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光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苏娱大夫本人发表
小孩子眼睛散光怎么办_眼睛散光
状态:就诊前
孩子的视力三岁之内都是在发育中的,大部分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散光,不用太担心,满三周岁教会视力表尽早去检查,一般三岁到八岁是最佳纠正时间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苏娱大夫的信息
小儿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早产儿视网膜筛查泪道阻塞、近视防治、斜视弱视、眼外科疾病,如上睑下垂、肿瘤、...
小儿眼科可通话专家
北京同仁医院
眼肌专业组
北京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斜视与小儿眼科
天津眼科医院
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
上海五官科医院
视光学与斜弱视学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五官科医院
视光学与斜弱视学科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天津眼科医院
斜视弱视与小儿眼科
北京儿童医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十天内免登录
>>儿童眼睛散光不治疗久了会看不到吗?
儿童眼睛散光不治疗久了会看不到吗?
当时年龄:
儿童眼睛散光不治疗久了会看不到吗?
提问来自:网页
治疗眼睛散光的方法:一、洗眼法: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 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 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二、转眼法: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 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
治疗眼睛散光的方法:一、洗眼法:先将脸盆消毒后,倒入温水,调节好水温,把脸放入水里,在水中睁开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动9次,然后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次。刚开始,水进入眼 里,眼睛难受无比,但随着眼球的转动,眼睛会慢慢觉得非常舒服。在做这一动作时,若感到呼吸困难,不妨从脸盆中抬起脸来,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 中的有害物质和灰尘,还对轻度白内障有效,并能改善散光、远视、近视的屈光不正程度。二、转眼法:选一安静场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杂念,二目睁开,头颈不动,独转眼球。先将眼睛凝视正下方,缓慢转至左方,再转至凝视正上方,至右方,最后回到 凝视正下方,这样,先顺时针转9圈。再让眼睛由凝视下方,转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这样,再逆时针方向转6圈。总共做4次。每次转动,眼球 都应尽可能地达到极限。这种转眼法可以锻炼眼肌,改善营养,使眼灵活自如,炯炯有神。三、眼呼吸凝神法:选空气清新处,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视前方,徐徐将气吸足,眼睛随之睁大,稍停片刻,然后将气徐徐呼出,眼睛也随之慢慢微闭,连续做9次。四、治疗眼睛散光的方法还有熨眼法: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闭上双眼,然后快速相互摩擦两掌,使之生热,趁热用双手捂住双眼,热散后两手猛然拿开,两眼也同时用劲一睁,如此3~5次,能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当然,也可以试一下针灸治疗的。 如果这些都不管用,要尽早给孩子配眼镜矫正,越小配镜矫正越好。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相关问答
加入宝宝同龄圈,与宝妈宝爸交流孕育话题
2010年01月同龄圈最新热帖:
相龄同龄圈:
已有500万位妈妈加加入同龄圈,交流,您还等什么?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妈妈关注的知识
108667看过
宝妈们看的最多的问题
孕育周刊(每一周适合您的孕育知识)
0-1岁是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这个阶段每周都有不同的变化和需求。新手父母只有学习和掌握 该阶段的养育知识,才能更好的陪伴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网友帮助了他人
用合作号登录:
采纳率:58%
已回答:11475
已帮助4364位妈妈
郭丽霞 副主任护师采纳率:58%
王佳音 主治医师采纳率:73%
尤东敏 主管护师采纳率:57%
张燕春 高级营养师采纳率:82%
5分钟测评,了解宝宝的测全面的发展情况
已有400万摇篮妈妈为宝宝做过测评
宝宝生日: <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selected="selected"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option value="年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日2日3日4日5日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23日24日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
儿童眼睛散光不治疗久了会看不到
&#12288;京公网安备:82
北京世纪摇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所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京ICP证010534号
客服信箱: & 电话:010-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微信
立即扫描二维码关注摇篮网论坛小孩眼睛散光需要纠正吗_百度知道
小孩眼睛散光需要纠正吗
我的小孩4岁9个月,眼睛散光 一个75 一个100 视力都是0.6
请问需要视力纠正吗。
提问者采纳
孩子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的体现出散光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孩子的眼球有一个不断发育的阶段。一般孩子出现散光,可不需进行纠正,他会随着孩子眼球的不断发育而好转。孩子在3~4岁入园体检时较容易诱发现,大多在8岁基本恢复正常。您所提供的数据中散光问题不大,但是视力乏碃催度诎道挫权旦护出现明显近视,可能与孩子没有认真看认真回答有关,也有可能是由于散光的原因,让孩子养成了不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比如眯着眼睛看等。有鉴于此,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配一副矫正视力的眼睛吧。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我们这边的医生说暂时不需矫正,只要3个月来测一下视力。看你的建议我还是带他去大医院查一下
建议:小孩散光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即使散光度数很轻微,也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小孩子小,身体在发育阶段,眼镜散光近视是一定要矫正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用眼程度和散光近视度数也在增长,必乏碃催度诎道挫权旦护须要在早期矫正过来,要不然视力越差,孩子用眼就越过度,不及时矫正形成会恶性循环。
应该需要矫正的,具体的还是应该问问医生,这样最可靠。毕竟孩子还小,如果不注意的话,长大后会很麻烦的
去医院咨询下医生最保险
散光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儿童眼睛散光+弱视
健康咨询描述:
儿童眼睛散光+弱视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8:07:13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9209称赞:63
由于眼球屈光系统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不能形成焦点的一种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
不规则散光主要由于角膜屈光面凹凸不平所致,如角膜溃疡、疤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等.
◆视力减退其程度由于散光性质、屈光度高低及轴的方向等因素有较大差异,属于生理范围的散光通常对远近视力无任何影响,高度数散光,多由于合并径线性弱视或其他异常,视力减退明显,并难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
◆视疲劳较轻度散光眼患者为了提高视力,往往利用改变调节、眯眼、斜颈等方法进行自我矫正,持续的调节紧张和努力易引起视疲劳.高度散光眼由于主观努力无法提高视力,视疲劳症状反而不明显.
◆由于角膜和晶状体各经线的曲率半经大小不一致,通常以水平及垂直两个经线的曲率半经差别最大.
◆由于角膜晶体病变引起如圆锥角膜、角膜云照,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等.
1.视力:看远看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
2.眼疲劳:眼胀、头痛,流泪、恶心呕吐.
3.眼底:有时可见视盘呈垂直椭阎形,边缘模糊,用眼镜不能很清晰地看清眼底.
散光的分类
◆.曲率性散光:它主要是由于眼睛的各屈光间质各向的曲率不一至导致的.
◆生理性散光:主要是由于眼睑挤压角膜等生理因素导致的,一般表现为角膜前界面的垂直弯度略大.
◆获得性散光:由于外伤.手术.不合格的隐形眼镜的压迫等原因导致角膜的形态上的变化.
◆晶体散光;由晶状体表面各经线上的曲率不一至所导致的,如圆锥晶体等.
◆光心偏离性散光:主要是晶状体半脱位.倾斜所致.
◆肌性散光;主要是由于睫状肌各方向上的屈光力不一至所致.
◆指数性散光:主要是由于屈光间质中各部分的折射率不一至所致.
散光的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散光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帮助网友:6181称赞:66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中药治疗弱视散光效果很好.典型病例介绍:(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成功治愈了许多眼科疑难病,现简要介绍如下)
病案一:中医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
患者邢某某,男12岁,河北深泽人,于日就诊,舌质淡、苔白,远视力右0.5,左0.6;近视力右0.8,左0.9.采用免疫平衡疗法,系列方剂,用药一月后查视力,远视力右2.0,左1.5;近距离视力右1.5,左1.5,痊愈
经验体会:对于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通过采用中医药免役平衡疗法系列方剂治疗,一般一到两个月,视力由治疗前低视力(0.1-0.3),一般治疗后能达到(0.5-1.0).治疗前视力在(0.5-0.6)者,一般治疗后视力可达到(1.2-1.5).中医药治疗儿童近视、弱视、远视、散光越早越好,12岁以前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者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也有很好的疗效.一般能达到愈后视力接近发病前的视力.陈氏免疫疗法在眼科的应用研究(整体论治与自体修复疗法)
眼睛通5脏贯6腑,其实任何一种眼病(眼外伤除外),都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经络不通畅,人体气血津液上贯于目不能达到正常指标,久而久之形成各种眼病,眼睛的病变过程,只是脏腑、经络、视路等中间环节出现故障后的一种外在表现.任何一种眼病都有着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只有认识了这个过程,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及时纠正脏腑功能,疏通血液循环,调整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任何疑难病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中医自古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学术思想,防患于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医治疗近视、弱视、远视、散光、高度近视并发症.从儿童做起,早发现早治疗,12岁以前是儿童发育眼球的关键性时期,及时纠正脏腑功能,通过调腑通络,平衡脑神经、视神经,使人体处于正常免疫状态,眼球得到正常的发育,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基本能达到正常视力.超过12岁,能控制病情发展,视力有所提高,总比它慢慢发展下去要好的多.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找出具体病因而针对原发病或眼底病入手,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病或眼底病,通过调腑通络治疗,疗效确切.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
中医治疗斜脖性弱视(本论文在《中医杂志》创刊50周年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大会作为大会交流论文,收录在《中医杂志》2005年4月第46卷增刊)作者:陈占永摘要:斜脖性弱视是具有代偿性头位的弱视(即头位倾斜),若不及时治疗或失去治疗机会,即影响外在形象,又影响视觉功能,在治疗上斜脖性弱视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因此防治斜脖性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笔者采用中医药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的治疗原则,切中病机,故取效甚好.关键词:中医斜脖性弱视1、临床资料(典型病例介绍)1.1患者男,13岁,日就诊,自诉双眼视物不清,在某大医院诊断为弱视.症见眼睛内斜视,头位偏斜(代偿性头位),采用西医治疗应用维生素B1、B12、3磷酸腺苷、水杨酸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内服或者肌肉注射、静滴,局部以氟美松针2mg,加普鲁卡针0.5ml,行球后或球侧封闭,7天一疗程,间隔5天,行第2疗程治疗,采用遮盖法等治疗办法,未见成效,配镜矫正,自感戴镜与不戴镜一样,而后就诊我处.1.2症状:自诉自幼视物不清,干涩羞明,并频频眨目,配镜无法矫正.检查双眼:左眼内斜视,右眼眼位正位,外眼正常,查视力,远视力右0.1左0.1,近视力右0.2左0.2,视物时头有代偿头位(视物时头向水平方向一侧倾斜),散瞳检查:双目屈光间质清晰,左眼底视网膜有散在的视网膜泡状脱离,中心凹反射弥散,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1.3中医诊断:麻痹性斜视(目偏视),视瞻昏渺、青盲.1.4中医辨证:眼球偏斜,平素头晕,头痛,耳鸣,面色无华为辨证要点.病机:肝血亏虚,血不上容则面色无华,头痛,头晕,耳鸣,舌淡,血虚,血脉不充则脉细,脉络空虚,风邪乘虚而入,筋肉失养,眼肌失约,则眼睛偏斜,运动失灵,视一为2,症属肝血不足,风中脉络.1.5中医治法:养血祛风(自拟方)熟地当归川芎白芍防风藁本全蝎等上方服一个月后代偿头位痊愈,眼位已正,近日失眠,血压偏低,病久气虚,脾胃中气不足,治疗拟方:益气升阳,固本培元.党参白术茯苓当归黄芪陈皮甘草等1.6结果上方服一个月后中心凹反射正常,眼底泡状视网膜脱离已吸收.查视力:远视力:右0.6左0.8近视力:右1.5左1.5,药后一切正常,停止治疗.2、经验体会斜脖性弱视相当与麻痹性斜视合并弱视,麻痹性斜视该病多属肝虚受风,血虚复受风邪或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治则养血祛风,益气升阳为治.弱视中医轻症属视瞻昏渺,重者属青盲症,本病发病原因很多,但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有关,总的治疗原则滋补肝肾,益气升阳,舒肝解郁,养血活血.综上所述,养血祛风,益气升阳,固本培元是斜脖性弱视的治疗原则.3、讨论:现代医家对弱视病因病机所论较为丰富.衣元良认为本病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濡养于目,阴阳失调,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日久不愈则成弱视.李纪源认为弱视成因有4:其一:肾精不足,目失濡养,则目精不明而为弱视.其2:偏食择食,饮食不节.积滞损伤中焦,气机受阻,运化失职,消化吸收功能长期障碍,影响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目失濡养而致弱视.其3:劳目久视用眼不当,致肝胆劳伤,气血不足或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偏食择食,脾胃受损,蕴湿酿热,蕴结肝胆,均致肝胆疏泄异常,湿热薰蒸,浊阴上泛,目窍受蒙而酿病.其4:年弱体衰,久病亏损,竭视伤血或饮食失调,运化不足,目失濡养而发生为弱视,李金田将弱视分为肝肾阴虚症,脾肾两虚症.魏婉华认为弱视属气虚血瘀症.庞赞襄认为麻痹性斜视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所致.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魏村祖传中医眼科邮政编码:052560联系人:陈占永
近视眼的成因分类与中医治疗
近视眼是多种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指遗传.高度近视眼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外因对近视眼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近视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眼轴变长,另外,由于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或房水成分的改变以及玻璃体液化等,也会形成屈光性近视.近视按性质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单纯性近视多为后天性发病,多为中、低度数,而且近视度数较稳定,不易发展,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一般远视力不正常,而近视力正常,病理性近视(轴性近视)多为先天遗传所致,多为高度近视,且易发展不稳定,多伴有玻璃体混浊、黄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是导致失明的原因.近视度分类:轻度近视(0~-3.00D以下)中度近视(-3.00D~-6.00D)高度近视(-6.00D以上)中医认为近视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则肝肾亏损,精血无以升腾于目失濡养,神光不能发越为先天遗传所致.后天饮食不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升化之源,脾胃虚弱则升降运化失职,目不得血,神光不能视远.劳瞻竭视,致心阳衰微,阳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耗伤肝血,因肝血亏虚,不能濡养于目,脉络淤阻,以致气滞血瘀,目络受阻,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气血两虚,劳瞻竭视,精雕细刻,久视伤血,损伤肝血,目中经络干涩,脉络纤细,气血不足而形成近视.在轻中度单纯性近视眼中,气虚、精血不足为主要病机.中医辨症与辩病指导下的施治,补气升血,辅以活血化瘀、开窍明目之法,使气血调和,目受血而能视,疗效确切.在高度近视的进展过程中,本质为眼底病变,病变过程中出现出血、渗出等病理现象,中医认为高度近视及其黄斑病变,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脾气虚弱为主要病机.经过辨证论治,化水湿,清痰通络,使功能恢复.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眼科
常见症状真性、散光、视物模糊、、、、、、、、
检查项目、、、、、、、、、对比敏感度(CSF)检查
并发疾病弱势、散光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参考价:19
参考价:32
参考价:24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
参考价格:¥19
用于角膜炎、沙眼、视力疲劳及青少年假性近视等眼疾...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睛散光是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