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抗“甲流症状”一线的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聊城市二院_二院_聊城二院-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救电话
抗击甲流,我们在行动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8:46:39 阅读:402次 【字体:
抗击甲流,我们在行动
&&&&2009年的冬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国暴发,患者短时间内骤然增多,重症危重症病例迅速上升,即使在我们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仍让人感到措手不及,但本职工作告诫我们必须镇定自若,在这种紧迫局势下,院领导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缜密部署防控任务,集中全院优势全力救治甲流感患者。传染科、危重病科全体医护人员立即进入紧张战斗状态,组成一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坚不可摧的防线,在人员、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急诊科又迎难而上,呼吸内科、妇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在本科病人多、医疗压力大、人手少的情况下,仍然服从全院防控大局,全力支援传染科。院领导多次亲临一线为全体医护人员鼓气加劲,现场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传染科:舍小家,顾大家
&&&&11月25日,2009年冬天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这天天气寒冷刺骨,传染科陈殿双主任像往常一样,5点半就起床,经过简单的洗漱,6点他准时前往科室,陈主任已经习惯了这种作息方式。虽然已是快60岁的人了,他依然风采依久,但从他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一丝疲惫。陈主任习惯的来到病房,首先查看了几位重病人,把该如何处理交待给下级医师,7点半准时开始查房,由于病人太多,全科人员不得不提前查房。大家都很自觉的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等到查完房已经10点半了。期间又来了很多新病人,检查、治疗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陈主任每天坚持晚上10点半以后才下班,如有重病人他是随叫随到。25日前一天,陈主任说自己是被同事“赶”回家的。从病人增多开始,他以病房为家,前几日他持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如果不是同事的再三劝阻,他还会停留在科室。由于工作量太大,科室人员中午、晚上一直都吃住在病房,下夜班的医护人员往往要到第二天中午,上夜班的人员也只是短短休息一上午又马上返回科室,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作为医院专家组副组长,这位历经了SARS、手足口病等众多传染病身经百战的老专家,跨过2010年将年愈花甲,曾经有一天晚上的十点钟、十二点钟、凌晨两点钟会诊过三次。
&&&&进入2009年,先是5月份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待接近尾声时甲型H1N1流感又肆虐而来,容不得半点喘息的机会。传染科也成为了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工作量骤然加大,较平时增加了七八倍。该科医护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在科主任陈殿双的带领下,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兢兢业业地奉献在临床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步调一致,及时应对这一突发事件,医务人员身心压力很大。院领导得知情况后,及时召集调度会,增加病床,又从别的科室调人支援,使他们的工作压力得到暂时缓解。笔者在传染科看到,虽然病人很多,但他们依然忘我的工作,由于工作量大,他们都提前到岗。王芳护士长本就羸弱的身躯经历风雨的洗礼后显得异常坚强。副主任刘峰孩子小无人照看,只得把乡下父母接来代为照看,本人却几天也见不到孩子一眼。还有副主任医师李福海、刘西忠等等。几位医务工作者都处在技术性强的工作岗位,他们含泪把自己的家庭琐事交给他人解决,积极奉献在临床第一线。
&&&&传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就这样超负荷地工作,虽然没有休息,但他们从未有一丝怨言。正如科主任陈殿双说的:“当初选择了学医这一行,我就选择了吃苦”。团结凝聚了人心,团结增添了干劲。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地战斗着,治愈了一批又一批的患者。医务人员还经常对病人进行周到的健康教育,都以最好的医疗技术、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服务,尽心为病人做好每一件事。
ICU:夜以继日,忠于职守
&&&&重症医学科无疑是此次抗击甲流、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阵地,孙甲君主任、秦卫华副主任、刘文彩护士长以及重症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在抗击甲流、救治危重患者的日子里,经受住了刻骨铭心的“生死”考验,大家协力同心,共同面对,迎接一次又一次新的挑战。他们不顾自己、不顾家人被感染的危险,一次又一次的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一次又一次的创造着伟大的人间奇迹。全科医护人员每天无不是顶着寒风、趁着黎明的曙光早早的来到科室,拖着疲惫的身躯披星戴月的回到家里,孩子病了托给家人照料,自己病了稍事休息重回岗位。孙甲君主任坚持每天晚上回科室巡视病情。秦卫华副主任的母亲病了买下一堆药匆匆回家又匆匆赶回,自己病了吃上药坚守岗位救治病人,并坚持每天早来晚走填报传染病报告信息。刘清岳医师在连续抢救两位患者后已是中午一点多钟,不顾饥肠辘辘整理病历填报信息至下午三点钟。护士周英华怀孕在身,不顾被感染的危险参与抢救危重患者。吸痰本是一项常规的护理操作,但给危重的甲流患者操作却是非常危险的,强大的肺部高压使得他们的血色泡沫样痰喷射而出,使得每一次操作都变成暴露感染的机会。刘文彩护士长带领全科护理人员不畏艰险奋力战斗在第一线,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紧张的救治工作中,数名护理人员曾一度哽咽,但却无一人空岗缺岗,大家用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共同筑起一道永远压不倒、打不垮的心灵防线。数位患者刚入院时病情已十分危重,在同病魔极力抗争了数十天、在全科几十名医护人员呕心沥血的全力救治、精心照料下康复出院。
医院:团结协助,抗击病魔
&&&&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战斗无疑是对我院的一次重大考验,重症医学科、传染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妇产科、小儿科、放射科、药剂科……所有参与了甲流患者救治的医护人员,还有始终关注着疫情、关心着患者并做了周密部署的医院领导、职能科室工作人员的最好回报。
&&&&副院长侯庆民坚持每天到相关科室巡查,以便随时了解临床一线的工作情况和科室工作动态变化,并为大家加油鼓劲。他告诫医护人员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关切地叮嘱医护人员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只有身体才是工作的本钱。医务科闫会秋科长也年近五十,白天的工作已十分辛苦劳累,深夜还要常常接听数次电话、协调部署工作,有时还要亲临现场指挥抢救患者,自己却从来不知疲倦,并积极组织相关医师支援相关科室,并表示如有困难尽管提出,医务科将不遗余力地支持。护理部刘爱玲主任来了,她及时调来了护理人员支援,并说对解决不了问题及时向她汇报,以求及时向上级反映以便快捷地解决问题。控感办韩福平主任来了,在这繁忙的时期,她要指导大家如何消毒隔离,做好个人防护,以防忙中出乱,交给大家一份镇定。医务科具体负责人员协调甲流感工作有关事宜,上报甲流感有关信息,每天早来晚走,晚上8点钟前几乎没有回过家,最晚的一次已到了晚上10点多。门诊部孙玉新主任安排好预检分诊。预防保健科陈立科长安排好疫情上报和宣教。急诊科郭景瑞主任以大局为重,先后数间病房作为备用病房,并做好重症病例的转运工作,及时派车送检样本。
&&&&全院其他科室发扬奉献精神,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正是由于他们的大力积极支持,才使得传染科的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给病人以最好的服务、最有效的治疗。儿科是所有病区中工作任务最重的科室。但主任王道昉从容镇定应对,积极安排工作人员支援传染科工作,他说:“只要病人安全,再苦再累,我们也是乐在其中。”他们放弃休息时间,轮流到传染科协助查房,按病人情况拟定方案,做好技术指导、技术把关的抢救工作。呼吸内科杨福堂主任一有需要随喊随到,并在自己科室人员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人员支援传染科工作。还有妇产科,武传中主任、李秀芝主任更是积极支持传染科工作,轮流派人到传染科值班。
&&&&从寒冷清晨到寂静午夜,到处是二院人抗击甲流挽救生命的忙碌身影,从医院领导到临床一线,无不倾注着对甲流患者生命的深切关怀,从年逾花甲却老当益壮的老主任到未过而立之年却稳重成熟的八零后,每个二院人都激情满怀,工作似火,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从不向困难低头、处变不惊、百折不挠、压不倒打不。
&&&&以周杰忠院长为首的院领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并对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表扬,对他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周院长指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应当成为全院人员的表率,惟其如此,才能解除我们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从而使更多的患者得到满意。最后周院长指出二院全体医护人员是一支优秀的队伍,他们能够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关键时刻,全体医务人员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不计得失、不顾安危,团结协作、协力攻关。最好的技术、最优的方案,全都应用到病人,每个病人都得到了精心治疗和优良护理。
&&&&人尽其力,物尽其材。药剂科备足了急救药品和常用药品;后勤方面,设备科、基建科、总务科等科室提供物质保障,每一个环节的人员素质一流,克服层层困难,确保了传染科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力量,在危机降临之时凝聚;关爱,在病魔袭来之时充盈。大家团结互助的工作作风,稳重踏实的工作态度,换来了工作巨大的成功,一个个康复出院的病人让这些白衣天使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 陈东杰& 闫会秋& 宋宪锟& 邵国华
 www.lceryuan.net 版权所有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地址:临清市健康街306号 急救电话:   邮编:252600    传真:
鲁ICP备号  技术支持:、
欢迎您!第3928位来客  当前在线人数:1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山东省中医院
大学来信感谢支援学校甲流防控医护人员
文章来源: 医务处 发布日期: &&&&&&&&&&
大学来信感谢支援学校甲流防控医护人员
&&& 为支援大学长清校区甲型流感防治工作,按照上级领导安排,自10月29日开始,我院克服新院区开业、人员紧张等困难,抽调临床一线医师和护理人员前往工作。他们克服各种困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防控甲流的各项工作,获得大学党委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大学副校长、附院党委书记高毅同志带领附院相关负责人到大学看望了我院支援大学甲流防控医护人员,对他们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提出了表扬。近日,大学分别给我院每位参与甲流防控工作医护人员发来表扬信,信中称:贵院医护人员在防控甲流工作中,听从领导安排,认真负责,不辞劳苦,勇于克服困难,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工作任务,对有效控制疫情,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 截止发稿日,已参加值班的医护人员有:张维福,张心月,张阳,牟晓华,陶凯,张维录,贾新华,张兴彩,刘显涛,苏文革、张以林,李晓,杨文军,郭良清,牟淑敏,任焦,王萍,冯花,韩天娜,车宪科,孙丽娟,孟丽华,董晨晨,谢庆楠,杨文娜,侯坤,张倩,董健峰。
&&&&&&&&&&&&&&&&&&&&&&&&&&&&&&&&&&&&&&&&&&
&建议使用以上分辨率 &IE6.0以上浏览器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copy right &
西院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2号
&东院区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电话:(66 &nbsp ;&nbsp邮编:250011让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甲流防治
&&来源:京华时报&&记者:
--新闻线索提供方式--
电话:6566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京华时报》机动部
邮编:100028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日前出台规定,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感染甲型H1N1流感,可享受免费治疗,并可带薪休病假,此举一出,让广大医护人员倍感温暖。&&&&&今年9月以来,我国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频发,特别是国庆长假之后,疫情发展迅速。专家分析,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经进入了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增长期,流行周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份。在这场长期而复杂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战中,身处一线的广大医护人员成了打赢这场硬仗的“中流砥柱”。&&&&&随着疫情的蔓延和患病人数的不断上升,一方面医护人员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另一方面,他们被感染的危险也越来越大,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同时也是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之一。&&&&&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广大医护人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他们坚定信心,不怕牺牲,科学应对,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并取得了最终胜利。&&&&&当前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离不开广大医护人员身先士卒,更需要他们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就要求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一方面要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另一方面,要更加关心广大医护人员的健康、工作和生活,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过接种疫苗、服用中药、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措施,提高防护能力,尽量减少医护人员感染,这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也是保持甲流防控战斗力的关键。对于医护人员可能出现的感染,应提前考虑,解除医护人员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随着天气变冷,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交替,近期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许多医院的门诊接待量、临床治疗工作量都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正常运转和医护人员的高效工作,离不开全社会的理解、关心和配合。我们相信,有全社会的坚强后盾支持,有广大医护人员全身心投入,一定会打赢这场甲型H1N1流感防控战。&&&&摘编自新华社11月15日电文/王艳明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
&&新闻排行
&&本版导读
第002版:声
&&本版主要新闻
&&精彩视频
&&京华号外
&&北京导航
&&京华频道直达奋战在甲流防治一线的北京医疗卫生人员
核心提示:甲型H1N1流感发生以来,北京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把维护人民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始终坚守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线,日夜奋战,尽职尽责,默默奉献。
  发生以来,北京广大医疗卫生人员把维护人民的健康看得高于一切,始终坚守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第一线,日夜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几乎照顾不了家人和亲友,向生命的极限挑战,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甚至带病坚持工作,挽救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壮丽的篇章,为党和人民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的患者家属特地送来锦旗,表达了他们对医务人员真挚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敬意。
  为人民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望京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李建民年过半百,虽然血糖高,身患腰椎间盘突出,但她身先士卒,坚持在接种第一线。她在科室每天加班到深夜,乃至通宵。甚至儿子病了都不能抽出时间陪同看病。李主任经常为工作而忘记吃饭,经常因此发生反应。她的衣袋里经常放有几块糖,以备不时之需。科室年轻大夫尹龙德负责本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便是出自他之手。他忙碌于工作之中,组织集体接种,验收临时接种点,录入及上报信息,培训甲流接种人员等等,每天加班到很晚。但第二天上班他总是能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一天。沉重的工作让这位天性开朗的小伙子体重硬是降了20多斤。但是他笑着说:“以前想减肥老是没效果,现在不想减了却又下来了。”
  北京市朝阳区疾控中心王兆南大夫负责全区甲流疫苗接种信息上报工作。朝阳区有47家上报单位,刚开始上报信息时,由于报表种类多,上报格式要求非常严格,接种单位上报的报表经常出现问题,王大夫每天都不厌其烦地逐家核对报表,耐心地指出报表中的错误,经常说话说得嗓子沙哑。有时统计完成后,突然发现一个数据不符合逻辑要求,又得重新逐个单位寻找问题。每天统计完报表,通常已经晚上11点多,最晚的一次王大夫凌晨1点多才完成统计上报工作,周六周日也从不休息,坚持加班加点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是王大夫从未叫过苦、喊过累,每天都精神百倍地投入到信息上报工作中。正是由于王大夫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无私奉献地工作,朝阳区虽然统计工作量巨大,但每日都保证及时、准确上报接种数据以及各种信息。
  一日奔波四地连续工作20小时
  危重症医学救治中心主任郭利民一天连续工作20小时,时间以分秒计算;往返300公里,驱车5个小时奔波北京和唐山之间的工作量,对于年近60岁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超负荷的工作量。11月14日(星期六)下午,他接到第二天到北京市卫生局参加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讨论的工作任务,他连夜总结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重症、死亡的不同特点,制作汇报的多媒体课件。11月15日8时30分,刚赶到北京市卫生局的郭主任又接到新的任务,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一名产妇患甲流感病情危重,北京市卫生局指派郭主任去会诊,马上车来接他,临时安排他第一个发言。9时许,他刚刚做完汇报正在赶往潞河医院的路上,突然接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对口支援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院长的紧急求援电话,他们正在全力抢救一名患有甲流感的孕妇,已经组织了全市的最好专家会诊,想再请北京的专家给予更加权威的技术指导。郭主任赶到潞河医院会诊后,诊断该患者是重症病例,安排该患者转到北京地坛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好会诊、转院事宜后,他又急匆匆地赶回北京市卫生局,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自己驱车赶往唐山。
  15时,一路奔波,行程150公里的郭主任赶到了唐山,他来不及喝上一口水,立即穿上隔离衣进入病房会诊。等会诊结束后,时针已经指向了18时,稍作休息,他又驱车返回北京。因为他不放心上午潞河医院转到北京地坛医院ICU的那位重症产妇的病情。21时,劳累一天的郭主任出现在ICU病房。这时ICU正上演着一场生死争夺战,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困难,命悬一线。利尿、肺复张、白蛋白以及丙球等治疗血不能维持,给予有创呼吸机支持氧和仍不能奏效。郭利民主任当机立断使用最新的体外膜氧和机(人工肺)治疗。在外院专家、麻醉科、三线、二线及ICU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血氧上升到100%,病情相对稳定了。这时,郭主任才发现已是次日凌晨4时了。第二天清晨,被科里同志称为“铁人”、“钢人”的郭主任又出现在工作岗位,开始了新一天的“甲流战斗”。
  最忙的时候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三科作为应急病房,从临床各科室紧急抽调出医生、护士20余人,投入到防控战斗中去,每一个人都加班加点地工作,舍小家为大家,任劳任怨。梁连春主任、张强医师,从收治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开始,几乎住在病房里,由于我院收治的患者都是危重症,工作的强度更是不言而喻。在最忙的时候,他们都是连续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在病房里忙碌,同时他们还承担着我院所负责的8个区县的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的院外会诊工作,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他们没有怨言,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应急任务。11月6日13时38分,该院医护人员成功为一名患有甲型H1N1流感的孕妇顺利进行剖宫产手术,确保了母子平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我国培养航天科技方面人才的一所重要学府,在今年军训的新入学的大一新生中,有部分同学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其中出现高热的病例被送至我院进行治疗。短时间收治大量病患对我们又是一项考验,大家分工协作,护士们提前为各个房间准备好洗漱用品及入院调查表,分批将病患安排房间,大夫们按照房间依次采集病史,进行查体,专人负责上报疫情,书写病例,院方积极组织专家组会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首页上一页1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患者结婚13年未孕进入人体试验奶粉扫码可验真假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前一年西城警方进行突击打击
厨房才是细菌潜伏最多的地方牙龈出血可能缺乏维生素C死亡风险可减少约36%每天超过6克标准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ICU重症监护网 他们,战斗在抗甲流第一线
当前位置:ICU重症监护网 -> ICU资讯
他们,战斗在抗甲流第一线
全副武装进病房;为减少上厕所次数,尽量少喝水――他们,战斗在抗甲流第一线
郭青云(右一)向领导介绍患者病情。 徐建华 摄
从病房出来,古爱香都要在这里洗手、消毒。
全身武装的吴兴华在半污染区。
脱下连体隔离衣的韦继政觉得全身轻松了。
  甲流肆虐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11月24日市中心医院和市五邑中医院接诊最初的两名甲流重症患者开始,我市已确诊多名甲流重症患者。经过医院方面的治疗,目前我市收治的甲流重症患者病情都已有所好转。
  在这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面前,医生专家频频告诫市民不要恐慌,要做好甲流防护措施,那么,这段时间,对整天与甲流重症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来说,他们又是怎样度过的?他们的工作、生活有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参与甲流重症患者救护的几名医护人员,了解了他们最近的工作、生活状态。
  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郭青云:
  中午有时只能在办公室打个盹
  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第一位甲流重症患者是一名13岁的男孩,11月24日,住进了儿科ICU病房,该院儿科主任郭青云从此开始了与甲流重症患者密切接触的日子。
  除了每天必须的查房,监护患者的病情外,他还要开会,向前来探视的领导介绍病情,指导家属做好防护工作,接待来访记者。即使不在上班时间,有需要的话,一个电话,他也要赶回病房。因为长期在ICU工作,郭青云表示这样的情况他已经习惯了。
  面对传染性较强的甲流,郭青云表示,并不担心,也不恐慌,“担心也没用,干脆就不担心。”他说,尽管每天都要和甲流重症患者打交道,但只要穿上隔离衣,勤洗手、多通风、加强个人锻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就不会有什么事情。
  因为每天都要查房,将每位患者的情况了解清楚,所以郭青云的工作量与病人的多少以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病人多或病人病情严重的时候,他就要放弃休息时间,全程进行检查和监控,往往中午只能在办公室打个盹。
  市五邑中医院ICU主任韦继政:
  全副武装与甲流“对阵”
  韦继政本是市五邑中医院ICU主任,11月26日,该院从相关科室抽调人员在感染科成立了甲流重症病人治疗小组,他被抽调进来,成为感染科主任,随后就开始了全副武装上阵与甲流“对阵”的日子。
  每天早上和同事交接班后,韦继政要穿上连体隔离衣,穿过清洁区、半污染区走进病房,为每一位患者做全面检查,了解他们的心肺功能、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并了解他们的饮食和休息情况。为病人检查完后,再通过另一条通道走出来,在半污染区脱掉连体隔离衣、洗手、消毒,进入清洁区。他说,当班的医生、护士都是在医院吃饭,进出病区都要洗手、消毒。“医护人员首先要自己做好防护,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所以我们在防护方面比平时做得更严格,手套、口罩、洗手、消毒,尽管程序繁琐,但一点都不敢马虎。”他说。
  一套连体隔离衣,加上双层的口罩,眼罩、帽子,这全副武装,就算熟悉这套行头的医护人员,至少也要10分钟才能将自己“武装”好,他说,刚到这里的甲流患者一般都要实行气管插管手术,这时病人呼出的气体夹带着的飞沫以及体内喷出的分泌物,都极易导致病毒传染,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这样才能保证不被传染。
  市五邑中医院护士长吴兴华:
  每天吃饭、上厕所加起来半小时
  从11月26日被抽调成为甲流重症病人护士长后,吴兴华还没有休息过一天。与医生相比,护士和病人呆在一起的时间更长。记者见到吴兴华时,她刚从病房出来,全副武装还没来得及脱下。由于是在半污染区,彼此听不到说话的声音,记者只能隔着玻璃窗和她打招呼。
  甲流重症患者每天要有护士24小时贴身观察、护理,而吴兴华所在的医院承担这一任务的只有5名护士。值班期间,基本上都要呆在病房中,和患者零距离接触,时刻保持警惕,观察患者病情,每天吃饭、上厕所加起来半个小时。因为进出病房都要换价值昂贵的隔离衣,为了减少进出上厕所次数,她们尽量少喝水,吃饭也是匆匆忙忙。
  本来,护理甲流重症患者的有5名护士,但由于ICU的繁忙,周末,一个护士又被抽调了出去,所以吴兴华只得将那个被抽调出去的护士的班顶上。因为爱人周末也不休息,所以家里又剩5岁半的女儿一个人了。穿着连体防护衣、持续戴两层口罩、工作8小时,这些对她来说都不算什么,但说起女儿,吴兴华的眼圈忍不住红了。她说,自己工作忙点、累点没什么,甲流传染性强,但防护措施做好了,也不可怕,最让她不忍心的是照顾不了女儿,周末还要将她一个人锁在家里。
  市中心医院儿科ICU护士长古爱香:
  值班时基本不能离开病房
  中心医院儿科ICU的护士长古爱香和儿科主任郭青云一起于11月24日投入了守护甲流病人的战斗。她说因为ICU病房医护人员平时的应急能力一直都很强,所以这段时间的工作除了比平时繁琐了一些,观察、护理患者时,警惕性要更高一些,防护措施更全面一些,其他方面与平时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儿科ICU病房外,记者看到走出来的医护人员都是全副武装,在走廊边的一个小房间里,他们将隔离衣脱下来,丢进一个衣筐,然后洗手、消毒。“因为甲流的传染性比较强,所以按照要求,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避免院内感染。”古爱香说。
  她所在的儿科ICU病房之前一直是封闭式的管理,不允许家属陪护,但自从甲流重症患者入住后,就改成了半封闭式的管理,因为有些在恢复期的患者需要有家属陪护。她说,因为对甲流重症患者要保证24小时持续监护,所以每个护士值班的8小时中,基本不能离开病房。
  甲流重症患者在病情严重时,至少要2―3名护士进行观察、护理,而且,还要对陪护的患者家属进行防护指导和管理,所以整体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不少,但她表示大家都很理解,工作也积极主动,“很多医护人员家里孩子感冒了、生病了,都交给家人,自己没时间照顾,因为我们的工作需要,义不容辞,不能逃避。”  (文/ 图 本报记者 娄丹)
《江门日报》日 A9版 【 江会城事 】版
说明:本栏目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了您的版权,请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注明作者或删除。
我也来评论:
最新icu资讯
主办单位: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护理学会重症监护专业委员会网站协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设备科 ICP经营许可证
联系电话:06 传真:96 地址:杭州下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商务园区费家塘路588号4号楼402-403室
Copyrigh &版权所有_杭州德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汉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execute:62.01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流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