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的个性签名怎样来保护业务员的皮肤了?

从一个普通业务员到公司总裁的故事(一)
最近在收拾电脑,整理了一下资料,不知道哪位大哥留下的一些管理资料,仔细看了几篇觉得还不错,拿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棋行天下》
一个人蹒跚学步时的步态是笨拙的,也是容易被人遗忘的,但一个初涉商海者的脚步却是令人难忘的。在整整40天里,我向一个无赖追债的过程中,受够了愚弄和欺骗,付出了本不应该由我付出的辛酸和泪水……但对于后来的我来说,这种付出是值得的,它决定了我今后用什么样的方式走自己的路。
我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加入营销行列的。
1990年,当我刚刚走进国营珠海海利空调器厂(格力空调的前身)做营销工作时,对于我来说,营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行业。在当时,既没有可以从我学习理论的机会,也没有可以供我借鉴的经验,因而注定自己要边摸索边往前走。
说它陌生,首先来自于对商人的不了解,不知道该怎样去做通他们的工作。当时,人们大都对营销这个概念有一种深深的偏见和误解:男的跑业务要能吃能喝,八面逢源;女的要青春貌美,善于“攻关”(这里的“攻关”,也包括喝酒,甚至有更进一步的“行动”)记得当时有一家彩电厂供销科长,是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但他有个“特长”,一顿能喝二斤白酒,因此而得到了企业的重用,他也因此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天性不喝酒,在饭桌上只喝水,能跟那些商人打好交道吗?
其次,我对当时的市场,特别是商场,是陌生的。空调是摆在商场里卖给人家的,对商场运转机制的不了解,对于我来说是个致命的不足。
在当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不知道有多少种新的行业像营销行业一样在阵痛中应运而生,对于许多人来讲,这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一双鞋子,穿过了才知合不合自己的脚;同样,一项新的工作,也只能通过努力地尝试过后才能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既然我有了这样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为什么不努力去试一试呢?
况且,我认为,营这个行业,对产品和商场的适应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来自自己的决心和信念。
就这样,我一脚踏进了商海,再也没有走回头路。
那时的海利,是一家投产不久、年生产能力约2万台的国营海利空调器厂。规模不大,牌子也叫得不响,而且,当时海利搞的是组装,年销售额只有2000到3000万,20多个业务员。也就是说,每人每年应完成约100万的销售任务。厂里规定,业务员卖100万提成2万工资、差旅费、请客送礼等费用全在里头。所有的业务员只有一个心思:把东西卖出去。
但要把产品卖出去,又谈何容易呢?除了上述海利自身的一些原因外,空调在当时也不属于热销家用电器,那会儿大家熟悉的是风扇。20世纪90年代初,空调的主要用户是社会集团。机关、工矿企业和第三产业占70%以上,其次是医疗卫生、科教文单位。那会儿,边金融保险、邮电气象等单位都很少用空调。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空调更是高档次的奢侈品,可望而不可及。空调真正和千家万户发生关系,是迟至1993年的事情。
但我觉得,虽然目前有些阻力,但是空调这一行业总会有前途的。撇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不说,据科学家研究,从80年代中期起,地球每年都在以摄氏0.1到0.2度的速度上升,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空调进入寻常百姓家是个迟早的问题。
所以,我对空调行业还是有足够信心的,对自己也有足够的信心。但有时候,仅仅光有信心还是不够的。厂里也考虑到了我对营销市场的陌生,把我安排在一名老业务员S手下,熟悉业务,跑北京兼东北市场。
七月流火,因为S和他原来的搭档先去了天津,厂里安排要我一个人坐火车赶去。
火车坐了一天多,车箱里闷热异常。我因为在此之前很少出远差,人又腼腆,爱面子,觉得一个女的独自在火车上吃东西不好看,不好意思吃东西,结果饿整整一天。
下车后就感觉头昏昏沉沉的。S和他的搭档到火车站接我,与他们才说了几名话,我就撑不住了,眼冒金星,虚汗直淌,“不行,我恐怕要先找家州歇会儿。”
可能是我的脸色不好,S有经验地说:“大概是中暑了。我们先带你找个有空调的地方住下。”
在街上东找西找,又跑了半个钟头,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价钱合适的旅馆。
站在柜台填住客登记表时,我的汗像水一样流下来手发抖,两脚像踩在棉花垛上。我说:“我不行,请帮我填一下。”
我摇摇晃晃地向沙发走去没走几步,突然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后来听他们说,我猛一下子跌坐在了地上,他们摇了好一阵我才睁天眼。其实我是听到他们的喊声的,就是说不出话来。
帮我填好登记表后,他们把我扶到房间里。我的头一挨枕头,就昏沉沉地睡了过去。这一觉直睡到第二天黎明,我醒过来的时候,感到被摔的地方还是隐隐作痛。我伸手一摸,一阵火辣辣的钻心痛。
第二天,他们见我走路一拐一拐的,关心地问我伤痛怎么样。S说,要不,你先在这里休息两天,我们先到北京,你随后再赶来?
我想,刚开始跑业务,碰上这点小伤就叫苦叫累哪行?我摇了摇头,忍着疼痛与他们一起去了北京。
当时,由于北京有个大制冷展示厅,专门做空调,我们在这里呆了两天。
听着S和展示厅的经理侃生意经,我四下环顾,细心观察。这里的品牌不少,国内国外都有。S一再地要经理多签一点,经理很神气,有点拿腔拿调,说您们海利一般般,但是没有问题,放在我们的展示厅里,准能给你们卖出去。搁在这里代销吧。那时是卖方市场,他这样讲,也不算吹牛。
后来,我掌握了一个做生意的“经验”,那就是做生意一定要鼓励商家多签,他签两百万意向性协议,最后不好意思只做20万的生意吧。
第三天,我们到沈阳。我的坐骨神经一直疼痛得厉害。S的一个同学的母亲在沈阳一家医院当医生,他打过电话一领着我去看。
一拍片,骨裂了!就那么一跤,真没想到如此严重。
这个位置,又不能打绑带,医生说,要卧床休息。
可是那时正是推销空调的“好天气”,那么多生意等着去做,怎么能躺下呢?只好每天多睡一点,坐火车就坐卧铺了。钱尚未挣到,开销却突然大起来了。
我们在东跑来跑去这样子拖了好长时间,一弯腰就疼得厉害,提冲凉水都困难。后来,还是一个中医帮我治好了。
那一次,我首次领略了做营销工作的辛苦。
空调这行档对我来讲实属门外汉。可是好强又有些胆怯的我,渴望尽快进入角色。既然厂里安排我跟着S熟悉业务,那就老实不客气地总跟在他后头。他下车间我下车间,他见客户我客户,反正他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管不了他烦不烦。以至于不少人误会他是我的对象,其实我都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要养活孩子和自己,销售提成对我讲十分重要,所以,我必须勤力再勤力。
刚起步的海利和许多广东家电企业一样,允许代销产品。于是我们一家家跑百货商场,跑专门经销家电的商店,和营业员侃空调,找经理磨嘴皮。
我们在街头跑来跑去,找已经做我们海利空调的老客户,找那些可以经销海利人调的家电商店。等我自己能独立工作时,我就试着跟人家讲海利空调有什么功能,跟一般空调对比有什么优势,从材料等方面一一细说。
常常,我也能把经理们讲得直点头。
世上没有不会的,只有不学的。跟着S,经过半年多对市场的了解,我也做成了300多万的生意,并很快熟悉了安装空调的房间面积、所处位置、窗口大小、应如何配置多大功率、什么型号的空调,还有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要怎样对付不同区域、不同性格、不同品行的经销商,我对营销有了一个初步的市场概念。
本来,我还想再跟着他跑一段市场,希望从他那儿受到更多的启发,获得更多的经验。但这时,安徽市场突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厂长决定让我去接手安徽市场。
接到任命书,我是喜忧掺半。喜的是,现在终于有了一片自己能够发挥的天地,忧的是,安徽是当时全国较为贫穷的省份,在空调还视为奢侈品的90年代初,市场份额到底能有多大呢?自己能不能在这个贫穷的地方站稳脚跟随呢?说实话,我当时对整个安徽市场的状况是茫然的,对于自己能不能成功心里也是没有底的。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我相信,一个人只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没有爬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只要我摸透了安徽市场究竟有多大的份额,我就一定会完成它。
安徽一行,使我度过了自加入营销行列以来最艰难的四十天,也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
到安徽后,第一件碰到棘手的事就是向一个赖债者追债。
在当时的营销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一个企业优秀的产品推销员,还必须是一个追债能手。由于一些企业急于要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也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厂家往往采取给予商家先发货、后付款的优惠待遇。这就给那些心术不正的投机者提供了“发财”的机会,个别刁蛮的经销商不是与生产厂家一起去研究市场,而是研究怎样从企业那里获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通过卡、压、骗货等形式伤害企业的利益,也带来了数不清的“三角债”和无头官司,许多业务员全国满天飞,不是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忙于追债和打官司。直到现在,我们在报刊杂志上还能看到一些表扬为企业追债的“能手”的文章。
单个业务员的不成熟所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片面的,但整个市场机制的不成熟就有可能扼杀无数企业的生命。
在安徽,我们海利也碰到同样的情况。由于前任业务员的疏忽,也由于公司管理出现的一些失误,安徽合肥一家经销商拖欠了我们42万元的货款,虽然多次催促,却迟迟未还。
面对债务问题,当时我可以有两种选择: 第一,
因为这是前任业务员留下的烂帐,对我个人来说是不承担责任,我可以不管,可以按公司的惯常做法,完成我的安徽的指标任务就行了,同时也从个人的利益上得到应得的回报。
第二,我不考虑个利益,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那我首先得考虑追债。表面上看起来,我得到的会更多。
经过住址地考虑,我选择了后者。我之所以选择后者,还有一条自我自己的因素,就是我能通过追债这件事评判一下自己的水平:我到底适不适合做营销工作?我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营销人员?
一句话,我要把追债是否成功这件事当作衡量自己的一个重要法码。
初到安徽合肥,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不得不抛开私心杂念,进入角色。说实话,对于追债这件事,我是只有信心,没有经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也是做生意的人,难道能赖掉吗?
在旅馆一安顿下来,我就决定“擒贼先擒王“,直接去找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这种事情,找不到总经理是于事无补的。
第一次上门就受到了冷落,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
这是一家电子公司,规模并不算小,光临街的商铺就有200多平方米,装修得也挺气派,几十个员工来来往往地穿梭,给人一种好印象。
总经理办公室在商铺的后面,在一个小姐的带领下,我轻轻地走进去,看到大班台后坐着一个微微发福的中年人,小姐介绍说,这是N总。我叫了一声N总,递过去一张名片,客客气气地自我介绍起来。
听着听着,N总的眉头渐渐地皱起来,他打断我的话说:“你是海利的?我们跟海利有业务上的来往,可怎么没见过你啊?”
我笑笑说你认识的原来的那个业务员已经调走了,现在由我来接任,还请您多多关照。
为了稳住阵脚,我首先咨询了海利空调的销售情况,对方对海利产品有什么看法等。在谈到实质性问题时,我说由于我初来乍到,不熟悉前任业务员的业务情况,为了我们能有一个重新开始,先把我们双方在前一段时间里合作的情况,拼一下盘,对一下帐,把前面的由结清,你看怎么样?
什么?对帐?听完我的话对方摆出了一副无比惊奇的样子,仿佛我在说一件与他毫不相干的事情,对什么帐?我代销人家的几百万、上千万的产品,压在库里,他们也没谁敢说要对什么帐。看你也是个新手,以前做过生意吗?我告诉你,做生意就是这么一回事,你给我一批货,卖完了我付钱给你,就这么简单,有什么帐好对的?
他这一通抢白,直噎得我说不出话来,我调整了一下情绪,耐着性子说“如果不对帐的话,我怎么知道我们的产品卖出去多少,库存多少呢?并不是我们对你们不信任,我们还要在全国调整市场配额……”
他又截住我的话头,说现在的市场如何如何不景气,海利的产品质量如何如何辛苦,末了,他用这样一句话作结束:“实话实说,你们海利的产品,根本就卖不动!”
这时,我第一次体味到了某些商人的无赖和奸诈。
我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感到唇干舌燥。我住的旅馆距离这儿一公里还多,我走路过来的,天气又热,他竟然边虚情假意地让我喝一杯水的礼貌也没有。
我据理力争,说:“不管怎样,我刚接手这边的业务,一定要先把帐目弄清楚,我不能糊里糊涂地做下去呀。”
N总这时摆了摆手,说:“我还有一个联席会议,今天我们是不是先到这里?“这就是在下逐客令了。
我不得不站起身说:“好吧,不过,我还会过来的,我希望大家把帐目抗清楚,我们之间有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天天去找他,坐在他对面跟他讲道理。他经常摆出一副似听非听的样子,手里拿一张报纸自顾自的翻看,不时地嗯一声,表明还有我这个客人存在。在谈话的过程中,还不时有人来请示回报,还有电话找,我不好意思在他跟人谈话的时候打断他,只好一个尴尬地坐在那儿等。没有人沏茶,我自己从茶几上的暖瓶里倒白开水喝。
磨了几天,每次都是眼看着别人要下班了,我才站起身,一个人沮丧地回到旅馆。我没有心情跟他磨下去了:这样跟他磨,磨到什么时候呢?他可以照常工作,但我的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地白白流逝呀!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照这样跟他磨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开始着手安徽的其它业务呢?
我坐不住了,决定不再他客气。
这一次,照例是我口干舌燥地跟对讲了一个上午,临下班时候,他又装作抱歉的样子冲我张开两手,下了逐客令,我还有一桩生意要谈,就不留你吃饭了。
按常规,他说完这一番话之后,就该我起身走人了,但这一次,我坐在沙发上纹丝不动,盯着大班台后N总那虚假垢笑容,坚定地说:“42万对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你可知道我们厂里多少工人都在等着这笔钱来开工,来养家糊口吗?”
他嘴角一撇,不屑地将手一挥说:“不就是40万吗?***给了我300万的货,我到现在也没有付他一分钱。
这人怎么这么信口雌黄,随口就抹去了两万?我再也无法忍下去了,冲口对他说:“他们是他们,海利是海利,我问你,海利的空调卖了没有,卖了就给钱,没卖就给货,不能就这样拖着,我们拖不起!
也许是我的神色太激烈,他的气焰下去了,又换了一副苦脸:“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周转很紧张,你看能不能缓两天再谈?
我抓住他的这句话,究追不舍地问他:“你不是说海利的空调根本就卖不动吗?跟你们的资金周转有什么关系?到底是卖不动,还是卖了不给钱呢?
他哑口无言了。
过了没一分钟,他那种无赖的嘴脸又表现出来了,我现在跟你说不清,我们改天再谈好不好?对不起,我还个约会。他说着挟着个皮包就往外走,把我晾在了办公室里。不管怎么说,我总不能像一个泼妇一样揪往他不入吧。
第二天我再去他办公室的时候,他改变了战术,不跟我碰面了。我问他们公司办公室里的人:“N总呢?他的属下说:“可能开会去了。我问他什么时间回来?对方就有些不耐烦:“老总的事情,我们怎么会知道?你还是问他自己吧。我一急,也没好声气地说:那我就在他办公室里等他。
我一个在他的办公室里等了一个上午,临下班时,一个小姐走进来问我,董小姐,我们下班了,难道我们要留一个陪你吗?
我一言不发,站起身扭头而去。
我知道他在躲我,但我决定跟他耗上了,我董明珠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我的性格里有非常倔强的一面,一旦认准了一件事情,不成功就绝不会罢休。我心里非常清醒,讨债这种事情的本身是一种对抗赛,看谁更有耐心更有韧劲。
我打点起精神,准备豁出去了。
从那天开始,我天天去他办公室,我就不相信他永远不在公司露面。
扑了多次空后,终于有一天,我把他结结实实堵在办公室里了。
一见我的面,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被我捕捉到了,我说:N总,您真是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啊,连见您一面都这么难——会开完了?怎么开这么长的会?他干笑两声: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实在是太忙了。我说:N总,您知道我这几天跑了多少趟吗?他点了一支烟,使劲抽了一口说:你辛苦了,你辛苦了。我马上说:我辛苦点没关系,只要不耽误您的宝贵时间,跟我结清那笔货款。我也没办法,这笔钱对您来说,您可能不屑一顾,从您身上拔根毛都比它粗,可我们的工人都在等着它吃饭,厂里也在等着它生产呢?
我的这番话起了作用,他嘿嘿地笑了几声,装作很大气的样子说:行了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再给我发来50万的货,我把以前的钱全部给你。
我一愣,没料到他会说出这番话来,这番话一下子又把我挤进了一个两难境地里:到底是再发50万的货给他呢,还是将所差货款清完后再跟他继续合作呢?如果照他所说的,我再发五十万的货给他,显而易见,根据公司的规定,我自己会从中受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不但没有将欠债收回,还多欠了几十万公司可能会因此而遭受到永远无法追回的损失。
话又说回来,如果我这么妥协了,我给自己定下的那条衡量自己的法码还算数吗?我还是一个称职的业务员吗?
想到这里,我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不动声色地说,可以,你把钱先付给我,我立即给你再发50万的货过来。
说这话时,我已经决定了先与他结清帐目,这一条做不到,什么都是空的,既然这种人什么话都能说得出来,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我也“欲擒故纵”,跟他虚幌一枪。
你先给我货。他坚持说,而我坚持要他先结算,我们来来回咽地争执了几个来回。
这时候,我的脑子里有根弦在提醒我,千万不能和他生气,一生气就什么都完了,有时候对方就是专门想惹你生气,逼你跟他吵架,吵了一架就借此改口,弄不好,我就会前功尽弃。
于是,在一刹那,我改变了主意,用商量的口吻跟他说:可以按您说的办,不过,你得先让我看一下我们以前的货还剩多少。这时,我已经彻底看清了他的用心,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难道还希望他能与你继续使用吗?我必须先把我们的货特追回。
他不屑地摆摆手:那些货都是有毛病,是坏的,人家不要的。
我坚持说:没关系,有毛病的货我们拉走,决不会算在你的帐上——你总得先让我看一看吗。
看我这样固执,他不得不让步说,行啊,你一定要看就看吧。不过,今天保管员不在,你明天来好不好?
听了他的话我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他连电话都没打一个,顺口就说保管员今天不在,这不是明显地糊弄我吗……
回旅馆的路上,我在心里翻来覆去地问自己:我到底在跟一个什么样的打我道?我是在做有效还是无效的工作?下步该怎么走?能不能将他告上法庭吗?但据我私下了解,除了我们的货款外,这家公司还欠了别的好几家货款,在这种情况下,告他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卷进一场无休无止的官司中?即使是打赢了这场官司,又能怎么样呢?能将货款追回吗?
经过反复斟酌,我决定了今后不再与这家公司合作,一定要想方设法将我们的存货拉回去。
主意拿定后,我通过他们的销售人员,打听我们的货到底在他们仓库还有多少库存。通过了解,我知道好多产品都是被他们损坏了的,他们使用之后再堆到仓库里的。知晓了这些底细之后,更回定了我的决心:追货。
接下来又是天天泡在他的办公室——等保管员。被我缠得无可奈何,N终于让人领我去库房。
这家电子公司的门面富丽堂皇,库房却是凌乱不堪。走进库房,我更是大吃一惊:品种不同的商品毫无规则地堆在那里,大部分已经没有包装物,一眼望去就像一个大宗废品收购站。想到“海利”产品的命运,我顿时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连忙手脚用地从上面往下翻。
谢天谢地!总算看到一些没开箱的海利空调。
翻腾了半晌,我累得呼呼直喘粗气,点清了剩下来的数目。我对在一旁悠闲观看的N说:我要把这些空调拉回去,全中运走。
看到他不做声,我唯恐他反悔,又赶忙接着说:因为这是前任业务员留下来的旧货,把这些货拉回去,对我们的重新合作也有利。
他从皮包里抽出一支烟,在烟盒上墩了几下,若有所思地说:好好好,明天拉吧!
他没有一点异议,也不提先让我发货的话题,我觉得很奇怪,就看了他一眼,除了一丝隐藏得很巧妙的笑容,也没从他的表情上看出什么。当时天快黑了,我叫不到车,只好跟他约定明天一早来拉货。
谁知,这一次我又中了他的圈套。
第二天一早,我租了辆车赶到这家公司门口的时候,但见“铁将军”把门。一问,才知道国庆节放假三天,国庆节是例行假日,可对于商家来说,节假日正是大做生意的好时间呀,我还没碰到哪个商场在这个节日放假呢,这难道不是明显地欺骗我吗?
我气得两眼发黑,想起N昨天不怀好意的好笑,有一种被别人戏弄的感觉。
我孤零零地站在那家电子公司的门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是上早班时间的高峰,自行车铃声、汽车的喇叭声和喧闹的人群在我耳边轰鸣着,撕扯着早晨静谧的天空,地上飘满了梧桐叶、碎纸片和莫名其妙的垃圾。站在这个又嘈杂又混乱的城市街道边,我突然有一种形单影只的感觉。我下意识地用双手抱了一下自己的肩膀,真想蹲在地上,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我呆呆地不知道在那儿站了多久。太阳已升起老高了,9月的炽热阳光灼痛了我的皮肤,我木然地望了望天空,咬了咬嘴唇,挪动像被灌了铅一样的双腿,慢腾腾地顺着人行道走回去了。
旅馆里静悄悄的,静得连自己的脚步声都显得刺耳。我走进自己的房间,坐在床沿上,用双手捂住脸,脑子里一片空蒙。我在心里再一次问自己:我这是何苦呢?这笔烂债不是我的责任,厂里也没有理由算到我的头上,况且有谁知道我在追债中所受的委屈?从个人利益上来说,我花了几十天的时间盯在这里要债,没法分身去推销产品,又有谁来为我分担在时间和金钱上所受的损失呢?
我就这样坐在那儿生自己的气,气了有一个多小时。后来,我渐渐地冷静下来了,整理了一下简单的行李,搭上了一辆去淮南的公共汽车——既然这三天没法向这家电子公司追债,只好先去别的地方与别的客户打交道。
我是不是特爱跟自己过不去?不是的,有时候,你得为你所服务的单位去考虑,你的职责是尽量减少集体的损失,而不是光计较个人的得失,即使一个人为自己考虑,她也不能整天跟自己呕气。一个人如果想在这个社会上做出一点成绩的话,如果一个人想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的话,她就得去拚去搏,而不是成天坐在房间里怨天尤人。
国庆过完,我又回到合肥,第一件事还是去找那个N总。他躲起来不跟我照面,也是我意料之中的。我拿出老办法,每天泡在他公司的办公室里等他,他们上班我上班,他们下班我下班,跟他耗着,看他是不是永远都不来公司上班。
日子一天天过去,N总总算露面了。我一见他,就先发制人,骂他不守信用。他仍是推说,没有车,明天再说吧。我说:我已经雇好了车。他又说是手下人不同意退货,恐怕还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哩。其实在等待他出现的几天时间里,我和他公司的会计,也是一位女同志聊天,推心置腹地谈话,使她也感到愧疚,但她也说,我们也想帮你,但没办法,一切要老总作主。
你是不是总经理?我再也忍不住他的谎言,失控地大叫起来,你当面讲的给我退货,自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不像你,绝对说话算数,不信,咱们走着瞧好了!
可能是我的表情吓坏了他,他冲我摆摆手说:行了行了,算你凶,明天退货给你。
在得到他的反复保证后,我极不放心地回去了。
那一夜,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这许多天来,我经历过了太多的推诿和意外,谁知道明天又会有什么意外发生呢?
一夜未曾合眼。
次日一大早,我匆匆洗耳恭听把脸,雇了一辆五吨的东风车,直接开到了那家公司的门口。这一次他没有再玩花样,让人开了仓库门。
这家公司有两个大库房,里面又有隔间,我一个一个仔细查找“海利”的货,亲自动手领着工人搬,能搬一台是一台了,累得不行也不愿歇歇手,拼了命了。由于在整个事情中我太气愤了,一些货明显不是海利,也让工人往车上扛——他能把用旧了的报废货说成是没卖掉的新货,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干?这家电子公司的管理也相当混乱,最后,直到我觉得装上车的“退货”抵得上那42万的货款了,才终于罢手。
货装上了车,我又怕他突然反悔,跟他打了这么多天的交道,我知道这种人是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的。直到装完车、关好门、坐进驾驶室,车发动后,我才放心地舒了一口气。我从车窗探出头,噙着泪水冲他大叫一声:从今往后,再不和你做生意了!
东风车驶出大门,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
为追这笔债,我在整整40天里不知受了多少委屈,看够了多少白眼,白跑了多少路程,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即使在最难过最辛酸的时刻,我都忍着没掉下一滴泪来。今天,当这批货终于追回来,我可以重重地吐一口气的时候,却忍不住掉下泪来。司机扭头看了我一眼,我有些不好意思,拿手抹把眼睛说:直奔珠海,路上不要停。
司机笑笑说:珠海离这儿二千多公里,不吃饭不睡觉,你想把我累死呀?
我卟哧一声笑出声来,这是我到合肥的这40天里,第一次从心里发出的笑声。
公路宽广笔直,阳光明媚灿烂,货车驶出合肥市不久,我在轻轻的颠簸中睡着了,没有席梦思,没有空调,但我睡得很沉、很香,豪不夸张地说,那也是我在安徽40多天的生活中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我一直随车同行将货运回珠海。经检测,其中有20多万的旧货报废了,算起来还是我们亏了不少,不知为什么,我的心底浮上来一丝惭愧,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将责任全揽过来,我已经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但想到公司的损失,我还是觉得不安和惭愧。
然而,这次追债尽管公司受了点损失,但我认为在与那个赖帐者交手的过程中,我打了一个漂亮仗。这件事的本身不仅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更增加了我对营销的信心:事实证明,我是做营销的这块料,我是一个合格的业务员。
这次追债经历给我更重要的教训是:一个不管发展前景多么好的企业,如果都遇到这种状况,将无法避免被拖垮的命运,要做一合格的销售人员,他首先学会的应该是如何面对复杂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气热的个性签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