练习,既包括书本知识,也包括个人实习和社会实践。杨柏峻先生没有明说,但从他将“习”解释为“实习”,可以推论他对学的理解既包括书本知识学习,也包括理论知识学习。钱穆先生对学的解释实际上包含了杨伯峻先生对“学”和“习”的解释。现在意思就明白了,杨伯峻先生的解释是,学习了理论知识,经常定期地去实践,不是很高兴吗?钱穆先生的解释是,学习理论知识,进行了社会实践,不定期地经常地复习,不是很开心舒畅吗?  其实,归纳起来,两位先生的解释对学习的整体解释,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认为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练习,都主张反复温习和练习。   这种解释是否合理?据《礼记•月令》,“鹰乃学习。”《辞海》的解释是,学,效;习,鸟频频飞起,指小鸟反复学飞。意思是说,学,就是效仿,小鹰羽翼丰满之后,就要效仿老鹰,模仿老鹰,开始学飞。习,就是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学会飞翔。学习两字,看样子发源于仿生学,是古人从老鹰身上受到的启发,进而比喻人的学习,凡是求得知识技能的过程,就是学习。正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便是学习法令知识和相关技能。显然,这与“学而时习之”的意思是吻合的。  就在孔子说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不久,西方的一位圣人也就学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得来的人。可见孔子认为,知识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存在于后天的生活之中。与孔子不同的是,苏格拉底认为,善或者智慧,是神赋予人的固有属性,知识已经在人脑中存在,他只不过是启发学生将这些挖掘出来而已,所以他称自己是别人“思想的催产婆”。  苏格拉底(Socrates)比孔子稍晚,生于公元前469年,此时孔子去世10年,可以看成是同一时代的人。苏格拉底卒于前399年,活了七十岁。  苏格拉底与孔子有太多惊人的相似。孔子是东方圣人,苏格拉底是希腊先哲。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创立了儒家学派;苏格拉底至今仍被西方人视为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是教育家,桃子满天下;苏格拉底学生遍及雅典。当然,孔子是办私塾,学生登门求教;苏格拉底是上街讲学,没有固定授课对象。如果说孔子是“守株待兔”,苏格拉底则是“送货上门”。      
    一 正本清源(2)        孔子办教育,主要是办私塾,学生有多少?历史上的说法是“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学生有3000多人,尖子生72个。放在今天,这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相当一个示范性高中的规模。我们粗略计算一下,一个中学班主任,标准编制50人一个班,三年一届,工作按40年算,也只能带13届学生,也就650人。也有学者提出“弟子盖三千焉”有水分,原因是把孔子的“再传弟子”,也就是“学生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的学生”也算进来了(李零《丧家狗》)。即便是这样,近百人的嫡传弟子,这是没有争议的,已经很不少了。这批弟子都是一时之选,李零先生把他们分成“三期四组”,易中天先生把他们叫做“黄埔一期、二期、三期”。    其实,要是按李零先生的算法,孔子的学生恐怕还远远不只3000人,要知道,孟子就是以孔子学生自居的,推而广之,后世儒生,都可以算成是孔子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源头还是在孔子那里嘛?2008北京奥运会上,打出的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不都是孔子主张的嘛?如此说来,岂不我们也算是孔老夫子的“半个学生”?其实,真正的统治者,不是君主帝王,也不是上级领导,恐怕还是思想家。    苏格拉底有多少学生?无法统计。因为苏格拉底和孔子一样,收徒的经济门槛不高。据《论语•述面》,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就是十条干肉(腊肉?腌肉?)意思是,只要交十条干肉,就可以做我的学生,我没有不去教诲的。所以孔子收学生,象征性地收点“拜师钱”,走走程序,碰上个把贫困生,孔子也只能彻底免费了。    与孔子差不多,苏格拉底基本上是自学成才,志愿从事雅典的社会教育事业,推行“义务教育”,不收学费,尽管向他学习的不乏有钱人家子弟。在两千多年前的雅典的运动场、市场或是街头,人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位穿着单衣,有时候没有穿鞋子,但目光睿智的智者,与各种各样的人,一问一答,谈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苏格拉底天女散花式的讲学,使得几乎所有雅典人都可能是他的学生,估计统计结果不会比孔子逊色。    对教育痴迷到如此程度,苏格拉底当然顾不上家,他老婆是有名的河东狮,少不了找麻烦,发牢骚,可以作为苏格拉底“舍小家,为大家”的佐证。对此,苏格拉底有自己的一套哲学:“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他的婚姻启示录是,“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婚姻失败男士可以此为座佑铭)。    还有一点是极其相似的,就是都教出了好学生。孔子过世后,以子贡为首,他的学生发起了一场造圣运动,把孔子推上了圣人的殿堂。孔子编订过六经,但《论语》并不是本人所写,而是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根据回忆,记录孔子言行(以上为主),编纂成书。同样地,苏格拉底生前没有著书立说,他的言行思想,也是他的一个得意门生记录下来的。      
    一 正本清源(3)        这个学生就是希腊三杰之一,柏拉图。(希腊三杰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一个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Plato),生于公元前427年,卒于公元前348年,活了79岁。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柏拉图这个名字是他的体育老师,根据他强壮的身躯和宽广的前额,给他起的绰号(老师还能给学生起绰号?)。也就是说,孔子去世52年后,柏拉图才出生,比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小42岁,比中国的另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大55岁,两人大约同时代人。    柏拉图对学习的看法,比苏格拉底走得更远。他认为,作为人的组成因素之一的灵魂,是先于肉体而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的,对理念世界的一切早已有了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以前,就早已在肉体之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知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82页)。柏拉图说,如果是我们在出世前获得了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各种感觉官能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知识,那么,我们称为学习的这个过程,实际上不就是恢复我们固有的知识吗?我们把它称为回忆对不对呢?完全对。    这就存在一个很大的分歧,孔子认为学习是后天的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却认为学习是先天就存在的东西。东西方圣人的这个分歧,是完全对立的,也是无法调和的。谁是谁非?  所以,有必要正本清源,给学习下一个准确的科学定义。    从“鹰乃学习”来看,动物也有学习。老鹰要学飞,狮子要学习猎食。因此,广义上的学习,不单指人,也包括动物。正如索里和特尔福德所说:“可以把学习视为与生命本身并存的,一切具有高度组织形式的动物的生活就是学习”(《教育心理学》)。越高级的动物,学习就越高级。猴子的学习能力就比狮子强,能学会骑车,钻火圈。在马戏团里,越聪明越高级的动物就越受欢迎,因为它们能学会更多的表演,尤其是高难度的表演。    当然,不是动物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比如吃奶、进食、交配,这些是先天遗传的种的经验,不需要模仿,是生存繁衍的需要,属于本能。只有后天习得的经验,才是学习,比如信鸽学会送信,企鹅学会跳舞。    动物越高级,遗传行为就越少,学习在其生活中就越重要。尽管人也有本能,比如睡觉、吃饭、性交等等,但这些本能仍是处于人的自我意识支配之下。而且,比较起来,人的遗传行为毫无疑问是生物界中最少的,学习之于人的生活也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行为即便不属于本能,也不能算是学习。比如人喝醉酒后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因为它只是临时性的,酒醒后其行为状态随之相应消失。另外,随着人的成熟等因素导致的某些行为变化,尽管也比较持久,比如性交的需要和发生,就不能算是学习,只不过是随着生理发育成熟而固定下的本能而已。人除了行为方面的变化,还有心理方面的变化,比如心算,也是学习。    
      一 正本清源(4)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尝试给学习下一个比较确凿的含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心理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但是,这依然是一个广义上的学习定义,并不能完全将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区分开来。    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哪些区别呢?    人的学习具有间接性,动物只有直接的学习。每一个动物所积累的经验,比如一个狮子积累的猎杀羚羊的经验,只能面对面地传授给它的后代,这头狮子死了,它的经验也就消失了,所以动物的经验一定会“失传”,它们不可能“著书立说”,写一本“猎杀秘籍”,去指导狮子家庭,也不能做一个捕杀绝招的雕塑,作为“教材”教育后代。每一代狮子,都需要重新去积累经验,而不能将它的所有“前辈们”积累的经验,集于一身,它们的经验,只能通过遗传去保存,或者说通过基因的优化和进化来体现。    人类则可以通过著书立说,通过劳动产品,将每一代人所积累的经验,保存下来,代代相传,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天起,除了可以在生活中直接获得生活经验外,还可以通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学习先辈们积攒的经验、知识和智慧,这千百年积累形成的社会历史经验,是全人类在漫长的岁月获得的宝贵财富,却可以被每一个后代人所拥有,这正是人的独特之处,也是其他动物无可比拟的优势,也是人类能够统治地球的根本原因所在。这是人与动物的第一个区别。    第二个区别,人类的学习具有社会性,并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语言是文字的声音,文字是语言的形态。人们通过语言交往,直接传递信息,通过文字记载经验,间接交流经验。动物的学习,只能通过动作示范来进行,而人类的学习则可以通过语言进行复杂的交流,人们除了开展各种观摩,还可以经常地开展“学术交流会”,进行高级学术研讨。文字则为人类的学习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不同地点,不同时代的人们,可以通过文献纪录,开展间接的对话。更重要的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高度抽象化、符号化的信号,在生物学上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人类学习的独特之处。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就是知觉神经系统的学习。而且,由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使人类的第一信号系统也具有了与动物不同的内容和方式。社会性是人根本属性,学习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个特点,动物的学习依然停留在自然属性的阶段之上。    第三个区别,人类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动物学习是消极被动的。动物的学习不是自觉的,而是自发的。所谓自觉,就是有意为之,比如为了开车去考驾照。自发则是无意为之,比如狮子在饥饿的驱动下,学习猎杀技能。从广义上讲,人类也有自发的学习,人的所见所闻都是学习,因为所见所闻的事物,都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或者留过痕迹。但人的学习主体依然是以其主观取舍为前提,即便是无意中的所见所闻,人类的潜意识也会对其有所取舍,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比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历史学家看到的主要是历史事实和历史信息,画家看到的主要是色彩和结构。    很明显,人类学习要远比动物学习高级和复杂,动物有的学习,人类也有,反之则不然,这样我们就能给人类学习,下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了: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这就是狭义的学习,即人的学习。  人类中还有一类特别的学习人群,那就是学生。  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一 正本清源(5)    学生学生,以学为生。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学习。《辞海》就把学生解释为“在学校或其他教育、科研机构学习的人”(1999年版)。可见,学生的要素有两个,一是在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可以算做广义的学校),二是在学习,即专门从事学习的人。学校就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学校是专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学习的地方。因此,学生的学习有三个特点。    一是间接性。与一般人学习比较起来,学生主要是学习课本知识,而不是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学习化学知识,总不能把所有化学实验全部做一遍,做不了,也做不完,更加没有必要。更何况有些学科,根本是无法实践的,比如历史学科,总不能通过时光遂道,把古今中外的历史全部走一遭吧。再如学习地理,总不至于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吧?就算游遍中国,总不能来个环球航行吧?由于学校学习的是全人类的智慧结晶,所以注定是以间接学习为主。    二是系统性。要掌握人类文明财富,就必须是系统的学习,语数外,数理化,政史地,等等。除了智育,还有德育、体育、美术和劳动教育等等。所以学生的学习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有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    三是被动性。因为学习的是系统的间接经验,这就难免会有些枯燥乏味,肯定会有些难度,不是每个人都能像颜回那样,做到“一箪食,一瓢饮”,还能“不改其乐”。  因此,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经过前面的梳理,我们知道,学习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有机体也就是动物(包括人)的学习,第二层面是指人的学习,第三层面是指学生的学习。  知道了什么是学习,还不足以破解学习的奥秘,这只是基本的前提。接下来,至少还要解决三个问题。      
   楼主好人……
  9#作者:唐朝盛典
回复日期: 22:48:00     楼主好人……向社区报告违规内容  ===================================================  谢谢支持!
      二
三个问题(1)      学习理论要回答哪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的意识从哪里来?  第二个问题,人的学习能力,从哪里来?  第三个问题,人是怎样学习知识的?      先看第一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搞清楚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也就是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意识(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思维和存在这一对概念,是对世界上一切主观现象和客观现象的最高概括,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类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概括起来就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  人的意识和客观世界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哲学上称为本体论。是先有人的意识,还是先有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决定人的意识,还是人的意识决定客观世界?二是人的意识(或者说思维)能否认识客观世界,能否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    对这两问题的回答,可以分成两派。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派生物,哲学上称为唯物主义。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意识决定物质,则是唯心主义。比如,王阳明曾说,我看花时,花在;我不看花时,花便不在。这就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而承认不管我们看不看,想不想,花依然还是那朵花,星星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就是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现实世界,叫做可知论。反之,则叫做不可知论。    现在我们来看看孔子、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孔子认为知识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即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属于唯物主义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东西,后天的学习只不过是将它们发掘出来,即认为主观意识不由客观世界决定,是先验论,属于唯心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学习说到底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人类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有人会问,那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呢?难道也是实践吗?不错,我们学习书本和理论知识,在学习者来说,不是实践,但对于得出这个理论或知识的人来说,他已经实践过了,我们的这一过程,属于间接学习的过程,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最重要的一点,即我们的祖先实践得到的知识,可以通过间接学习代代相传,现代人可以掌握前人所有的知识。(当然,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有这个能力,能独立地掌握人类所有的知识财富。)从全部的历史过程来看,所有的学习都是实践的结果。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人的学习能力,或者说人的心理机能来自哪里?    
          所谓心理机能,是指人赖以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的获得过程,学习一般经验和知识的前提,心理学上称之为“元学习”,通俗的理解就是“学习的妈妈”。打个比方,学习哲学,就是一种一般的学习;但学习哲学的心理机制和能力,也是人学习的过程,其他动物就学不了哲学,刚出生的婴儿也学不了哲学。显然,学习哲学的心理机能,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学习哲学的心理机能的获得过程,就是“元学习”。也就是说,人的学习其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学习心理机能的获得,二是客观经验的获得,如上例中,一是哲学知识的获得,二是学习哲学知识的心理机能的获得。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绝大部分的学校里,人们往往只关注第一类学习过程,即常规知识的学习,或者叫做一般的学习,往往轻视甚至无视第二类学习。    对于心理机能的来源问题,有三种错误的观点。    第一种,先验论。英国的高尔顿(F•Golton)在《遗传的天才》中就声称,“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心理学家霍尔和格塞尔也持遗传决定论,即先验论,完全否认环境和后天努力的作用。哲学家莱布尼茨、笛卡尔和康德,心理学家彪勒、施太伦以及格式塔心理学派,他们的理论尽管具体说法不一,但实质上都认为个体的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的形成,取决于先天或遗传,否认后天经验和实践的决定作用,都属于先验论者,或者叫做天赋论,显然不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不但日益被科学研究的有关成果所否认,而且也可以被日常经验所驳斥,比如,新生婴儿就无法进行分析和判断等心理活动。如果遗传决定一切,还需要教育做什么?教育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吗?    第二种,经验论。与先验论相反,经验论者认为人的心理机能或学习机能,来自于后天经验,完全由后天环境决定。比如早期的一些联想主义者哈特莱、穆勒,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虽然承认意识来自后天经验,但由于他们无法回答,这些机能尤其是高级机能,比如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过程,是如何从后天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又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简单化和机械化,最终步入唯心主义的深渊,已日益为人们所抛弃。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洛克(J•Locke)就提出过“白板说”,他认为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观念都是来自经验,根本就“没有什么天赋原则”。与洛克相比,行为主义派的创始人华生(Watson),则是一位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曾提出过一段著名的教育万能论:“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写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Watson,1924)。这显然是一段谬论,如果行得通,那今天就不会有偷盗、抢劫、强奸和杀人了,也不需要警察和法庭了,都交给教育解决好了。      
      先验论即遗传决定论不行,经验论即环境决定论也行不通,怎么办?于是有人采取折衷的办法,得出第三种观点,主张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我们姑且称之为二因素决定论。德国心理学家斯腾(L•W•Stern)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美国的心理学家沃德武斯(R•S•Woodworth)也持此观点。二因素论比片面的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要合理,但仍没有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只是简单机械地将遗传问题与环境问题调和,是“和事佬”的学说,仍不能正确解释遗传、环境与人的心理发展及教育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没有科学地揭示人脑、环境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不行,机械唯物主义的经验论和二因素论也行不通,怎么办?遗传、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到底有何内在联系?辩证唯物主义从哲学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在人的学习过程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第一,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如脑瘫患者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先天性色盲也难以成为一名画家,三岁的幼儿不可能学习高等数学。第二,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狼孩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1920年,有人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山区发现两个狼孩,都是女性,她们被狼叼走后,没有被食杀,而是阴差阳错幸运地被狼哺养大,发现时,大的约8岁,小的约2岁,小狼孩在被发现的第二年就因病死亡,大狼孩后来活到17岁。    两个狼孩被发现时的最大特点,是学习了狼的行为,昼伏夜行,四肢行走,完全失去了人的习性,不会说话,不会熟食,不愿意穿衣服,不会直立行走。大狼孩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学习,学会了直立行走,穿衣服和吃熟食,但到17岁时也只学会了50个词汇,知道一些极其简单的数字概念,说一些简单的话,智力相当于4岁儿童的正常水平。这个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试想,如果把华生先生放到狼窝里呆上几年,恐怕他也说不出那番“教育万能论”了。    
  自顶,呵呵
  顶起。。。。。
  楼主知识好丰富啊。。。只是不知道这么多理论如何放在教学上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心理学判断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