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祥云真是的著名老中医吗?有没有人找他开过方看过病的,效果好不好能不能告诉我一下啊?

7月17日以来,河南省出现历史罕见的极端持续性强降水,许多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害,牵动了全国人的心。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中,涌现出了非常多值得记住的人和故事:

被困在郑州京广路隧道的网约车司机,弃车逃亡后,发现不会游泳的人被困,又转身跃入泥水中,在两米多的水深中连救5人,游到透支;

家里被淹的汽车维修店老板在避难时,发现两辆满载着乘客的大巴被困洪水中,开着铲车五度穿越洪流解救了近70名高校新入职教师;

在医院实习第一天的实习医生,从暴雨淹没的地铁中逃脱后,听到求救的呼声,披上白大卦,毅然逆行,救了十几个人;

在上海上大学的河南籍学生,把求救人员的信息和救援人员的信息整理出来,创建了一个救命的在线文档,和时间赛跑,30万人参与编辑,救助了约3000人;

滞留在郑州东站的学生管乐团为车站的旅客演奏,在连续不断的坏消息中,用自己的方式,安抚一颗颗慌乱的心;

我们试图呈现一些这次暴雨洪流里普通人的不普通的行为,他们既是这次暴雨中的“好人”,也是风暴肆虐的城市里温情、勇气与责任的证明。就像网友所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以下:

网约车司机跳下泥水救出5人到透支,

在7月20日郑州大暴雨中,京广路隧道是最令人担心的场景之一,也涌现了最勇敢的平凡英雄。

隧道积水曾一度淹到“京广南路隧道”几个大字中部

当天下午四点多,网约车司机杨俊魁正驾车行驶到京广路隧道附近。这是一条很长的隧道。随着雨越下越大,杨俊魁前后堵塞的车辆队伍也越来越长——前后约两百辆车堵着,有的车还遇水熄火了

短时的暴雨下,水位十分钟就变一个情况,水流哗哗打在车上、路面,不多十分钟水位就能上涨10厘米

当水位上涨到40厘米左右时,不少堵在隧道口的车被卷入了隧道,漂浮在水中。水位越来越高,地势低洼的隧道成了蓄水池,根本踩不到底。一些会游泳的司机乘客开始从车中逃出,互相示意还在车中的人尽快撤离。

雨水还在不断涌入隧道。曾在特种部队当过侦察兵的杨俊魁觉察到,这场雨比之前的都要可怕。见情况不对,他虽然担心会受到公司惩罚,但还是决定弃车保命。后来证明,他的判断非常准——他弃车出来水已经近1米深了,之后车被冲入隧道,晚一点可能就有更大危险

7月22日晚,京广路隧道还在排水中

《中国新闻周刊》李明子/摄

杨俊魁看到有对夫妇从天窗中逃出,被困在水中,他先和旁边的小伙去救下了他们。救完这对夫妇,雨越来越大,他本来想回到安全地带。没想到一回头,杨俊魁又看到后面有几个人被困在漂浮的车附近,应该是因为不会游泳被困住了。

来不及多想,本能驱使杨俊魁又一次冲进水中去救人。他说最危急的前10秒、20秒是最关键的,稍晚慢一点他们就有可能支撑不住。

时间急迫,生死就在短短几分钟之间,而他无法同时救起分散飘在泥水中的几个人。他先看到附近有个20多岁的女孩,他游过去帮助她拉住车门把手,以防沉下去。接着,他看到一个老太在呛水、求救,他托举着她,在水中挣扎着将她扶上车顶,暂时脱离危险。

此时,还有一个人在漂浮的黑车旁不断扑腾,眼看着差点就要失去支撑了。秉持着“谁最危急先救谁”的原则,杨俊魁又以最快速度游过去让她拉住车门别动,向她喊着“千万别哭,一定要保存好体力”。

这时他回头看到刚才老太所在的车已经沉底了,老太已经失去了抓手。虽然是在危机时刻,杨俊魁依旧记着曾在部队学过的救人技巧,右手架着老太,左手划水前行,大概游了一分钟才到岸边。他其实已经有些体力不支了,浑身没劲头发蒙,动都不能动,最后是被其他人拉上岸的

就这样,杨俊魁与旁边拿救生圈的热心人争分夺秒地将被困者救到了安全的地方。救完五个人时,杨俊魁估计水位已经涨到三四米左右了。稍迟一点,后果将不堪想象。

京广路隧道被困司机亲述当时惊魂

救完人后,杨俊魁才发现自己腿部受伤了,被泥水浸泡过的腿上流血流脓。在附近酒店休息后,第二天他边骑边走三个小时回到荥阳家中。他并没有向家人主动提起在京广路隧道救人的具体事情。因为家里停水停电,没有任何网络,杨俊魁是后来去酒店蹭网时才知道自己的救人视频在网上火了

在儿子的追问下,杨俊魁才承认救人的就是自己。他的儿子说:“爸爸你太厉害了,我很敬佩你”。杨俊魁的媳妇也说:“今天有可能你救的是别人,到哪一天他们救的是我们”。

但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英雄,只是做了本能的事情,“像我这样会游泳的,在现场第一时间都会跳下去救人”。

无论是杨俊魁还是在京广路隧道中挺身而出的其他无名英雄,正如网友所说的:“大家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却鼓起勇气做彼此的英雄。

“铲车英雄”穿越洪流解救近70人

20日上午8时30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行近70名高校新入职教师刚结束了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他们中约半数是硕士、博士,乘坐大巴正在自河南巩义市竹林镇返回郑州的路上。

大巴有两辆,经310国道,不出意外的话,不到半天就能到达目的地。但这次返程却比所有人想得都要漫长、艰难,和危险。

路上雨势陡然增大,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12时左右,两辆大巴途经河南巩义市米河镇时突遇山洪,汹涌澎湃的洪水即刻席卷而来、包围大巴,车辆受损严重、在水中被逼停,四面洪水、进退两难随时有可能发生倾覆、被大水冲走

一名亲历者事后回忆道:“山洪夹着碎石打破了车窗,我们前面的4辆车全被冲走,河上的桥被冲塌,堤岸被洪水冲破了好几道口子,把车逼停了两次。”

被洪水围困,但大巴上的70人没有坐以待毙。有人砸碎车窗玻璃、翻身跳车,但一米八的大个子纵身跃下时水已经可以漫到脖子,且四周全是湍急、冰凉的洪水,行路非常艰难。所有人只能放弃跳车。

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一名穿着白色T恤的男子打碎玻璃进到铲车、用电线连接打火启动铲车,开着铲车先推倒横在路旁的一截围墙,然后直奔大巴正前方

看到铲车那一刻,车厢内所有人都微微松了一口气,有位女教师带着哭腔:“有希望了!有希望了!”

大巴容易被水冲走,当务之急是把人救出车辆。铲车的铲斗高高举起,被困者就顺着通风口爬进铲斗。就这样,铲车前后3次解救第一辆内的45人,每次十余人,先是小孩、再是女教师、最后是男教师,把他们全部送到路边的一处高坡上。

另一辆车内有10余人,由于后挡风玻璃完全碎裂,水位上涨,无法待在车内,他们已经下车站在车附近较高的堤岸上。铲车绕了几个弯后到达他们,将人接回。

从下午13时至15时,救援持续两个多小时,来回五趟,两辆车67名被困者得救。

这名电打火启动铲车、暴雨洪水中救人的“铲车英雄”名叫刘松锋。他并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员,而是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一家汽车维修店的老板,因为做的是汽车修理工程,所以对车辆很熟悉。

那天,他住的滨河小区被淹,家被洪水冲垮,他带着母亲妻子孩子,临时来高庙村一间工厂避难,听闻有两辆大巴被困,水流很急,车上的人下不去,对岸的人有心但无力施救,他心急如焚。

当时工厂停有铲车但司机已经放假,开过4年铲车的刘松锋决定救人。他没有钥匙,但凭着多年开铲车的经验,他随手捡了个东西撬开盖子连接电线,打火启动铲车。

刘松锋描述当天的场景时说,水深大概2米多,刚开始铲车下不去,等到水位稍降,他抓住机会立即下水。在积水中铲车几乎无法刹车,他也感到害怕,但没有想过放弃救人。“我觉得那都是一群孩子。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救人时)孩子都在叫都在大哭。假如我要是把车开过去,不去救,我以后良心都过不去。”

这一行的带队老师张立涛,在手机里对刘松锋的备注设置为了“救命恩人铲车司机刘松锋”,他说:“要感谢救命恩人。虽然过去几天了,感觉这个事情终身难忘。” 这个备注也将被他永远留下。

从来没有什么踏着七彩祥云出现的英雄,但他可能开着铲车踏水而来。回顾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不少网友表示:“致敬英雄,愿好人一生平安!”

逆行在被暴雨淹没的地铁

7月20日是于逸飞成为郑州人民医院骨科实习医生的第一天,科室刚刚给他发了白大褂。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穿上这件白大褂不是在医院,而是在地铁里

身穿白大褂的于逸飞(图片来源:郑州人民医院)

当天下午,于逸飞乘5号线回家,受暴雨影响,他只坐了一站地铁就开始停运、车厢里的灯也灭了,水流大量涌入且以可察觉的速度上涨,众多人被围困。由于他所在的2号车厢距出口近,所以他成为第一批逃生乘客。

他拼了命逃到地铁站一层,水势齐膝,很急很凉。“当时就想着逃命,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时突然听到身后不断有人在喊:“有没有医生,有没有医生?

听见喊声,于逸飞调头迅速逆行折返负二层。他拿出医院新发的白大褂穿在身上,地铁工作人员也拿出医药箱,他从里面找出绷带替受伤的人包扎。周围人看见他的白大卦,顿时感受到了宽慰。“有医生在!”成为了大家鼓劲的口号

水势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伤者情况越来越差。于逸飞开始跪在地上为他们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然而伤者越来越多,他开始一边救人,一边告诉身边的其他年轻人怎样进行简单的急救。他还给这些志愿者们分了组,至少四个组,两两轮流。在那个潮湿的站台上,这些萍水相逢的施救者们很多并没有急救经验,但是他们自发临时形成了一个团队,接力救人

有一位被救者是郑大一附院的医生,清醒并恢复体力后,也加入到这个自发临时组建的团队中,参与施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下午六点到十二点,于逸飞指导大家救了十几个人。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他也没有离开,而是和急救员一起救助伤者。从下午六点开始,他几乎一直维持跪着的姿势。直到凌晨十二点,他才离开。他的膝盖已经跪烂了,鞋也跑掉了,脚被玻璃划伤,白衣上沾满了血和泥。

21日凌晨0时许,于逸飞离开地铁 5 号线沙口路站。他没有办法回家,因为回家的路十几公里,而此时外面的水几乎漫到胸口。他只能一边游一边走,“游”去距离较近的父亲所在的医院。

于逸飞的父亲也是一名骨科医生,此时与儿子失联超六小时,但他在网上看到了儿子救援的照片。被困地铁时,于逸飞曾给父亲打过一个电话:“我现在在地铁里,地铁进水了,我可能出不去了。你和我妈好好的,不能吵架。”

事后,疼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的于逸飞发了一条朋友圈:“包里有今天医院新发的白大褂,披上,逆行。心肺复苏耗尽了所有体力,瘫坐在地上无法站起。我也算是死过一次的人了。”

据了解,1994年出生的于逸飞今年3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骨科脊柱专业,7月20日通过了郑州人民医院的面试、笔试,进入了试工阶段。7月22日,医院决定于逸飞免予试用直接录取

有网友在留言区表示:“他并不是免试用录取,他通过了最严格的试用。

她用文档开启无声的救援接力赛

“共八人被困,包括两个老人一个孕妇,无人救援” “五百多名学生被困,断水断电断粮,夜间无照明”......

7月20日晚郑州突降的特大暴雨,让微博、朋友圈充斥翻滚着大量的求助救援信息,情势混乱、信息庞杂,为了提高救助效率,7月20日晚20点57分,有人整合了一个在线文档——《待救援人员信息》。

很快,这个文档就进入公众视线并刷屏。24小时内,它以250多万次访问量创下产品单个文档的访问量记录,“自发”更新270多个版本,这里有上千条河南暴雨信息。截至22日19时,浏览记录已接近650万

从创建到现在,不断有志愿者加入,让有用的信息流转、对接,越来越多的信息被划掉,也有越来越多的新的求救信息出现。有人说,它在和时间赛跑。

文档的创建人Manto,20日20:57:12敲下第一行字,这就是文档刚刚创建时的样子:

到创建的第一个小时,表格内容迅速增多: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表格不断被陌生人增补、修改,求救信息铺天盖地涌来,也不断有新的sheet出现——“可支援”“漏电风险地区”“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医疗信息”…… 第二天上午8点,文档可编辑人数已达上限后再次紧急扩容。

救援也在加速。直到第二天16时,表格的更新速度肉眼可见地放慢。到第23个小时,已经明确“救援成功”和“安全”的有85条。

这是文档24小时后的样子:

整个文档成为这场暴雨救援中的大型信息中转站。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里,有84岁的老人被成功救起,有被困几小时的待产妇被送往医院,有被困车里断水断奶的小宝宝得到救助,有许多商户和个人自发提供避险地……

而文档的创建者Manto却迟迟没有露面。有人给Manto发消息,但短时间没有得到回复,这让不少人担心,有网友们留言喊话:“Manto,收到请回答!” 7月21日晚,Manto终于出现了,在微博区中报平安:

这份“救命文档”的创建者来自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为2017级河南籍本科生李睿。20日晚20时,李睿在刷微博时看到家乡河南发生暴雨,立即发朋友圈组建了30余人的河南远程救援小分队,并与当地线下的救援机构取得联系。

这30个人几乎都是李睿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刚开始的时候靠人工在微博实时和热门信息中搜集信息,但发现存在普遍的信息重复问题,于是她根据同学的建议改为爬虫技术收集,同时考虑到有人只用微信不用微博,于是,她创建了“救命文档”

最初,为了防止虚假信息混入,他们希望文档只让有权限的人更新。但灾情发展迅速远远超乎预料,文档的信息量也超出了Manto和伙伴们能维护的范围。21日凌晨2点,他们把权限全部打开,让有需要的人自发修改格式、模板和信息

首先是来自微博的信息。但仅仅是微博,靠30人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发动了200人组建信息核实群,明确好分工,有的人将信息一条一条进行电话核实;还有的人负责联系消防队和救援队。下一步,是根据水情、所处位置、是否危及生命、能否联系到救援队、救援物资多少等情况进行预判,对事情的紧急程度标注优先级

提议建立《救命文档》并和Manto一起并肩作战的大勇说:“每一秒钟都有人在群里发消息,每一秒钟都有紧急情况,这边救援队人手根本不够用” ,“创建文档那晚,Manto刚拔完四颗智齿,凌晨三点因为太疲惫睡下。”

7月21日晚,Manto在微博中写道:“这次家乡灾难给我的就业启示:要做一个能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冷冰冰的文档因为Manto和更多志愿者们而有了温度,这份文档不仅帮助了求救者,也温暖了许多心系河南的人:

让音乐声在大暴雨中响起

7月20日晚,暴雨致使郑州东站大量旅客滞留,人群嘈杂焦灼,音乐声却在大暴雨中响起来了。

在靠近郑州东站北出口的一片空地上,一支身穿橙色服装的管乐团站在滞留火车站的人群中演奏。这支队伍共有80人,其中包括65名学生,10名老师和5名家长。

他们来自郑州市郑东新区永平路小学“和美之声”管乐团。这支乐队刚刚前往上海参加“中华杯”第14届优秀管乐展演,并获得了“优秀团队”称号。从上海返程的高铁18:30到达郑州东站,但此时,郑州的地铁、大巴等公交已在大暴雨中全线停运。

郑州东站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电子大屏已经坏了,广播系统也瘫痪了,车站的独立发电系统根本支撑不了太久。

有人提议,把乐器拿出来演一演。此时,队伍中一个学生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那就更要演了!” 。很快,这些五六年级的小乐手们在老师、家长的支持下决定就在这车站里开始他们的演奏。

这是郑州暴雨的第一夜,当晚9点左右,师生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在东站响起,伴随音乐响起,人群渐渐聚拢过来。有人跟随节奏打拍子,有人跟着小声哼唱,有人拿起手机拍摄,还有人在并不明亮的车站里打开手机的手电筒为他们照亮。人们说,“东站好像活过来了”。

一曲结束后,车站工作人员提醒他们这样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结束演奏。但围观的群众都在喊:“再来一首!”

小乐手们再次被召集起来,接着演奏了《威廉退尔序曲》《我和我的祖国》和《傲气冲天》。车站外是混乱和暴雨声,车站里是此起彼伏的掌声和音乐声。

来自微博博主 @拾萬法蘭西

三首曲目结束,在绵延不断的掌声里,一个男生喊了一句:“老师,我从来没觉得学音乐这么有用!

7月21日凌晨1点过,这首《傲气冲天》被路人上传到微博,在连续不断的坏消息中,带来一些抚慰

有网友说:“外人不可以浪漫化灾难,但如果处在灾难中的人愿意用浪漫来救己,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事。

1)《寻找城市英雄|退役特种兵杨俊魁,连救五人,游到透支》记者/逯仲胜 李冰洁 王笑迪(见习),BY 正观新闻

2)《专访郑州“京广路隧道救人”司机:儿子看到我救人视频很高兴》记者/岳怀让 钟煜豪 田玉(见习),BY 澎湃新闻

3)《京广路隧道救人者:我意识到能救他们才往下跳的》记者/唐爱琳,BY 财新网

4)《于逸飞,直接录用!》BY 新华网(ID:newsxinhua)

5)《救命文档的创建者找到了》BY 腾讯文化(ID:TencentMonthly)

6)《一个救命文档的24小时》BY 腾讯(ID:tencent)

7)《河南暴雨“救命文档”创建者找到了,她是上海财大学生》作者/张慧,BY 澎湃新闻(ID:thepapernews)

8)《郑州好人》作者/何晓山、叶丹颖、二恬、李薇、悬章、小波 ,BY 看客inSight(ID:pic163)

9)@正观新闻 微博视频、@红星视频 微博视频、新华网抖音号

10)《热点 | 他开铲车救下60多名大学老师!惊险细节曝光... 》BY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茜)

11)《开着铲车洪水中救下70人的大哥,找到了,他叫刘松峰》作者/ 张璐梅 赵锋,BY 民生大参考(ID:minshengdacankao)

12)《救出近70名硕博生的铲车英雄找到了,奖励10000元!》作者/ 张淑玲 鹿艺佳,BY 北京晚报(ID:wxbjwb)

封面照片来自《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逯祥云的养巢调经方安全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